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谛的分类
三苦
要理解苦谛或者Dukkha要求我们付出许多努力。苦谛的含义远远多过身体所受的粗重的苦。尤其是现代人,倾向于从心底里杜绝任何关于“痛苦”的念头,他们认为思考痛苦很负面,是消极的态度。事实上,理解苦谛的真相对我们认识真实的处境很有帮助。
苦谛含摄了我们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体验,越是细微的苦,越是难以认知它们。在佛陀教授苦谛的时候,他开示了众生所要经受的三类主要的痛苦:
苦苦 - 众生心身受苦时所受的苦。
坏苦 - 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行苦 - 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苦苦
甚至是动物也知道什么是苦苦。它们是非常不舒服、不悦意的。没有人会想去追求苦苦。我们无需什么复杂的解释,已经知道苦苦,也无需谋划什么巧妙的办法来避免苦苦-动物、昆虫、人类一直以来已经不停得这么在做-仍然没有任何的方法看来是真正奏效的。我们皆渴望脱离粗重的苦苦。
在七十年代,当色拉寺在南印度重建的时候,我当时就在色拉寺。在离僧舍几米远的地方就是茂密的丛林,常有野兽出没和其它的危险。印度地方政府开始清理丛林种植庄稼。大象们被用来搬运砍下来的原木,把它们运到卡车上去。这些大象们力大无比,且受过专门的训练。在色拉寺和藏民定居营之间流过两条河。河上跨有两条木桥。那些大象们毫无例外地惧怕踏上木桥一步,直到它们看见卡车经过木桥,让它们确信木桥足够承重。大象知道从断桥上摔下河肯定要吃苦,它们在小心翼翼的避免苦受。这一幕让我相信,即使是动物也知道粗重的苦苦,而极力的在避免它们。
身体和心识上经受的粗重的苦苦,易于被认识到,也易于找到方法来避开它。我们甚至不需要什么精神上的修行来避开它。苦苦在通常的理解下,用通常的方法即可避开。当佛陀说“苦谛应知”,当然他也包括了这个层次上的苦苦,但是他主要强调的还是更深层次上的苦受。
坏苦
在第二个层次上的是坏苦。因为这个层次上的苦受更加细微,坏苦不加分析,不够明显,难以认知。如果不予分析,在这个层次上,六尘事物在表面上可以显现为乐因,由于它们 能带来暂时的乐受。但是若把持正念,我们能看清它们的真相。事实上,事物(诸如情侣、财产等等)看上去悦意可爱,似乎将带来快乐。人们因此被它们吸引住了。当时光流逝、境况变化以后,相同的事物可以从原先的英俊、悦意、美丽变得丑陋不堪、令人厌憎,让人们惟恐避之不及。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如果我们持有正念,坏苦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因为事物变化,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随之变化。
佛法曰诸行无常。无常的变化带来苦受,因为我们妄求乐境不变。因此一直抱怨有问题,而不管那刻我们是否应该视其为问题。
为了深究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需要大致的了解无常-事物在其它事物而非自身的影响下,是如何生、有、灭的?事物受其它事物的作用而产生,受其它事物的作用而存有,它们的灭也依赖于其它事物的作用。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他力,自主生灭。在这个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致理解无常的含义。了解到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自主的事实,将可以帮助我们在更深层次上了解无常的含义。
我们皆知诸行无常,但是我们需要在知识以外的层面上来接受它。我们必须从本性上、情感上接受诸行无常的事实。事物变化潜在的带来了苦受,但是重要的是认识到,事物变化本身在质地上并非是苦受。这里区别很大。从秋季转入冬季-秋季到冬季的变化仅此而已。这里没有丝毫情绪卷入季节的变化。只有当我们的情绪卷入境况,苦受就潜在的产生了。我们厌恶阴冷而灰暗的冬季,留恋丽日常在,季节变化令我们感到痛苦。这不是变化本身是苦受,而是我们贪取乐境,贪求乐境长有。当我们失去乐境,或者面临失去的威胁时,贪求乐境就变作苦受了。
乐境并无过失,当我们被乐境吸引时,我们不得不清醒乐境会变化。我们经常忽略这一点,或者下意识的否认乐境会变化的本质。然后当它确实发生时,这对我们造成一个巨大的惊讶!我们的父母亲也许已经老迈了,但是当他们死亡、离开我们以后,我们还觉得他们的离去似乎在欺骗我们。
佛教的看法一直很理性,我们的心态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象是自己的不理性、情绪的奴隶。尽所能用一种理性和逻辑的方法,还是能帮助我们看清到底是什么发生在我们身上。理解我们的心识是怎样作用的,我们能渐渐学会阻止不良的情绪左右我们,我们能避免沉陷于强烈的情绪中不能自拔,那肯定导致痛苦。
行苦
在第三个层次上的是行苦,在佛教看来,这个层次的苦才是最要紧的。为了真正的理解行苦,我们需要全面的解释。当佛陀说“此是苦,我应知”,他主要指的是行苦。佛陀对苦谛的描述中下了总结:“此五蕴之聚即是苦。”因为人的存在除了五蕴之聚以外,别无其它-我们的身体和心识-这表明五蕴聚合的苦有多么真实,苦就在我们聚合的存在方式上。行苦指的是这个苦遍行于我们整个的存在方式。
理解第三个层次上的行苦和导致行苦的因缘,要通过讲解无常到达甚深的地步。只要我们流转于生死轮回中,行苦即在,无以避免。但是因为产生行苦的因和缘是深深根植的,我们常人甚至很难去彻底的认识它。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行苦,我们始想断除它。行苦的作用遍及我们整个人生,当行苦成为粗重的苦受时,行苦常被我们认识到,但是我们难以真正的捕捉到它的存在。行苦是如此难以具体捕捉到,理解尚难,何况要断除行苦,更需尽力而为。
对于行苦,这里提到一个主要的问题:为什么行苦是事物的本质?回答是,事物发生在苦海中,皆由于无明。因此,在这里,第三层次的行苦指出一个赤裸裸的事实-我们尚未开悟。
第三个层次的行苦实际上是我们尚未开悟的生存方式本身,它受制于心识中根本的迷惑和不善业的影响之下。因此,在我们的生存中,没有一样事物能够离于行苦。最好的教导来更深入的理解行苦,是理解无常。
我看到在《佛陀教了些什么?》一书中,作者Walpola Rahala 写道:
“此是苦谛,不是在字面上指此处的痛苦感受,而是指凡是无常,皆是苦谛。”
从文字上,Rahala下定义你之所以此刻(当你读到这一句子时)处在苦谛中,因为你处在无常中。
藏传佛教中的定义与它不相同。我们的定义是,凡是被垢染的事物,皆是苦谛。这个定义和上面学者的陈述含义不同,“凡是无常,皆是苦谛”,因为它允许无常的事物不被垢染。
如果观察无常仅仅在大致的程度上,-当我们衰老、当我们失去财产-然后这看上去似乎所有无常的事物皆是苦谛。但是当我们理解无常到达甚深的程度,我们将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在藏传佛教辩论中经典的案例,关于觉悟的心识。觉悟的心识是一种心识,因此是无常的。若我们说一个人,通过修行开悟了,然后用这个“凡是无常,皆是苦谛”的辩论,我们必须说:那个心识,尽管已经开悟了,仍旧不得不是苦谛,因为那个心识是无常的。这显然不合逻辑。这里显示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一个主要区别。根据小乘的传统,当一个修行人成功的断除了所有的苦谛、成就完全的解脱和涅盘。那个修行人就到此为止。他或她,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完全的不存在了。
大乘的佛教不接受这点,它的定义是清除了心识中的垢染,而非心识本身。还记得在第一章中讲到的空茶杯的比喻,倒空茶水比作清除苦谛的存在状态。这个灭谛的状态是“常”的。心识断离痛苦,却非断离存在,它仍旧是存在的。
行苦指的是如果我们尚未开悟,不圆满的状态遍行于我们整个的存在方式,我们将不能离于行苦,直到我们脱离苦海,直到我们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