杂谈(1)
我特喜欢老秃笔的作品,每集都看。有时生怕错过,还不时地到他的博客看看是否有漏掉的。我也着实有些想法向大家分享,也顺便练练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暂时就叫它杂谈吧。
出国十几年后回过一次国,那次没去北京。2006的夏天是第一次回北京。又亲切,又陌生。路宽了,楼高了,经济丰富多了,人也更多了。大多朋友家都有了汽车,虽然路宽了,但是,路更堵了。有次进城,堵车3小时。真后悔没坐地铁,差一点没被闷死。
说起北京的变化,我想从中关村博士后934楼说起。1994年,中国有博士后国家基金还没几年,有国家基金和单位基金之分。记得我老公的红头文件是1000多号,只有国家基金才有号。由于当时国家有博士后国家基金没几年,待遇相当的好。基金工资比老公导师的工资高,所以,老公从来都没拿过奖金。还有基金住房在中关村博士后934楼 — 距离中关村二小,人大附中都很近,是多少人向往的黄金地方。还可带夫人进京,安排工作。如果夫人不用安排,还有几百块的补助。这下,我们外乡人在北京有两套房是多么的让人羡慕。
934也成了大家熟悉的代名称 -- 国家博士后公寓。至今,有多少户曾经住过又出国,并有贡献的。我认为还没有详细统计,不过,我相信一定不少,因为那栋楼里聚集了北京各大院校的博士后,据说每校两套。大家有老乡聚会,同学聚会。有机会我们也聚聚,叫公寓聚会。
这次回北京变化太大了。我住东郊。过去没有直达车去中关村,老公较忙不能天天回家,为了团聚,我只好天天坐班车,天不亮5点就起床,晚上天黑到家。孩子小,就成了老公的小尾巴。也好,让小尾巴见了不少世面,老公骑车带着上下班,下馆子,开会,有时借书,报销也带着。那一年,老公可真没少出力。中关村生活特方便,双安,当代商场,中关村食品店,粮店,电影院,齐了。还真是一个好地方。怪不得,人都想住那儿。现在,从东到西,我们门口就有直达车到五道口,路经中关村。空调快车,人又少,速度快(一小时之内准到),特方便。也许车票还是有点儿贵,所以,人不太多,(除了上班时间)。不过,任何时间速度照旧的快。
办完了事,故地从游。街还是那条街,楼还是那栋楼。可怎么就找不到了呢?原来的小楼变成了高楼,原来的过道被新大楼占了。过去熟悉的路,没有了,楼被一个个院子圈起来了,还设了保卫。当年响当当的934不见了。凭着当年的印象,934应该在这些楼后面,可找不到入口。成了刘姥姥进城,不认路了。问起保安怎么到934楼,保安说:“这儿就是”心想,改革开放了,楼也搬家了?经再打听,才绕着道进了村。
街还是那条街,楼还是那栋楼。不同的是,楼有了大门,而且,有博士后公寓的字镶在拱门上。楼显得矮了,脏了,名气也小了。当年楼前新建的幼儿园,如今,杂草满院。绕到楼后,看一看我们曾经丰收过丝瓜的小院,如今荒凉了。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又去寻找曾经熟悉的影子。小区公园依然存在,而且更美了,好多扇子舞队员有歌有舞,好不热闹。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个故乡人。休息一会儿,继续前进。过去的中关村百货,现已改成饭馆。如今,是它变了?还是我变了?我想我们都变了。其实, 是社会变了,所有的都跟着变了。还有一条没变,就是那路公共汽车,还是30分钟一趟。
934,仍然住满了一批又一批新入站的博士后。这栋楼里不知培养出了多少栋梁之才,正在为全世界做着贡献。楼是小了点儿,设施是简陋了点儿。可这小小的楼里培养出的栋梁之才,将是国家的一笔财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开花,结果。多希望,将来有一天,934的哥们,姐们,大家能相聚,数一数我们开了花,结了果多少小哥们,小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