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九九七年在神戶發生的少年殺人事件開始,一連串由青少年引發的社會問題,讓全日本的父母陷入了極度不安,所有的人開始重視孩子的教養…
心想:為何豐衣足食的年代還會出現教養問題?就以買車票為例,以往必須和售票人員面對面,告訴對方:「麻煩給我一張到京都的車票。」如今只要對著自動售票機投下錢幣,車票便會自動跑出來。以前買東西要是希望老闆算便宜一點,至少也要向老闆恭維、哈拉一番。如今只要到超市買東西,自然就會有折扣,根本不必多廢話。結果,大家都認為:「其實這樣也很方便,省得多費心思。這就是進步。」
儘管從前大家並沒有特別在意「用心」這件事,但由於物資普遍匱乏,為求生存,不得不精打細算,不知不覺中就養成凡事用心的習慣。父母為了買東西給孩子,必須拚命工作,孩子就算期盼父母買禮物,也會強忍住,而不會跟父母吵著要。然而,現在卻非如此…
Q:成績比較好的孩子,是不是保證將來就會比較幸福?
A:如果只是「論排名」而不注重「孩子的個性」,恐怕毫無幸福可言。
在日本一般人的觀念裡,認為每個人的能力都相同。要是孩子跟父母說:「我這次考了第十名,」父母的回答不是說:「喔,這樣啊?不知道你將來會從事什麼有趣的行業。」反而對孩子說:「都怪你偷懶。下次要多下點功夫,以第一名為目標。」這是因為,父母 並不認為有所謂個別能力的差異。。要是父母只注重孩子的考試排名,也會帶給孩子莫大的壓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本比其他國家更寵愛孩子;大家都認為,只要孩子專心用功念書就行了。只要能夠得到「好成績」,就會被視為是「好孩子」。父母多半認為,孩子只要肯念書就夠了,其他方面愛怎麼樣都無所謂。至於社會上的磨練,就留待以後再說,等孩子將來長大,嫁人、或出社會之後,再接受嚴格的訓練就行了。
父母對孩子的「個性」視而不見,只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父母只曉得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考「第幾名」,卻不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如果缺少所謂「我是為此而活」的人生目標, 這樣的人生到底所為何來? 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