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穿鱼”这词只有中国的黑龙江,甚至在北大荒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现在北大荒的人们也不知道啥是“穿鱼”,因为人一多,鱼就少了,被打光了。咳,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简单的说,就是在湖面上凿个冰窟窿捞鱼。有多少鱼?弄好了几麻袋。嚯,这么容易?那以后不用种庄稼光“穿鱼”吧。说得轻巧,这活也不那么好干。几十年前比现在冷,黑龙江省北部的冬天一、二月份经常是零下三、四十度,湖面上的冰层有近两米厚,一人深。你要是随便乱刨能挖个“井”一样的深洞吗?
首先当然是在选择好的湖面上凿冰窟窿。这有点像挖战壕,先清除冰面上的积雪,用随身带来的镐和锹刨一个一米宽几米长的沟。冰在零下几十度的时候很脆,用镐刨起来比较容易,刨上一阵就用铁锹把沟里的冰清出去。注意,沟壁一定要直上直下,否则刨得深了,把冰窟窿刨成个“尖底锅”就刨不下去。刨着刨着,人就要站在沟里干了,这时你才会体会到为什么要把沟刨好几米长,人总得有地方站着继续往下刨。人站在里面会不会踩破脚下的冰坠入湖中?别担心,你不会一下子绝望地掉进两米厚的冰层下面喂王八的,大冬天的冰都很有韧性,冰在半尺多厚就没问题。
当你刨得冰层越来越薄时就要小心一点了。这时冰层的颜色会渐渐变深,你要轻轻地往下刨,尽量保持沟底平面的面积,把沟底的碎冰清理得干乾净净,沟边上的冰也要清理得远一些,至少能让人安全地站在沟边上。此刻很容易把冰层刨漏,一镐下去,下面的水立刻小喷泉似的涌。马上,用早就准备好的破布、破棉絮什么的把洞口堵上。这是干什么呀?冰层下水的压力很大,如果不把破洞堵住,你泡的沟里很快就积满了冰水,那还怎么刨?如果冰层下面有鱼,能顺着这个小洞钻上来吗?所以你得事先预备一些堵破洞的材料。要是忘带了呢?是呀,那可真狼狈。我有一次去“穿鱼”就忘了带破布、破棉絮,到冰窟窿快凿成时才想起这回事。没办法,只好把我的破棉袄里的棉絮一块块地揪下来堵沟底的破洞,以至半个棉袄都撕光了。“穿鱼”过后,冰天雪地的怎么回去?咳,真是“人为财死”。
沟底的冰层就不到十厘米啦。成了,把“穿鱼”时带来的一个大原木抱过来。干嘛?两个人举起来,像砸夯一样将原木砸向沟底薄薄的冰层。哗啦啦!顿时冰层被砸个五六十公分见方的大窟隆,湖水翻卷着从沟底涌了上来,会一直涨到和冰面一样平。如果冰窟窿里有鱼马上就可以看见,你刨的冰窟窿越长、越大,涌进来的湖水越多,捞到的鱼就可能越多。此刻你不必着急了,冰窟窿里的鱼是跑不了的,冬天鱼基本处于冬眠状态,活动能力很差,不会从冰窟窿里钻下去。请把你带来的“搅捞子”--长柄的网,放到冰窟隆里去捞吧,鱼多时每网十几条半尺长的鲫鱼。这会儿你该高兴得发疯了吧?
是每凿一个冰窟窿都有很多鱼吗?大概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有时冰窟窿刨着、刨着见了湖底的黑泥,没见一点水,那你选择“穿鱼”的地方湖水太浅。有时好不容易刨到一个冰窟窿,结果里面涌上来的除了清水什么都没有,那你选择的“穿鱼”的地方湖水又太深。地点选择不好,把湖面刨成“蜂窝”也见不到鱼。如何正确选择“穿鱼”的地点呢?一般地说,要选择不通河的“泡子”--死水湖,夏天的时候量一下湖水的深度。然而还是有很多别的不确定因素,夏天、秋天雨水是否大,湖里是否有很多鱼,冬天是否很冷等等。
这里我解释一下冬天的冷和“穿鱼”到底有什么关系。冬天如果相对暖和,冰层就相对薄,反之会很厚。一个死水湖冬天上了冻,如果冬天特别寒冷,冰层就厚,没结冰的湖水就相对少,鱼就相对集中,你“穿鱼”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所以我们都选择在冬天最冷的一、二月份去“穿鱼”。
凿冰窟窿非常消耗体力。我们把棉袄都扔在一边,干得浑身冒白气,满头都是冰霜。有时一连刨了好几道大沟都没见到鱼,甚至一连好几天都毫无收获,那真是一件令人丧气的事。不过你可别灰心,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当湖水翻卷着许多鱼涌上冰窟窿时,那真可以用欢喜若狂来形容。
一般地说,冰窟窿里的鱼多是鲫鱼。一次“穿鱼”,涌进冰窟窿的竟是无数的青蛙。这是北大荒特有的品种。个头几厘米大小,黄赫色,都在冬眠。我们这些“知青”正在丧气,当地人知道了如获至宝。他们说捞到青蛙比捞到鱼还要好!这么小怎么吃?人家说不用开膛去肚,就洗一洗后放在锅里随你煮还是煎。啊?!设想一下,煮熟的青蛙蹲在你的饭勺上的情景。可当地人说,冬眠的青蛙肚子里除了供消耗一冬的膏油没别的东西。也有道理,那就一闭眼,把个整个煮熟的青蛙送到嘴里。嗯,味道不错,特别是青蛙肚子里有卵子的时候。吃这种青蛙还不用吐骨头,因为那些细小的骨头可以直接咽下去。肚子饿时什么都好吃,我们当年在北大荒“上山下乡”还能吃到什么呢?
还有一次我们刨了个没水的干窟隆。看着湖底的烂泥正在丧气,忽然发现烂泥在蠕动,原来是一条条挤在一起的泥鳅。那些泥鳅大得吓人,个个一尺多长。我们挖了整整一麻袋。泥鳅的烹饪方法和炖青蛙一样,对很少见到荤腥的我们来说那也是“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