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帖遍复 ── 关于《论语》、《弟子规》和《唐诗三百首》
我回答LAOBIAO说,其实最后只有三本东西孩子要背,即《论语》、《弟子规》、
《唐诗三百首》。
《论语》可全背,也可选部分章句让孩子背,《唐诗三百首》也是同理。所以这就
变成《论语》章句、《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选读。
如果还觉得太多,那就去掉《论语》,只留《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选读,如
果还嫌多,那再把《弟子规》去掉,只留《唐诗三百首》选读。
如果连唐诗选读也觉得是负担,那至少教会孩子背李白的《静夜思》 ── “床前
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生为华夏子孙,为人父母不学唐诗、不教儿女背唐诗,那是做人的一种耻辱啊!这
里有一份梁启超开出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大家读一读,然后再回过头想一想,我
讲的话到底过不过分?
梁启超开列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
http://bbs.tecn.cn/archiver/tid-100331.html
胡适、梁启超开出的国学入门书目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17004/1493453.html
钱多多讲“I know tw kids study 《大学 》、《中庸 in the first grade. How
much did they really believe on what they are being taught? ”其实这个问
题极简单,相比较而言,台湾保留了中国历史传统,大陆放弃了中国历史传统,你看
两岸领导人的人文素养、精神气质有什么不同?
钱多多又讲“Confucius theory is very complicated.Even if you explain it
to regular chinese kid in China, most likely he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when kids don't understand your explanation they will
just ignore it.”我觉得钱多多肯定没有读完我上一个帖子,你不理解“根本智”
与“后得智”的区别,我只好用西人也就是辜 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的话来回复你:
“只求你说得熟,并不求你 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至于
孩子漠不关心,那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父母教孩子,那
有那么简单啊?
下面再转摘一点《论语》以及诸子百家的言教,钱多多看看孩子能不能明白?该不
该知道?谢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
为下矣。 《论语季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论语卫灵公》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孩子学中文的听、说、读、写和教育理念
http://bbs.creaders.net/child/bbsviewer.php?trd_id=302800
儿童经典教育的三个方面:人伦、美育和根本智教育
http://bbs.creaders.net/child/bbsviewer.php?trd_id=30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