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那些事儿》--英皇室略史 (2) 金雀花王朝 ----作者:大刀无刃

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他的王室盾形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

创立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个英王就是前面提到的亨利二世,母亲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父亲是法国的安茹伯爵,按照中国人对血统的看法,他应该算是法国人了。

2007 年 4 月 21 日 ,儿子陪我们游览了牛津( Oxford ) , 这个以牛津大学而闻名遐迩的城市(幸福啊!)。





Oxford 城市是美丽的,城市的建筑继承了欧洲最繁复的建筑风格。牛津大学平添了她的文化底蕴,也就使她更加的绚丽多姿。

牛津大学的大剧院


牛津大学的图书馆

牛津大学的大剧院是古老的牛津最漂亮的建筑之一,有 900 年的历史了。设计者是牛津大学天文系的教授,传承古罗马风格。大剧院于 1669 年使用,作为学生礼堂,每年举行入学、颁发学位证书、每年的 6 月纪念学校的缔造者和有突出贡献的人等重大活动。

为啥要在这儿提 牛津大学呢?因为 亨利二世和 牛津大学有点儿关系。 在 12 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他欧陆国家求学。 1167 年,亨利二世同 法兰西 国王发生争吵,一气之下,把寄读于 巴黎大学 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当时 亨利二世 有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


温莎堡

亨利二世更是和温莎城堡密不可分, 征服王 威廉一世在 1070 年兴建了 温莎城堡,但是很简单的,大体为木结构。是亨利二世 的不断改造,使城堡变的越来越坚固,并且逐渐成为展示英国王室权威的王室城堡。


/>/>/>2007 年 6 月 11 日 />,我们来到了位于 伦敦附近的 温莎城堡( Windsor Castle )。阅历千年的古堡依然是那么雍容华贵,因为它仍旧是英国王室的主要居住地。

游览有中文解说器,太棒了。国家富强了,出国旅游的人多了,人家就重视你了嘛,以前那种到处都有日语解说而没有中文解说的状况正在慢慢改变。

温莎城堡 最明显的标志是圆塔( round tower ),它最初是由木材建造,到了 1170 年亨利二世以石材重建。以前,圆塔是关押王室政敌的监狱,现在则主要用于保存王室文献和摄影收藏。而每当女王来到温莎堡,这里便会升起英国皇室的旗帜。

铺蓝地毯这个大厅是国王为皇族、贵族等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 嘉德骑士 ” 封号。 “ 嘉德骑士 ” 是英国骑士勋爵里最高的级别,

(可惜照片虚了,因为不能用三脚架,但所有照片都是原创呦。)


圣乔治礼拜堂是温莎城堡的建筑经典,豪华的哥德式建筑,以细致艳丽的彩绘玻璃著称,有 10 位英国王室成员埋葬于此。 爱伯特亲王(在位最长的国王维多利亚女王的老公)的纪念礼拜堂紧邻圣乔治礼拜堂。现在位的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母亲、妹妹都被安葬在这里。


这里是没有对公众开放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住所,现如今女王还是喜欢在这里接见招待世界各国政要。


根据了解的这些,我觉得亨利二世在位还是干了许多事情的,可惜没有教育好子女,晚年时,他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地,时常叛乱(中国有“杀父弑兄”、“烛影斧声,千古之迷” …… 尽管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但是演绎的关于皇权的故事是完全的一样),亨利二世怀疑是王后教唆的,和王后也总掐架,最后被儿子理查一世打得是落花流水四处逃窜,抑郁而死。

金雀花王朝第二任国王,就是亨利二世的儿子、大名鼎鼎的 “ 狮心王 ” 理查一世。据说,有一次理查被罗马帝国俘虏,把他扔进狮子笼喂狮子,没想到他竟然抢先一步,从狮子口中掏出狮心当场吃掉,够鲁的吧,从此得名 “ 狮心王 ” ,是个心狠手毒的家伙。但历史记录了他的一句名言:“天授我权”,就刻在王室盾形徽章的下方,“ DIEU ET MON DROIT” (法语)。


原本这句话是国王理查一世在一次战役前为部队确定的口令,这句话里含着一口气,是对法国的。就是说,他不是法国册封的一个诸侯,他的权利是上帝直接赋予的。凭了这口气,这一仗还真的打赢了。后来的英王觉得“天授我权”这句话好使,就把它当成座右铭啦。


在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的基督堂大教堂,有几个纪念碑,就是理查一世为表彰因战争牺牲的保皇党成员而建的。


理查一世是嗜杀成性,一生就爱打仗,最后也死在战场上。对周边国家连年征讨(主要是和法国打),身为英格兰国王十年,在英格兰的时间总共只有六个月。
理查一世没有子嗣,死后就由他的弟弟“约翰”即位。约翰是个什么人呢?我给您介绍介绍这位的外号,
您就知道他是个什么人了,他的外号叫“坏兄弟约翰”、“残暴的约翰”。但是他的名字和一个重大的具有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联系在一起,也被人们记住啦,那就是“大宪章”。

理查和约翰兄弟数年的战争,庞大的军费开支从那里来呀,取之于民呗。那些贵族、领主也受不了啦,说你们王室的权利也忒大了,想要多少就要多少。不行,咱们对王权也要有个限制,就集体鼓捣了个文字性的东西逼着国王签字。 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 1215 年 6 月 15 号,在温莎附近的一个农场,贵族领主们都去了,当然啦,各个心里也都是突突的,国王要是不签字咋整? …… 约翰到了,一看这阵势也哑炮了(这叫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约翰是被逼无奈,事已至此,只得在贵族面前表现出很愉快的样子,也就把字签了。等一回到王宫,那个气呀,扑倒在地疯狂发泄了一番。

约翰签署的 这个文件就是著名的“大宪章”,它明确地对抗王权,保护了社会权利。 《大宪章》签订之后,英国的官方文件中出现了 “ 议会 ” 这个词,这个由贵族和国王的“议事会” 转变而来的机构,逐渐成为依靠《大宪章》的法制 />/>/>原则来限制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


泰晤士河,一条被丘吉尔称作 “ 穿过英国历史的河流 ” 。英国的议会大厦就是泰晤士河畔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议会大厦上著名的大笨钟,每隔 15 分钟敲响一次,它像一位警惕而又忠实的站岗卫士,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误差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

2007 年 5 月 29 、 30 日,我们两次来到泰晤士河畔的议会大厦,它正式的名称应该叫威斯敏斯特宫( Westminster Palace ),也是 世界文化遗产 。

女儿拍的这张议会大厦照片让我想起了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到是有些象,伦敦的天气总是阴沉沉的。)



《大宪章》 后来对欧洲、美国的宪法制定都有深刻的影响。在美国的华盛顿国会大厦,一进门有一个空的玻璃罩子,就是当年借英国的“大宪章” 展览后留下的纪念。

英国的贵族们正想推翻 约翰的统治,约翰不期而死,便由他 9 岁的儿子继承王位,就是亨利三世。这亨利三世极为崇拜爱德华(忏悔者爱德华), 爱德华衣装朴素,他也只穿戴最简单的衣帽。他的寝室中挂了多幅爱德华的像,用来在他入睡和醒来时引导他。并且将他大儿子取名为爱德华——后世人称爱德华一世, 金雀花王朝的第五个国王。

都说亨利三世是英国历史上最无为最无名的国王,人家可是养育了一个 “英雄盖世”的 好儿子,我看哪,这就是一生最大的成功。

这金雀花王朝的第五个国王 爱德华一世可算得上是“英雄盖世” —— 能征善战,能文能武(为英国掠夺了许多的土地和财富), 爱德华还是个美男子,尤为突出的是“颀长美腿”,更为突出的是对爱情的专一 …… 这一切可都是令古、今、中、外女人们神往的啊!

话说 1283 年爱德华武力征服了威尔士,威尔士人还吱拗,提出当威尔士王的人必须是在威尔士出生的,会讲威尔士语的 …… ,爱德华都一一答应,悄悄把身怀有孕的王妃接来威尔士,就在 Caernarfon 生下儿子爱德华二世。爱德华在 Caernarfon 修建城堡,在城堡的东门把幼小的爱德华二世作为新的威尔士亲王介绍给威尔士人民。

从此,凡是英国的王储都被册封为威尔士亲王,册封大典都在卡那封城堡举行(我们作好了案头工作而没有去卡那封城堡,遗憾呀!)。

爱德华还想吞并苏格兰,毛主席老人家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苏格兰人民在华莱士的领导下起义。在苏格兰的斯特灵,爱德华的军队被华莱士打了个大败而还。这是晚年爱德华的一大心病,但也是只能感叹美人迟暮矣。


(两幅加冕椅的照片来自网络,注意看椅子下面的石头)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 祭坛前面有一把尖背靠椅,是历代国王加冕时坐的,它就是 爱德华制作的。 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叫“命运之石”,俗称“登基石”,原本是人家苏格兰王登基时用的,爱德华一世也从苏格兰抢来了。苏格兰人不屈不挠的斗争了几百年讨要这块大石头,现在的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终于同意还给苏格兰,条件是以后英王登基时要拿过来用一下( 女王也是,自己再找一块石头不完了吗,干吗非要人家那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女王这么做是睿智的,放哪儿不是放呀,反正都是我大不列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石嘛!)

2007 年 6 月 6 日 ,我们被《勇敢的心》召唤,从爱丁堡乘城市巴士到达斯特灵( Stirling )。曾作为苏格兰首都的斯特灵,今日已风光不在,让人有些黯然神伤。看得出斯特灵人民还在努力挽留历史的印记,正在大兴土木修复王宫城堡。
(画面中偏上那个塔就是华莱士纪念碑) 图是从斯特灵古城堡远眺华莱士纪念塔,那里就是 1298 年威廉 . 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义军大败 爱德华 的古战场(距离太远了,天气又不好,镜头拉过来就是不清楚)。


斯特灵市中心,粉色旗子上写的是 斯特灵---苏格兰之心。

街头树着 华莱士全身雕像。

爱德华一世文治武功,把 “ 大宪章 ” 法律化,得以使它一直延续至今。 “ 国王也必须遵守法律 ” ,表面看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实际上是把国王的权力也法律化了,所以英国王室才能存在至今。而几千年封建的中国,只要改朝换代,帝王的后裔们也必须斩草除根。

话说爱德华和他的妻子十分相爱,可偏偏这位娘娘体弱多病,在他 51 岁时离他去了,就死在威尔士卡那封城堡。爱德华心都碎啦,着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我想,南唐后主李煜这寥寥三十六个字,就把爱德华这离愁别恨表达出来了,这就是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不知道英文能不能做到。

爱德华把王后的灵柩往伦敦运,每到一个驿站插一个十字架,每到一个驿站插一个十字架 …… 到如今伦敦还保留着一些“王后十字架” 哪。从此以后,爱德华对身边的如云美女,是看都不看一眼, 始终没有再娶。不象现代人,整天说:“ I love you!” “ I love you!” 可等老婆一死,都 82 啦,人老心不老,还得娶个 28 的呢。各位看官您别笑,我就是感叹,身为国王能做到这份儿上,不易呀。

金雀花王朝第六位君主爱德华二世是爱德华一世的儿子,窝囊啦。要说呢,是个同性恋,这对小人物来说是个大事,对大人物来说也就是个小事了,可是这王后不干 ,王后可不是善岔儿,人家是法国的公主,性子又烈,打!他就没收了王后的财产,王后每天说:“给我一英镑吧!” 爱德华二世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让王后带着法国情人的军队演出了一场“逼宫”戏,逼他把王位让给儿子爱德华三世(当然也是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啦)。王位给了儿子,又没有给别人,这本也不算啥,可是流传下来的最窝囊的一件事,王后命人烧红了铁条插入爱德华二世的肛门,临死前的惨叫声传出几里远——真是最毒莫过妇人心。

爱德华三世本来是支持母亲的,但母亲却和情夫大权独揽,这下 15 岁的小国王可不干了,这孩子,那也是一位小英雄,杀死母亲的情夫,将母亲关押了三十年。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个典故。《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描写郑庄公的母亲撺掇小儿子谋反,替小儿子做内应,郑庄公平叛后对母亲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也后悔了,可是君王说出的话得找个台阶下呀,就有明白/>君王心思的人出主意:“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随后母子才得相见。爱德华三世比郑庄公要好,到是经常去看望母亲。

1328 年,法王查理六世去世,绝户,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孙的身份要求即位,法国人不干,打!这一打就是百年——历史上有名的“英法百年战争”就起于爱德华三世,至今英国和法国还是不和哪。

不知各位看官留意了没有,英国王室 盾形徽章上有一条兰色的丝带,上面绣着一句话:“ 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 法语意思是“心存邪念者可耻”。它的出处 有点儿意思。

故事发生在一次庆祝征服法国加莱( Calais )的舞会上, 爱德华三世的情妇在跳舞的时候,一不小心,兰色的吊袜(garter)带掉了下来,全场朝臣有笑的,有起哄的……这情妇臊的呀,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要说这爱德华三世真够男人,立马走上前拾起兰色的吊袜带系在自己的膝盖上,并以指责的口气说 :“ 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 ! ” 心存邪念者可耻。当场宣布,以后 兰色丝带将成为最高级别的勋章。

果不食言,第二年,为了表彰在英法战争中的将士,爱德华三世建立了“嘉德勋章(Order of the Garter)”,兰色绶带就是嘉德勋章的象征。

各位看官笑了,说你瞎白话那吧,哪儿来的小道消息小道新闻。不是的,正统的英国大使馆提供的资料哪。 要说呢,“ 心存邪念者可耻”这句话对着哪,而且 爱德华三世敢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抗一膀,实在叫人感动。对比《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圆司棋犯事,司棋是“并无畏惧惭愧之意”,给表弟潘又安带信,愿随君天涯海角。可这潘又安是早吓得踪影皆无。司棋一句:“没用的男人!”撞墙而死。看看,要不怎么说爱德华三世真够男人哪!

可是作为国家把这绣在 王室 盾形徽章上,还到处向世人宣扬它的出处,就不好理解啦——正所谓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要我说,绣上这句话,可以不讲它的出处吗。人家英国人够坦率。

爱德华三世死后由孙子理查二世即位,但是实权在叔父兰开斯特公爵手中,最后还是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的儿子、堂弟亨利 四世 篡位,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

版权所有(照片除注明外均为原创),用稿请联系作者 caizhou98@yahoo.com。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