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苦谛 - 此即是苦(10)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观修苦谛

此即是苦

关于五蕴和苦谛的佛学辩论看上去似乎高深、抽象。但是,若我们真的想要改变困境、脱离苦海的话,理解“我”和五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是仅仅用来指认五蕴的名言,如果五蕴别无其它,仅为苦谛,那么,我们解脱困境将可说是黯然无望的了。为了消除苦谛,我们将不得不消除五蕴,也即停止我们的性命!

小乘和大乘的佛教传统在此有着根本不同的观点。这种分歧似乎来自于佛教徒对《转法轮经》不同的解读。尤其是这句经文“此五蕴之聚即是苦”。对于小乘的学者比如Walpola Rahula来说,这句经文意味着“苦谛”和“五蕴”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五蕴本身即是苦谛。大乘的学者站在另一边,解读这句经文的意思为“不是五蕴本身,而是贪取五蕴才是苦谛。”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谈到小乘的“我见”:

有计我见依五蕴,有者唯计依一心。(此颂取自法尊法师翻译的《入中论》)

有人说“我执从五蕴起(五蕴为我),又有人说唯有心识为我”。月称菩萨为了破除五蕴为我、心识为我的误见,与他们辩论道:如果五蕴是苦谛,并且如果“我”是在五蕴之内,或者“我”与五蕴相同,那么脱离苦谛将是不可能的啦。因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消除一切的苦,那将意味着要通过消除五蕴,来证得完全的消亡,这难道就是你们所说的证道成佛?

根据小乘的传统,当历史上的佛陀,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当下,他的色身和其它的受、想、行、识四蕴仍旧是苦谛。但在大乘的传统下,尤其在作为大乘佛教一部分的密乘观点中,五蕴现为多种不同的层次,有一些非常细微。事实上,在密乘中认为,有一个层次的五蕴代表为五智如来,又称五方佛,五种无始以来的智慧力。因此,根据大乘的观点,得到完全清净无染的五蕴是有可能的。我们需要探究这一切不同的观点,然后得出我们的看法,释迦牟尼佛究竟是一个普通人最终获得证悟成道了?或者他是一个已然证悟的佛陀,降临于此世间来告知我们证悟之道?

阿姜‧苏美度是一位优秀南传小乘佛教的上师,他的教言富有技巧,他说“我们不要去认为是“我”在受苦,而是“此即是苦”。对我们这个程度的人而言,这是非常巧妙的开示,因为这样一来,我们能够避免思路混淆-“我”和五蕴是否是一样的?如果观修“我在受苦”,我们不得不加入“我”。“此即是苦”这种非个人化的思考方式,我们能够了知这种每时每刻体验到的普遍性的苦。衰老和死亡是其中非常粗重明显的苦。通过静座观修五蕴之中种种苦的显现,我们能在更加根本的层次上理解苦谛。

在喇嘛宗喀巴的《三主要道》中,他用四句优美的颂词来形容我们的现状。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这是尚未觉悟的众生真实的处境。在第一句颂词中,我们看到我们目前所要经受的四种不同的痛苦:生老病死。我们的生命起始于生苦,那是充满了危险和痛苦;又终结于死苦,死同样也很痛苦。生命处在生死之间,无论长寿或者短夭,病苦和老苦时时在逼迫我们。好比我们沉溺在这汹涌的四条河流中,在生死波涛间挣扎。

第二句颂词告诉我们除了生老病死之外,我们被自己过去的行为业力紧紧的缠绕住了。业力的影响无以逃遁。第三句进一步描述苦谛的真相,从无明之中产生的我执被形容为牢笼。我们最根本的迷惑-无明归根结底就是我们不了解事物运作的真相。尚未证悟的众生因此在忍受种种不同程度的苦。

不纠缠,随它去

这是很常见的,生活中的人们在不同程度上掩饰痛苦,伪装着一切安好、万事顺利的样子。因此,当我们开始接触佛教、探究自心的时候,生活远比我们原先所想的来得更糟糕。实际上的确如此,但这是我们必须迈出的一步。只有开始看清事物运作的真相,我们才能对它应付自如,卓有成效。苦谛即在这里,在五蕴之内,也在五蕴之外;困扰着佛教徒,也困扰着非佛教徒。在这里,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稍稍知道苦谛以后,我们有潜力更加正确的看待我们的处境,从而去寻找解决之道。

我们是否真的那么去做是另外一回事,测试我们到底修行的怎样在于我们是如何应付问题的。我们都有切身经验,知道当困难降临之时会发生些什么。我们会愤愤不平,继而沮丧失落,我们怪罪他人,并施行防卫和反击他人的举措。尽管他人的过失确实造成了我们的困难,但困难主要的“因”却在内里。如果我们失察于此,一味怪罪他人,将我们的困难完全归罪于外界也许能带来几丝勉勉强强的满足感,但是这种满足感却是非常肤浅、有害无益的。因为它妨碍了我们去全面的了解苦谛和其余的三谛。

释迦牟尼佛在讲解了第一组因果关系(苦谛和集谛)之后,并没有停止传道。假如他这么做了,我想佛教的修行人与其它的外道修行者相比,只会更加沮丧和绝望。因为他们只观世间别无其它,惟有苦难。与此相反,释迦牟尼佛在讲解了第一组因果关系后,继续开示了第二组因果关系-灭谛和道谛,灭谛和道谛激励了我们去做些什么,而非仅仅沉湎于挫折无望中。佛陀讲授了第二组因果关系,我们大可不必对现状绝望,因为治愈困难的疗方确实存在!

纠缠于问题并不能令它消失,反而使问题来得更糟糕。纠住问题不放,将导致情绪黏连着问题,而沮丧失落、愤愤不平;有时,情绪甚至会黏连上自己而挥之不去、失魂落魄。好比拔牙是很疼,但与胆颤心惊的坐等在候诊室里相比,拔牙的疼实在痛快的多。相似的,当其他人伤害我们时,内心纠缠于不公平的遭遇或者其他人的残忍,只会在我们自己的心识中增加困扰和难受。困扰自心所感受到的伤害,经常远远多过于境遇本身所能造成的伤害。

在此,我发现小乘的教法非常有效:“随它去”。做到“随它去”也许很难,但这真的要比“纠缠它”来得容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意识到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就如同一切无常的事物。它终将消逝,退一步海阔天空,将带给我们更宽广的空间去思考解决之道。这是无常美好的一面:我们珍爱的人和事无可永留,但是困扰我们的人和事也无法常在。

“随它去”从道理上讲很美好,但是我们确实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不习惯如此。有一妙法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的心识又是如何卷入其中的,他人的处境和立场又是怎样的,等等。与其沉湎于困扰、纠缠于如何尽可能快的解决它,如果我们取而代之,试着分析在纷扰的人和事中我们所处的角色,也许我们有机会可能“随它去”。如果仅从外境观察,看待困扰我们的人的事都由外界造成,将妨碍我们看清它们真实的“因”。用我们的理智,而非纠缠于心识中的情绪和我们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主因是内在的,从而更容易的“随它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