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法轮经 - 这两组因果对应关系是如何起作用?(4)


两组对应的因果关系

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无“因”而生,是佛法中最核心的法则之一。这个因果法则是用来理解“四谛”的基本点。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两组对应的因果关系:“苦谛”是“集谛”的果;“灭谛”是“道谛”的果。

 

问题

1.

2. 谛 (苦因)

解决方法

3. 灭谛

4.


虽然这两组因果对应关系是很特别的,但是它们仍旧符合因果关系中所有的法则,尤其是一类特定的因果关系,它们在佛法中被称作
是经常被误解的佛法概念。为了明确一下,自然界的变化诸如地球旋转、植物生长之类的不是“业力”的结果。“业”仅纯粹与“心识”的运作有关。只有当存在心识运作,某种心识上的动机和意愿,“业”的因果关系链才会发生作用,由此“业”一直仅与我们的心识、受、情感有关系。尽管,很容易明白“苦谛”和“苦因”和我们的心识感受有关,要这样理解去“四谛”中第二组因果关系也许要困难的多。“灭谛”和“道谛”也与心识的感受有关,它们要微妙的多。“灭谛”和“道谛”的这一组因果关系实际上也是不可分离地紧密相联。

在佛法看来,无穷无尽的事物组成了整个外境世界,不管它们是否与我们的心识感受有关,它们在佛法中都被称为“他力”,因为它们的发生要取决于其它的情况(缘分)。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无“因”而生,在《佛说大乘稻杆经》中,释迦牟尼佛开示了三句揭子:

“此” 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所谓:无明缘行;

在第一个揭子中-“此”有故“彼”有;-能普遍应用于所有的现象,无论“常”与“无常”的。这个揭子中描述事物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有,而“彼”有。没有事物能够孤立的,不依赖其它事物而存在,无论在“常”或是“无常”的存在状态中。在佛法的术语中,为了在静坐中达到思考的目的,所有的现象被加以分类:“常”与“无常”即是一组很普通的分类。简单说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常”的现象是这类现象的存在不依赖因缘,在它们的存在状态中,不存在一刹那与一刹那之间的变化。换一句话,它们的存在是恒稳的。“无常”的现象正好相反,事物依赖“因缘”而发生,因此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无常”在此指刹那之间的变化。

在第二个揭子中-“此”生故“彼”生-仅能限用于“无常”的现象。产生这个现象只有在无常中发生,为了产生“彼”事物,这个产生者“此”必定是“无常”的。也只有无常的“此”现象才能产生出之前不存在的“彼”事物。常的现象绝对不会产生“彼”事物。“常”意指固定的、不变化的。“常”如何能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象种子变成花。只有当“此”事物是无常的,才有变化的潜力,当在缘分俱足的时候,将导致“彼”事物得以产生。

第三个揭子中-所谓:无明缘行-无常的事物没有能力来产生另一个孤立的事物。为了产生一事物,因必定与果相似。无明的因不产生慈悲-它产生贪与嗔。被贪与嗔迷惑的心驱使我们的行为造业。即所谓:无明缘行。

这两组因果对应关系是如何起作用?

四谛中第二个谛是集谛(苦因)。“无明”即是痴,指的是我们对事物存在的本质不明了。我们的“贪”与“嗔”皆源于无明。我们以“常有”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用“常有”的概念来强调我们对事物的贪爱,而拒绝认为它们是无常的。贪与嗔是造成所有问题的根本,而贪与嗔产生是由于“痴”。贪、嗔、痴-佛陀称它们为三毒,即 是 “集谛” (“谛”因)。

第一组因果对应关系-集谛和苦谛-易于理解,因为这二个“谛”都是无常的。从一个层面上说,第二组对应关系-灭谛和道谛,可以这么来理解:道谛是我们的修行,用来断除心的迷惑和增长善业,“道谛”最终彻底地断除我们的“苦谛”和“集谛”的因。

但是,“灭谛”本身并非是因果关系链中的果,因为“灭谛”是“常”的现象。若是“因”或“果”,事物必定是“无常”的现象。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某一事物是“果”,这意味着它的存在依赖于其它的缘分,在概念上来说,“果”必定是无常的,(因为缘分可以是无常的。)“常”的现象的存在不依赖因缘,“常”的现象可以通过其它的“非因缘合和”的方式而存在,比如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可以是在当各种情况被消除后发生的。

这稍微抽象一点。如我前面说过的,在佛法中,“常”的现象指事物从不变化,并且从来不产生于其它的事物。通常,“常”用来描述某种状态,而非物质或心识那样具有无常的因。“灭谛”本身是“常”的现象中主要的例子之一。所以,这似乎有点奇怪,我们把灭谛放在四谛的第二组因果关系中。事实上,“灭谛”不能被严格地称为“果”。

我们可以用茶杯来举例说明这一点。当我向外倒掉茶水,杯子变得空了。倒茶的动作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结果,空杯子。空在这里单指倒空茶水。倒空茶水不能被称为一个产物,因为倒空茶水是缺除后的状态,事物只能产生果(产物)而非产生一个缺失状态。尽管倒茶水的动作和空杯子的状态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关系。

同样地,通过修行道谛,我们的苦谛和集谛渐渐减少,我们最终达到一个状态。这个状态中缺除了所有的苦谛、无明。无明是苦谛和集谛产生的根本种子。缺除掉苦谛以后被称为灭谛,灭谛是一种状态,而非产生的果。灭谛并非是由道谛产生的果;正如倒空茶水后的空杯子,实践道谛能清空我们的不善业,只剩余一个去除掉苦谛和集谛后的状态,那即是涅盘。

涅盘即灭谛,而非人身的寂灭。人们经常误解涅盘的意思:“以为捏盘是完全的寂灭,不光是苦谛的寂灭,也是那个试图获得灭谛的人身的寂灭。”那可不是佛教徒修行的目的!

在大乘佛教中,当苦谛和集谛被最终去除以后,在死亡的一刻,物质和心识的聚合也终止了,那被称为“无余涅盘”。假若先前我们已经证得了涅盘,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时要终止人身的存在。因为在我们的整个修行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做任何事来停止人身的持续。正如苦谛不来源于外境,仅是我们自己心识的迷惑和由它驱使身、口、意所造的“业”。因此,完全的终止苦谛要从渐渐去除我们心识中的迷惑来着手。从那个角度来讲,去除混乱后的和平,始从混乱上着手;断除苦谛后的灭谛,始从苦谛上着手;脱离苦海后的涅盘,始从苦海上着手。

涅盘不在外,不是外界的某一空间,涅盘也非从天而降。灭谛只有在我们去除无明、发展智慧以后才出现。佛法讲求自心的状态。但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专注于外境世界,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倾向将“涅盘”或“净土”视为外境,看作某一物质空间里的物体。这是误见。

涅盘看上去似乎很是抽象。其实灭谛和道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大有关联。尽管我们都希求快乐并在每天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孜孜以求,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在完全错误的地方搜寻快乐。跟从释迦牟尼佛指出的道谛,我们将渐渐减少苦谛、我们心识中的迷惑,以及它们的因-无明。正是它们将我们拖入目前这个陷阱-因缘和合的存在。

那即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你同意吗?你必须要自己先调查一番。当释迦牟尼佛描述灭谛,他是在讲我们所有的人都俱足的潜能-去完全地满足我们最基本的、出乎本能的“趋乐避苦”的愿望。

四谛中第一组-苦谛和集谛-我们在沉思默想中很容易理解。但是释迦牟尼佛描述的道谛是否真的能导致我们完全的证得“灭谛”,这真的可能吗?或者这是所谓的教条被释迦牟尼佛声称为真相。只因为它是释迦牟尼佛说过的话,我们就被要求毫无疑问的接受?

即便第一组因果关系让我们感觉是真实的,那么,道谛真的能引导我们得到灭谛的状态?假如是这样的,灭谛又是什么呢?,是完全的?或是在不同层次上的有?这是留待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妙音乐闻 发表评论于
“有”和“生”是两个概念,“生”只能用在无常中,是因果法,所以才“生灭变化”。“有”可以用在“无常”和“常”的现象中。

此有故彼有,表明了万法的缘起-相互依赖的生存关系。在无常中好理解,万法变化,在因缘法中相互依赖。那么,在常的现象中,万法恒不变化,又如何解释它们要相互依赖的存在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