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现“第二经济”体系 地下贸易造就民间富豪

朝鲜现“第二经济”体系 地下贸易造就民间富豪
新闻来源: 南风窗
感悟朝鲜“第二经济”

  沈旭晖

  笔者刚再次到朝鲜,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旅游,第二次是考察,虽然路线和行程一模一样,所见所闻也没有太大差别,但从不少蛛丝马迹可见,朝鲜已出现“准第二经济体”,要长期维持目前的封闭面貌、继续闭关锁国,几乎不可能。


  从朝鲜美元到朝鲜欧元

  时隔两年,以游客立场能发现的最显著改变,当首推一切游客区都弃用美元、改用欧元的事实。理论上,朝鲜早于2002年12月,已决定以欧元结算外贸活动;但实际上,交易一直使用美元,直到2006年7月,才以美国制裁为由,严格下令所有公司和旅游团以欧元结算。各地货物标价,亦一律使用欧元。当然,美元还是流通货币,但由于换算不直接,并不太受欢迎。反而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方便使用,一般被标准化为10∶1。

  这似乎对实际外汇收入影响不大。毕竟朝鲜的美元旅游收入只有约100万美元,跟中国的边境贸易则一直以人民币结算。因此,朝鲜一直开宗明义地说,该决定是政治决定,目的是显示对美国的不满,好在六方会谈时向对手施加压力。


  但假如我们脱离政治框架来看朝鲜的欧元,则无疑它已与国际经济潮流联成一气。近年世界各国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最具参考价值的例子,包括强烈亲美的科威特在2007年5月将货币第纳尔和美元脱钩,改和一篮子货币挂钩。表面原因是美元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科威特通货膨胀,但背后也是为迎接美元时代终结及早准备,可见政治已不能凌驾经济考量——何况第纳尔和美元脱钩后,科威特国内通货膨胀状况一如从前。同样希望和美元脱钩的沙特却不敢行动,怕动摇整个石油美元经济体系,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8月再建议沙特可“考虑”和美元脱钩。


  朝鲜始终担心中美两国在东北亚影响力太大。选中欧元,明显有平衡利益的计算。它今天是最不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国家,但改革开放还是会出现。假如金融海啸真的带来“后美元年代”,而朝鲜成了这年代的新玩家,驱使各国拿欧元开发其处女地,就显得比面对金融海啸才与欧元挂钩的冰岛有远见。这难道不是东北亚地缘经济的突破?其实,韩国也一直希望拉拢欧洲,平衡中美两国在区内的影响,韩元于10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前已全面浮动。朝鲜盯上欧元,说不定和南韩同胞的意愿也是暗合。

  金日成小学的Yamaha

  再到朝鲜期间,也参观了据说是金日成幼年时曾就读的小学。现在,那自然成了朝鲜“重点小学”,金氏父子数十年来一致定期建设。小学大门,也一如所料树立了巨型金日成铜像,虽然这个像是参照其小学造型打造,感觉较为“新鲜”,但游客也未能幸免,照样被告知必须“入乡随俗”三鞠躬。

  让人略为意外的,是这所小学的学生欢迎来宾的表演:台上正中,放置了日本Yamaha组合电子鼓,商标品牌的显眼,在强调“主体思想”的朝鲜显得特别格格不入。鼓的两旁,是弹奏电结他的男生,和拨弄电子琴的女生。演奏的曲目,除了《阿里郎》、《跟着将军走》一类朝鲜“民歌”,也有专门排演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效果和1980年代中国唐朝乐队重唱《国际歌》一类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学生在台下老师指挥下的表演也有几分机械,但毕竟,已脱离了纯革命歌曲年代的套版形象。最难忘的是表演中途,加插了学生电结他solo环节,乐谱居然是摇滚乐——那可是一幅诡异的图象,须知演出男生依然穿着白校服、系着红领巾,礼堂依然挂着金日成巨像。而这一演出,据说依然是按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将军的教导进行。


  如此crossover(越界),也是颇发人深省的。朝鲜一直予人的形象,就是推广全面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思想。就是参观那里少年宫,无论琴棋书画也是集体教导,难得有个人solo空间。金日成母校的学生居然独奏摇滚乐,算是异数。当朝鲜小学生有机会独奏摇滚,而且从他们的神情可见其颇为自得,就不大可能真心真意天天参加10万人团体操的排练。不少人将朝鲜和“文革”期间的中国比较,但朝鲜人并不像当年中国人那样批判“资本主义物质生活”;使用日制Yamaha和数码相机时,只要是党首肯,看来没有多大思想包袱。

  不过话说回来,那真是金日成的母校吗?根据中国资料,金日成幼时在中国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但根据朝鲜说法,金日成是在本国接受一切基础教育后,才毅然走到中国,“建立境外革命基地”。朝鲜处处景点都与金家扯上关系,在朝鲜人看来只是个人崇拜的应有环节,但在中国人看来,却有点欲盖弥彰。即便朝鲜改革开放,朝鲜人的自我中心也似乎不会改变。老派社会主义被民族主义取代,从来都是顺理成章,也许这就是后金正日时代的未来。

  朝鲜边境的“第二经济体”

  苏联解体前夕,国内出现国营经济体系以外的所谓“第二经济”体系。当时苏联民间通过有限的地下贸易和边境贸易,例如买卖《圣经》、炒卖政府粮券、输入国外走私香烟等,孕育了首批资本主义商人。他们再和一些心态早已下海的政府官员合作,互为表里,不久,就成了苏联解体后的寡头富豪。著名的英格兰切尔西球队老板阿布拉莫维奇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在第二经济体贩卖胶鸭仔赚得。所谓“第二经济”,并不被计算在官方国民生产总值内,也不受官方制度规管和保护,通常是政制过渡期的产品,例如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终结前,黑人社区的第二经济体系也相当活跃。

  这类经历,似乎在被称为最封闭的国家朝鲜出现,只是时间问题,无论金正日还在位多久。在朝鲜期间,就不断得闻其新兴边境贸易的故事。数年前开始,朝鲜已静静产生了一系列“边境富豪”,他们通过和中国辽宁、吉林等地进行贸易,在家乡已能负担名牌房车,招摇过市。贸易的内容,自然以朝鲜的丰富天然资源为主,特别是木材和一些矿产,例如铜。当中国粮食援助天天定期通过火车送往“一切自给自足”的朝鲜,朝鲜天然资源就反方向运往中国东北。朝鲜“资本家 ”自然要依靠官方联系,才能公器私用,由于是在灰色地带游走,视野又不大广阔,还不很懂做生意。内地人形容,“一个新相机就可以让朝鲜人提供很多方便”。

  虽然朝鲜没有私有制,但朝鲜富豪都懂得将财产存放到边境以外的中国银行,以免血本无归。这样一来,中朝边境就出现了一批两栖人。表面上,朝鲜入境手续相当繁复,但假如是中国东北人从陆路过境,有时却连护照都不用,只需拿中国公民身份证,再临时办手续,就可以在特定范围内的朝鲜边境城市活动。

  虽然朝鲜对国民出国管制极严,但这些边境富豪要是真要“投奔自由”,依然是最有办法的一群人;要说国际视野和对世界各国改革开放经历的熟知,亦不作他人想。他们没有这样做,原因之一,似乎是明白自己正享受改革开放前的特殊优势,亦相信这优势在改革开放后只会得到延续,因此,都在等待,希望能像俄罗斯寡头富豪那样,在乱世的混沌阶段,分一杯羹。

  事实上,要是当年金正日提议搞的“新义州特区”能成事,上述情况,只会更早出现。今天的朝鲜开放实验,集中在官方设定的开城开发区,但朝鲜和中国东北接壤的边境,其实已孕育了一个有实无名的特区。朝鲜政府不可能不知道那里的情况,也不可能不知道贪污现状,但只是勉强睁一眼闭一眼,反映其领袖的心态,已不否定改革开放的路。

  张艺谋版的《阿里郎》

  最后,值得一提的还有以300欧元的“羊牯价”,观赏了当地10万人参演的传统歌舞《阿里郎》表演,百闻不如一见。《阿里郎》是朝鲜传统民间故事,据说讲述一双兄妹相依为命成长的经历。韩国史上第一出电影的主题曲,据说就是《阿里郎》,这也成了两韩统一的民间热门歌曲,经常被用来代表整个大韩民族,地位有如两岸三地的《歌唱祖国》、《龙的传人》或《梅花》。歌词翻译成中文,大概是这样的:“阿里郎阿里郎阿啦里哟/阿里郎清早起来爬过山顶/天空亮晨光放穿过白云照下方/好河山美如景招手呼唤……”

  但朝鲜的《阿里郎》演出,与上述故事基本上毫无关系,只是大型歌舞加上政治宣传的借题发挥,“从而突显朝鲜人民革命感人至深的心路历程”。至于表演形式,自然没有多少个人主义/即兴独奏,演员一律面目模糊,都是类似国家典型的万人操。必须承认,《阿里郎》演出的艺术水平可谓甚高,单是那数万人组成的、背景不断转换的人肉背景版,已使我们足够震撼——据说,这些“演员”都是中小学生。而且,连演出的后台,也是由人肉持旗砌成,全天候开合,可见导演确费过不少心思。朝鲜对此自然引以为荣,因为能发动、组织国民不断演出团体操,乐此不疲,也是一种“有效管治”,这连张艺谋也做不到。朝鲜官方刊物列出了大量来自各国元首的“赞美”:“只有朝鲜才能作这样的表演。”

  不过,这些都不是这里的探讨重点。最值得研究的是,究竟一场《阿里郎》演出,对朝鲜在宣扬国威以外,还有多少经济和社会价值?

  我们作为游客,被告知不能拍摄录像,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被告知不能朝后排观众席拍照,这可就有点玄妙。虽然在表演当日,在那个可容纳15万人的运动场(导游强调这是一个“比鸟巢还多载6万人的运动场”),倒是整整齐齐地坐满了一大半;但看来,真正自己买票进场的,只有邻近数行的一群游客。这个国家的官方人均GDP不及2000美元;导游说,首都人均收入每月大概200美元。朝鲜全年开放予大约2.5万名中国游客,和数目比例少得多的海外游客。《阿里郎》则每周演出4次,都是在那个15万人体育馆……一句到尾,哪来那么多本土观众?有理由相信,演出的“演员”除了有台上的10万人,还包括观众席上的所有朝鲜人。300欧元超值!不过,拍观众席上的朝鲜人机械性地拍手,就不好看了。

  换句话说,就算每天观赏阿里郎的“真正”游客有400人(这已是乐观估计),每场外汇收入,大约也只有12万欧元,还不算有些较便宜的票价。一个月下来,勉强连场内外售卖的VCD、海报和饮食一起算,大概也只有200多万欧元,尽管这足以养活1万朝鲜人。当局声称演员只有1/10属专业人士,其他都是工人、农民、学生等义演者。但表面看,这还是不划算。

  “阿里郎经济体”的未来

  但假如我们以整个阿里郎歌舞团队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却可能得出其他观察角度。考虑到平壤政府不但无须付钱予所有义工,还可以当这是社会主义政府集体安排的“人民娱乐”、而不是工作,这就为政府省了一大笔康乐费用。又考虑到台上的演员,似乎是和专业运动员一起受训,好些团体操动作的玩家,很可能就是现役或退役运动员,这又省了一笔培训的重叠资源。再考虑到朝鲜相信《阿里郎》派头能为国家带来宣传效益,而当一切是公关费用,这就比奥运开幕礼更物超所值。其实,那些演员要是不演《阿里郎》,也得被安排天天参观革命烈士博物馆、学习金日成主体思想。可见,在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量化的价值实在太多。

  更有意思的是,阿里郎演出地点附近摆卖的档摊,都对游客极度热情地兜售纪念品,那态度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商贩几乎一模一样。那些摊位主人,并不像毫无个人动机的被组织化的个人。究其原因,是不少摊位都懂得对部分游客提供差价,部分更会偷偷和游客以黑市兑换货币。毕竟,极少游客会为了差价而在朝鲜 “报警”,尽管真要这样,那也可以治其侵吞国家财富的罪名。

  在此,可以得出一个悖论:《阿里郎》也许不能为朝鲜带来账面净收入,但假如将来因为某种原因而取消《阿里郎》演出,却会增加大量政府开支,也会影响无数朝鲜人的生活。难怪《阿里郎》真正观众不多,当局却决定一再加场,欲罢不能。正如朝鲜天天安排社会各界到不同爱国基地学习,除了意识形态需要,其实也有经济考虑,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处置2000多万人口,去参与原始劳动经济以外的社会建设。但上层领袖已深知改革开放的需要,他们在中国访问期间受到的招待,也不可能不传到朝鲜社会中去。朝鲜人民也懂得在框架下发展自己的第二经济,反正国家也要如此生存。

  朝鲜对内宣传,一直将苦况归咎于美国制裁,和伊拉克萨达姆一模一样。一旦金正日政权、或其继任人和美国和解,这代表他带来全民大跃进,只会增其 “功绩”;一旦朝鲜宣布改革开放,说不定道路比中国的更顺畅。难怪自从朝鲜研制出核弹,外交界不但不担心金正日真的使用它,反而都预算朝鲜和美国和解的历史性日子——这是应用了美国学者肯尼斯·沃尔兹“防守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随着美国把朝鲜移除于支援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也就是把它从邪恶轴心除名,朝鲜全面经济开放的契机,似乎已不远了。目前出现的种种反复,不过是朝鲜外交的一贯手段而已,不能想象那本身会是目的。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助理教授)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