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意思,就是用金钱购入某项资产,以达到将来获得更多的金钱的目的。问题是,“投机”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常常是本来要画只威武雄壮的大老虎,不小心就画了只温顺可爱的小狗狗;搞不好,投资就变成了投机,事关重大,列位不可不察。
就像过去读书做官的都拜孔夫子做大成至圣先师一样,价值型(相对于"成长型“)投资的开山鼻祖叫做阿本(本杰明·格拉姆,Benjamin Graham)。许多人都知道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这个人,却不知道沃伦的老师正是阿本,那是因为阿本于1976年已经去逝,本人也没有沃伦那么有钱。事实上,不仅沃伦是阿本的亲传弟子,几乎所有价值型投资的专业投资管理者,都承认自己是阿本的学生,或多或少受阿本的影响。以前的读书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对于投资者来说,阿本的两本书,Security Analysis和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也应该是放在床头,反复诵读。
在Security Analysis一书中,阿本开宗明义地指出所谓“投资”,是在经过详尽研究后,在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回报后的而做出的行为(黑体是笔者加的,称阿本三准则)。除此之外,都是“投机”。孔夫子写《春秋》,连乱臣贼子读了都害怕。在阿本这个定义的光照下,许多我们自认为是投资的行为,全都变成了投机。那些自认是投资者的,都要汗流浃背了。
在本文中我简单介绍阿本三准则。
1.详尽研究,做足功课
沃伦·巴菲特习惯写下他为什么要买某种股票。如果他写得不清楚,他就再挑亮小油灯继续研究,直到弄懂到能说服自己。他常常因为不能理解一些公司的商业模式而放弃一些投资的机会。他自称不懂高科技,所以一辈子干脆不买高科技股。
就像你要买一个房子,你肯定要深入研究。下单以前,你会确信那是一个好房子,有安全的社区,优秀的学区等等。又像你要娶媳妇一样,哪怕是一见钟情的,你也会衡量那个女子是否忠贞娴淑,勤劳贤慧,是不是好家庭出身,能不能宜室宜家等等。真正好的股票,比好房子和好媳妇还要难找。所以当你找到一个有趣的股票,一定要做足功课。研究它所在的行业,它的产品,它的竞争者,它的商业模式,历年来年报,季报,以及在经济周期中所有能出错的风险。
投资的事,宁缺勿滥,只有做足了功课,你才能买入一个股票。
2.本金安全:永远不亏钱
沃伦·巴菲特说过他投资有两个原则。第一个:永远不亏钱;第二个:永远不忘记第一个原则。他的意思,不是买了股票后股票就永远不跌,而是说永远要以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价格买入股票。引述沃伦的话,就是“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叫做安全空间(Margin of Safety)。这两个概念,都是阿本在Security Analysis一书里提出来的。估算股票的内在价值牵涉到一些假设和若干的数学运算,往往很难做得准确,所以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安全空间(25%到50%)来做底气。
不是贪心,实在是怕出错啊。
3.满意的回报:回报与风险
买股票就和大姑娘嫁人一样,不能够睡东家床,吃西家粮。你买了一只股票,就不能用同一笔钱买另外一只股票或别的投资。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既然资金有限,我们在所有投资的选择中找到回报与风险对比最好的。同一笔钱,你可以投资股市,或者投资债市,前者比后者的风险大,收益也大。具体的来说,1925年以来80多年中,整个股市的年回报率差不多就是10%,长期国债的回报,大约为5.3%市场. 就是说,假如你投资一个指数股或基金,你能得到大约10%的年回报。比长期国债多5%. 以推行指数基金(Index Fund)出名的Vangard的创始人John Bogle做过统计,发现85%的共同基金不能比整体股市回报多3%。作为投资者,能比整个股市多3%就是很好的成绩了。一年13%,五年到六年就可以将资金翻上一番。
倘如一只股票不能在五六年内翻一番,还不如不买。
作为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阿本本人的投资公司从1926年到1956年的年均回报是17%. 而他的学生,沃伦·巴菲特从1965年到2007年,年均回报是21.4%。四十年间,成长了3,000多倍!
什么样的投机,能得到这样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