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军事首页
中原突围
第一阶段1946年6月26日至8月中原局、中原军区分路突围主要情况如下:
一、北路军:
由李先念(中原军区司令)、王震(中原军区副司令)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二纵队13旅、第15旅之45团、第359旅、干部旅,共约一万人。
1946年7月11日,鉴于国军追堵日急,为分散国军追堵兵力,北路军兵分为左右两翼行动。
(一)左翼:
李先念、郑位三(中原军区政委)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二纵队13旅、第15旅之45团、中原军区警卫团。
8月2日到达陕南,与陕南游击队会合,郑位三和陈少敏(中原局组织部部长)等化装离队,李先念率领部队开辟豫鄂陕根据地。
担负后卫的第13旅39团在7月下旬与主力失散,后39团团长赵炳伦率1营与主力会合,旅政委杨焕民率3营于9月12日到达陕甘宁边区。
(二)右翼:
王震率领率领第359旅和干部旅(对外称第14旅)。
7月27日,鉴于敌情严重,干部旅分散,一部随部队行动,一部化装转移,一部就地坚持。
8月29日,王震率旅部、第718团和719团到达陕甘宁边区。
9月1日徐国贤(359旅副旅长)率第717团到达陕甘宁边区,9月8日与旅主 力会合。
(第359旅北上陕甘宁边区的突围战斗中,伤亡100人,非战斗减员1650人)
经过休整补充,于10月编入晋绥军区第二纵队。
北路军此阶段伤亡1570人,非战斗减员1900人(第359旅北上陕甘宁边区的伤亡未计在内)。
二、南路军:
由王树声(中原军区副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刘昌毅(第一纵队副司令)率领第一纵队第2、第3旅、第二纵队第15旅(欠第45团)共约9000人。
7月24日,到达鄂西北地区,鉴于敌情严重,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部队分散,以武当山为中心开辟鄂西北根据地。
主要分支部队下落:
1、在强渡襄河时担负阻击掩护的第一纵队第3旅8团、第2旅6团(欠第1营)及纵队警卫团和机关人员一部约2500人,由第3旅旅长闵 学胜率领,辗转北上,于8月初进入伏牛山区,与河南军区部队会合,参加开辟豫鄂陕根据地。
2、未能渡过襄河的第15旅旅部一部及43团一部约1000人在43团副团长吴茂金率领下几经转战,大部被打散,小部后与桐柏山区游击 队会合。
3、第二纵队第15旅(欠第45团)原计划掩护南路军过平汉路后即归建北路军,但因敌情严重无法实现,只得随南路军行动。到达鄂 西北后改编为第三军区。9月上旬,又根据命令由王海山(旅长)和陈先瑞(政委)率领主力约1300人北上陕南,于9月24日到达陕南,加 入开辟豫鄂陕根据地。
4、由第2旅6团副团长孙宗林和营长罗金科率领的2营,作为闵学胜所部的后卫与主力失散,转战至大洪山地区,与坚持就地斗争的江 汉支队(原江汉军区部队)会合,编为江汉支队第二大队。
南路军此阶段伤亡1040人,非战斗减员950人。 (南北两路为中原军区突围之主力,计划向西突围,先到达内乡、淅川、荆紫关地区,再从伏牛山地区越过陇海路,北渡黄河进入太岳解放区。如果计划不成,便在伏牛山区、秦岭地区打游击,或者先进四川再北上至甘肃创建甘南根据地,或者北上至陕甘宁边区,或者渡襄河至武当山地区创建根据地。)
三、江汉军区部队:
(一)突围部队:由罗厚福(江汉军区司令)、文敏生(江汉军区政委)率领约6000人。
8月27日在鄂西北地区与王树声率领的南路军会合,共同参与开辟鄂西北根据地。
(二)就地坚持部队:
江汉军区第1团第1营以及京山、应城等县地方武装,组成江汉支队,由黄伟民(江汉中心县委书记)、杨洪先(支队长)指挥。
江汉军区突围部队此阶段伤亡60人。 (江汉军区留下部分部队坚持就地斗争主力向襄河以西转移,进入武当山区,相机入川。)
四、河南军区部队:
(一)突围部队:由黄林(河南军区司令)率领约2000人。
7月30日到达陕南,8月与北路军会合,共同参与开辟豫鄂陕根据地。
(二)就地坚持部队:
地方部队约900人,组建豫鄂边游击支队,由宁淮(支队长)、张波(政委)指挥。
河南军区部队此阶段伤亡190人,非战斗减员130人。 (河南军区在北路军越过平汉路时进行接应与掩护,然后在桐柏地区坚持斗争。)
五、掩护部队:
皮定钧(第一纵队第1旅旅长)、徐子荣(第一纵队第1旅政委)率领第一纵队第1旅约7000人。
7月20日,到达苏皖解放区。8月下旬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1947年1月又改编为华东军区独立师。
第1旅此阶段伤亡300人,非战斗减员1700人。
(主力突围后原地抗击三天,然后向东佯动,掩护主力向西突围,然后自行选择突围方向突围。)
六、掩护部队:
吴诚忠(鄂东独立第2旅旅长)、张体学(鄂东独立第2旅政委)率领中原军区鄂东独立第2旅约6000人。
7月18日,到达安徽岳西太湖地区。随即接到中央军委指示,停止原定东进突围,坚持大别山斗争。独立第2旅此阶段伤亡190人,非战 斗减员450人。
转入大别山地区后,在国军围剿下至10月,主力基本丧失,吴诚忠、张体学化装转移,余部全部便衣化,分散游击。 (主力突围后坚守宣化店地区,伪装中原军区、中原局机关仍在宣化店的假象。
在6月29日送走军调处第23执行小组后向东突围。) 整个突围是主力分两路向西,河南军区与江汉军区先是策应主力突围然后紧随主力向西,断后掩护的第1旅和独立第2旅则完成掩护任务后向东(独立第2旅后改为坚持原地斗争)。
第二阶段中原突围后各路部队创建根据地情况:
一、豫鄂陕根据地
到达陕南的中原局、北路军部队7月23日决定部队分散,以团、营规模活动, 创建根据地。8月和陕南游击队会合后于8月3日在丹凤县留仙坪召开会议,决定创建豫鄂陕根据地。
初步划分为三个军分区:
安康、柞水、蓝田、临潼以西为第一军分区(359旅,后改由13旅38团),
西荆公路以北、陇海路以南为第二军分区(河南军区部队、13旅37团两个营和陕南游击队两个大队),
汉水以北、丹江以南为第三军分区(13旅37团一个营、13旅39团、第15旅45团和陕南游击队一部)。
8月6日,闵学胜率领的南路军一部到达豫陕边境,与河南军区部队会合,组成第四军分区。
9月22日,中原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电令,任命文建武为豫鄂陕军区司令,汪锋为政委,陈先瑞为副司令兼参谋长,张树才为政治部主任。
9月24日,南路军的第二纵队15旅主力北上归建,随即以该旅主力在柞水、镇安以西地区组建第五军分区。
至1947年1月,中原突围部队在开辟豫鄂陕根据地战斗中伤亡960人,非战斗减员1570人。
在豫鄂陕军区和边区党委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后,李先念、任质斌、戴季英先后离开豫鄂陕军区来到延安,和8月化装离队先期到达延安的郑位三和陈少敏在延安重新设立中原局,领导中原军区外线各部队及豫鄂陕根据地和鄂西北根据地的斗争。
9月由第13旅旅政委杨焕民所率到达陕甘宁边区的39团3营改编成中原局警卫连。
1947年1月上旬,调集第二、三、四军分区主力组建野战纵队(即第一野战纵队),黄林任司令,方正平任政委,下辖六个支队,由原来45团、37团、39团、军区警卫团和陕南游击队等部队组成,约5000人。
3月上旬,又组建第二野战纵队,陈先瑞任司令,韩东山任政委,下辖三个支队和一个干部大队,由原来15旅43团、44团、3旅8团等部队组成,约3000人。
3月,豫鄂陕军区主力两个野战纵队先后北渡黄河抵达山西晋城。
4月,由500多陕南籍官兵组建豫鄂陕军区教导团,后与起义的国军38军教导大队合编为38军教导团。
7月下旬,经过补充整训后的豫鄂陕军区主力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赵基梅任司令,文建武任政委,下辖34旅(原二纵13旅、15旅45团)、35旅(原15旅43团、44团和3旅8团)。
8月5日,第十二纵队在李先年指挥下挥师东进。
后于12月与中原独立旅会师,组建新的江汉军区。直至1949年5月与鄂豫军区、桐柏军区一部合编为湖北军区。 此阶段豫鄂陕军区部队伤亡1530人,非战斗减员1570人。
二、鄂西北根据地
8月27日,南路军和江汉军区部队在湖北房县会合,两支部队的领导召开了联合会议,决定两支部队合并,成立鄂西北军区,创建鄂西北根据地。
王树声任司令兼政委,刘昌毅、罗厚福为副司令,刘子久、文敏生为副政委,张才千为参谋长。
下辖四个军分区:
竹山、竹溪、镇坪地区为第一军分区(江汉军区警卫团和第3团);
兴山、房县地区为第二军分区(第一纵队第1旅);
南漳、谷城地区为第三军分区(第二纵队第15旅和第一纵队第3旅第9团);
荆门、当阳地区为第四军分区(江汉支队和江汉军区第1团的两个营);
另以第一纵队第3旅第7团和江汉军区第2团组成野战旅,第一纵队警卫连、江汉军区警卫连和江汉军区第1团第2营组成鄂西北军区警卫团。
9月中旬,第二纵队第15旅主力北上陕南。
9月下旬,以谷城、南漳、保康地区组成第五军分区,从野战旅中抽出江汉第2团为军区武装。
9月22日,李人林率江汉军区第1团的四个连、一个警卫排和一个手枪队,东渡襄河,恢复发展大洪山和桐柏山根据地。为隐蔽意图缩小目标,李人林所部后改称江汉游击支队。
11月,李人林所部与湖北随县、新城地区先后与张波、牛德胜率领的豫鄂边独立游击支队会合。随即这支部队进行了整编,并改称豫鄂边游击支队。
12月,野战旅主力第7团在反清剿战斗中失利,主力大部散失,仅何德庆(第7团政委)还率领余部约三个连。
1947年1月,刘昌毅、胥治中率军区警卫团两个连和一个侦察队北进,收拢7团余部。不久即与何德庆所率领的余部会合。后又与张力雄、张秀龙、汪乃贵所率的第三、第五军分区和江汉军区余部会合,总兵力约1000人。
1月下旬,豫鄂边游击支队到达湖南,改称江南游击支队,开始在湘鄂边地区活动。
2月4日,鉴于敌情严重,鄂西北军区举行老馆观窝会议决定除留少数部队坚持原地斗争,主力分路转移到外线,王树声、刘子久、文敏生、刘子厚等领导则化装转移。此时根据地日益缩小,鄂西北军区及第一、二、三、五军分区部队和机关先后撤至荆门、当阳地区与第四军分区会合。刘子久、文敏生、刘子厚随即由地下党交通员护送,化装转移到华北解放区。鄂西北军区将撤至荆门、当阳的部队编入第4团和第5团,并南渡长江与李人林所部会合,在湘鄂边开展游击战争。罗厚福、吕振球等率领鄂西北军区部队(约500人)及各地游击队共约800人坚持鄂西北地区斗争。鄂西北军区至此基本结束。
2月上旬,刘昌毅所部在保康以南遭到国军合围,经过激战才得以脱险,但部队减员数百人,而且因仅有的电台也被击毁,与上级和友邻失去联系。
2月12日,王树声由地下党交通员护送化装转移到苏北解放区。王离开前,派出地下交通送信给刘昌毅,告之其当前局势,要求刘昌毅自行决定今后行动。根据这一指示,刘昌毅决定率部重返大别山。
2月13日,张才千率第4团、军区警卫团一部约1200人南渡长江。
2月中旬,杨秀坤、刘健挺率领第5团约800人东渡襄河,但因国军在长江沿线防守严密无法过江,只得改变原定计划,准备改往北上,经大洪山、桐柏山、伏牛山,北渡黄河。
2月24日,张才千所部与李人林所部会合,合编为江南游击纵队,下辖两个支队,共1600余人。
3月上旬,江南游击纵队兵分两路在湘鄂川黔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3月25日,两支部队再次会合。
4月中下旬,杨秀坤、刘健挺率领第5团在连续战斗中被打散,杨秀坤和刘健挺分别只率领着二三十人,分散作战。最后杨秀坤和刘健挺分别化装转移到山东、苏北解放区,余部或化装转移或就地隐蔽。
至此,鄂西北军区部队外线部队就只剩下分别由刘昌毅和张才千、李人林率领的两支主要部队。
5月初,刘昌毅所部抵达皖西,与鄂东独立第2旅副政委熊作芳率领下于1946年8月到达皖西的该旅余部300人为基础组建的皖西游击支队(熊作芳已于3月离队前往华东解放区,此时由桂林栖率领)会合。两支部队合编为皖西人民自卫军,刘昌毅任司令,桂林栖任政委,下辖三个大队,共约2000人。而张力雄、张秀龙、汪乃贵等领导,由地下党护送化装转移到苏北解放区。
5月下旬,张才千、李人林率领的江南游击纵队重返鄂西北先后与罗厚福等率领的坚持鄂西北斗争的多支游击队会合,合编为中原游击纵队,张才千任司令兼政委,罗厚福任副司令,李人林任副政委,下辖三个支队,共约3000人。
6月12日,中原游击纵队到达豫东,与豫皖苏军区部队会合。经过短期休整,于6月24日改编为中原独立旅,张才千任旅长兼政委,罗厚福任副旅长,李人林任副政委,下辖第1、4团。
8月下旬,皖西人民自卫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会合。
12月,中原独立旅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会合。
此阶段鄂西北军区部队伤亡2750人,非战斗减员3920人,坚持各地斗争的游击武装伤亡1900人,非战斗减员2900人
中原突围保存下来的骨干部队沿革:
一、第一纵队第1旅:
这是在整个中原突围中伤亡减员比例最小,建制保存最完整的一支部队。
1946年7月20日,到达苏皖解放区。8月下旬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1947年1月又改编为华东军区独立师,师长由原第1旅副旅长方升普担任。先后参加了淮阴保卫战、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孟良崮等战役。1947年12月独立师划归华北晋冀鲁豫野战军序列,不久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第十三纵队第37旅,旅长是原第1旅第1团团长王诚汉。先后参加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1949年2月整编为人民解放军第61军181师,师长王诚汉。
1949年5月,又随18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参加进军大西北。1949年11月,又改归第二野战军指挥,进兵大西南。
1951年3月,181师调归60军序列,编入第3兵团建制,作为第二批入朝参战部队,参加抗美援朝。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1969年番号改为第60军180师,隶属于南京军区。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60军番号被裁撤,180师改归南京军区的第1集团军,番号重又改回181师,1996年在部队整编中改为武警机动师,目前驻防江苏。
二、第二纵队第359旅:
1946年8月下旬至9月初,第359旅兵分两路陆续到达陕甘宁边区,10月编入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先后参加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三边战役。1947年7月,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359旅。随后参加沙家店、黄龙、延清、榆林、运城、宜川、西府陇东、荔北、冬季攻势等战役。
1949年2月,整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5师,师长徐国贤。随后参加扶眉、陇东追击战、兰州、河西走廊追歼战、进军新疆等战役。
1953年3月,第2军番号撤消,第5师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1师。
三、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与中原独立旅:
1947年7月下旬,经过补充整训后的豫鄂陕军区主力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赵基梅任司令,文建武任政委,下辖34旅(原二纵13旅、15旅45团)、35旅(原15旅43团、44团和3旅8团)。
1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与中原独立旅会师,组建新的江汉军区。
1949年5月江汉军区部队与鄂豫军区、桐柏军区一部合编为湖北军区。
四、皖西人民自卫军:
1947年10月,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抽调三个主力团与皖西人民自卫军共同组建皖西军区,将皖西人民自卫军第37团编入第三纵队第7旅。
1948年2月,第37团重新调回皖西军区。 化装离队转移的旅以上干部: 郑位三(中原军区政委)、陈少敏(中原局组织部部长),8月2日化装离来刚到达陕南的部队,从陕南前往延安。
李先念(中原军区司令)、任质斌(中原军区副政委)、戴季英(第一纵队政委)9月先后离开豫鄂陕军区前往延安。
10月,吴诚忠(鄂东独立第2旅旅长)只身回到老家隐蔽再化装转移到华北解放区,张体学(鄂东独立第2旅政委))化装转移到南京,再经北平前往延安。(部队基本丧失)
刘子久(鄂西北军区副政委,原第一纵队副政委)、文敏生(鄂西北军区副政委,原江汉军区政委)、刘子厚(第四军分区政委)2月4日由地下党交通员护送,化装转移到华北解放区。
王树声(鄂西北军区司令兼政委,原第一纵队司令)2月12日由地下党交通员护送化装转移到苏北解放区。
杨秀坤(鄂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原第一纵队第2旅副旅长)4月下旬只身由地下交通护送经南京、上海到达山东解放区。(部队基本丧失)
刘健挺(鄂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原第一纵队第2旅政委)回到老家再化装转移到苏北解放区。(部队基本丧失)
张力雄(鄂西北军区野战旅旅长、原第一纵队第3旅政委)、张秀龙(鄂西北军区野战旅政委,原江汉军区副司令)、汪乃贵(鄂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原第二纵队第15旅副旅长)5月初部队到达皖西后由地下党护送化装转移到苏北解放区。
二纵副司令周志坚率第13旅39团2营与主力失散,未见资料说明下落,估计也是化装转移到了山东解放区。
截至1946年7月底,中原突围战役结束,保留部队4万人,突围中损失近1万人。《中原突围史》中列举了各时期中原军区部队伤亡情况:
中原突围时期(1946年6月26日至7月31日):
北路军:伤亡1570人,非战斗减员1900人;
南路军及2纵15旅:伤亡1040人,非战斗减员950人;
河南军区:伤亡190人,非战斗减员130人;
江汉军区:伤亡60人;
1纵1旅:伤亡300人,非战斗减员1700人;
鄂东独2旅:伤亡190人,非战斗减员450人;
以上合计伤亡3350人,非战斗减员5130人,总计损失8480人。创建与坚持根据地斗争时期(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为损失最大的时期:
鄂豫陕军区部队:伤亡960人,非战斗减员1570人;
北返延安的359旅:伤亡100人,非战斗减员1650人;
鄂西北军区(内线)部队:伤亡1960人,非战斗减员3760人;
鄂西北军区(外线)部队与鄂豫边独立游击支队:伤亡380人,非战斗减员160人;
鄂豫皖大别山游击部队:伤亡1490人,非战斗减员2900人;
这一时期合计损失为:战斗伤亡4890人,非战斗减员10040人,总计14930人。主力转入外线及南下反攻时期(1947年2月至1947年底)损失较小:
鄂豫陕军区及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队:伤亡570人;
鄂西北军区一部及后来的皖西人民自卫军:伤亡40人;
鄂西北军区一部及后来的江南游击纵队、中原独立旅:伤亡370人;
鄂西北、鄂中、鄂豫边区游击武装:伤亡410人;
以上合计伤亡1390人。以上三个时期总计损失为24800人,其中:伤亡9630人,非战斗减员15170人。如果考虑统计不全的因素,损失应该在3万人左右。
中原军区部队可以说是元气大伤,除了进入解放区的359旅、皮旅外,其他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再也未能成为主力野战部队,也未能在当今解放军中留下血脉。
中原军区部队突围之前,利用军事调处小组的调处,把一批伤员和干部用火车运到了华北解放区,又以其他各种办法疏散了一千余干部和一万余战士。留下坚持的干部都是个人自愿留下,如本人不愿意留下,可以离开中原军区,如贺炳炎和廖汉生就离开了江汉军区,返回晋绥军区。
1946年6月29日,中原军区的主力部队向西突围,经过激烈的战斗,
其中的359旅突围后,返回了延安,其建制保留了下来,后来编入西北的第二纵队,359旅政治部副主任刘亚生被俘,后来牺牲于南京。干部旅旅长张学津及其警卫随从人员(包括359旅从湖南接出来的毛泽东的侄子毛楚雄在内)在与国民党军接洽谈判时,被敌人扣留活埋而牺牲。
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原新四军第五师)的主力部队,突围后,和接应的河南军区部队一起在陕南和豫西就地坚持斗争,建立了游击区,(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化装回到陕北根据地);1947年部队回到太行根据地的晋城,后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南下鄂中,恢复江汉军区。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原八路军河南军区)的主力(除皮旅)部队,突围后,在鄂西北建立了鄂西北军区,由于斗争艰苦残酷,后来成为游击区,(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化装返回华北根据地)。
中原军区一纵一旅(皮定均旅)经补充后,担任掩护中原军区主力突围的任务,6月26日开始行动,其阻击敌人两天以后,尾随主力一天,然后隐蔽潜伏,闪过敌人的大部队,向东行动进入苏皖边(淮南)根据地。(与敌正规军的战斗并不多,主要是走路,全旅二十多女同志也全部安全到达苏皖边根据地,此事可以另写一个帖子)。
中原军区的鄂东军区独立第二旅,就地分散,组织游击队留在当地坚持斗争,1947年,游击队与南下大别山的刘邓大军会合。特别是江汉军区的李人林支队和鄂西北军区的张才千部,两部先后南渡长江,会合后组成江南游击纵队,纵横驰骋于长江以南的国民党统治区,极大的扩大了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影响,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中原军区突围部队。后来,两部又北渡长江,北上和刘邓会合,组成中原独立旅,成为刘邓大部队南下大别山的向导部队,中原独立旅后来又编入第十二纵队进入江汉地区。
1946年6月24日下午,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1旅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接到特急命令,火速赶到纵队指挥部参加紧急会议!
两人立即飞马赶到50里外的纵队指挥部,纵队司令王树声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了,原来此时中原地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形势非常紧张。
根据中央指示,中原军区决定立即围,第1旅(就是名闻遐迩的皮旅)将在白雀园一带阻击敌军三天,担负掩护主力突围的重任。而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由第1旅自行根据情况,或西追主力,或就地游击,或向东突围。
皮定均和徐子荣都深深意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和光荣,异口同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当晚,中原军区部队主力就开始突围,由于我军前一时期的精心制造的假象,着实麻痹和迷惑了敌人,主力向西突围之后,连续两天敌军都认为这是我军的佯动而按兵不动,直到26日拂晓,才清醒过来,数万之众兵分三路向皮旅扼守的双轮河一线发起猛攻,皮旅三个团充分利用工事和有利地形顽强抗击着数倍甚至十多倍敌军的进攻,使敌军进展缓慢。
眼看着规定的时间到了,而两军胶着在数十里的战线上,如何摆脱敌军成功实现敌前转移,摆在皮定均眼前。
黄昏前,皮定均首先命令部队发起全线反击,将当面敌军击退,然后在阵地上只留下1个营,主力迅速利用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掩护,撤出阵地。
主力首先冒雨向西,伪装成追随主力的假象,西行20里之后就悄然东返,天亮前隐蔽进入只有6户人家的刘家冲,此地虽然山势平缓,植被茂密,但是紧挨着两条公路的交汇处,林子里打个喷嚏公路上都能听见!皮定均就大胆选择这里来隐藏自己的七千部队!
当然他采取了周详的措施,四周布置了严密警戒,骡马全部扎紧嘴巴栓在百姓家里,部队隐蔽在树林里,不准升火不准吸烟,甚至连咳嗽都必须用手捂住!深夜,担负阻击的3营也悄然撤到刘家冲与主力会合。
28日凌晨,根据事先向东突围的决策,皮旅全军向东,一举穿越敌小界岭封锁线,从容跳出了敌军包围,随后在松子关击退土顽阻截,夺路向大别山腹地疾进。
皮定均深知自己一支孤军在敌纵深地区活动,周围都是敌重兵集团,侦察和警戒关系到全军的安危,所以特别是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便衣侦察分队,全队一百多人都是从各部队抽调的具有丰富侦察和作战经验的骨干,每人一支手枪加一支冲锋枪,还专门配备两门电话机,用来窃听敌军的电话通信。
7月4日,侦察分队兵不血刃巧取大别山腹地的吴家店,皮定均判断敌军还摸不清我军意图,而且距离尚远,部队连日行军非常疲劳,便果断决定休整三天。
7月8日,部队轻装出发,各级指挥均直接下到前卫部队,旅指挥员到前卫营,团指挥员到前卫连,连指挥员亲自带尖刀班,已便及时掌握情况。
7月10日皮旅来到天险青风岭,此地山势陡峭,唯一的石板山道已被敌军火力封锁,1团连续几次冲锋因地形实在不利均未奏效,而拖延时间越久,局势就越险恶,皮定均立即组织2团从山的侧后攀石而上,一举抢占了青风岭右侧主峰,然后从敌军背后发起攻击,1团也乘势猛攻,终于夺取了天险青风岭。
7月11日,皮旅抵达淠河西岸的磨子潭渡口,冒着敌军火力成功地强渡淠河,粉碎了敌军前堵后追的企图。
接着皮定均又率部向东南挺进,造成进攻安庆的假象,当敌军匆匆进行阻截部署之时,皮定均突然率部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于7月12日来到六安的毛坦厂镇,在此部队进行了彻底轻装,随后以每昼夜180里的速度飞兵向东,出其不意地连续越过六(安)合(肥)公路和淮南公路,于7月19日顺利到达津浦铁路边。
20日凌晨,当皮旅大部顺利通过津浦铁路后,敌军装甲列车闻讯出动,驻扎在明光的敌军也赶来阻截,皮旅随即与敌军展开激战,在苏皖解放区的新四军第2师5旅16团接应下终于杀开一条血路,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
皮旅孤军转战24昼夜,历经大小21次战斗,行程超过千里,也是中原突围众多部队中唯一成建制突围成功的部队,不仅7000将士安全突围,而且带出了23位旅团干部的家眷,甚至路上还多了2个刚出生的婴儿。因此皮旅的中原突围被誉为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我军历史上,以部队主官姓氏命名部队的也不少,其中最出名的自然要数皮旅了。那皮旅到底是怎么一支部队?
皮旅最早的前身是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是1944年9月5日在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第3团和第六军分区第35团基础上于河南林县组建,共13个连队,1500余人,支队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
组建这支部队的目的是开辟豫西根据地,因此尽管此时太行军区战斗仍然非常紧张,还是从各部队抽调了最好的人员和武器,支队所有营以上干部和部分连级干部都是经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战士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觉悟高、身体强的,武器装备也是比较精良,甚至每人都配备了一个黄牛皮子弹匣(缴获自日军)!所以,完全可以说,皮旅的先天条件就非常优越。
1944年9月下旬,先遣支队南渡黄河,穿越陇海铁路,在豫西广阔地区开展斗争,很快打开了局面,并与以后到达的其他部队一起开辟了河南根据地,部队也发展壮大到5000多人。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保存力量,先遣支队在皮定均指挥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跋涉,南下桐柏山区,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不久改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1旅,下辖3个团,总兵力达到7000人。
1946年7月,皮旅中原突围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随即加入华中野战军序列,番号先是改为第13旅,后又改为独立师,隶属于华中野战军第一纵队。
原来中央军委念及皮旅千里转战过于疲惫,批准他们休整三个月,但是才一个月后,解放战争就全面爆发了,皮旅随即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战争中。
9月皮旅从高邮兼程南下,首战淮阴,对手就是国民党军五大王牌之首的整编74师,皮旅对突破运河的74师连续实施了9次反冲锋,打出了解放军王牌部队的如虹气势。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随后在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皮旅就一举消灭74师万余人,给予其沉重打击。
1947年1月,皮定均升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独立师师长由原皮旅副旅长方升普担任。尽管皮定均离开了皮旅,但是在他的领导下,皮旅已经锻造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作为北线的主攻部队,为全歼74师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7年12月独立师划归华北晋冀鲁豫野战军序列,不久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第十三纵队第37旅,旅长是原皮旅第1团团长王诚汉。先后参加了华北的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1949年2月整编为人民解放军第61军181师,师长王诚汉。
1949年5月,又随18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参加进军大西北。6月作为兵团的先头部队刚刚到达咸阳,就遭到了国民党82军(即马家军)的猛烈进攻,由于部队刚经过长途行军,人困马乏,又缺乏抗击骑兵集团冲击的作战经验,不少部队的阵地被突破,但作为皮旅的传人,181师显示了英勇顽强的传统作风,其第542团3营8连在阵地工事全毁的情况下,依托断垣残壁的建筑,连续击退敌军以整营兵力发起的9次冲锋,有力保障了全军的侧翼安全。
在随后的秦岭战役中,181师发扬了皮旅一贯的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顽强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翻越崎岖难行的崇山峻岭,打开了通往汉中的大门,为随后进军大西南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9年11月,又改归第二野战军指挥,进兵大西南,于12月间翻越秦岭山脉,直入川北,有力配合二野主力的作战。
1951年3月,181师调归60军序列,编入第3兵团建制,作为第二批入朝参战部队,参加抗美援朝。181师在朝鲜战场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毫无惧色,战绩可圈可点,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最后一仗的金城反击战中,181师在21个小时内,突破敌军防线,占领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地区,取得歼敌3100余人,缴获坦克3辆、汽车43辆、各种火炮49门、火箭筒38具、火焰喷射器7具、轻重机枪162挺、其他枪支1400多支的辉煌战果。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1969年番号改为第60军180师,隶属于南京军区。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60军番号被裁撤,180师改归南京军区的第1集团军,番号重又改回181师,1996年在部队整编中改为武警部队,目前驻防江苏。
皮旅在我军历史经历相当奇特,长期独立作战,先后曾在三野、华北野战军、一野和二野建制里战斗,成为体系渊源最为奇特的传奇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