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歷史层面论民国史

【瓦解共产极权从破除谎言开始 】共产政体有两大支柱,一个是暴力,一个是谎言,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谎言的作用远比暴力要大数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一节 从歷史层面论民国史

  中华民国建立,已迈入第八十年。回顾前此七十
九年的歷史,恰巧可以中间点分成两个时期﹕民国
元年到三十八年是第一个时期,民国三十九年到八十
年是第二个时期。两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
国家常处在分裂状态。第一个时期在不安定中分裂,
真正统一的时间不到五年;第二个时期在较安定的
状况下分裂,彼此的互动关系不如第一个时期。从歷
史看来,两个时期有极大的不同。

  从民国元年到三十八年,歷史的特徵和重要变点
,在北京政府时期的有五﹕


  民国元年,一个专制的、异族的满清王朝崩溃
,一个在制度上民主的、民族的共和国建立。新建
立的民主共和国,有民选的参眾两院国会,有经国会
选出的总统,有经总统提名、国会同意的内阁,有
自由组织、自由参选,活动於国会内外的各种民主政
党。
\

  民国二年,上述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试行失败,
政治开始回流,此后迄於民国五、六年间,大总统
[382]
袁世凯图恢复帝制,部分军人政客图拥清废帝重建王
朝,皆归失败;而民国十六、七年以后,国民党以
一党领政,却颇成功。

  民国五、六年到民国十五、六年间,国家无法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中心,军阀、政客与帝国主义相
结,各拥势力,使国家分崩离析。

  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自民国六年侷
促於广州一隅,履為军阀、政客所破坏,但终能日
益壮大,而於民国十四、五、六、七年间,建立国民
政府,完成北伐。

  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中共,一度投入国民
革命运动,但在北伐中途,即因擅自扩张势力,為
国民党所逐,自是中共即以国民政府為革命对象。(
註一)
 
  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中共,一度投入国民
革命运动,但在北伐中途,即因擅自扩张势力,為
国民党所逐,自是中共即以国民政府為革命对象。
◎ 
◎ 「因(中共)擅自扩张势力,為国民党所逐」?
◎ 不十分中肯!
◎ 
◎ 若有本於爱国精神的华夏党、中华党等政党要扩
◎ 充势力,不会有人驱逐他们!!
◎ 
◎ 国父决定容纳共產党,是希望
◎ 以三民主义的精神、
◎ 以中国传统美德的力量
◎ 感化那些投向夺取我国大片江山侵略者的共產党
◎ 人。
◎ 
◎ 但是!!
◎ 经过民国十三年至十六年的中共行為举止,很明
◎ 显的看出﹕中共坚持在我国社会分化阶级、製造
◎ 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仇恨与暴力斗争,以
◎ 破坏我国的社会秩序!!
◎ 并达到侵略者希望中国陷入大动乱的阴谋!!
◎ 
◎ 為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 為了保持中国社会的安寧!
◎ 為了避免中国被侵略者灭亡!!
◎ 
◎ 中国国民党决定
◎ 驱逐侵略者安置在国民党内部的代理人!!
◎ 
◎ 这才是精确的「清共」理由。

  在国民政府时期者,除前述者外,有五﹕

  民国十八年,开始依照 孙中山所制定的建国
程序,实行训政,原定六年,嗣以内乱外患不已,
至民国三十六年始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行宪不到两
年,大陆沉沦。

  在北伐前后编组而成的国民革命军,因内部派
系纷争,动乱时起,抗日战争时期稍能团结,战后
派系主义复盛,中共乃得以因利乘便。


  在北伐途中正式与国民党决裂的中共势力,於
民国二十年在江西自建政权,因受国军围攻,於民
国二十四年辗转移往陕北,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对中国
发动全面侵略后,中共发表共赴国难宣言,愿在国
民政府节度下,共同抗日,实际上共军主要在敌后发
展势力,且自成指挥系统。


  民国二十年,日本发动潘阳事变,佔有中国东
北,并扶植清废帝在东北建立满洲国。接著日军又

进兵长城,搞华北自治运动,谋兵不血刃而佔有华北
,因為受到国民政府的抵制,乃又於民国二十六年
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对中国侵略,由於沿海各
省很快沦陷,先后在北平、南京等出现傀儡政权。
加上陕北的中共政权、东北的满洲国,国家真是四分
五裂(当时国民政府已由南京经汉口移重庆)。抗
日胜利后,各地傀儡政权虽然消灭,中共政权续与国
民政府对抗。



「抗日胜利后,各地傀儡政权虽然消灭,
 中共政权续与国民政府对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日本是战败国,投日的傀儡政权被消灭,
俄国是战胜国,投俄的傀儡政权不消灭。

战胜国俄国可以在战胜国中国国内树立傀儡政权,但是!
战胜国中国不能在战胜国俄国国内树立傀儡政权,
因為俄国国力强大於中国国力。
「落后就要挨打」?不完全!
 落后就要挨傀 !
利用傀儡执行打击比谋略国直接打击更為凶猛
更為隐蔽,还可以捞到「爷爷、老大哥」尊荣


  抗日战争期间,由於中国与美、英等国并肩作
战,各国自动放弃鸦片战争以来所订的不平等条约
,抗战胜利后,中国并获得世界五强之一的地位,在
联合国中,与美、苏、英、法四国,同享有否决权
。(註二)



  综观民国元年到三十八年的歷史,仅就上面所举
的十点来说,国家在动盪中追求统一,在动盪中争
取国际地位,所获成果虽然有如曇花一现,但全中国
人的努力,在歷史上是活生生地存在的。

  从民国三十九年到八十年,歷史的特徵和重要变
点,在中国大陆者有五﹕



  中共在北平建立政权,统治著中国大陆地区,
不管是省市,还是自治区,都在中共政权的严密管
辖下,既不许有区域主义,也不许有小民族主义。

  中共初实行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转入农民
之手;继实行人民公社,将全国人民纳入生產组织

  中共在外交上初以反帝国主义、反霸权為策略
,故曾先后与美、俄交恶,对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也
怀有敌意,此不仅使中国大陆陷入孤立、锁国之境,
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產生极大的阻力。近
年為推展现代化,不仅大量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
与科技,且大量派留学生赴各国留学。


  中共对台湾的态度,最初谋取军事佔领,继则
欲以讲和的方式达到统一的目的,终则两无所成,
且不断吸取台湾经验,以改善其经济状况。

  中共统治大陆四十年,承袭了抗战胜利以后中
国所获的强国地位,军事科技方面略有成就,民生
经济始终在困境之中,因此已有马列主义不能救中国
的觉悟,暗自放弃教条,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註三)


  中华民国在台湾者有五﹕

  政府在台湾地区建立复兴基地,先谋求三民主
义在台湾实现,再谋求以三民主义救整个中国。但
近年以来,以民族主义有利於中共统战,民权主义有
利於台独自觉,民生主义不利於与资本主义国家自
由竞争,国家发展的方策亦多所调整。

  政府在大陆与中共斗争失败,转来台湾力谋复
兴;行宪政府在大陆时期建立,因国土沦亡,不得
已只能在台湾施行宪政;而执政的国民党,自一八九
四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倡导革命以来,即以拯救
全中国自任。此一歷史传统,支配著执政党的施政方
针。


  作為复兴基地,台湾有其优点亦有其弱点。优
点是有台湾海峡与大陆隔绝,又為美国西太平洋防
线所及之地,国防较為安全;而又位居海洋要衝,人
民勤奋而冒险精神,容易与海洋国家结合。缺点是
台湾居於大陆边缘,对祖先所在的大陆土地影响力弱
;加以大陆处在专制、贫穷之中,更容易使久居此
地的人民离心。能使台湾与大陆建立联繫的是血脉、
文化和使命感。

  四十年来的台湾建设,初谋国防的巩固,此在
三军效命及美国协防下颇為成功;继谋经济发展,
[385]
此在政府辅导,全国工商农矿各界努力下,造成世界
奇跡;再谋政治民主开放,初时似较纷乱,将可随
法制的建立导入正轨。

  政府对大陆的政策,早期标榜军事反攻,其后
提出政治反攻,或又提出和平竞争,最后的目的是
国家统一。(註四)


  综观民国三十九年至八十年的歷史,亦系就上面
所举的十点来说,国家在分裂中有不同的发展,台
湾在追求安定、繁荣和民主;安定繁荣已有成就,使
绝大多数的人民得到满足;民主也已有良好的起步
。大陆则不管其所追求的是什麼,有安定而无繁荣,
有强大而无民主。双方均明言追求统一,但由於前
此互动较少,统一的基点差距甚大;进一步的统一努
力,必须增加互动。


  面对新时代,从李登辉总统开始,第二个三十八
年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走此前三十八年的老路
,与大陆继续隔绝,继续向海洋及海外发展,自享民
主与繁荣。一条路是因开放大陆探亲而啟动的新路
,进一步扩及经济来往、文化交流等;并再进一步创
造经济繁荣的奇跡、政治民主的奇跡,以全力影响
中国大陆改变。对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来说,什麼教
条都不重要,只要能提昇人性尊严,改善日常生活
。循此方向求变,可能的结果是中国在民主、繁荣之
下统一。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回
顾民国歷史,展望未来,值得国人共同深思此一问题

  另一个我们要指出的一点是,中国歷史发展的道
路,与西方不同。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义,產生於
西方,用它来解释中国歷史(包括古代、现代史),
自然就有削足适履的弊病。

  中国歷史发展的道路何以不同於西方?马克思认
為,歷史是阶梯式的发展,由原始公社制社会进入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一阶进入一阶的。但
在中国则相反。中国歷史当原人的「共產时代」之
后,不但未出现奴隶社会,而且產生高度文明社会。
中山先生指出﹕


    瞭解中国有史以来,文明发达之跡,其有昭
然若揭也。唐、虞、三代,甫由草昧而入文明;乃
  至成周,则文物已臻盛轨;其时之政治制度、道
德文章、学术工艺,几与近代之欧美并驾齐驱,其
  进步之速,大非秦汉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