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禽鸟篇(三)朱雀和金乌 (图)

\'>



鸟图腾直到唐代还相当有影响,当时人们仍然认为“孔雀因雷声而孕”,十孕其九为鸟而一为人。由孔雀卵孵化出人之说,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孔雀图腾崇拜观念。鸟图腾在明清时期还可以见到其残余,明朝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雀。清朝一品至七品相同,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这和上文郯子所说的那些有职掌的鸟图腾氏族很相似。

中国有些少数民族也用鸟做图腾,云南有的少数民族至今还认为自己是孔雀的后代。青年女子出嫁后穿孔雀衣,一生事事如意。很显然这种观念和习俗是孔雀图腾崇拜的遗迹。满族的图腾为神鹊,传说满族的始祖神,是他母亲吞食了神鹊所衔的朱果而生的。满族祭神和“萨满”跳神时都要立“神杆”饲鹊,萨满则在杆下起舞。蒙古族则以白色的海青(一种雕类的猛禽)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见乌兰杰《蒙古族古代狩猎歌舞》)。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鹅,是很古老的习俗。据说蒙古族舞蹈的碎步向前跑和顺拐,都是模仿海青的,这是图腾舞的遗迹。有一首著名的琵琶古曲《海青拿天鹅》,就是描写海青捕捉天鹅的场面。鵸宇鸟是苗语的音译。《辞海》关于“鵸宇”的条目解释引用《山海经 西山经》所说:“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鸟,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宇。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苗族至今把这种鵸宇鸟视为神鸟,认为它替蝴蝶妈妈孵化出人类的祖先。《苗族古歌》中保存著大量鸟图腾崇拜的遗跡:说天地是巨鸟“科啼”和“乐啼”所生;说神木枫香树疙瘩化成一只勇敢的大鸟,树叶变燕子,树尖变金鸡,树梢变鵸宇鸟。这里人与鸟有共同血缘关系,是图腾崇拜遗跡。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七中说:“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但鸟谓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我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四方取象就是天空黄道带的四个方位(象限),用四种动物来表示,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汉代天文学家曾形容为:“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飞于前,灵龟圈首于后”。即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称青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实际上这描述了两千年前,我国中原地区初春季节黄昏不久后的天象。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朱雀统领着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七宿;古人的星宿分野概念就是地上的疆土在天上都有对应的星宿。例如:翼宿对应着当时的楚国、古荆州一带;轸宿对应着当时的吴越、古扬州一带。所以王勃《滕王阁序》开头两句:“洪都新府,南昌故郡。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说的是南昌位于翼宿和轸宿交界及衡山和庐山连接的地方。

南方朱雀所代表的地区是远古时代鸟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鸟,连他们的官名都是用鸟命名的,因此他们也是信奉鸟图腾的。前面说到炎帝的后人东方的东夷族是以鸟为图腾的,现在怎麽南方也有鸟图腾的部族呢?原来他们也是炎帝的子孙。据《山海经•海内经》的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是炎帝的第五代孙。朱雀是火之精,火神就是祝融。祝融原名叫重黎,发明了比钻木取火更便捷的击石取火法,也就是说他是最原始的打火机的发明人。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他用火攻法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一直把蚩尤赶到五岭之南。于是黄帝就任命他为火正,赐名祝融,并让他镇守在南岳衡山,防避蚩尤部族反扑。他居住的地方就是南岳祝融峰,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于北纬27度18分6,东经112度41分05,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祝融峰顶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为祠。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殿后岩石上装有石栏杆,北山风光尽收眼底。在祝融殿的西边,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临空,银光四射,景色格外明丽。游人站在台上,欣赏月色,较在平地上别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这里也留有它的余辉。正如明代孙应鳌的诗所描绘的:“人间朗魄已落尽,此地清光犹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见了。

祝融死后就葬在衡山,这样东夷族的一支就在南方定居了。祝融的后人分为八个氏族,即所谓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这最后一个芈姓就是后来楚国王族的姓氏,再后屈、景、叶、沈等姓又出自芈姓。所以屈原的《楚辞 惜誓》中有这麽一句:“飞朱鸟使先驱兮。”王逸注:“朱雀神鸟,为我先导。”朱雀是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亦主宰著天上的南方星宿,属火,红为主色。朱雀既像孔雀,又像鸵鸟,秦汉之际,常刻在墓门上作为守卫,在瓦当上作为装饰有驱灾辟邪的功能。

从此朱雀就成为南方方位的代名词。例如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代皇城的北门,其南门就叫做朱雀门,门外是长安的南大街:朱雀大街。再早一些南朝的都城建邺,南门外秦淮河上的大桥也叫朱雀桥。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在建邺的怀古之作。意思是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本文所讲的朱雀,不是动物学上的朱雀。动物学上的朱雀(rosefinch)是鸟纲,雀形目,金翅科(Carduelidae),金翅属(Carpodacus)约21种鸣禽的统称,有时列入新大陆燕雀科(Fringillidae)。长约15公分(6吋),多呈灰或淡褐色;雄鸟的头、胸和腰红色。欧亚的普通朱雀(C. erythrinus, 即猩红朱雀、猩红蜡嘴鸟)和在北美洲北部繁殖的紫朱雀(C. purpureus)相似,头部全红,下体实际无条纹。家朱雀(C. mexicanus)的额有红色带斑,下体有条纹,是遍布北美西部的庭园鸟;常称为红雀;1940年已引入纽约长岛并沿大西洋海岸扩布;亦定居於夏威夷。红胸朱雀(C. puniceus)在喜马拉雅地区的5,500公尺(18,000呎)高处繁殖,可能比任何其他鸣禽的分布都高。这些现实中的朱雀就没有传说中的朱雀那末有趣了。

看过金庸小说《侠客行》的都知道书中有个雪山派,掌门人白自在的妻子史小翠,因老俩口惹气,带了孙女离开天山。途中受年轻时的追求者丁不四的纠缠,乘船逃到一个小岛上。无意中救了被人捆成大粽子一样的石中玉。在岛上开派立宗,收石中玉为开山大弟子,捡了一把锈迹斑斑的破柴刀,教了一套专门破解雪山剑法的金乌刀法,这一派就叫做金乌派。金乌是个什麽东东?金乌也是一种传说中的鸟。古人相信太阳中栖息着一只三足的乌鸦,是太阳的精灵(日之精),名字就是金乌。所以史老太太不无得意地说,太阳一出雪山就融化了,金乌派必定打败雪山派。

在《山海经》中有“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 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就是说每天早晨由一只金乌背着一个太阳神的儿子,从扶桑神树上升起,向西方飞去,太阳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提及了若木的特征:“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名曰若木。”金乌背着太阳落在西方的若木神树上,夜幕就这样降临了。《淮南子 精神篇》中说“日中有陵乌”,晋代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

很奇怪,传说中的太阳神名字叫羲和,却是一个女性(而在羲和驭日的传说中羲和却成了驾驭载着太阳的六条龙拉的车子的车夫)。本来十个太阳一天一个值班,天下太平。谁知有一次十个太阳兄弟乘他们的母亲羲和生病,一起出来玩。这一下老百姓可就遭殃了,《淮南子 本经训》中记述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于是尧就请著名射手后羿把多余的太阳射下来,在后羿射日的神话中,后羿射中太阳后,太阳化为金黄色的三足乌鸦落下,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淮南子 本经训》中又记述说:“自开辟以来,太阳星原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古代文献记载的这些传说,在近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太阳树上得到印证。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这也正好印证了青铜树上有九只青铜鸟这样的一个事实。三星堆文物中,高达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功能于一身的青铜神树,其共分三层,有九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

《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读过之后却感叹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诸于众。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因此“禹、益作说”受到了质疑。所以,《山海经》的作者便成了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种种假说纷纷而出,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综合炎黄两族的传说而成说;南方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不管怎样,金乌的传说可是很早就有了。大家知道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物。其中“T”字形的旌幡类帛画尤为珍贵。根据墓中同时出土的随葬器物清单:“遗册”竹简所载,这种帛画的正式名字叫“非衣”。非衣横的一段右边画着一个里面栖息着乌鸦的一轮红日,其下火焰状的树杈上有八个小太阳。由此可以说明早在西汉初期,金乌的故事已经广泛流传,不过所画的乌鸦是两足(各三趾),不是三足。

金乌和作为月亮别名的“玉兔”相对,如韩愈诗:“金乌海底初飞来”;白居易诗:“白兔赤乌相趁走”;元代武汉臣的杂剧《冯玉兰》第二折:“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京剧《李陵碑》第一场,杨继业出场前有一句二黄导板“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等等。实际上,金乌是古人看到太阳黑子想象出来的,而玉兔则是根据月面凹凸起伏造成的影像幻化而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