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聊天续谈宋词

前面谈了词的音乐部分,可以看到诗歌是先有诗后有歌,而词曲是先有谱后有词。按理说所填的词应该和曲谱的声情吻合,现代词人好像并不注意这一点。前人有自度曲,比如南宋有白石道人(姜夔)自度曲十七首,北宋周邦彦也有自度曲。这两位不仅是著名词人,还是大音乐家,在下见过中国音乐学大师杨荫浏译成简谱的自度曲十七首中的《扬州慢》、《淡黄柳》等曲子,他们写的词确实和所谱的曲声情并茂。现代人所谓自度曲,只不过是没有曲谱的诗词。下面谈谈词的文字部分的发展演化。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敦煌曲子词,是指唐代敦煌通俗文学中的一类作品,包括敦煌遗书中的“敦煌曲”、“曲子调”、“俗曲”、“小曲”、“曲子”、“词”等。它们符合倚声定文、由乐定辞的原则,都能被之管弦发声歌唱。敦煌曲子词大都来源于民间,题材丰富,语言通俗,大都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唐代文人词最早见到的是唐中宗和裴谈、沈诠期等在兴庆宫的君臣唱和的《回波词》。张志和、韦应物等是较早开始创作词的作家。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和韦应物的《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都是传世之作。白居易、刘禹锡是中唐时期写词较多的作家,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和刘禹锡的《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既流转如珠,又含意不尽,它既有民间词调的本色,又不乏诗人的加工。初期文人词较多以写诗的手法写词,要适应词调的特点,形成独特的风格,还有待于后来词家的探索。

词发展到晚唐,开始有诗人大量作词,出现了这方面的专门作家,推动了词体风格的定型及艺术表现手法的提高。但词在民间所具有的那种朴素、明朗、自然的特点也渐渐消失了,而在表现形式上极力追求藻饰,充满了华丽香艳的辞句和装饰风格,形成了“词为艳科”的局面。五代后蜀的广政三年(940),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皇甫松、孙光宪、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十八家词共五百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也因此而得名,其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温庭筠是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精通音律,工诗擅词,尽管其貌极丑但作赋才思敏捷,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 他能够大胆的写侧艳之词,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向。从代表性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可以看到他的风格。韦庄的词写得疏朗、显直,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很明显可看出这一点。通过温、韦二人之间词风的对比,可以知道“花间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其风格情趣并不完全相同。五代词另一个中心在南唐,南唐词人中以南唐二主和冯延巳最为出色。李煜(937—978)即李后主,正像艺术家赵佶错误地作了皇帝一样,他也错误地作了国主。人生的悲剧倒造就了一个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语言是清晰的,意境是透明的,它不依靠外在的描摹来烘托气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使一切都笼罩在他的故国之思中。

北宋建立后,苦经战乱的百姓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官家非常忌讳武将跋扈,杯酒解兵权,虽然这是两宋积弱的原因,但也促使北宋初期的词继承了南唐绮丽文风。此时当数晏殊、晏几道父子成就最大,但小晏的气度远不及父亲。风气所及,刚烈如寇准这样的人物,也有《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清丽宛转、柔美多情。所以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就给他“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这样的评语。连一代儒宗欧阳修也写过不少艳词,其中两首《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间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还使他惹上一场被诬陷和妹妹的继女关系暧昧的官司。像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样气象恢弘的豪唱当时是罕见的。

这一时期由于柳永,几乎全是小令的词开始有了慢词的作者(与之同时的那个被苏轼戏称“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先也写了一些)。在北宋词家的集子中保存长调最多的要算柳永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创的,还注明宫调名称以指导乐器的演奏员按调奏乐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集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唱本,故名《乐章》。在下甚至猜想柳永当初刊印《乐章集》的时候,自己创造的慢词是都附有乐谱的,只是后来丢失了乐谱。柳永尤其擅长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语言溶化入词,所谓“从俗”,能使“天下咏之”,而且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极尽铺叙之能。他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就是一例。相传金主完颜亮就是因为读了这首词而动南侵之念,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虽然历来词家都认为他的词格调不高,难登大雅之堂,但也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从西夏来的使臣就说,凡有饮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被传统的文坛排挤,断了仕途,而与歌女舞伎交游甚密,晚年潦倒,传说是靠妓女们凑钱才得安葬,她们还每年举行‘吊柳会’纪念他。柳永喜欢和秦楼楚馆的姑娘们交往,用当时的口语填词,写出她们的心思,因此他变成了一个传奇人物。关汉卿的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是根据柳永恋爱故事的传说写成的,清代的《平山堂话本》中的《江楼记》就是根据‘吊柳会’敷衍成篇的。

后人以柳永词为“婉约派”的代表,“婉约派”的著名词人北宋有秦观、周邦彦,南宋有姜夔等人。秦观在作品中讴歌爱情的真挚、纯洁与专一,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情人节的标志性作品。周邦彦词的语言典雅精丽。他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和雕饰,并善于将前人的成句融入到词中。他还精通音律,是北宋末年著名的音乐家,曾任大晟乐府的提举官。因此他写的词音律精严、声韵谐美。一阕之中不但平仄严格区分,连上、去、轻、浊也不轻易混淆。周邦彦凭着他掌管朝廷音乐的特殊地位,以及自身卓绝的音乐才能,致力于审音创调的工作,总结一代词乐,成为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后来词乐失传,后人往往以周词为据,步其韵次,循其绳墨,订为词谱,于是周邦彦便自然成为北宋以后历代格律派所尊崇的宗主。格律派也有人称为骚雅派、风雅派,在姜夔手中正式形成流派。他是一个飘泊江湖的清雅高士,他的词是南宋婉约词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精通音律,注重词法,或依调填词,或自创新调,无不格律严密,音节谐婉。他的自度曲,往往是因词谱曲,声情并茂,实现了词的音乐美和词人情感律动的高度和谐。有一个涉及他关于音韵的故事,《满江红》这个词牌使用仄韵的,词人们尤其喜欢用入声韵,更显激越悲壮,典型的便是岳飞的那首“怒发冲冠”。有一次姜夔路过巢湖附近,正好遇上当地百姓迎巢湖女神活动,迎神曲用的就是《满江红》,姜夔觉得节奏不合适,因为迎神活动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他就指挥改变了节奏,这样原来入声韵的词就不协律了,于是他写了一首平韵《满江红》,这就是词谱中平韵《满江红》的来历。

在苏轼之前偶尔有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和范仲淹的《渔家傲》这样的词作,但多数作品仍流于绮丽轻倩。苏轼词努力摆脱“浅斟低唱”的传统,使词从乐曲的附庸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广阔的抒情手段,一种表现力更为丰富的韵文体裁,使词的意境和情调都大为丰富。这便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他在《与鲜于子骏书》中公开表示“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俞文豹在《吹剑续录》讲了这麽一个故事:“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柳永)词如何?’ 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可见人们和苏轼自己对柳词和苏词风格都是分得很清楚的。北宋词人如黄庭坚、贺铸,南宋词人如张元幹、张孝祥、辛弃疾等,深受苏轼的影响,他们的词风被后人称为“豪放派”,苏轼就被认为是豪放派的开派人。

南宋初期,有的词人积极投身于反抗民族压迫、恢复北方疆土的政治斗争,他们的词也突破了北宋末年的作风,上承苏轼的思想、艺术传统,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这里,首先利用词作武器,直接参加当时抗战派的政治斗争的是张元干。他的名作《贺新郎》:“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这些爱国词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和人民同悲同喜。例如稍后的张孝祥绍兴三十一年(1161),听到金主完颜亮领兵南侵,被宋将虞允文击溃。写了一首热情横溢的《水调歌头》表示自己也要乘风破浪,击楫中流,誓师北伐。到了隆兴元年(1163),张浚的北伐军在符离溃败,南宋统治集团又重新走向妥协投降的道路,他在建康又写了首《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和张元干同时的主战派士大夫或将领,如李纲、岳飞、胡铨等,都不是以词知名,但由于他们主张抗金,态度坚决,他们词里所表现的爱国思想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往往为一般词家所不及。其中传诵千古的岳飞《满江红》,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辛弃疾的词作和词风和他的经历很有关系,他年仅二十二岁的时候就率领五十勇士在万人之中手擒叛徒南归,毕生以恢复故土为己任。南归后,一直未能舒展自己的抱负,被迫闲居二十多年。因此,他的词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特色。《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最能代表他悲壮的词风及报国不能的情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生动地展示了辛弃疾本人充满理想而又屡遭阻厄的一生经历。辛弃疾在词史上的重大贡献是拓宽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内容。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且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豪放派”若缺乏生活和学养就容易流于粗豪,辛弃疾之后的刘过等人就有这个弊病。

说到宋词不能不提及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就李清照的词而言,总的风格倾向于婉约,但也有诸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的豪放风格的作品,故此也有人认为她兼有婉约和豪放之长。至于历代大多数评论家的看法,则普遍认为她既兼有各家之长,又能自成一家。的确,李清照的词音调清新、格力高秀,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词明显的特征是:早年多清新妍媚,晚年多凄清淡静,这与她的生活境遇有着直接的关系。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千古词人无出其右。李清照除了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外,另外在中国的词史上,她还是最早提出和触及词学理论的作家,在她所写的《词论》中。李清照叙述了词的源流演变,总结以前各家创作上的优缺点,并指出了词体的特点及创作的标准。《词论》中有三个要点,即词的雅俗问题、词的音律问题、词“别是一家”的解说,其中“词别是一家”是最核心的问题。李清照指出,词是“歌词”,必须有别于诗;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词论》不但是宋代词坛上的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女性所写的文学批评专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