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加: 今日中国的酒文化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入乡随俗 ]

今日中国的酒文化

伍加, 2008-11-13

风俗习惯是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某个特定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中国人把红色作为吉利、喜庆的颜色,新娘穿红袄戴红盖头,西方人结婚时新娘则穿白裙戴白纱;中国乡村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都穿着白色衣服,而欧美人则以黑色作为葬礼的颜色。严格地说,由自然条件形成的行为规范叫作 “ 风 ” ,由社会文化造成的行为规范叫作 “ 俗 ” 。入乡而不随俗,轻者冒犯别人而不自知,重者引起纠纷,甚至酿成战争。反之,入乡随俗,就容易与当地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比如在中国有人打了个喷嚏 “ 啊-啊-嚏-业! ” 声如洪钟,地动山摇;旁边的人说: “ 你老婆在想你呢? ” 打喷嚏的人说: “ 谢娘子牵挂。 ” 尴尬局面顿时化解。而在美国有人打了个喷嚏 “ 阿-秋! ” 先重后轻,十分压抑;旁边的人说: “ 保佑你。 ” 打喷嚏者说: “ 谢谢。 ” 旁边的人再说: “ 不客气。 ” 即使素不相识,这种客套话就使双方距离拉近了。

在当今中国,请客吃饭,宴宾喝酒,已经成为经济生活及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从而形成了一套风俗习惯,姑且称为中国的酒文化。懂得酒文化,你就能挥洒自如,如鱼得水;经商办事,进退有方,游刃有余。反之,不懂酒文化,你就显得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真正成了卡在中西文化之间的边缘人。伍加在 2 0 0 8 年暑期游玩了华南、华中、华北的七个城市,酒席吃多了,逐渐悟出了一些道道儿,写出来与诸位分享。遗漏之处,请大家补充。

酒桌上的规矩很多,下面以八人酒席为例,略加说明。假定有两位客人,分别称为 “ 主客 ” 、 “ 二客 ” ;六人作陪,分别称为 “ 主陪 ” 、 “ 二陪 ” 、 “ 三陪 ” 、 “ 四陪 ” 、 “ 五陪 ” 、 “ 六陪 ” 。宾主的座次排列是很有讲究的,你若是贵宾,千万不要进门就坐,而是要随主陪按次序入座。八人包间的座次安排如下图所示:



主陪是请客者,通常是领导或辈份最高者。主陪坐在面对门口的位置,面前的餐巾叠成V字形状插在杯子里。二陪坐在主陪的对面,也常常是买单的角色。四陪与六陪之间的空位称为菜口 ,在高档讲究的餐厅,侍者一定是从菜口上菜的。坐在六陪位子上的人一般地位较低,常需端茶倒水,殷勤伺候。

如果席上有整鱼这道菜,鱼头对着主客,这是对上菜人的基本要求。如果鱼头对准你,说明你是贵宾。当然在非正式的场合,也有头三尾四,腹五背六的说法。就是说,鱼头对准谁,谁就要连喝三杯;鱼尾对准谁,谁就要连喝四杯,等等。如果有人把鱼眼抠出,放到你的盘子里,这是高看你一眼 ,你一定要表示谢意。 

会不会敬酒,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力强弱的方式。敬酒时,若对方是上级,或身份比较特殊,自己的酒杯口不可高出对方的杯口,以示尊重,并且一定要恭维几句,不要只喝闷酒。反过来,若你自己是领导,就不要把自己的杯子放得太低,否则别人就无法端杯了。用酒杯轻嗑桌上面的转盘,表示向围桌而坐的全体人士敬酒碰杯。这种敬酒方式叫作联网 ,经常用于人数众多的情景。

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通常敬酒是单手举杯,重大场合也可以双手举杯,即右手拿起酒杯,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待对方饮酒时,自己再跟着饮。当干杯 后,还要手拿酒杯与对方对视一下,以表礼貌周全。

敬酒的顺序一般用逆时针方向依次敬酒,避免厚此薄彼。但也有按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宾主身分来决定敬酒的顺序。若有贵宾,通常是多人敬一人;除非自己是领导,要尽量避免一人同时敬多人。敬酒的态度要热情大方,措辞得当,内容简短,诙谐幽默,既有礼貌,又不显得庸俗。敬酒的常用术语包括:

同起 --共同举杯喝酒;

请了 --干杯;

喝高了 --喝醉了。

伍加最喜欢的一句敬酒词是:我喝完,你随意。

敬酒的潜规则是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 但不可用此话在酒桌上逼人喝酒,劝酒要适度,切莫强求。大伙在一起喝酒,既要让宾主尽兴,又不能有人喝醉出洋相。据说有些高人,如前总理周恩来,掌握有来者不拒,大喝不醉 的绝招。武功高强者,能发动内功将酒 出体外。此乃道听途说,并未实证。对于回中国探亲、访问、做生意的人,很有必要在行前理解当今中国的酒文化。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武艺再多也不压身。

入乡问俗,不犯错误;

入乡随俗,不显特殊。

从众自得,尽情溶入。

伍加,2008-11-13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伍加 发表评论于
孤鹤、嶺梅、及各位笔友:
节日好!
*孤鹤* 发表评论于
回复伍加的评论:
先生二字实不敢当,伍加先生过奖了,小生谢过!
嶺梅 发表评论于
谢谢伍先生精湛全面地总结了中国的“酒桌文化”,特别是对座次席位的分配,使我恍然大悟,难怪我在中国被我公司进货的几家工厂宴请时老是被“不经意”地排在了那个门对面左侧的位置(尽管他们口里总是说“随便坐,随便坐”,但入座后的结果总是同样),原来他们都熟知此讲究。细想想,嗨,还真是如此,工厂的厂长,经理什么的,是常在门对面“主陪”的那个位置,埋单的“二陪”靠门最近,司机等是在“菜口”旁的那个“六陪”的位置。其他的“二客”、“三陪”、“四陪”和“五陪”的位置也都吻合。今天经伍先生指点,长了见识,日后自然心里有数。
多谢!多谢!
伍加 发表评论于
回复*孤鹤*的评论:

孤鹤先生高见!西人对酒的误解与偏见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尤其对先生对于酒的文化价值观点,伍加深表赞同。
伍加 发表评论于
回复硃砂河的评论:

今天我又从二道桥大巴扎先生处学到不少酒场知识。
伍加 发表评论于
二道桥大巴扎先生果然乃酒场老将,关于座次的评论及鱼唇、鱼背等的说明,足见其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伍加能抛砖引玉,实感荣幸。将来有机会与先生共饮时,必当面致谢。

*孤鹤* 发表评论于
伍先生好文采!!
不怕先生笑话,小生亦喜酒事,然到美国之后,浮白大受限制,颇为不爽。
中国人对于酒并不十分注重酒的健康价值,而注重酒的文化价值。
《说文解字》将“酒”定义为人性之善恶所示者也,所以咱们俗话老说:“酒后见人心”。人性之善恶当然不能逢人便示,故咱们又有:“酒逢知己饮”。据我理解,咱们的老祖宗之所以对酒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如下几点:
1,酒的成分: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们得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粮食的收成。酿酒,自然是用余粮酿,是富裕、吉祥的象征。
2,酒不怕放,且越陈越香,就像人修德的过程。而酿酒的技术则代表了古人杰出的知识与智慧,是民族的骄傲。
3,饮酒后的人多少有一些飘飘欲仙的感觉,正所谓羽化而登仙。这正是道家和佛家乃至一些儒家所追求的境界。一方面有助诗思,一方面增加快乐,是雅致、超凡的象征。
4,还有一点就是之前所说的“可观人性之善恶”,这是道德的测试。
5,因为之前的种种缘由,酒成为了中国人酒席上不可或缺的良朋,代表了一种超越平凡的友谊:不论相识与否,皆可一醉方休。
西方人眼中的酒大多象征着邪恶、犯罪、或是愚蠢。与中国人的酒大相径庭。我认为这也与西方的自然、经济环境有所联系。欧洲陆地有限,只能靠商品交换,也就是商品经济;而中国地大物博,靠的是自然经济。换句话说,西方人所享受的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明,而中国人更愿意去亲近大自然,享受一种精神上的快感。而酒,正是将人领入这境界的媒介,而也正是阻碍人类文明的因素之一。是故西方人对酒,在骨子里,就是不认同的。
中国人的哲学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寻找平衡,不反对饮酒,这是基于出世的理想价值;而也不赞成暴饮,这是基于入世的实际价值。是故《康诰》曰:“毋彝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小饮有益身心,大饮图财害命。
二道桥大巴扎 发表评论于
看到伍先生的酒文,感到很亲切,很熟悉,一下子勾起了不少酒话。首先对伍先生的洞察力表示高度的赞赏,走马观花地绕了一圈,看出了不少道道,不简单!根据老夫小半个世纪的酒场征战,稍加补充,以期锦上添花。
酒文化即围绕着喝酒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其主旨是使参与者能喝得开心、尽兴。

关于座次:面正对门座为最上座,至于主陪还是主宾坐,要看两人的地位资历。例如新厅长请老厅长,前者断不敢坐最上座。若是两人资格相当,则主陪居中,但须向主宾谦让一番方可。若主高宾低,则主陪必居中。次座尊古训,左为上,即主座的左手,或主宾或主客。文中的图示可能有误。

关于鱼头:必对主宾。一般情况,主宾提议,或共同干一杯,或大家抿一下都可。若是正在行酒令中,则有“头三尾四”之说,也可“头一尾二”或“头二尾三”,视在座人数而定。由邻近头部的三人和邻近尾部的四人共同干一杯。之后,主宾行使权利,为他人分送鱼肉,送眼珠叫“高看一眼”,送鱼唇叫“唇齿相依”,送鱼背叫“倍感亲切”,送鱼肚叫“推心置腹”等等,被送之人须喝一杯。这个节目一是借机说些开心话,二是平衡宾主喝酒负担,使陪客分担一些。

关于敬酒:若敬与被敬者有明显差异,则资历浅者须杯口放低;若两人相当,则常会出现两人谦让,杯子贴着桌面碰杯。敬酒者必须先干为净。喝酒时要先目视对方,然后仰脖,酒入口中要干净利索,最好弄点响声,表示喝的干净,再将杯底朝上,请对方验明。

关于劝酒:主要看就餐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最铁的朋友之间,可以胡说乱喝,不需要任何约束,达到最彻底的开心。一般朋友同事,喝二两装六两,客客气气即可。求人办事的酒席,求人者战战兢兢,规矩最多,最累人。初次相遇的生人,礼节为上,喝酒为次。

如遇主人盛情相劝,切不可冷言相拒。一般是主人特别看重客人时所为,没有坏心。若确不能喝,应先接过酒杯,婉言说明原因,恳请主人原谅,抿一点,然后求助同行的人,或分几次慢慢喝完。

酒场见人生,感觉好或许成终生的朋友,语出伤人或成路人。目前在国内,受文化体育设施的限制,喝酒还是朋友聚会的主要方式之一,了解一点酒文化,或可为你增添一些乐趣,少一点意外的烦恼。
硃砂河 发表评论于
呵呵,学了不少饭桌上的知识呢。谢谢伍加。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