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省图书馆藏有李鸿章未刊函稿一批,已装为卷轴,轴长1100厘米,高29.2厘米,由彩笺四十三叶装裱而成,凡二十六札。卷内钤有印章六枚:一为“鸿章”白文方印一,钤于卷首李氏题诗末;二为“肃毅伯章”朱文、“青宫太保”白文两方印,钤于卷尾李氏题跋末;三则因此卷曾经日本人稻叶岩吉收藏,故卷首钤有“君山精玩”朱文方印,第二十六函末又有“稻叶岩吉”白文、“君山”朱文两方印。
咸丰十年,曾国藩为尽速扫清皖境太平军,亲率大军进驻安徽祁门,不料被太平军“环绕祁门作大围包抄之法”而陷入困境,一连三个月从江西供应粮草的信道被阻,形势万分紧急。李鸿章的这批函稿,正是其追随曾国藩,驻军安徽时,为解决燃眉之急,写寄江西粮台提调王必达(霞轩)之亲笔信札,内容均关于湘军与太平军战事,对湘军内部筹饷筹款、购置军火、人事调动等情形,留下大量原始纪录。王必达,字霞轩,生卒年不详,广西桂林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年任建昌太守。咸丰十年(1860)经胡林翼等推荐入曾国藩幕府,担任江西粮台提调,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筹办粮台。李鸿章致王必达此批信札,据卷首题诗(“咸丰己未正月奉和建昌行春原韵二首”)和王必达入幕府时间,及第二十四函中“弟三奉寄谕,饬催统带水陆万人,驰赴镇江、上海援剿”等语推断,应作于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间。信札由王氏保存,后经装裱成卷,于同治十一年(1872)寄至河北,请时任直隶总督、驻节保定之李鸿章再加题识。李氏识语及题诗,现均存于卷尾。
李鸿章为晚清政坛重要人物,至今褒贬不一。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日见深入,李氏著述及相关档案之整理出版十分活跃。李鸿章参与清末政治、军事及外交活动数十年中,所作公牍函稿数量极丰,除已编入《李文忠公奏稿》、《函稿》者外,散藏各地公私藏家者数量仍不少,至今尚无完整之统计发掘,而每批未刊史料之整理发表,均于清史及李鸿章研究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