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五集)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五集)
2008-7-18【字体: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看第四段行四德。最後的一條:

  者普代眾生受苦德。】

  這個四德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面來的,修行到明心見性的時候,這四種德自然流露出來,沒有任何理由。佛為眾生方便說,說出有理由,實際上沒有理由。真的是一句總話就是法爾如是,法它本來就是這樣子。第一德是「隨緣」,隨緣就是大乘教裡常講的,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那個應是隨緣,隨著眾生感的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沒有一定的身。所以身相是怎麼樣生的?是眾生念頭裡生的。眾生念念想佛,就現佛身,念念想菩薩就現菩薩身,如果念念想天王就現天王身,想童男童女就現童男童女身,想什麼身就現什麼身。所以佛把現身分成三十二類,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是自性自自然然現的,這是隨緣德。雖隨緣,他沒有起心動念過,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妙用。這個作用太微妙了,不起心、不動念,做這麼大的作用。這樁事情很難理解,很不容易懂,尤其經上講,以觀音菩薩做比喻,「千處祈求千處應」,千是比喻無量無邊眾生,在十方的世界都想觀音菩薩,遇到災難想觀音菩薩來救苦救難,觀音菩薩統統現身。而且現的不同的身,因人的念不一樣,因人的根器不一樣,他這個現身真是比電腦還快,很迅速馬上就調整,就跟你相應。

  說到這個地方,我想起來過去香港聖一法師,好像是在一九八二年,那個時候好像還沒有開放,他們有幾個法師回到大陸,到普陀山去朝山。到普陀山一定會到梵音洞,梵音洞裡面人家在洞門口拜,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在裡面現身。他們三個出家人,還有宗教局有些官員陪同他,這三個法師從香港去的,在洞門外拜了半個鐘點,菩薩現身了,三個都歡喜。現身的時間很長有十幾分鐘,絕不是眼睛看花了,眼睛看花了不可能有那麼長的時間。當時時間也久了,這些宗教的官員就催他們,我們早點回去,所以離開了。離開在中途他們坐在車上,三個人就問,你有沒有看到?看到了,你也看到了,三個都看到。問,你看到觀音菩薩是什麼樣子?三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你看這妙用,現身妙用。聖一法師看到的觀音菩薩是戴毘盧帽,就像地藏菩薩那個帽子,戴這種帽子,全身金色,看到是金色的像現前。另外一位法師看到的,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畫畫裡白衣觀音,手上拿著楊柳枝白衣觀音;還有一位法師看到是出家人的樣子,比丘相。三個人同時拜,同時看見,各人看見的不一樣,全是菩薩化身,這就說明三十二應。理由,沒有理由,每個人業感不一樣,所以感得菩薩現不同的身形。那都是觀音菩薩一點也不錯,妙用!他沒有分別執著,連妄想都沒有,這叫隨緣。

  從這一點我們就能想到,像我們今天,我們的是業感,佛經上所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現相,為什麼會現相?心動,起心動念相現了。為什麼會變?有分別、有執著,每個人分別執著不一樣,所以現的相不一樣。就是個人,前一念的分別執著跟後一念的分別執著,它也不一樣,所以念念不相同。我們所看到外面的現象,無論是人事環境、是物質環境,都是我們的依報,要知道這個依報是念念不相同,不是一個相。我們所看到的相,我們在講堂常講,是看到一種虛幻的相似相續相,絕對不是真的,沒有真的。真的,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滅的法,你看哪個法沒有生滅,連虛空都有生滅。唯有自性不生不滅,那是真的;凡是有生滅的,都不是真的,都是虛妄的。只要是生滅法,這個虛空可以說是念念相續,但是念念相續它是非常接近,這個相狀接近相同,好像看不出什麼變化。而實際呢?實際也是念念不相同,隨著我們的意念,我們看到空中這些現象。這是佛法裡面講的諸法實相,而且諸法實相那真是妙極了,大,今天我們講大是宏觀世界,講到的是大宇宙,無量無邊的星際;講到最小的,最小的現在講基本粒子,微觀世界。佛法裡面講大小不二,最小的基本粒子裡面,跟我們現在外面這個大宇宙,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別。所以講到這個微觀的宇宙,現在科學雖然看到基本粒子,但是不知道這裡面有圓滿的星系,不但有圓滿的星系,還有圓滿的形相,這個還沒發現。

  更殊勝的,佛告訴我們,誰能進入微觀的宇宙?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一定要知道他這真正的意思,凡是明心見性的人都叫做普賢菩薩。也就是說,我們真正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有能力進入微觀的宇宙。那裡面也是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你可以到那個地方親近諸佛,聽經聞法,供養三寶,這個事情決定不是假的,宇宙的奧祕不可思議。佛給我們這個提示,還有一句重要的話,宇宙是重重無盡的。我們就想到,微觀世界裡面也有微塵,它那個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又有微塵,微塵裡頭還有世界,沒有邊際,這就是重重無盡觀。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法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法爾如是。不現相的時候隱,不是沒有,像我們現在看電視,電視頻道很多,我們把電視機關了,關了不是沒有形相,有,你按哪個頻道,哪個頻道形相就出來。我們自性裡面的頻道是無量無邊,形相也是無量無邊。佛告訴我們,如果隨順,那就幸福美滿的人生,你能隨順,這是大自然,自性就是大自然,大自然的本體。如果你想改變它?改變它麻煩就來了,破壞自然生態,像現在地球科技發達,人不相信大自然的規律,人要把大自然規律改變,這一改變的時候麻煩大了。

  我們舉個最小的例子,我在這個地方生長的,十歲離開,那就記得很清楚了。我們在童年的時候住在鄉村,鄉村就青山綠水,小朋友都是在外面野外玩。小河的水,小溝裡面的水,我們口渴了捧上來就喝,乾淨,沒有一點污染;好了,現在麻煩大了,現在是農耕使用化肥、使用農藥,這都有毒的,所以土地被污染了。這些毒滲透到地下水,水變污染了,所以現在水沒有人敢喝了。我們小時候沒有東西玩,都在野外,野樹果子都能吃,花也能吃,草根拔出來在嘴巴咬有甜味。現在都沒有了,這破壞大自然,我們小時候隨順大自然。這個道理很淺顯,裡面含藏著奧祕,叫華嚴奧旨!所以決定不可以破壞大自然,隨順大自然。我們一個人到這個世界來,你看看從母親懷孕,十個月懷胎成了人的形狀,雖然很小,外面五官、裡面五臟六腑一樣都不缺。你想想這誰造的?外國宗教說這是神造的,那神是誰造的?神為什麼又造這個?這都是問題,都沒有法子解答的。佛法講那不是神造的,自性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沒有這個緣它不現行,有這個緣它就現行了。就好像一個頻道一按下去,形相現前,就這麼回事情,所以這變出形相,你要懂得。所以這個四德,就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你看「隨緣妙用德」,那就是整個宇宙的現象、根源,它怎麼發起、怎麼起來的,這裡頭有隱有顯。

  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之後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樣都不缺。所以人也不必打妄想,你想不出一個東西是自性裡頭沒有的,你想不出來;你所能想出來之後,全是自性裡有的。到你什麼都不想的時候,就完全明瞭了;你打妄想的時候,想哪一樁就提一個東西現前,不是圓滿現前。一切妄念都沒有,圓滿現前,得大自在!這個時候是智慧做主宰,你自己得到圓滿的受用,你也不會傷害其他眾生,也不會破壞自然環境。那個世界就是《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往生經論裡面所講的極樂世界。世界本來是這樣的,本來是健康,本來是快樂的,本來是祥和的,本來是一切具足的,沒有一樣不美好。你要打妄想,你要有分別、有執著,就把它破壞了。妄想分別執著,自性裡頭沒有,只要隨順性德,你就證得大圓滿。這先給我們講體,然後給我們講宇宙的來源,宇宙怎麼來的,我從哪裡來的,禪宗裡面講的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我從哪來的,《華嚴經》上講得好,我們聽了心服口服。在第二段講「起二用」,這個二用怎麼來的?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的的時候,現相沒有。我們淨土裡面常講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是什麼樣子?佛有個形容詞,叫「大光明藏」,這裡頭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一片光明。可是你起心,宇宙現相出來了,一起心,宇宙馬上出來,就好像按那個頻道,這個節目就出現了。一動念呢?動念,我出現了,不是大爆炸,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自性裡面本具的這種能力、這種德能、相好全現前了。

  《華嚴經.出現品》裡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平等,沒有欠缺,也沒有哪個人多一點。所以這自性的大圓滿,惠能大師見到了。起心動念就好比按鈕按下去,這個時候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一按下去,現相出來了。這個現相是什麼?這個現相就是我們常講的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一真法界常寂光沒有相,起心動念就有相了,有相,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染淨;沒有執著,沒有善惡,這是實報莊嚴土的來由。如果這裡面再動個念頭分別,分別念頭動了,實報土隱了,又出現一個境界出來,這個境界是方便有餘土,就是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現前,這個境界有分別,沒執著。如果再執著現前的時候,四聖法界沒有了,六道出現了,所以六道的來源是執著。沒有執著,六道就沒有了;沒有分別,十法界就沒有;沒有起心動念,實報莊嚴土就沒有了,最後剩下來的是常寂光。這樁事情,我們學佛學了很多年,都沒有搞清楚,實在講在《華嚴》裡面才得到這個訊息,才真的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宇宙怎麼來的,我怎麼來的,佛家講依報、正報,這個正報一定要很清楚,正報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別的人,別的人還是我的依報,我依報裡面的人事環境;山河大地,是我依報裡面的物質環境,屬於我的生活環境,這是依報。所以正報不是指有情眾生,不是的,正報是指自己,這真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找到了。我是怎麼來的?也是自性心現識變。所以這裡很有味道。

  變現之後,佛特別給我們說明,依正不可思議,它這個本能是無有窮盡的。佛給我們講三個,第一個,自性起作用,無量無邊的作用,每個作用自自然然周遍法界。像我們現在動個念頭,言語造作,現在科學裡面講波動,近代科學已經講宇宙就是個波動。在物質上說波動,大家知道最快速的是光,光波、電磁波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太陽光從太陽發射到我們地球,八分多鐘,一秒鐘三十萬公里。佛說我們本身這種能力,特別是起心動念這個能力,念頭一動就遍法界虛空界,這個速度就太快,光波、電磁波跟我們念頭這個波比,不能相比的,小巫見大巫,那真的像螞蟻跑的跟電光的速度一樣。一念它就周遍法界,這我們相信,所以我們才能夠上面,這經上講的,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下面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這一切眾生包括山河大地。所以你念頭善,沒有一樣不善,它反應善。這種反應,我們從江本勝博士水實驗得到了科學證明,你看念頭善,水的結晶多美;念頭不善,它反應那個結晶多醜陋。這是我們能夠在這裡看到,科學實驗做出證明,但是他的證明還很有限,我鼓勵江本博士更上一層樓。因為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是分不開的,是有先後,但是它速度太快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速度快到什麼程度?現在科學是用秒為計算速度的單位,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要用現在的話說,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不是億是兆,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沒法想像。我們一動個念頭,那不曉得多少兆生滅現象過去了。

  所以佛法講,有時候跟你講不生不滅,就是生滅你找不到,找不出來!你說滅,它生了,你說生,它又滅了,所以告訴你不生不滅。如果真的不生不滅,那這個話不叫廢話嗎?實在是有生滅。有生滅,不但你看不到,你想都想不到,它的速度太快,這叫事實真相。自性現相離不開它的性質,所以這質能,現在科學講能量,能量,自性裡面有見聞覺知是真心,妄心呢?妄心是八識,有受想行識。所以這個東西在所有物質裡面全都有,你說水,水是礦物,實驗出來它有見聞覺知、它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心法,見聞覺知是精神,所以唯心跟唯物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有物就有心,有心就有物,決定分不開。心、物從什麼時候發生的?從起心動念發生的,自自然然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所以第一個跟我們講「普周法界」,這個波動的現象普周法界。第二個是「出生無盡」,一粒粒子,在佛法裡面講的,這個經上講的是用微塵,現在的科學講基本粒子,舉這一個基本粒子,它裡面有整個宇宙的資訊,有整個宇宙的形相,出生無盡,而且千變萬化,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我們就想起小時候玩的萬花筒,你看萬花筒裡面不就是幾片顏色玻璃嗎?可是你在這裡面轉著去看,千變萬化,從來沒有兩個相是完全相同的。自性就像個萬花筒,我們分別執著就在動,分別執著就動,出生無盡,這裡面的畫面是無窮無盡的。從這麼一個小東西我們能體驗出來,出生無盡。

  第三個是「含容空有」,這是佛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空是虛空,有是萬有,就在一塵裡面它全都包括在裡頭,包盡了,一一微塵皆如是。那我們再想想,我們這身上有多少微塵,這是物質現象,科學家把這個肉體把它分成細胞,細胞再分成分子,再分成原子、電子,愈分愈小,分到最小不能分了,叫基本粒子,一塵就是一個基本粒子。你說我們這身上有多少世界?你這一個身體上有多少諸佛如來、有多少眾生,跟外頭大宇宙完全相等,平等平等。這種現象,現在科學家也發現,所謂全息照片的理論,這是近代科學講的,他們說確實很小物質裡面含著有圓滿的資訊。所以現在我們看的電晶體,這個晶片小小的像小指甲一樣,裡面居然可以能包含全部《大藏經》,這奇不奇怪?不奇怪,這個指甲太大了。佛告訴我們,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塵裡面,它裡面的資訊包括整個宇宙,你這包含一部《大藏經》算什麼。所以科學還沒有辦法做到一微塵裡面把整個宇宙資訊放在裡頭,我們還沒做到。需不需要用科學技術?不需要,只要你明心見性就做到,何必找科學,那都是心外求法,你怎麼樣搞都不如真的好,你搞的東西是假的。

  一塵含容空有,塵塵皆是!這是把真相給我們說明白,它的性質說清楚了,這是佛法修行裡面講的看破。我們雖然沒有證得,從經典、從老師那裡得到這些知識,這些知識要靠我們證明,用什麼方法證?用放下。我在五十七年之前,第一次見到出家人,跟出家人見面,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請教,「方東美先生把佛教介紹給我,我知道佛教非常殊勝,有沒有方法教我很快能契入?」他告訴我有,跟我講兩句話,「看得破,放得下」。我們這個「還源觀」裡面,前面三段是看得破,後面兩段是放得下。這當中還有一段,當中這很重要,「四德」,這是自性裡面基本的德行,一切眾生都具足的,我們把它迷失掉了,隨緣妙用。在這裡頭最重要的妙用,那是你要有功夫,至少你能夠把執著放下,六道超越了,妙用才現前,現少分;到圓滿呢?那就不起心、不動念,圓滿的妙用。確實能同時在十方世界現無量無邊身,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妙用。這是第一個「隨緣」。

  第二個是「威儀」,這個我們特別重視,祖師在這邊講得很多,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給社會做好樣子,千萬不要輕視,所謂小小戒可以捨那就錯了。從哪裡做起?從謙卑做起,從謙卑、從學著尊敬別人做起,尊重萬物做起。為什麼?別人、萬物全是自性的性德。所以這句就是我們講的持戒,說明什麼?人人都是好人,「人之初,性本善」。「有則」就是有原則、有規矩,我們中國人講有禮,佛法裡面講有律儀,這是自然的,自性它本來就是這樣的,見性的人起心動念、言談舉止,你把它記錄下來就是戒律,跟戒律完全一樣。所以戒律不是哪個人發明,是你本性流出來它就是這樣的,它有規矩,一點都不亂。第三個是「攝生德」,這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要用什麼?「柔和質直」。質直是真誠,真誠心、柔和的態度,你才能攝受一切眾生,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迷失了自性,這個東西變質,柔和變成剛強、傲慢,質直變成虛偽,那是你分別執著裡頭把柔和質直變質了,扭曲了它的形態。

  末後這是『普代眾生受苦德』,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為什麼?是為眾生代苦。他自己修證已經圓滿,現在再到這個世間來,來幹什麼?來幫助眾生。幫助眾生就要做種種示現,這個示現真辛苦,尤其在現前這個階段、這個環境裡面。回想過去我們的祖先、佛門裡面祖師大德,幾千年辛苦經營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氛圍,現在人全把它破壞了,全把它忘掉了,迷信科學,說過去這些東西是糟粕、是迷信。可是現在環境怎麼樣?現在環境在中國歷史、在世界歷史,是前所沒有的苦難!人過得這麼辛苦,科學技術是發達了,帶給我們一切物質生活上的便利。可是你想想看,人真可憐,人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依靠,誰真的關懷你、真的照顧你?找不到。在從前中國諺語說「養兒防老」,現在大家都知道養兒,兒不一定會養老,你老的時候怎麼辦?你生病怎麼辦?所以使我們想到中國過去的社會,為什麼每個人活在世間,他心平氣和、心安理得,這怎麼造成的?這是教育,這是隨順性德的教育。也就是現在人講,隨順大自然法則的教育,你不能違背,所以人確實有幸福美滿。現在沒有了,窮人沒有幸福美滿,富貴人也沒有幸福美滿,每天生活在憂慮、煩惱。古人所講心浮氣躁,現在確實是如此,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所以自殺率這麼高。自殺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要破迷開悟,這真的解決問題。所以今天碰到困難,科學技術也遇到困難,西方許多學者專家,到中國來尋寶、到印度去尋寶,印度主要是找佛教、婆羅門教,中國主要是找儒家、道家、還有佛法,想在這裡面找東西,看看能不能解決現前社會問題。我們知道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以找得到,決定能夠解決現在的種種災難。前面這些緣起你明白了,你就曉得佛法裡面講的解決方法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四德是可以恢復的,覺悟了它就恢復。我們把下面的文再念一遍:

  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

  以身為質,就是你自己要真正做到。

  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意思都說盡了,下文是大師引經據典來作證。我們上一堂課學到此地,學到『菩薩大悲大願』,就是要把佛陀的教誨、把世間聖人這些教導,在中國講的是五倫八德,這是教學的總綱領。五倫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要做到。「以身為質」就是你要身體力行,不是口說的,要做出來。從倫常大道裡面再擴展就是大德,這個德就是中國人講的八德。八德兩個說法,除掉重複的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中國五千年的教誨就這個東西,很簡單,不複雜,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違背這十二個字,這叫中國人,這叫炎黃子孫。佛法裡面講戒律,戒律也與這倫理大道完全相應,它講得更清楚。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喜歡簡單,言語文字都講求簡要詳明,要簡單不要複雜,要扼要,還要詳細,還要明瞭,講這四個字是標準的。言語做到這個標準是一流的言語,文章做到這個標準是一流文章。可是印度人跟我們不一樣,印度人他可以不斷的重複,這有好處,對於什麼?中下根性的人得利益。中國人這個教誨那是上中根性得利益,下根的人就不容易了。這也是我們中國諺語裡面所說的,連孔夫子也講,「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教,就捨棄了,就下根人不教了,中上根的教。可是佛是下下根人也不捨棄他,一遍不會,十遍;十遍不會,一百遍;百遍不會,一千遍。所以佛真是慈悲到極處了,一定把你教會,一定叫你回頭,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所以佛教到中國的時候,跟中國文化融合成一體,把中國傳統文化也提升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句,要從自己本身做起,這個很重要。

  『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這是我們當前要做的,那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普度眾生,這不是我們能力能做得到。我們要找重點做一個,這一個我們現在迫切想做的,養老育幼。這就是於三惡道救贖一切受苦眾生,就是這兩種人,如果老人晚年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心情很愉快的度過晚年,他就會墮三惡道。這個大乘佛法裡面,我們看得很多,為什麼會墮三惡道?他有怨恨,他有不平。他對社會怨恨,過去年輕對社會付出,現在沒有回報;對兒女怨恨,辛辛苦苦把兒女養大,現在兒女不養他。心裡有不平、有怨恨,這是什麼因?餓鬼、地獄的因,你不是眼看他走這條路嗎?我們如果建個老人樂園,現在老人沒有人照顧的時候,我們志同道合的老人自己互相照顧。在海外的老人都想落葉歸根,但是回來的時候就更苦,沒有能夠相信的人,沒有可靠的人。回來之後一生有點積蓄,又怕被人騙跑了,這苦不堪言。所以我們就想到,我們要搞老人福利事業,組織公司來做保障,它投資並不多。所以我就想到用酒店式的經營,五星級的酒店一個房間一個房間賣,可以賣、可以租,你要長期住,你就買一間;短期的時候,那你就租個半年、一年、兩年都行,可以買賣、可以租。

  你外國回來不需要蓋一棟房子,蓋一棟房子花很多錢,買一個房間很便宜。你有多餘的錢存在銀行,拿利息那就是你的保障。你不要去請傭人來照顧,酒店裡面服務的人員很多,他們來照顧。跟酒店管理完全相同,每天服務人員來給你清潔環境,來給你打掃衛生,照顧你的生活起居,我們每個月只付一點服務費用就行了。生活,酒店裡面有餐廳,有各種不同口味的餐廳,會由這些做餐廳的人他們來經營。對我們常住裡面,就等於說包伙食,他也可以對外經營,這樣在一塊共同生活。而且每天我們這個老人有課程,等於公寓裡面就是老人大學,老人有專長,老人有經驗,身體要是還好的話,他就可以給大家講課。我們歡迎外面年輕人來學習,免費的,這是沒有學歷的。他會生活得很愉快,老了還是有用,老了把你自己一生的東西傳給下一代,免費的,不要繳學費的。各種娛樂,或者各種宗教的祈禱活動應有盡有。

  我還想了,宗教場所總得要有幾個大廳,不同宗教信仰可以同時在裡面做自己的祈禱,或者是學習的活動。這個廳,我的想法是一樣大,裡面什麼都不供,四面都是白的牆,辦活動我們用幻燈片。佛教我們就打個幻燈片,佛教的寺院、佛像全打在牆壁上,活動完了之後,一收的時候牆壁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基督教的活動,就可以把基督教的教堂、他們的十字架都反射到牆上,經濟實惠。你要那麼做出形式,那只有你專用,別人來用就不合適。這樣一個講堂,它就是多元文化,你要什麼就搭什麼,就像那個幻燈片按鈕一樣,千變萬化就在這一個房間。多功能的效果,多功能的作用,讓這些老人在這裡生活快樂,真正學到東西。學到什麼?學到不生病,學到不死,確實沒有死亡,這個你說多快樂。這就是真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我們幹這個事情。所以老年他才真正享受到,這一生當中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搞這個。

  小孩要救,小孩一定要好好教,小孩不教的時後,他將來走錯路子是造業,要受果報。所以要辦學校,我們也辦九年教育,小學六年、初中三年。我們配合國家,國家九年教育所規定的這些課程,我們可以統統都把它教圓滿,而且裡面我們可以加上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就是德行的教育。教學的方法我們可以做實驗,把中國傳統的理念試試看有沒有效果。中國傳統教學的理念是「教之道,貴以專」,所以中國五千年教學的理念,就是《三字經》前面八句話,幾千年不變。第一個要肯定,搞教育的人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也就是一定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因為他人性本善。你在佛法裡面講都講這個道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他怎麼會教不好!一切眾生都能成佛。所以佛菩薩是教出來的,聖賢是教出來的,他本來就是。他迷失了方向,所以你要幫助他回頭,肯定這一句。教不好,教不好是我自己有問題,學生沒有問題。所以接著說「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是為什麼要辦教育,你要是沒有教育,本性是善的,習性不善,這個善跟不善慢慢距離就拉遠了,善就不見了,不善統統現前。這什麼?這是你不教就會變成這種樣子,所以這句是說明為什麼要辦教育。「茍不教,性乃遷」,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教之道,貴以專」,怎麼教法?專,只能學一樣,一樣學會了再學一樣。譬如九年教育,規定的是有個六、七門功課,這六、七門功課現在上課的方式,是每天排幾門課,第一個小時語文,第二個小時數學,第三個小時是歷史、地理這些課程。這樣學法得不到受用,第一個小時東西還沒消化,又換了個題目,所以天天學他頭腦是亂的,他不集中。中國的教法不是這樣的,你這個幾門課程都可以學、都可以教你,一樣一樣教,九年的語文我一年教,我這一年全是語文。學生負擔很輕,課本就一本,他不需要背個大書包,他一本,天天教這東西,他的思想、精神、毅力集中,我相信他這一年所學的,比那個九年散開來教的時候,成績一定要好。所以說語文用一年的時間教,數學一年的時間教,我一年只教一樣,用這個來做實驗。如果九年下來,他的成績超過一般學校,那我們就提供這個教學改革的實驗。這個實驗成功之後,這個學生受益很多,那就可以來推廣,可以推廣到全世界,你說你救多少小學生。所以這個事情要做,要趕快做,我們培養一些老師,幾個教室是一年級的課程、二年級課程、三年級課程,分開來這樣教法,一年學一樣。

  除了政府規定的,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之外,我們加倫理、道德,把中國五倫八德,聖賢的教誨統統搬出來教學。可以參考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童蒙養正,訓俗遺規」,認真的來講解,老師帶頭做到、落實。這個教學成功,那就小孩都得度,小孩教好了,將來的社會就能夠走向和諧。就能夠像中國古人所說的「和諧社會、禮義之邦」,不是不能落實,中國人落實到和諧、禮義。現在世界其他國家也都是一樣的,社會動亂不安,都要向中國學習了。這也許就是外國人所說的,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界。我也常常給他們解釋,不是中國的政治,不是中國的軍事,不是中國的科技,也不是中國的經貿,是中國的文化,湯恩比所說的話就兌現了。所以這是當前迫切需要做的這麼樁事情,就是做老人樂園、兒童天堂,小學是兒童天堂。所以這個先做一個實驗,實驗做成功就可以推廣。

  當然還得要附設一個小型的醫療中心,中西醫都有。有這麼一個中心,老人住得很安心,安心就不生病。沒有這個中心會生病,常常想我老了,我有病到哪裡去醫,他一定想病,想病病就出來了,他不想病就沒有。所以有醫療中心在旁邊,他就不會生病,因為他放心,他不會想病。所以這三個結合,醫療中心、老人樂園、兒童的學校,養老育幼,我們做出個樣子來給大家看。這是個試驗,可以向聯合國推薦、向全世界推薦。這是用文化,現在大家都講文化帶動經濟,是良性的發展,你看有這麼好的學校,這麼好居住地方,誰都想來,來怎麼樣?那不夠住再蓋一棟。學生都想送到這裡念書,學校不夠再蓋第二棟、再蓋第三棟,那將來就發展成一個都市,小鄉鎮就變成個都市。這個都市人住滿的時候,再開闢一個地方,再搞第二個都市,這裡面人都是善人,這裡面人沒有競爭。

  所以我們說到這個地方,離苦得樂,我們就想到《法華經》裡面「四安樂行」。昨天我們學習了第一段「身安樂行」,你怎樣修你身心安穩。第二段「口安樂行」,我們今天看第二段,重要!古人常講「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你吃東西不小心會生病,說話不小心會惹禍。所以這個言語,你看夫子教學把它擺在第二位,第一個德行,第二個言語,他對這個非常重視。佛教給我們遠離四種語,口應該遠離四種語,這四種語不能說,要常常記住。第一個「不樂說人及經典過」,這個你得要負因果責任,這個地方念要,不樂,樂是喜歡,不喜歡說人的過失。看到人的過失的時候,最好都不要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古人講的話說得有道理,所謂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就麻煩大了。所以要養成這個習慣,不說別人過失,不跟人結冤仇。後面這句話是諺語裡所沒有,但是我們要想到它太重要了,「及經典過」,經典是聖人的教誨,你要是常常批評它,說它的過失,讓社會大眾,誤導大眾不相信經典,不願意學習,這什麼?把人家的法身慧命斷掉了。你也是說者無心,可是你造成社會一個錯誤的引導,這個罪過麻煩,在佛家這個戒律裡結罪,要墮阿鼻地獄,什麼罪名?你破壞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罪名可大!而且果報,地獄報出來之後,罪報出來之後生生世世得愚痴的果報,無論你在哪一道,你沒有智慧你愚痴。所以這是我們在佛經上看到的,在世間典籍裡沒有提到這麼一句,這很重要,所以你就是任何宗教經典都不要批評。但這個教有正有邪,特別是指正教,正教,我們的邪正標準,是一般國家社會承認的,這種宗教的典籍就不能批評,也不要去比較。

  我從一九九九年跟宗教接觸,一九九九年我住新加坡。新加坡有九個宗教,我跟他們都接觸,把九個宗教團結起來,現在真的像兄弟姊妹一樣,變成一家人。對於新加坡社會安全,做出很大的貢獻,新加坡政府歡喜!我是怎麼做的?新加坡有一位部長曾士生先生,他問我,你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宗教搞在一塊?我說我用佛教裡面的「四攝法」。他說什麼叫四攝法?我說佛教裡四攝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公共關係法、交際法。所以他稱我是個特殊外交,他說你是個特殊外交家,特殊外交。佛教給我們四樁事情,說是在家裡面夫妻相處,你要用四攝法,夫婦和睦、白頭偕老真能做得到;用在家庭,那真叫家和萬事興。所以什麼場合的時候,這個四攝法非常重要,你要能活學活用。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跟六波羅蜜的布施名詞一樣,可是意思不一樣。六波羅蜜裡面的布施,它的目標是幫助自己斷慳貪,目標在此地,它幫你斷煩惱的。可是四攝法裡面的布施,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講的請客、送禮,就是這個意思。你要記住,常常請客、常常送禮,禮不要多,一點點,表示什麼?你常常念著他。譬如夫婦,先生出門到別的地方去,回來一定給太太帶一點小禮物;太太在家裡,也會做幾個好菜來供養先生。平常要養成這個習慣,很小,所謂禮輕仁義重,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懂得這個方法,我們對其他不同的宗教就開始用布施,我們去訪問、拜訪、送禮。每個宗教他們都辦的有慈善事業,像基督教、天主教他們辦得多,他們有醫院、有孤兒院、有養老院,這都是慈善事業。所以我們到那邊去送,去供養。我那個時候想到什麼?每個宗教他們這個慈善事業,我都送個十萬塊錢,所以我用一百萬新加坡錢,九個宗教團結起來,送禮。

  第二,佛教給我們「愛語」,愛語是用真誠心敬愛他們、關懷他們、照顧他們、幫助他們,要把他們看作是真誠的朋友,不是敵對的。我們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叫真正愛語。第三個是「利行」,我們自己所作所為對他是有利的,決定沒有妨害。所以我們尊重他的宗教,愛他的宗教,尊重他們的傳教師,尊重他們的信徒。我們絕不批評,我們佛教比你高,那就不行,那你馬上就跟人作對了,所以完全站在平等的基礎上。基督教,幫助他們好好學習,他們將來升天堂。有時候我們在問的時候,講我們佛教,有沒有天堂?佛教有天堂,到天堂之後也常常互相往來。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像三十三天釋提桓因,這是天主,也可能就是他們教裡面崇拜的天主,也常常請佛菩薩到天宮裡面去講經說法。所以你們現在在此地不聽佛經,將來升天堂的時候跟著天主一道,會有聽經的機會。此地有分別執著,向上一著,分別執著就沒有了,所以才真的稱為大聖大賢。有很多地方要給它會通,經典裡面有矛盾地方,迴避不談;有相同的地方,我們提出來認真努力去推動。要孝親、尊師、重道,這都是每個宗教經典裡面所講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也是每個宗教都講的,是共同科目。

  這個工作做了不少年,所以南洋,首先是新加坡宗教團結,接著第二個是印尼,印尼宗教團結成一家,我都陪同他們去旅遊、去訪問。馬來西亞的宗教團結起來了,去年團結起來,你看今年他們組團訪問中國,我陪他們一起去訪問新疆。現在澳洲宗教正在做聯繫團結的工作,所以我給他們出了個主意,澳洲宗教團結之後,這個不但是形式上是一家,實質上也要變成一家人。我給他想的主意,就是希望每個宗教,從他的經典、從他聖人教誨,這裡面提出一百條。這一百條就是他們的宗教怎樣教導他們的信徒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應該遵守的哪些規矩。我們只要這方面的,這方面大同小異,每個宗教提出一百條。就像我們《弟子規》一樣,儒家提出《弟子規》,道教提倡《感應篇》,文字不超過一千五百字,每個宗教都提出來,將來把它印成一本。在澳洲,我跟澳洲總理很熟,我說將來這個做為澳洲居民必讀。讀自己宗教,其他宗教都看到了,這樣宗教之間的疑慮沒有了,矛盾化解了,衝突化解了,這個對於社會的安定和平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有經典做依據。我給他出的主意,將來這四個國家,如果再泰國就五個國家,五個國家組成訪問團訪問全世界,「宗教和平之旅」,可以包一架飛機環遊全世界,推動宗教和平之旅。他們都很高興,這個不難做到的,希望這個宗教和平之旅明年能夠出發,以後每年環球一次,到許許多多國家去訪問。這麼大的團體,我們相信每個國家領導人都會接見,我們可以主動去訪問聯合國。聯合國現在對我們的印象非常好,上一次在巴黎表現得不錯,大家都記在心上。

  這是學習經典,我曾經跟他們說,我說我們佛教,佛教嚴格的說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佛門裡面這個稱呼就非常明顯,我們稱佛為本師,那是老師,就是根本的老師;我們自稱為弟子,那關係是師生關係。宗教裡沒有這種關係的,宗教是只有主,主,主僕的關係,僕人;父,天父,這父子的關係,它不是師生關係。佛教關係是師生關係,這不一樣,所以我們佛弟子,佛弟子是釋迦牟尼佛好學生,遵循釋迦牟尼佛教誨來學習。我說我同時也是耶穌的好學生,基督教是以《新約》為主,我說我讀誦,我讀誦《新約》,我是耶穌最好的學生。不是最好的學生,我不能接受他的經典裡面的奧義,我沒有分別,所以我懂得耶穌的意思。天主教,他們崇拜的是以聖母瑪麗亞為主,他是《新舊約》都讀;猶太教,他們都是一家的,他們只讀《舊約》,不讀《新約》。所以這三家的關係,我有一次在新加坡,一個同學請我吃飯,那天剛剛好從南非有幾個歐洲的朋友,他們都是基督徒跟天主教徒,在一起吃飯。他們很好奇的問我,他說:法師,你看看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他們到底是個什麼關係?我當時就回答,我說:他們是一家人,一家人是三派,猶太教是皇上那一派的,天主教是皇后那一派的,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的。他們聽了之後,很有道理,你比得很有道理,確實是一家人。

  我說我讀《古蘭經》,我是穆罕默德的學生,真的是他的好學生,所以《古蘭經》我能懂。如果我要有界限,那是外道,那是外教,那你什麼都得不到,為什麼?你界限畫到了,你不懂人家東西。所以我可以能跟大家合作,我是眾神的好學生,他們聽了很高興,沒有反對的。所以我講過天主教的《玫瑰經》,我也講過《古蘭經》。他們也聽我講,聽得也很高興,甚至於說我講《古蘭經》比阿訇講得好;講《玫瑰經》比神父講得好,《玫瑰經》還有光碟在天主教流通。所以我說宗教是一家人,所有宗教徒都是一家人。佛教裡面的宗派很多,不同的宗派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是親兄弟;其他各個不同的宗教,是我們的堂兄弟、表兄弟,應該團結。你仔細去看宗教經典,同的應當佔百分之七、八十,不同的是少部分。不同地方多半是生活習慣、文化背景不一樣,是這上有一點差別,總的方向目標都相同的。這個相同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愛,佛家講慈悲,慈悲是愛。天主教、基督教跟猶太教那是《新舊約》,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這是大家都共同遵守的。《古蘭經》你看看,每段經文前面都說真主(他們講安拉真主)確實是仁慈的,至仁至慈,都是愛。這就是總的方向、目標、原則完全相同,下面問題就好解決!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

  尤其是大乘佛法,首先,你看佛教講得透徹,佛教導我們要認識自己,你看前面講宇宙的來源、身命的來源,自己身命的來源,給你講清楚,心現識變。其他整個宇宙,各個不同宗教,也都是心現識變的,沒有一樁事情是例外的,講得透徹,真的是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佛裡頭,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每個宗教都在一切眾生之內,所以他都有佛性,他都有法身,是一不是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宗教發生?是因為過去交通閉塞,沒有資訊,所以諸佛菩薩、大聖大賢必須要分身,要在每個地方應化,就三十二應。所以我曾經給江逸子老師提議過,以後畫千手觀音三十二應,觀音菩薩頭上三十二個面孔,要畫各種不同的族群、各種不同的宗教,這才有意思,才顯示出來;你畫面孔都一樣的,這個顯示不出來,那就變成觀世音菩薩的分身,一樣,這是錯誤的;應該是各種不同宗教、各種不同的族群,都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這個意思就對了。所以千手觀音,我在國外給許多宗教都做過禮物送給他,我都給他說明。所以日本的中村康隆老法師前兩個月過世了,一百零三歲。我到日本去的時候,我們兩個總是要碰頭的,第一次碰頭,我們談到宗教的往來,我把我的經驗向他報告。他給我做結論,他說「全世界宗教的創辦人,統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說得很有道理!他的徒弟橋本告訴我,他說老和尚一生從來沒說過這句話,今天跟你見面說這麼一句話。全世界宗教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所以千手觀音的表法很圓滿。我贈送給南洋,你看馬來西亞的首相、印尼的總統,我都送千手觀音給他們,這個意義很深。

  特別是在現前的時代,這個世界要想恢復安定和平,從哪裡下手?宗教團結,除這個之外找不出第二條。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長老,他也是伊斯蘭教的領袖,曾經問我一個問題,「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這問題問得很嚴肅,他做了二十二年國家領導人,退休之後對這個世界安定和平非常關心。我當時回答他,「如果把四樁事情做好,天下太平。」他問我哪四樁?我說第一個,國家跟國家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第二個是政黨跟政黨也要做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第三個是族群,第四個是宗教,都能做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天下太平。他聽了皺眉頭,說不出話來。我接著告訴他,確實這四樁事情很困難,非常棘手,但是從宗教團結下手就能夠落實。宗教團結肯定影響政治、影響族群、影響政黨,因為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政黨都走向民主,那影響投票人。馬哈迪聽懂了,第二天跟我寫信,邀請我參加二00五年年底,他自己主辦的世界和平論壇,在論壇裡面我們相處四天,他對我非常禮遇,我很感謝他。所以宗教團結是世界和平安定的一個出發點,不能不重視,這也是當前迫切需要的。所以對於經典要讚歎,縱然有牴觸的地方你要怎麼樣把它講圓融,沒有一法不是圓融的。你只要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你就能講得圓。所以這是第一個重要的,不說別人過失、不說經典的過失,任何宗教經典都不可以說。

  第二,「不輕慢,謂不倚大乘而輕蔑小乘也」。現在大小乘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小乘人執著,說大乘非佛說,不是真的佛教,真的佛教是小乘,大乘瞧不起小乘。這個一千多年了,這是個不好的現象,大小乘都是佛傳下來的,親兄弟,為什麼不和?所以這是大事不是小事。我有這個緣分,第一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在曼谷大學召開,這第一次參加的。所以我就到泰國去,住了一個星期,跟查瓦利將軍認識了。那個時候他是副總理,他以前做過總理,被金融風暴傷害了,所以他把總理讓給他的副總理,他自己做副總理。正好在這個時候遇到王太子五十歲生日,泰國人對於五十歲的生日最重視,一生當中這個生日最大,五十歲。所以太子發願給出家人蓋一個醫院,我也贊助他把這醫院做成功,今年醫院要舉行落成典禮,就在下個月,他邀請我參加醫院的落成典禮。這是把大小乘這麼多年的隔閡把它消除,所以這是樁好事情。大小乘是一家,我們對他尊重,他對我們也尊重,這《法華經》上教導我們的。

  第三,「不讚他亦不毀他」,這個不毀他容易懂,不要毀謗人。那怎麼不讚歎別人?我對這個就懷疑,因為讚歎別人是好事情。早年我跟李老師學教,李老師給我講過這個道理,他說如果他沒有真實的德能,你讚歎他,你就害了他。他不是菩薩,你天天稱他菩薩,他自以為已經是菩薩,貢高我慢的煩惱習氣都長出來。我們才明瞭,讚歎人不能超過他真實的德能,這個要知道。毀謗人是傷害人,讚歎人的傷害絕不亞於毀謗,這是我們以前年輕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佛在經上說的這個有道理。

  第四,「不生怨嫌之心」,第四是這一句。下面這個是它的總結,四句的總結。這種心很容易生,尤其是自己受了委屈,受人家的毀謗、陷害,自己容易抱怨。這是從愚痴、瞋恚裡面生出來的,跟愚痴、瞋恚相應。嫌是嫌棄,我們講討厭別人,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這個事情不順眼,往往生嫌棄之心,這心不好。這都是有損自己的德行,自己想向上提升提不起來,不知道這種小的口業,古人講說「終累大德」,它障礙你,不能讓你成就大德,所以這是小事要非常謹慎。如果我們受到傷害,特別在現前這個社會,毀謗、侮辱常常遇到的,遇到這個事情回過頭想自己,不要想別人,別人沒有說錯,我自己有沒有過失。因為一個人看別人的過失很容易,看自己的過失不容易。別人說出我們自己過失了,這他提醒我們,我自己好好想想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於對方要生感恩的心,難為他,他給我提出來,所以不但沒有怨嫌而有感恩,這個好!應該要在這裡下功夫。人活在這個世界,永遠生在感恩的世界,你說多幸福。這個人有意、無意都無所謂,有意我感恩他,無意也感恩他,只要肯批評我,我都願意接受、都歡喜,這個樣子你的德行決定不斷向上提升。要養成心平氣和,首先絕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沒有關係,我不跟他對立。對立是雙方的,如果一方沒有了,那一方就孤立,他對立不起來。永遠不跟人對立,這是真正聰明,真實智慧。永遠不跟人疑慮,我們不懷疑人,我們沒有任何顧慮,我們相信人,上當也相信他,吃虧也相信他;你能這樣做,到最後你不吃虧、你不上當。所以聖賢教誨它是有道理的,只要自己肯相信,只要自己認真去做。「善修如是安樂心故」,這是總結前面四條,「是名口安樂行」。《大乘無量壽經》,佛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總綱領一句話,《法華經》上佛說了這四句。而這四句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容易觸犯的,這個提醒非常之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博主已关闭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