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苏联时期称列宁格勒)位于波罗地海东角,涅瓦河的出海口, 1703 年,彼得大帝从瑞典彼得城堡海军学院手中夺得。这是在森林和沼泽之上建筑起来的城市。为俄罗斯的经济、文化、政治、交通中心,作为沙俄帝国的各代首都,已有 200 多年历史。
现在的圣彼得堡,有着北方威尼斯之称,连伏尔泰都赞它为“集欧洲所有城市精妙于一身的城市”。但是当年,当彼得一世用刺刀指着脚下的土地,发出建 造这座城市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沼泽,人迹罕至,狼群出没,不仅如此,新城地处边界,位置处于瑞典人步枪的射程之内,远离国家的中心地带,是一片刚刚从瑞典人手中夺回来的土地,没有任何的经济 基础。就是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也是一个疯狂极不明智的举动,但是,彼得就是要在敌人的枪口下,大张旗鼓地建造一 个新的首都,一个出海口,为的就是缩短俄罗斯和欧洲的空间和精神距离。创造一个所谓的 WINDOW TO THE WEST.
邮轮进港时拍摄的涅瓦河三角洲
1703 年就是圣彼得堡的奠基年。彼得大帝首先在 涅瓦河 三角洲 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至此,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创建了 波罗的海舰队 />,俄罗斯在 历史 />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而彼得大帝自己也当之无愧的称谓俄罗斯的海军之父。
如今的彼得保罗要塞,(彼得保罗要塞从未真正做为一个要塞使用,以后近300年一直是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工程的开始阶段有一个传说,说这座城市的具体修建地址是根据一只鹰的指示确定的。那只鹰暗示,圣彼得堡将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中心。
如今双头鹰已成为俄罗斯的标志
一个不愿沉睡而且富有忍耐力,进取心的民族会创造怎样的奇迹呢?
波罗的海附近是沼泽地,建造房屋首先必须把沼泽里的水排干,那里没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也没有能提供石料的采石场,所需要的木材和石料都必须从远处运来。
于是彼得大帝下令,把全国所有的石头运到这里充当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头盖房子;此外,从外地来这里的船只也要交纳税金,而所谓的税金其实并不是钱币,而是随船运来的石头。按照当时的规定,大船要携带 30 块,小船要携带 10 块,每块不小于 10 磅。否则不准靠岸。
彼得大帝亲自领导艰巨的城市修建工作,从国外请来建筑专家,庞大的施工队伍是由农奴,士兵已及瑞典和鞑靼的俘虏所组成的。这项工作与其说是一项正常的建筑工作,还不如说是一种苦役。许多人死于这种 “ 苦役 ” ,逃跑的人也很多,当局便不断从农奴及民众中抓来新的劳动力填补施工队伍。
后人感慨道:圣彼得堡城就坐落在眼泪和尸骨山上!
历经艰辛,到了 1712 年,圣彼得堡成为了俄罗斯的首都, 成为了新的政治中心。 1721 年,圣彼得堡街上开始点上了路灯,这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整个俄罗斯,除了圣彼得堡,无处可见。
1725 年,也就是彼得大帝执政的最后一年,圣彼得堡的居民已达 7 万,占当时俄罗斯城市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前来贸易的外国船只达到 180 多艘,圣彼得堡真正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贸易中心。
短短的 20 年,无论功能还是气质,圣彼得堡都具有了作为首都的资格。此后 214 年,她一直是俄罗斯的首都。
普希金骄傲地说: “ 天意要我们在这里,开一扇窗户面向欧洲,叫我们在海边牢牢站立。 ”
普京总统认为:圣彼得堡历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整个欧洲的一部分,是理解俄罗斯的桥梁。
如今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这里拥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院。圣彼得堡也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工业中心和重要的海港和造船基地。 - 摘自百度百科
另外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 “ 白夜 ” 是圣彼得堡的奇观。它通常发生在6、7月间,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可惜我们 8 月去时,已经看不到所谓的“ Midnight Sunset” 了。
英雄的城市
在俄罗斯历史上,圣彼得堡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900天,寒冷和饥饿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但英雄的圣彼得堡人民 依靠自己的勇气、意志和信心守护着自己的城市,德军始终未能踏进城门一步,直至取得了反围困的胜利。卫国战争后,苏联政府授予圣彼得堡 “ 英雄城 ” 的荣誉称号,圣彼得堡人的精神也成了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历史上圣彼得堡市三易其名。最初沙皇彼得大帝将它命名为圣彼得堡( 1703-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德国是 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 “ 堡 ” 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 1924 年列宁逝世,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 “ 格勒 ” 就是俄语城市的意思)。直到 1992 年 1 月,为了给城市重新 命名,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名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这样做,一是为了纪念彼得大帝,同时,也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 。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列强国的主要因素。
俄国沙皇的宝座同其他国家的王位一样,要登上它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而俄国的皇位也许更为血腥!
沙皇的宝座 (摄于彼得宫 Peterhof Palace)
作为沙皇的儿子,少儿时期的彼得, 便亲眼目睹了一系列的宫廷屠杀,有一次为了保全性命甚至不得不逃亡。皇位争夺残酷复杂,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公主曾经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 年才被免去摄政王位并被送到修道院。从此17岁的彼得的地位才真正得到了稳固。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至少有 6 尺 6 寸),精力充沛,潇洒欢快,非常具有领袖的魅力。上面的画像多少也显现了彼得魅力。但是他时常发脾气, 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 射击 、 印刷 、 航海 、 造船 等做过研究。 (顺便提一句,旅途中但凡提及彼得大帝,我们的导游都是以一种崇敬,赞美的语气,可见彼得大帝在俄国人心中的地位之高,毕竟彼得大帝造就了沙俄的一段辉煌历史!)
为吸取西欧文化,彼得大帝于1697 年隐姓埋名游历 英国 、 荷兰 、 德国 各地 18 个月。这可以称之为一次革命性的事件,要知道,彼得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的欧洲,而不是以沙皇的身份。那时的俄国,完全封闭, 沙皇实际上意味着上帝的化身。可突然间,上帝变成了荷兰人,德国人的学生。。。
青铜骑士 - 叶卡捷琳娜大帝献给彼得大帝的礼物。
作为一位杰出的帝王,军队方面,彼得大帝最重要的动作是改革军制。(俄罗斯以前使用的是蒙古军制)。首先征召年满十五岁的青年组成名为达特勤的志愿军。先受训,后终身服役。直至 1874 年才改变。另一方面不断制造与买武器。
外交方面,为获得出海口而与 瑞典 、 土耳其 交战。为取得战争胜利,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在财政和行政改革中一面立足于 农奴制 ,一面尽量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刷新文化。 1708 年实施地方机构改革,在全国各地设省。 1711 年设立 元老院 ,改革货币制度。建设新的都城 圣彼德堡 并于 1712 年 迁都至此。 1718 年 设立参议会。 1721 年 废黜 大牧首 ,代之以宗教事务管理局。经过彼得一世改革 ,到 1721 年 与瑞典和谈时,俄罗斯已经成为面貌一新的欧洲强国。
彼得结过两次婚。他 17 岁时与尼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彼得26 岁时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 。 1712 年彼得与她离婚并同叶卡捷琳娜结婚。第二个妻子叶卡捷琳娜是一位出身寒微的 立陶宛 女子,两人生活幸福,生有 9 个子女,可惜除了安娜(嫁到德国,彼得三世的母亲)和伊丽莎白两人之外均未活到成年。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亚历克西斯 ( Alexei ) ,但是父子俩的关系也相当恶化。 1718 年亚历克西斯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最后死在狱中成为彼得保罗要塞中第一个死亡的政治犯。彼得大帝1725 年初逝于圣彼得斯堡,终年52 岁。他的继位人是他的遗孀叶卡捷琳娜(不要与 叶卡捷琳娜大帝 混为一谈)
叶卡捷琳娜大帝 ( Catherine II 或 Catherine the Great ):
俄国历史上能和彼得大帝一样被称之为大帝的只有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女皇,德国人, 14 岁随母亲来到俄国,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伊丽莎白的侄子彼得三世,并皈依俄国东正教,成为俄国王位的继承人。 1762 年,彼得三世被杀,叶卡捷琳娜迅速登上俄国女沙皇的宝座,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堪称为女中豪杰! 被尊称为 “ 叶卡捷琳娜大帝 ” 。
Catherine II
附注: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彼得大帝之前的,略去不谈,我加了相应的英文名字):
1682 年 —1725 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Peter The Great )
1725 年 —1727 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Catherine I 彼得大帝的妻子,不要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相混。)
1727 年 —1730 年,彼得二世 ( Peter II 彼得大帝的孙子)
1730 年 —1740 年,安娜 · 伊万诺夫娜 ( Anna, 彼得大帝的侄女 , 其父 Ivan V was the co-Tsar with Peter the Great. 安娜在堂弟 彼得二世 死后即位。 1740 年去世。帝位传给她的外甥女之子 伊凡六世 。)
1740 年 —1741 年,伊凡六世 ( Ivan VI, 安娜的外甥女之子)
1741 年 —1761 年,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于 1741 年因宫廷政变推翻 伊凡六世 而即位)
1761 年 —1762 年,彼得三世 ( Peter III, 彼得大帝的外孙,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丈夫,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黜)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 - 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 年 —1796 年,叶卡捷琳娜二世( Catherine the Great, 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 年 —1801 年,保罗一世 (Paul I, 叶卡捷琳娜的儿子,生父的身份有历史争议。 顺便瞎扯一句,保罗一世如果不是彼得三世的儿子,那么罗曼诺夫王朝此时就已经灭亡了。想想吧,从保罗一世开始,以后的沙皇其实是俄国某个军官和德裔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后代,和罗曼诺夫家族没关系呢。)
1801 年 —1825 年,亚历山大一世 (Alexander I, 叶卡捷琳娜的孙子 , 保罗一世 长子,父親被殺後即位)
1825 年 —1855 年,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 亚历山大一世的弟弟, 保罗一世 第三子,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
1855 年 —1881 年,亚历山大二世 ( Alexander II, 尼古拉一世 的长子)
1881 年 —1894 年,亚历山大三世 (Alexander III, 亚历山大二世 />次子)
1894 年 —1917 年,尼古拉二世 ( Nicholas II, 亚历山大三世 />的长子)
罗曼诺夫 (Romanovs) 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