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灭谛 - 两种灭谛(24)


解脱和成佛

对于小乘的修行人,最首要的发心是脱离于受制因缘的轮回而得到解脱。因此这一途径被称为 “ 个人解脱道 ” 。 对于大乘修行人,发心去度化众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修行人必须自己先获得成就。因为 存在着 两种不同的目标,会有两种不同的发心和两种不同的途径去达成目标。这是两种佛教传承的关键区别。

完整的了解十二 缘起是如何将我们缚系在这个无穷无尽的苦海轮回 中 ,可能会令人沮丧,但十二缘起也激励我们真正的去寻找解脱之道。对于小乘的修行人,修行的动 力在于希望得到解脱,大乘的修行人将希望又推 进了一步,他们看到十二缘起尤如牢笼监禁自己,然后看见其它众生无不面临这一困境。正如修行人想到加诸于自己 的痛苦无 穷无尽而无法忍受,一切的其它众生莫不如此。所以他们发心不仅要解脱他们自己,而且发愿救度一切众生,使他们得到解脱。大乘修行人要带着这样的发 心来修行。

大乘的佛 经记载一切的众生都将最终成佛。所以即使是 “ 个人解脱道 ” 的修行人也将最 终超越 个人 解脱,消除所知障而完全成就。这一观点在佛教中有激烈争论,我不能凭自己判断这是否如实,不过对于我 来 说,这说法很有道理。

在大乘 传统中,解脱和成佛的区别非常明确。小乘佛教似乎倾向于否认这观点,他们指出一个已经获得解脱的修行人不需要进一步证得佛果,或者说解脱和成佛根本 是一回事。根据大乘的佛 经,甚至在获得解脱后, “ 个人解脱道 ” 的修行人的相续还持续着,因为心识处在完美的平和之中,没有 任何 根识或感受在刺激他。而为了成佛,必须有慈悲心,而慈悲心是一种 心 识感受。这个修行人也许在多劫中保持这个平和状态,直到某些事发生能激发他的愿望去进修。这些辩论基于大乘佛教的理论,我从十八岁以来就听闻这样的教言,所以它们为我所接受,尽管我确实不知道这是否真的如此 。

无 论最终的成果是否相同,在修行的起始阶段,小乘和大乘佛教确有不同。这致使我相信由于初始发心不同,它随后引发不同的行为,从某种方式上,结果也必然不 同。 观察我们初修者每天日常的修行就能清楚的说明这一点。若我们跟从大乘修行,所做所为强调要利益一切众生,若我们跟从小乘传统,就不这么强调这一点。这 不是去 说明大乘的修行人有慈悲心,而小乘的修行人没有-这仅仅说明大乘修行人为了解脱其他众生而成佛,而小乘多强调个人解脱。

我 们需要在大乘和小乘之间相互融合,为了得到解脱,我们需要修习内心平和,若没有其他众生,修行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对治 瞋恚 ,只有与他人相 处, 瞋恚 才会生起 。 当然培 养慈悲心也必须与他人接触,他人是我们能表达慈悲心的对象。 所以两者的区 别不是说大乘增长他人的利益而小乘忽视它们。两者所强调的动机不同,这 肯定 不是指小乘的修行人自私而大乘修行人较无私。

我 们中没有人已丢 弃 了我们的 “ 自我 ” 。从 这方面说,我们都是自私自利的。自利可以或善或恶,恶的自利心想得到事物,纯粹为了满足自己而忽视他人的利益和快乐。而善的自利心 使用 强烈的善待自己的欲望去帮助他人。如果没有自我认可,我不认为我们就能够为他人做任何事。所以,去摧毁自我 以求得 解脱是毫无必要的。但是恶的自利心必须摧毁。

寂灭和成佛

小乘和大乘的 传统都完全接受带着这个色身,我们能彻底证 得 涅槃 ,尽管 这个色身是迷妄心和前业的 “ 果 ” 。在小乘的 传统中, “胜义事实” 或 “完全真相” 似乎指个人 彻底地解脱 于 迷妄心 和 业,一旦 今生 终结 将不会再次转生。这就是 “胜义事实” ,因 为在这个意义上 , 个人将不再回到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而这又是 “完全真相” ,因 为证得 涅槃 。 涅槃 被 视作最终的、一个终点。 涅槃 的含 义无法用言语表达 。

Walpola Rahula (小乘佛教学者) 说道 , 人们经常问 “ 涅槃 之后有些什 么 ” ?这个问题无法成立,因为 涅槃 本身就是 终极 事 实 。如果 涅槃 是 终点,那么就无有 “ 什 么 ” 在 涅槃 之后。如果在 涅槃 之后 还有 “ 什 么 ” ,那些 “ 什 么 ” 将成 为终极 事 实 ,而非 涅槃 是 终极 事 实 。有一个名叫 罗塔( Radha) 的僧人 问过 释迦牟尼佛 相似的 问题: “ 涅槃 的 终点是什么 ” ?

当 问题假设某些 “ 什 么 ” 是 涅槃 的 终点 , 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 有 某些 “ 什 么 ” 发生在 涅槃 之后。 所以, 释迦牟尼佛 回答 罗塔 : “ 啊, 罗塔 , 这个问题超越了范围(或它毫无意义)。处 在 涅槃 中的圣者将 涅槃 作 为 最 终 的 “ 完全真相 ” ,作 为目标、作为终点 ” 。


Walpola Rahula 认为 涅槃 不象我 们所知道的那样存在- 涅槃 不是佛陀 进入某一佛界。他说: “ 佛 经中从来不曾出现过诸如 “ 进入 涅槃 ” 之 类的句子 ,唯一接近 的巴利文 佛 经是 《大般涅槃 经》 ,《大般涅槃 经》记录佛陀和阿罗汉在死后无有轮回存在。因此在小乘中,个人证得 涅槃 或 “ 终极事实 ” 是指脱离于迷妄心和 业, 将 不会再次投入轮回转生 ” 。

当大乘佛 经使用术语诸如 涅槃 或寂 灭,它意指 “ 空性 ” (我在 这里讨论的是中观应成派的见解)对于中观应成派,寂灭是 “ 胜义谛 ” 。中 观应成派不接受小乘传统对 “ 胜义谛 ” 的 认识-即解脱于轮回转生。中观应成派认为 涅槃 是直接 证悟空性-即无有不可再分的现象存在 。

烦恼障和所知障



过修行,痛苦渐渐消减,各种寂灭现象开始出现。有两类主要的寂灭,它们或以个人解脱、或以成佛作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目标,我们需要克服两种障碍。

烦恼障

-所知障

为了获得解脱,修行人需要克服所有的障碍-它们阻碍了修行人证悟无我、且阻碍了修行人除不善心念。这些障碍被称为烦恼障。一旦得到解脱,微细的惑恼-剩余的误见(所知障)仍然遗留在修行人的心相续中。为了继续进修而成佛,剩余的误见(所知障)也必须消除,从这个方式说,解脱和成佛是不同的,获证它们的方法不同,阻挡目标的特定障碍也不同。成佛需要额外的修行次第。

尽管两个不同的目标似乎有着两种不同障碍,这并不是指以成佛为目标的修行人仅仅需要对治所知障。他们必须断除二障。烦恼障与我们的感情倾向有关,当我们精进减轻内心瞋恚贪取、妒忌等,这是在对治我们的烦恼障。所知障是更加细微的障碍,比如对事物真相产生误见的业种。哪怕修行人已经获证个人解脱道,所知障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留存在修行人的心识上

若是如此,解脱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解脱指脱离于苦海轮回,脱离于由迷妄心和业导致的转生。如果证得解脱,修行人脱离了烦恼障,而不再于苦海中颠簸流浪,但是,大乘的教义认为这个人还未成佛。他即非梵天中的天王,也非无色界中的众生,因为这些天道仍然受制于苦海轮回。解脱于烦恼障的修行人被称为罗汉。而若要成佛,修行人必须彻底的解脱于所知障。

样,烦恼障和所知障也各有两个层次-那些从后天认知得到的障碍和本来俱生的障碍。大乘佛经罗列了许多方法来对治这两个层次上的障碍。

种灭谛

传佛教非常重视印度佛教的哲学派别-毗婆沙部、经部、唯识、中观,所有这四部宗派都承许当二障被断除后,会生起两种灭谛。这两种灭谛是解脱于苦海轮回、完全的成佛。

四部宗义看上去也许太学术化,但理解四部宗义之间的区别其实能令人明晰教法。一方面,前面的两个下部学派认为某些众生在得到第一种灭谛以后,将不会去继续进修,因此他们从来不能成佛。另一方面,后面两个上部学派也接受灭谛的两种分类,但相信一切众生将最终证得第二种灭谛,即完全成佛。

第一种灭谛,解脱于苦海轮回。修行人可以获证第一种灭谛,却仍然持有有漏的色身蕴聚。这被称为有余涅槃,也是有余寂的同义词,我们前面讨论过。根据下部学派,当修行人处于第一种灭谛,他可以决定去进修成佛;或者一直保持在第一种灭谛状态中,将第一种灭谛当作最终的目标。如果修行人选择后者,一旦即生寿尽,他的相续即完全、彻底、永远的寂止存在

在佛经中,阿罗汉死亡后经常被比喻为薪尽火熄油尽灯图画。这类比喻暗示每一样事物皆寂止了,再无有任何事物存在于那个灭谛状态之后。引用这些经文,下部学派保留认为某些众生出于自愿,不愿去获得完全成就。当证涅槃时,不仅色蕴寂止,识蕴也一样寂止了。因而,对下部而言,每一样事物都寂止了,而没有讨论到心识的相续。对我来说,这样的观点似乎表明迷妄心和心识是完全融合在一处的。一旦心识在那儿,迷妄心即同在。相反,当迷妄心寂止,心识也随之寂止。大乘佛教相信,烦恼障和心识并非同一事物,烦恼障并非完全融合于心识的,它们是暂时的,或更精确的说,烦恼障是心识的附着物,心识的本质是纯净的。

当二个上部学派讨论真实的灭谛,对他们而言,灭谛并不指修行人相续的终止,而是修行人的迷妄心和业的终止,修行人心识的相续是法身,法身是成佛觉悟后的心识蕴聚;而色身是成佛觉悟后的色蕴的蕴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