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回国的时候,走在街上,经常看见“饭没了秀”的大幅广告,完全不知道这个怪里怪气的词语是什么意思。身边的朋友说,它是一档非常流行的脱口秀节目,主角都是学龄前儿童。节目的英文名是Family Show,所以中文就叫“饭没了秀”。
后来跟着孩子一起看了几期,感觉比我想象中要好,甚至有几期做得相当出色,视野比较开阔。
新版第二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实拍两个深圳的小朋友去佛山找妈妈,两个佛山的小朋友去深圳找妈妈。镜头跟着他们一路走一路拍,记录他们如何在缺乏大人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摸到正确的地点,找到各自的妈妈。他们手里有手提电话,可以同爸爸联络,但无法直接联系到焦急等待他们的妈妈。他们走前,只知道自己的妈妈分别在深圳市民中心和佛山黄飞鸿纪念馆。沿路风风波波,既有新奇的观察,也有无助的寻觅。开心的时候,拿着口袋里的钱去酒店吃大餐;焦虑的时候,在烈日下面四处乱撞,一路走一路抹汗,向大人问路,却常常无人理睬,只能欲哭无泪地继续前进,嘴里绝望地喊着妈妈。
四个孩子小手拉小手,在陌生的城市里寻找自己的妈妈。这一路上,他们遇到的种种问题,对于成人或许司空见惯,每天都要面对,但是对于他们,全部都是巨大的挑战,观看他们如何应对,难免令人动容。
深圳宝宝好不容易到了黄飞鸿纪念馆,却是与妈妈所在不同的一家纪念馆!佛山宝宝到了市民中心,才发现这里竟然这么大,与沙粒一样的妈妈相比,那简直就是一片大海!看到孩子终于在大海里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粒沙,满怀信任和依赖地扑向亲爱妈妈的怀抱,我和身边的阿小J也感动得一塌糊涂。
昨天我问歌儿,不知道是否因为没有从小养大,我总觉得二饼跟我们不怎么亲。对山子说起这感觉,他说,丫跟谁都不亲。我想了想,纠正山子说,他就跟吃的亲。歌儿给我的回答,可谓一语中的:因为你在情感上并不需要二饼。
所以作为父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不会是仅仅出于责任,更是出于需要,在情感上对于“孩子需要自己”的需要。
2.
我和孩子一起看过的另外一套节目,也是深圳卫视出品,叫做《谁比谁聪明》。这档节目是以竞赛的形式,比拼小学课堂知识,主要受众为六岁以上五年级以下的小朋友,当然了,还有成年人。每期节目都请来不同的成人嘉宾,接受小学生们的挑战,以问答形式,让大人回答看似简单的小学试题,比如汉语拼音有多少个声母?ü在哪些声母后边要去掉两点?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哪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作者是谁?
对于在场的和屏幕前的小朋友,这些问题都可说是小菜几碟。然而很多名校出来的硕士博士生,却是抓耳挠腮,频频向小朋友发出求救信号。好多人的反应是,这个答案我绝对知道过,可是现在怎么就不确定了呢?
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回味课堂所学,同时兴奋地看着自己的同龄人如何击败平日里显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人。我呢,也时常坐在电视机前,偷偷在心里测试自己一下下,偶尔为了能够答对某道题目而沾沾自喜。
不过有的时候我也想,统观我们的基础教育,一方面非常全面非常具体非常坚实,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比如这场竞赛,成人肯定斗不过小孩——孩子们天天学的就是这些。而且他们的学习,是很要靠背的。大小课文,甚至课外辅导资料,都被要求熟练背诵。这样的“术业有专攻”,恐怕大人只有无计可施的份了。但是那些回答不出问题的成年人,显然也不会因为无法应对一帮少年儿童的挑战而失利于社会。那么,我们曾经倒背如流的小学课本,它们最终会让我们受用一生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呢?
3.
前天在《南方都市报》上看见一个小豆腐块,讨论的是孩子的自由选课问题。起因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详在深圳参加现代教育发展论坛时,批评学校为应对高考,只开几门课,并且指出这是剥夺学生选课的权利。类似的感觉我也有过,例如上周去孩子的学校观摩他们的公开课,回家以后忍不住评论说,有些课还是不错的,但是也有很多的课程,要么就是在培养背书的机器,要么就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除了对付考试,全无用处。
针对曹志详的批评,邵留生老师发表意见说:“其实,专家的道理谁都懂得。不过,脱离高考这个大环境谈道理,道理往往站在高处,不食人间烟火。当应付高考比多学几门功课更重要的时候,试问,有多少学生敢拿前途来玩素质教育?当高考指挥了一切时,批评学校有意思吗?这样的批评还转移了一些部门应为教育负起的责任!”
这让我想起有次同邻居的太太聊天,她曾经向我描述她理想中的教育方式。她是位开放的母亲,坚决反对填鸭式教育:“每个孩子的潜力不同,教育方法当然也要不同,绝对不能逼他们去学的,更不要太急于求成。”她跟其她很多的妈妈一样,有着自己深信不疑的一套教育经。我望着她坚决的神情,不知道如何作答。玲玲还小,所以她的理论还有机会坚持一些时日。然而一旦玲玲正式入学,我恐怕她的理想就会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除非不将孩子纳入这个体系,否则的话,我们终有一日,只能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按照这个体系的法则来运行。
所以很多国内的父母,选择让孩子离开这个体系。他们的打算是,让孩子出国上大学,甚至只在国内读完小学和初中,然后就送孩子出国。有了这种安排,才能从心理上摆脱高考这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提供一定的自主环境。当然了,送孩子出国,不可能全部出于同样的原因。每个孩子的特殊背景,每个家长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种种考量,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诸多的因素都在这场博弈当中闪亮登场。但应试制度,绝对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之一。
于是徐小平他们这些小留学生出口商生意兴隆。他们当然不会在意孩子留学成功之后将要面临的另外一串问题,更不会致力于为中国教育探索什么出路。但是他们的财源滚滚,却讽刺性地为我们的百年树人之计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