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的记忆和史实,聊聊江上一郎的新帖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首先声明,本帖只是就事论事,我对江上的姐夫绝无恶意,且我对他抚养江上的老父,钦佩他的为人。

我这只是 "解剖麻雀",用他的帖子来说明记忆和史实的关系。

(江上帖子的连接:关 于 饥 饿 (读书随笔))

对于三年困难时期,江上的回忆是:"(原文) 我家由上海被迫去农村,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失学的苦恼和上学的欢乐-----几乎忘记了饥饿,更没有想过:为啥我没有饿死?为啥村子里也没见人饿死?"

江上也引用了他姐夫对这此事的回忆。他姐夫是这样说的:"(原文)1960,村里的食堂关啦,粮食都没啦,我准备带着阿愚阿童 (他的两个儿子) 出去讨饭啦----被爸爸知道了,对我说,人再穷,讨饭这种事不能做。爸爸他给了我500块钱,叫我去买辆自行车,到码头上、汽车站去接人送货。。。我们一家,才没饿死呀!"

各位看出点明堂了吗?(提示:两人对饿死人的记忆差别)

根据江上的记忆,那个村子或者再稍大一点的范围里,没有饿死人。也就是说,饥饿可能是有的,但没有饿死人。当地饿死人的几率是零。

但根据他姐夫的回忆,假如没有接济,就一定会饿死。所幸他们没有死,是因为受到江父的接济。那没有受到接济的人呢?也就是说,当地饿死人的几率是相当高的。

上面是我的解读。对饿死人没有,二位记忆的不同,不可谓不大。按理说,对饿死人这样人命关天的事情,两人的记忆应该相差不大才对。那么,他们那一地区究竟饿死人没有?是按江上说的?还是按他姐夫说的?或者真相是在中间某处?

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实例。对于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两个人的记忆可以完全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的记忆很容易发生错误。这是和记忆形成的原理有关。通俗地说,记忆就是神经元,就是脑细胞。对一件事情的记忆,是由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神经元组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这些脑细胞逐渐 "凋零" 时,人对这件事情的记忆就会变得 "支离破碎" 。

网友们可能注意到,一些记忆可以保留较长时间,另一些记忆则很短暂。最新的研究发现,当记忆中的事件,是影响到人的情绪时,比如很快乐,恐惧,或悲痛的事件,这样的记忆可以保留比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些记忆跟海马回 (人脑的一个结构部分) 神经元的关系更密切,因此更容易回忆起来 (记忆的过程包括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但是,因为海马回的神经元经常更新,也易发生 "凋零" (神经元死亡),这样的记忆也更容易发生 "扭曲" 现象。

关心自己记忆的网友可能还会注意到,对一些事件,如果经常提取回忆的话,每一次回忆都会发生一些细微情节的变化,如一些细节缺失,同时由另一些细节来填补。多几次回忆以后,跟初始的记忆内容相比,事情就会变得 "面目全非" 了。

写到这里,我还没有提一些所谓的 "记忆",根本就是假的。是 "道听途说" 来的,最终 "潜移默化" 成为自己的 "经历"。甚至还有一些记忆,是在别人的 "暗示" 下形成的。

纳粹党不是说过,"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吗?发现现在很多人信奉这个信条呢。

所以,人的记忆经常靠不住。尤其是在提示下完成的回忆 (对历史事件),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各位切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