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越绝书 外传 记宝剑》:宝剑的故事

《越绝书》是一部奇书,不仅记载了春秋时期越国史事,且记载了与越国相邻的吴国和楚国的部分历史。在我国所有记载越国历史的文献中,该书内容最为丰富。《越绝书》,被当时著名学者王充誉为五大名著之一。原书25卷,现存15卷,19篇。文中详细记载吴越交战,句践“生聚教训”,最后越灭吴,逐鹿中原事。内容涉及兵法、权谋、术数等等。书中还载有许多有关季节变化、农田水利、土地利用、粮食丰歉等史料,被不少学者作为一本发展生产、经世济用之书。其中卷二《吴地传》和卷八《地传》两篇,因详记吴、越两国山川地域、城池道路、宫殿陵墓、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物产、商品流通、民情风俗等等,而被古今名家尊为地方志之鼻祖,所谓“一方之志,始于《越绝》”,为以后编纂地方志提供了范例。是现存最早历史文献之一。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篇数、篇名甚至书名,学术界都有争论,如果不是搞专门研究的,大体上可认为是东汉会稽人袁康、吴平辑录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52),共十五卷,十九篇。该书原不具撰纂者姓名,或以为子贡所作,又以为伍子胥所作,其实均无实据。明朝的杨慎不愧是个大才子,在正德、嘉靖年间,从书的文字中,居然以拆字格猜出作者为会稽的袁康、吴平两人。原来《越绝书》第十九篇《篇叙外传记》的最后一段几乎重复两次说:“记陈厥说,略其有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疆。”和“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杨慎、胡侍等人认为这是个谜语(隐语)“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禹来东征,死葬其疆”,是会稽人。“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是吴字;“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是平字(屈原名字叫屈平)。

《越绝书》的第十三篇(卷十一)《外传 记宝剑》共有三段,首段记载了薛烛为越王勾践鉴定宝剑的过程;次段是说风胡子向楚王推荐了欧冶子和干将,帮助技术比较落后的楚国铸造出名剑龙渊、太阿和工布,并对楚王讲了这三把宝剑的特点;末段叙述了太阿剑在一次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的事实。东汉稍后的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中写到楚昭王和风胡子对话时,风胡子说:“……臣闻越王允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即和薛烛对话的并非勾践,而是他的父亲允常。这两部古籍虽然都是记载吴、越两国历史,但颇有出入。本文主要根据《越绝书》,以《吴越春秋》为补充。

欧冶子是春秋末期的越国人,善铸造兵器,《越绝书》说他为越王铸了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吴越春秋》中没有胜邪而是“一名磐郢,亦曰豪曹”。 欧冶子还和师弟干将、莫邪夫妇一起为楚王铸了龙渊、太阿、工布三剑。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另一种说法认为欧冶子是干将的师傅。如唐陆广微《吴地记》(也称《古今逸史》)载:“干将曰:先师欧冶子铸剑之颖不销,亲铄目……”不过持这种说法的史书不多。不管欧冶子是师兄还是师傅,其成名应早于干将,而干将能成为一代出色的铸剑师,是与欧冶子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有说莫邪是欧冶子的女儿。

越国人欧冶子和吴国人干将、莫邪成为当时铸剑名师决非偶然,冷兵器时代,剑是一种重要的兵器,春秋末期铁器已经出现,但中原各国兵器还是用青铜制造,吴、越两国率先制造了铁剑,而且达到了很高水平。欧冶子等人正是开一时风气之先的人物,为此他们也都先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铸剑名师对自己作品的性能不一定了解得很清楚,于是就有专门鉴定、评价宝剑的专家,当时最有名的是秦国人薛烛(《吴越春秋》中写明“秦客薛烛”)和楚国人风胡子。

薛烛在向勾践介绍欧冶子当初为其父亲允常铸剑时是这样说的:“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鑪,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可见欧冶子造剑过程真是惊天动地。可以断定的是其中湛卢、纯钧是大型剑,鱼肠无疑是小型剑,而且是超小型,胜邪和巨阙中哪一把是大型剑,古籍中没有明确,在下认为巨阙应该是小型剑。因为当时吴强越弱,越王不得不把湛卢、胜邪、鱼肠献给吴国,献出一大两小,自留两大的可能应该小于献出两大一小,自留一大一小的可能。公子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庐,吴王夫差的父亲)当上吴王前得到了鱼肠剑,当上吴王后湛卢、胜邪也落到他手中。纯钧和巨阙仍留在越王手中,并传给勾践。这几把名剑都有故事。

有一出京剧《刺王僚》说的是鱼肠剑的故事。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因为特别喜欢他,认为只有他才会使周部落强大起来,打算把首领的位置先传给姬昌的父亲,小儿子季历,困难在于这不符合继承惯例。季历的两个哥哥泰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的意思,就离开周部落,一直跑到当时尚未开化的吴地。到了他们的十九代子孙吴部落首领寿梦,吴部落强大起来,开始称王称霸。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昧、季扎,像他的先祖一样,寿梦认为小儿子最有出息,立下遗嘱传位由兄及弟到季扎。季扎确实很优秀,被孔子称为大贤人,负责吴国外交事务,为吴国赢得声誉。几个哥哥理解老爸的心思,继位后拼命打战,打战时冲锋在前,巴不得早日阵亡,以完成先父遗愿。没几年哥哥们都战死了,有这麽几个不怕死的国王,吴国越来越强大。可偏偏季扎就是不愿意当国王,避地延陵(今江苏常州),世称延陵季子。他们的下一代就不像他们那样谦让了,余昧死后,他的儿子州于就毫不客气登上王位,称作吴王僚。几个堂兄弟中,诸樊的儿子公子光最不服气,心想小叔不肯当国王,说什麽也该轮到我这个长房长孙。公子光是个聪明人,善于韬光养晦,表面上对王僚非常恭顺,让他拿不到把柄。暗地里一直在做准备:收买人心,阴结死士,楚国亡命而来的伍子胥成为他的主要谋士,积极帮助孝子勇士专诸葬母还债,设法弄到鱼肠剑等等,王僚也不是傻瓜,知道自己得王位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时时防备刺客,一直甲胄在身,普通兵器刺不进去,本人又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王僚游湖,专诸扮作船夫,为王僚献船家菜:红烧活鱼,把鱼肠剑藏在鱼腹中,躲过检查。专诸把鱼端到王僚跟前,抽出鱼肠剑刺中王僚心脏。王僚当场毙命,专诸挥剑自杀,公子光理顺成章,登上王位,称作吴王阖庐。《吴越春秋》中记载,早在剑刚造好的时候,薛烛就对越王允常预言:“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所以,越王一直没佩带它,而是送给吴国。吴王阖庐死后以鱼肠剑陪葬。

胜邪和磐郢应该是同一把剑,风胡子对它的评价是:“不法之物,无益於人,故以送死。”这一说法的由来是吴王阖庐用这把剑为他最喜爱的女儿死后陪葬。如果豪曹是它的第三个名字,那末在勾践和薛烛对话时,这把剑应该是越灭吴以后从阖庐女儿的墓中重新挖出。这大概是伍子胥和阖庐挖楚平王墓的报应。侍从最先捧出的是豪曹剑,尽管勾践对薛烛说:“有一次我把豪曹剑放在竹架子上,走过的时候它掉下来,砍断了地上铜铸兽的脑袋,切口很平整,所以知道豪曹剑是一把很锋利的宝剑。”薛烛却说:“豪曹不是宝剑,因为没有光华,失去神采。”

勾践又令侍从拿出巨阙,薛烛认为巨阙也够不上宝剑的资格。薛烛的理由是:“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今巨阙已离矣,非宝剑也。”就是说一把宝剑锻造过程中加入的铜锡成分,经得起岁月考验,永不渗离。现在观察到巨阙已渗离,所以不是宝剑。但是勾践却反驳说:“巨阙刚铸成不久,有一天,我坐在露天的平台上,宫中有人驾着四匹白鹿拉的车子经过,突然鹿惊车奔,我怕白鹿因为鹿角伤人或者互伤,拔出巨阙一挥,就砍下鹿角,四匹鹿浑然不觉,还拉着车往前奔。巨阙能很容易刺穿铜的锅子,切铁器的切口就像粢饭糕一样平整,非常锐利。”吴王阖庐是公元前515年即王位,欧冶子为越王铸剑当在此之前。前496年吴王阖庐乘勾践刚继位,兴兵伐越,在槜李(今嘉兴南)被越国大将灵姑浮砍断脚趾,失血过多而死(灵姑浮也因伤重死去)。两年后夫差为报杀父之仇,在夫椒(今吴县椒山)大败越军,前492年勾践夫妻一起入质于吴。勾践死于前465年,入质于吴年纪不会太大,也就三十多岁,由此可以推测勾践说的砍下鹿角这件事情就应该发生他年纪还小的时候,至多十来岁,却挥得动巨阙,因此也可表明这应该是一把小型剑。

勾践对薛烛贬低豪曹河巨阙颇感不快,过了一会儿,侍从又捧出一把宝剑来到台下。他对薛烛说:“请先生看看这把纯均剑。”薛烛听到“纯均”二字,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两个富庶大乡的土地和两座有千户居民的城池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问道:“为什么?”薛烛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铸这把剑时出锡而山破的赤堇山现在已经重新合拢,出铜而干涸的若耶溪如今水深不可测,铸剑之时,帮忙助威的雷公、雨师、龙王、天帝这些神仙不再下凡,铸剑大师欧冶子早已(因铸造龙渊、太阿、工布)力尽神竭去世。纵然用装满整座城池的黄金白银,堆满整条河的珍珠宝玉,也换不来这把已成绝唱的宝剑,区区骏马土地城池何足道哉。”

湛卢剑是五把剑中最好的一把,宋.沈括在《梦溪笔谈 器用》中说它“湛湛然黑色也” ,即湛泸剑因通体黝黑而得名。关于这把剑,《吴越春秋》中是这样说的:“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薛烛曰:‘善哉!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寄气托灵,有游出之神,服此剑,可以折冲伐敌,人君有逆谋则去之他国。’……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卢之剑於床……”《越绝书》中薛烛是这样对勾践说的:“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湛卢之剑,去之如水,行秦过楚,楚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将首魁漂而存焉。秦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击楚,曰:‘与我湛卢之剑,还师去汝。’楚王不与。”看来湛卢是通灵的,不愿意服侍无道之君,居然借水遁绕个圈子,经过秦国到了楚昭王的床头,惊醒楚昭王。说吴王阖庐是无道之君大概有两条理由,一是刺杀吴王僚,而是爱女死了杀了很多人殉葬。其实这后一条乃当时的习俗,如秦穆公死了,竟以当时被秦人誉为贤者的子车氏三兄弟殉葬,《诗经》中“黄鸟”一篇就是秦人哀悼他们的作品。楚王是楚昭王,当时的秦王前501年以前是秦哀公,以后是秦惠公,前者是楚昭王的外公,后者是他的表兄弟,居然为了一把湛卢剑派兵来攻打楚国,可见此剑之名贵。楚昭王深知此剑是宝贝,像爱惜脑袋那样爱惜它,当然不会给秦王。

这个排序和金庸小说《越女剑》不同。在《越女剑》,借薛烛之口说:“五剑之中,胜邪最上,纯钧、湛卢二剑其次,鱼肠又次之,巨阙居末。”而且说巨阙是一把大型剑。毕竟金庸是现代人,可信度不如《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高,何况是小说家言。

《越绝书 外传 记宝剑》的第二段,先是楚王听说越国的欧冶子和吴国的干将铸剑水平很高,就请风胡子带重金游说越王和吴王同意他们为楚王铸剑,吴国新败于楚国,越国想借助楚国遏制吴国,都同意了。楚国在楚康王的后期相当强大,和晋国并列为霸主,康王有五个儿子:郏、围、平、晰和弃疾。前545年康王死,长子郏继位。过了四年被老二杀了(也有说康王长子死在康王之前,郏是他的长孙),老二当上国王:楚灵王,“楚王好细腰,一国皆饿死”说的就是他。灵王不是好国王,灵王十二年,带兵攻打郑国,久攻不下,军心涣散。留守的几个弟弟乘机在郢都发动政变,推举老三公子平为王,派老五公子弃疾带兵逼灵王自杀。灵王死后,公子弃疾一面封锁消息,一面假装自己被打败,回到郢都对老三说老二回师报复来了,老三和老四辖得都自杀了,于是公子弃疾作为康王还活着的唯一儿子,顺利地成为楚王:楚平王,这一年是前529年。如果前面推断没错的话,欧冶子正是这一年前后为越王铸剑,所以请欧冶子、干将的应该就是这个楚平王。楚平王后来是一个很坏的国王,听信奸臣费无极的话,抢了大儿子太子建(继位的楚昭王是小儿子)的未婚妻做老婆,逼死太子建,杀了太子太傅伍奢一家,只有伍子胥逃出来。由于楚灵王和他兄弟俩的折腾,楚国国力下降,以致后来差一点被吴王阖庐灭了。但在即位之初的几年,为了巩固地位倒也兢兢业业,提出“息民五年”的政策,颇得民心,欧冶子为他铸剑正是这段时间,所以欧冶子、干将答应为他铸剑。

接下来《越绝书》叙述比较简单:“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茨山在哪里?在下说不上来,估计浙闽赣交界处,有待高明赐教。铸剑的地点在下以为是现在的浙江省西南和福建相邻的龙泉市秦溪山脚,在下有一篇《宝剑之邦:龙泉》对铸剑环境有所介绍,另贴上来。据说欧冶子就是为铸造这三把剑,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打造好后,耗尽精力而死的,宝剑是由干将交给风胡子的。楚王得到这三把剑非常高兴,连忙问风胡子这三把剑叫什麽名字?有什麽特点?风胡子回答说:“第一把叫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楚王曰:“龙渊、泰阿、工布各有什麽特点?”风胡子回答说:“要想认识龙渊,看它的形状,挺拔冷峻如登高山,寒光凛冽如临深渊;要想认识泰阿,看它的剑身(观其釽),巍巍然高山仰止,翼翼然如流水之波;要想认识工布,从剑身的纹理看起,到剑脊为止,珠玑光华不可掩饰,纹理像流水不绝。”釽念pi第四声作名词有人解释为剑把或(和)剑饰,在下以为至少此处解释为剑身似更合理。

关于龙渊、太阿剑,《战国策》中也说到:“龙渊、泰阿,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伍子胥从楚国逃出的时候,随身携带的就是一把龙渊剑,途中遇到一个渔父,伍子胥向其问逃亡路径,并以龙渊剑相赠作为报答,结果渔父抽剑自刎,以示不泄露伍子胥逃亡路线的秘密,《吴越春秋》中记述甚详。《晋书 张华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张华根据剑身龙纹,知道自己得到的是龙渊剑。豫章郡的郡治在现今的南昌,初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一句,说的就是张华的这个故事。后来张华在八王之乱中被杀,剑亦不知去向。雷焕死后,其子携剑过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当即下水寻找,不见剑,但见二龙蟠萦,水浪惊沸。延平为今福建省南平市市区,南平市是福州市西北的一个地级市。延平津是流经南平市的闽江支流,1993年水口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了人工湖,就叫做延平湖。还有一种说法,龙渊剑最后被唐高祖李渊得到,避讳改名为龙泉剑,从此宝剑几乎都叫龙泉剑。李渊死后龙泉剑传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唐高宗李治把它陪葬在昭陵。

《越绝书 外传 记宝剑》的第三段描写了太阿剑的威力。晋郑王听说楚王有宝剑,就向他要,楚王不给,于是兴师打败楚国,包围了楚国都城。整整三年不能解围。仓库里的粮食吃完了,兵库里的武器也用光了,左右群臣、贤士办法都想尽了。最后楚王举着泰阿剑,登城打算孤注一掷,指挥楚军出击。就在楚王挥动泰阿剑的时候,剑光突现,一股剑气扫向城外的晋军,势如排山倒海,如猛兽出笼,晋国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楚军踊跃突击,晋军溃败,晋郑王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楚王非常高兴:问风胡子:“此番大胜,是这把剑的威势呢?还是我的力量呢? ”风胡子回答说:“因为大王的神勇,使宝剑发挥出空前的威势。”楚王曰: “这把剑不过是一个铁器而已,能有这麽大的威势精神吗?”风胡子回答说:“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轩辕、神农、赫胥(龙剑按:即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是伏羲、女娲的生身之母。)的时候,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是这些杰出领袖人物取得的成就,他们死后就不再出现这种伟大业绩了。到黄帝的时候,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玉也成为神物,又是遇到杰出人物的缘故,黄帝死后就不再出现这种事了。大禹的时候,以铜为兵,用来凿开伊阙,打通龙门,引导长江、黄河,向东流入东海。百姓免除水患,并修建城郭宫室,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这岂不是英明君主的力量麽?当此之时,用铁作的神奇兵器,威服三军。普天之下知道了,怎敢不服呢!铁的兵器这麽有威势、有精神,是因为大王和前代的杰出领袖一样有圣德。”不过这一段的《越绝书》是虚构历史。这时的楚王应该是楚昭王,楚国都城郢都就是在他的手中被吴王阖庐攻陷,此时离赵、魏、韩三家分晋只有三十年,晋公室的势力已经很弱,不可能兴师伐楚,而且历史上也根本没有晋郑王这个人。

工布剑也很厉害,虽然《越绝书》中没有更多地说到它,别的古籍中曾说,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中华,用的就是这把剑。

附录: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

  昔者,越王句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曰:“吾有宝剑五,请以示之。”薛烛对曰:“愚理不足以言,大王请,不得已。 ”乃召掌者,王使取毫曹。薛烛对曰:“ 毫曹,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莫能相胜。毫曹已擅名矣,非宝剑也。”王曰:“取巨阙。”薛烛曰:“非宝剑也。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今巨阙已离矣,非宝剑也。”王曰:“然巨阙初成之时,吾坐于露坛之上,宫人有四驾白鹿而过者,车奔鹿惊,吾引剑而指之,四驾上飞扬,不知其绝也。穿铜釜,绝铁□,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王取纯钧,薛烛闻之,忽如败。有顷,惧如悟。下阶而深惟,简衣而坐望之。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钧耶?”王曰:“是也。客有直之者,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可乎?”薛烛对曰:“不可。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阖庐无道,子女死,杀生以送之。湛卢之剑,去之如水,行秦过楚,楚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将首魁漂而存焉。秦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击楚,曰:‘与我湛卢之剑,还师去汝。’楚王不与。时阖庐又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使披肠夷之甲三事。阖庐使专诸为奏炙鱼者,引剑而刺之,遂弑王僚。此其小试于敌邦,未见其大用于天下也。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何足言哉!”

  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精诚上通天,下为烈士。寡人愿齎邦之重宝,皆以奉子,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可乎?”风胡子曰:“善。”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之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毕成,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问之曰:“此三剑何物所象?其名为何?”风胡子对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 ”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 “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 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臧。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圣德。 ”楚王曰:“寡人闻命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