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易个人简介
陆在易,又名梓钧,当今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今属慈溪市)的一个水乡小村。1955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系本科。1967年毕业,继而留校执教。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历年来陆在易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体裁领域,而且硕果累累。特别是他在合唱及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所表现出的近乎痴情的执著追求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更深为音乐界所称许。其中混声合唱《雨后彩虹》被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则早已流传海内外,并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其它如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及上海市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多项大奖;《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曾获全国第五届音乐创作评比(合唱)大型作品二等奖;交响音画《睡莲》及交响小品二首(1, 南国抒怀;2,夜林酣舞)曾获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优秀作品奖;艺术歌曲三首《桥•家•盼》和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在2001年与2002年分别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陆在易还出版有《陆在易音乐作品选》专辑唱片及《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等。鉴于陆在易所取得的艺术成就,1993年曾由多家单位联合,为他举办了“上海之春”音乐节历史上第一个个人作品音乐会,被誉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之一”。1997年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
陆在易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因此,音乐界对他素有“音乐诗人”之称。
--- 转载于网络
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
李彦荣
陆在易先生是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他创作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已经广为传唱。《桥》《家》《盼》《我爱这土地》分别获得首届(2001年)和第二届(2002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位成熟的、有艺术追求、美学理想的作曲家,对他所从事的音乐创作领域,必定有先进的创作理念;执著的艺术追求;崇高的美学理想;精到的技术技法。对之进行研究探讨,一如他在艺术歌曲集《我爱这土地》的后记中所言:“目的只有一个,即与热爱演唱我国艺术歌曲的歌唱家们交流,并接受反馈,以总结经验,继续尝试和努力,为艺术歌曲这一声乐题材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献出我的微薄之力。”[1] 同时,对促进和繁荣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严谨的艺术歌曲创作理念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基本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即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形式规范和艺术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特点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他提出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二,歌词是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有些歌词直接选自名家诗作。第三,往往是为指定声部写作的。……第四,钢琴部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曲家在写作时往往对这二者是同时构思的。”[2] 他认为,《祖国,慈祥的母亲》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施光南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他创作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多情的土地》《革命烈士诗抄》属艺术歌曲,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则介于艺术歌曲与通俗歌曲之间。由此可见,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理念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创作,也就是国内有人提出的狭义与广义艺术歌曲中的狭义艺术歌曲。他继承了二十世纪初我国艺术歌曲先驱们的优良传统,既尊重欧洲艺术歌曲的体裁规范,又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感情的表达方式与接受期待,与青主、赵元任、黄自等我国艺术歌曲开拓者在精神气质,民族风格上实现了对接,同时又满足了当代的中国听众的审美期待,为他们所接受、所喜爱。
精致、细腻、优雅、潇洒的艺术风格
有人说,艺术歌曲是音乐的诗歌。那么,陆先生就是我国艺术歌曲领域的音乐诗人。他的诗人气质成就了他的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这就是: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灵活多变的节奏形态;深刻细致的形象描写;细腻多情的诗人气质。他的精致、细腻;他的优雅、潇洒似可与法国艺术歌曲相媲美。
艺术歌曲往往选择名家的诗歌做歌词,在情感上作细腻的、自由的抒发,这就要求歌曲要突破方整的、刻板的节奏。陆先生的旋律风格突出地体现了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著名诗歌《我爱这土地》中的名句。他在为这首诗谱写的艺术歌曲中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他的旋律写作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因为自由体诗歌并非方正的歌词,它的句式,它的每句的顿数及字数不尽相同,这就必然要求作曲家打破方正的结构,进行自由舒展的咏叹,淋漓尽致的表达诗人丰沛的感情。这首歌的旋律自由舒展,不对称的乐句;4/4、4/2、4/3、4/5、4/6、4/7 混合节拍的交替运用;关键词句,感情分量重的字句的自由伸展;一唱三叹的反复咏唱,以及感叹词自由高亢的咏叹,展现了作曲家驾驭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的旋律的高超的能力。这在《桥》《盼》中也有出色的体现。
他的艺术歌曲中有灵活多变的节奏形态。如《桥》中流动摇曳的律动;《盼》中迫切、倾诉的内心节奏;《彩云与鲜花》中人声旋律呈示前的含蓄、轻盈的律动,显示了灵活多变的节奏形态在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爱这土地》中集中地表现了作曲家深刻细致的形象描写能力,展示了他细腻多情的音乐诗人的气质。作曲家对诗作具有敏锐的感悟力,能够紧紧抓住诗作感情的细微变化在旋律写作中予以到位的表达。歌曲的旋律紧贴着诗歌的情感起伏,似乎遮蔽了句式、节拍、对称等等的制约,自由舒展地咏叹,但又是在制约中自由歌唱。他的作品中很少用歌谣体写作。大多是气息宽广的、自由舒展的、咏叹式的歌唱。欧洲经典的艺术歌曲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就注重艺术歌曲的戏剧性,采用“歌剧式”的写作手法。德国的沃尔夫更是受瓦格纳的影响,在艺术歌曲中充分表现戏剧性。我国当代作曲家金湘的许多艺术歌曲也是采用类似歌剧唱段的写法。而陆先生的咏叹性的写法并不刻意注重歌曲的戏剧性,而是致力于自由舒展的咏叹,凸显其音乐诗人的气质,及充分地表情达意,挥洒自如的旋律写作的境界。
聆听陆先生的艺术歌曲,如吮橄榄,如品清茶,始觉清淡,继则有味,续之清香怡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音乐诗人——陆在易先生艺术歌曲的意味和魅力。
水乳交融的词曲结合
德国音乐家舒曼曾这样评论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人们发现它们联合起来的效果更伟大的多。当简单的乐音有发展的音节给以加强时,当歌词被烘托到旋律的声浪之上时,当诗的轻微节奏,在和缓的交错中同音乐节奏融合在一起时,效果则更大、更美。”[3]
艺术歌曲是人声旋律、歌诗、伴奏立体地融为一体的音乐体裁。词曲结合的好坏是歌曲成败的关键。陆先生的艺术歌曲的创作十分重视这一关键问题,做到了词曲结合的水乳交融。首先是以字行腔。中国艺术歌曲是以汉语普通话演唱,并非欧洲艺术歌曲分别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演唱。这就决定了中国艺术歌曲要以字行腔,决定旋律的基本走向。这也是我国歌曲词曲结合的传统。这保证了中国艺术歌曲人声旋律与传统音乐的直接联系,是具有中国化个性特征的基础。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装饰音加强语言的声调趋势,同时美化了旋律。作曲家的艺术歌曲旋律简洁优美,上口动听。这与歌曲旋律基本上以字行腔有直接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作曲家得心应手地运用“以意行腔”的手法,酣畅地抒发情感,传递音乐美感,发挥音乐独特的表现作用,使艺术歌曲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根据现代符号学的观点,艺术所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而情感是不可能被人类语言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的;尽管人类创造了诸如悲哀、欢喜、愤怒、苦恼之类的概念,也只能表达人类情感的某些主要方面或主要特征。因此,艺术的语言是一种非逻辑的、非定量的语言。”[4] 这就是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起始的缘由,是词曲结合中,用音乐补言辞的不足,“故嗟叹之不足,长歌之”的原因。也是以意行腔的理论依据。仅此还不够,以意行腔还必须深刻揭示词的内涵,表达词的言外之意,甚至挖掘词的“潜台词”,充分地发挥音乐长于语言的表现力。在作曲家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艺术歌曲中,做到了词与曲的融合,创造性地营造出了诗歌与音乐的均衡。作曲家对歌词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觉,用音乐表现歌词的细微的变化。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处,旋律渐次上扬,力度层递加强。到了“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时,旋律立即温和柔美。到“然后我死了……”处,旋律完全以咏叹的方式呈示。由此可见,作曲家旋律写作的充分地表情达意,潇洒地挥洒自如,做到了词曲结合的完美和均衡。此外,他深谙音乐是需要重复的艺术这一特征。在这首歌中将“我是一只鸟,我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反复咏唱。先是原样重复,继而在A大调上重复,中途又转回降A大调。将歌词的情感,内涵抒发得淋漓尽致。
他还是用感叹词、衬词等虚词延伸情感,营造意境的高手。词曲结合是诗歌与音乐的互补,同时也是歌诗对音乐的一种制约。因而在歌曲中,有时因情感抒发的需要,因风格的需要,因营造意境的需要会突破有特定意义的语言的束缚,实现类似纯器乐的自由发挥。这就在歌曲中出现“啊”等感叹词咏唱大段的旋律,以增强歌曲的咏叹性及感染力,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歌曲旋律最出彩之处。如《我爱这土地》中“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后紧接的引吭高歌的一段“啊”的旋律。《祖国,慈祥的母亲》最后的整段的“啦”,将歌者对祖国母亲的深情予以酣畅的抒发。歌曲也因此而更加深情,更加精彩,更加动人。
对歌诗的审美指向
任何一个国家艺术歌曲的兴起,始终同一个时期的诗歌创作繁荣相关联。德国艺术歌曲与浪漫主义诗歌;法国艺术歌曲与象征主义诗歌的联系可以印证上述论断。艺术歌曲作曲家对诗歌的选择是严格的,是有明确的审美指向的。作曲家在选择歌词时,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这种审美不仅是指向性的,而且是音乐创作的准备。作曲家的审美注意是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欧洲的经典艺术歌曲作曲家对歌诗的审美指向大多集中在著名诗人的名作上。这就是指向歌诗的文学性及音乐性的高度统一上。就文学性而言,是指诗歌应具有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及深邃的意境。能够极大地激发作曲家的音乐思维,给艺术歌曲提供特定的意义和情感的基础。诗歌的音乐性是指其强烈的抒情性,诗句的大致整齐,结构精炼,具有节奏和韵律,适宜于谱曲。如舒伯特选择克劳第乌斯的《摇篮曲》、歌德的《魔王》;拉赫玛尼诺夫选择Ф•丘特切夫的《春潮》;德彪西选择保尔•维尔伦的《被遗忘的抒情曲六首》等,就是出于对诗歌的文学性与音乐性标准的审美指向性的选择。
陆在易先生对艺术歌曲的歌词的审美指向多集中在对祖国,对故土的痴情;聚焦在思乡,回归等情感深沉的歌词上。如《祖国,慈祥的母亲》《桥》《盼》《家》等。爱国、思乡、亲情是人类文学艺术永恒的母题,具有极强的动情力和深邃的意蕴,是人们世世代代咏唱不竭的抒情题材。这自然非常适宜于以细腻,抒情见长的艺术歌曲来表现。他选择的已故著名诗人艾青的名作《我爱这土地》则是慧眼独具,集中地体现了他对艺术歌曲歌诗的审美观和形式要求。这首诗歌篇幅不长,诗句长短不一,但适宜谱曲,且有利于突破歌曲方正刻板的结构。特别是这首诗感情深沉,内涵丰厚,有极强的抒情性,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杰作。选择这样一首名作来谱曲既要有艺术的眼光,也要有艺术的勇气。陆先生将这首诗谱成了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作。从艺术歌曲的题材特征,艺术规范,美学追求等方面来衡量,这首歌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当代中国优秀的艺术歌曲。
造型,写意,表情的、立体的钢琴伴奏
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沃尔夫称自己的作品是“为嗓音与钢琴用的歌曲。”可见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有着与人声旋律同等重要的独立的地位。追求人声旋律与钢琴伴奏的均衡是艺术歌曲创作的一种境界和艺术标准。中外著名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均细腻、精致地运用各种音乐技术手段精心创作钢琴伴奏,提升钢琴伴奏的音乐技术含量,提升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成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陆在易先生的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是没有即兴伴奏的粗放式的语言和套路的,精心写作的,立体化、专业化的钢琴伴奏。他那富于创造性的,精细的钢琴伴奏织体写法,不仅在诗词与音乐之间起到一种外景的描绘作用,而且在人物的内心的心理刻画上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在他的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几乎没有那种简单的低音与上声部空半拍的节奏伴奏。他在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写作中不再将它们作简单的联结作用,而是一种既富于造型,又深含人物内心情感的发掘与补充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我爱这土地》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唱完后与下面的唱段连接时,那表现思潮澎湃的激情的钢琴间奏,采用声乐主题变奏的手法,音响丰满,和声丰富,色彩变幻,传神地表现了人物深沉的感情。又如《桥》中“条条玉带映碧波”后钢琴部分模仿性的碧波荡漾的音型,很巧妙地连接到下一个乐段。他的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的写作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立体性,有较高的音乐技术含量,成为艺术歌曲有机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陆在易先生的艺术歌曲中的优秀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曲库中的珍品,尤其是他的《我爱这土地》无论在艺术歌曲的体裁规范,美学追求,词曲结合,艺术风格,钢琴写作等方面都是成功的典范。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学习,以繁荣我国当代艺术歌曲的创作、表演、教学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在易 . 我爱这土地 .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 9 月 . 后记
[2] 同上
[3] 许自强 . 歌词创作美学 .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5 月
[4] 赵宪章 . 文艺学方法通论 .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0 年 12 月 .6-7
--- 转载于网络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诗(作于 1938年)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 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
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 和那来自林间温柔的黎明
然后 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啊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女高音独唱(完整版): 演唱 郭森 钢琴伴奏 韦福根
/>
男中音独唱(完整版): 演唱 廖昌永 钢琴伴奏 江晨
女高音独唱(简缩版): 演唱 郭森 钢琴伴奏 韦福根
/>
《望乡词》 于佑任 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男中音独唱 : 演唱 廖昌永 乐队伴奏 上海交响乐团
《桥》 于之 词
水乡的小桥姿态多
石板逢里长藤罗
三步两桥连水港啊
条条玉带映碧波
姑娘挑藕桥头歇
老汉送粮桥下过
离家千年也恋水乡
愿做人间桥一座
离家千年也恋水乡
愿做人间桥一座
男高音独唱 : 演唱 戴玉强 钢琴伴奏 韦福根
男中音独唱 : 演唱 廖昌永 钢琴伴奏 江晨
《家》 孙新凯 词
家啊家, 家在哪? 家不在人家的屋檐下,
家在长长的乡愁里,愁了九十九个夏。
家像那太阳远远的暖,家像那月儿高高的挂。
家像那太阳远远的暖,家像那月儿高高的挂。
家像那月儿高高的挂。
家啊家, 家在哪? 家不在他乡的竹篱下,
家在弯弯的黄河边,等了九十九个夏。
家是那燕子回归的巢,家是那儿女思念的妈。
家是那儿女思念的妈。啊~~~~~~
男中音独唱 : 演唱 廖昌永 钢琴伴奏 江晨
《盼》 佚名 词
回来吧,曾给我活力的身影,
回来吧,曾给我生机的颜色。
啊,请原谅鲁莽,请原谅过错,请原谅过错。
蓝天不能无云朵,心儿不能再焦灼。
啊~~~~~~~
春雨是我盼你的泪,河流是我盼你的歌。
春雨是我盼你的泪,河流是我盼你的歌。
回来吧,回来吧,回来吧。
男高音独唱 : 演唱 戴玉强 钢琴伴奏 韦福根
男中音独唱 : 演唱 廖昌永 钢琴伴奏 江晨
《彩云与鲜花》 张鸿西 词
山想清泉树想春,姑娘啊姑娘你想什么?
山想清泉树想春,姑娘啊姑娘你想什么?你想什么?
我想变成彩云,飞遍壮丽的山河。我想变成鲜花,装点芬芳的生活。
我想变成彩云,飞遍壮丽的山河。我想变成鲜花,装点芬芳的生活。
啊~~~~
山想清泉树想春,姑娘啊姑娘你想什么?
山想清泉树想春,姑娘啊姑娘你想什么?你想什么?
我想变成彩云,伴随勇敢的银燕。我想变成鲜花,开放在亲人的心窝。
我想变成彩云,伴随勇敢的银燕。我想变成鲜花,开放在亲人的心窝。
啊~~~~
开放在亲人的心窝。
女高音独唱 : 演唱 郭森 钢琴伴奏 韦福根
/>
《最后一个梦》 张鸿西 词
做了多少回梦,回回梦相同,
慈母爱,儿女泪,骨肉喜相逢。
重阳糕,端阳粽,乡土情意浓,乡土情意浓。
做了多少回梦,回回梦相同,
蝴蝶兰,相思树,花开沐春风。
白云飞,浪花笑,两岸架彩虹。
海峡,海峡,但愿这是最后的梦,
最后一个梦, 海峡,海峡,明天真的团聚在故乡明月中,
故乡明月中。呣~~~~~~
女高音独唱 : 演唱 郭森 钢琴伴奏 韦福根
/>
《祖国,慈祥的母亲》 张鸿西 词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亲爱的祖国 慈祥的母亲
长江黄河欢腾着 欢腾着深情
我们对您的深情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
亲爱的祖国 慈祥的母亲
蓝天大海储满着 储满着忠诚
我们对您的忠诚
男高音独唱 : 演唱 戴玉强 钢琴伴奏 韦福根
男中音独唱 : 演唱 廖昌永 钢琴伴奏 江晨
【陆在易艺术歌曲选】 - happy_s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