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写影评:《朗读者》之我感

《朗读者》之我感

 

看了《朗读者》(The Reader), 我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故事有可能在中国发生吗?我对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电影用真实的生活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我们常说的道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对一种文化的最好的试金石就是羞耻感,一个社会的人对什么感到羞耻,最好的代表了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涵。著名的《菊花与刀》写的日本人的耻感文化是一种我不欣赏的文化,也是我认为的日本人在二战中被美国人打败的根源。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也经常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的,虽然最终都被打败,但德国又都奇迹般的崛起,这个幅员,人口都不算大国的国家何以总是能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坦率的说,小学中学时的我曾经持有现在令我汗颜的种族主义观点,那就是德国是个优秀民族,才能有如此能量。长大后我明白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观念曾经欺骗了有高度教育水准的德意志民族,也一度迷惑了我的心。

 

我跑题了吗?没有。因为《朗读者》这个电影的核心是每个人该为什么羞耻。女主角离开小恋人,做伪证承认自己写了报告,以致当年之所以参加党卫队都是因为一种羞耻心:对自己是个文盲的羞耻。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德国这个国家对文盲有如此的羞耻感吧。这是我觉得这个悲剧不大可能在其它国家发生的原因。“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 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制义务教育制。这使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素养大为改善。 全德文盲率从1841年的9.3%,下降为1865年的5.25%1881年的2.38%1895年的0.33% 。”(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16249.html)要知道,那是1895!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天生的比别人强,大多数差异都是社会历史和制度造成的。一个普通女人对自己文盲身份的羞耻反衬出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发达。

 

只有女主人公有羞耻感吗?男主角也终生被一种羞耻所缠绕,自己的懦弱。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没弄懂为什么小帅哥在法庭上没有揭开真相,为什么他曾经去探视女主角却在门口犹豫再三还是没进去?后来想明白了,是周围环境的压力,或者说是德国人整体的民族羞耻感造成的压力使他最终选择了沉默,葬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他的法学院同学就是这种整体羞耻感的代表,面对纳粹的暴行,他认为,老一代德国人应该为他们面对暴行的不作为而去自杀。这种极端的看法也反映出战后德国民间对自己民族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所作的深刻反省,理性的德国人所普遍具有的赎罪心态不是简单的对纳粹的谴责,不是把责任都推到希特勒身上,而是真诚的,诚实的去拷问自己的良心,为什么我没有作为?为什么我没有抵制(这到自然让人联想到日本人对自己战时暴行的毫无羞耻感来)?正是这种对自己过去的羞耻感,这种社会氛围给了男主角巨大的社会压力,不敢承认自己和纳粹战犯有染,而把不应该的惩罚强加到一个自己曾爱过的女人身上。他后来的朗读录音带就是对自己懦弱的赎罪,他其后的失败的婚姻也与少年时代的这一次真爱和对自己懦弱的羞耻心和赎罪感直接相关。影片通过一个个人悲剧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人应当怎样为社会的错误负责?我恐怕是这个主题吸引了奥斯卡评委会的兴趣。女主角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也是充满忏悔的(最后遗嘱中把积蓄都给了受害者),但她并不对此感到羞耻,因为她只能那样做,她没有选择(虽然很多人会对她做出道德谴责)。而男主角在明明能救她的情况下没有能救她,才是值得羞耻的。每一个在时代悲剧中被裹夹着的个人,他们只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应该为社会的错误赎罪,这是这部影片审视历史的一个有新意的角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一个社会的错误又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的过错构成的,尽管每个人过错的程度不同。希特勒是当年德国人民选举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德国人都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其实这部电影是应该对曾经有过文革这样历史悲剧的中国人有所启发的。

 

从艺术上看,开头一半的姐弟恋的情欲戏拍得很有生命力,德国人似乎和北欧人一样在性的表达上非常直率,但是个人认为不应该出现男孩的生殖器的镜头,完全没有必要。三个主要演员都演得不错,汉娜在听朗读时,点菜时,教堂里的眼神表情都很传神,少年MICHAEL初试云雨的紧张,羞涩,痴迷和与其他女友的心不在焉都很自然清新,结尾成年MICHAEL 和集中营幸存者对视的两个镜头很有味道。有意思的是,成年MICHAEL这个敏感忧郁的角色竟是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恶魔党卫军军官扮演的,演员真是个奇妙的职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纯粹发生在德国的故事,却是完全使用英语对白,观众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要是有一天中国人拍一部在美国发生的华人的故事完全用英语对白,并进入奥斯卡非外语片的角逐,那真的是一件值得我们高兴的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