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Dome攻略(图文)

Half Dome攻略(图文)

    4:45AM,起床,洗漱一番,吃了一个甜圈,把行李装上车之后,退了房间,匆匆上路。

    驶出Yosemite View Lodge的大门,时针刚刚指向5:15AM,天光迷蒙,东方略略泛起淡淡的鱼肚白。140沿着山谷蜿蜒向东,河谷的上空弥漫着朦朦胧胧的晨雾,随着海拔的升高,渐行渐淡。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只有俺们一辆车行驶,车灯划破晨雾,恍若大海上的独行木舟,很爽的心情。

    昨天下午,同伴鼓动俺做了一个Cathedral Lake往返7英里远足。今年加州雨水充沛,5月份的硅谷还下了两场雨,Yosemite一带山区也是积雪盈尺。一路之上,近半数的Trail为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俺们只能依赖前人留下的脚印寻找路径。去程迷了一次路,回程又迷了一次路,而且是在同一个区域,实在是邪门的紧!俺们只好如林海雪原中的孙达德那般,在浓密的红杉林间,踏着厚厚的积雪,撩开长腿,沿着山坡横切。如果运气不好,一脚踏进雪洞,喀嚓一下就陷进去了,一直能没过膝盖。迷了两次路不说,在雪地跋涉了4个半小时之后,好不容易回到停放在120路旁的汽车时,却发现因为忘记关车灯,蓄电池没电了,打不着火了!只好站在路边截车,运气不错,截停的第二辆汽车就携带有驳接电缆线,总算把车发动起来。

    Cathedral Lake的景致极有特色,四周是林立的绝壁,湖畔是水网纵横的沼泽,俺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方才绕到了湖边。6月的Cathedral Lake,风雪弥漫,冷风刺骨,俺们仅仅驻足了不到5分钟,就匆匆撤退了。高海拔山区的气候非常怪诞,短短3.5英里的路程上,蓝天多云和狂风大雪交替出现。一直到现在,俺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局部小气候的缘故,还是高山气候多变的缘故。

Fairview Dome

未名Dome旁的沼泽

湖畔沼泽

6月结冰的湖面

    此次的Cathedral Lake的收获有两个,一是,前往湖畔的一段路是在沼泽里面穿行,很多地段踩在脚下软软乎乎地,似乎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了,当年红军过草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二是,在从120前往140的途中,一束晚霞从天际的云缝投射在远处的Half Dome上,雨雾蒸腾之间,霞光漫射中,一壁绝立,当时俺们都被震住了!

雨后初晴

云雾蒸腾Half Dome

蓬莱仙境

    言归正传,回到今日的攻略话题。

    5:50AM,抵达Curry Village的停车场(A点)。俺在第一时间冲到WC,痛快淋漓了一番。出来的时候,外面居然排了好长的一支等待如厕的队伍,暗自庆幸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早起的人儿有坑蹲。

    6:00AM,背上行囊,继续上路。俺的背包中,携带了矿泉水3瓶能量水3瓶,同伴少背一瓶水,但是多背了6罐酸奶。反正丫是牲口级别的,能者多劳吧,再说,谁让爬Half Dome是丫的主意,嘿嘿。

路线图

路牌

    6:15AM,抵达山脚下Half Dome Trail的起点B。从这里开始,前往终点Half Dome的距离是单程8.2英里,往返16.4英里,一般人都是把这里计算为攀登的起点,包括公园的手册。按照公园方面的建议,Half Dome Trail全程约需10~12小时,是所有Trail中难度最高的一条。去年,同伴花费了12小时完成全程,今天看看俺们的记录如何。

    开始的一段路是沥青路面,坡度不很大,轮椅也能上来。跨过一座木桥之后,步道分成两岔,东边叫Mist Trail,西边叫John Muir Trail。俺们选择了东边,一来近一英里多,二来景色好些。

    Mist Trail沿着山谷在Vernal Fall与Nevada Fall下面和旁边穿行。顾名思义,这条小路平日因为瀑布溅起的水雾,变得很潮湿。今年的冬雪很大,再加上6月初是融雪季节,瀑布的水量是一年之中最大的时刻,隔着一个山崖就能听见轰鸣的水声,转过山口,远远地望见一根硕大的水柱悬挂在峭壁上面,这就是Vernal Fall。这个瀑布不是很高,但是分布的很宽广,河水从高空跌落下来,狠狠地砸进下面的深潭中,翻滚着朝下游倾泻下去。Vernal Fall所在的峡谷既高且狭,收缩成为窄窄一线。步道就位于山涧旁边的半山腰上,很窄,而且很陡峭,一个石阶接着一个石阶。好在险峻的地段,外侧加持了栏杆扶手,所以走起来除了累人之外,危险度不高。

    上山的游客已经不少了,大部分是年轻人。亚裔不多,尤其是中年以上,零星儿几个也是韩国人,大老韩的确生猛。大家在步道上排成一线,慢慢往上走,遇到异常狭窄的地段,上行和下行的双方,需要其中一方站在路边避让。自从看到瀑布,水雾就飘洒在身上,随着慢慢接近瀑布,就像下起了小雨,很快衣服就被打湿。最糟糕的是,相机的镜头很快就被打湿,所有的照片都被加上一层水雾特技,而且缺乏色彩层次感。俺不知道其他人show出来的瀑布照片为何如此的美轮美奂,反正俺照的很难看。

    上到Vernal Fall的顶部,很多游客就止步不前了。如果从浅尝辄止的旅游菜鸟角度,这里是一个很不错的折返点。

真的是“湿路”!

Vernal Fall旁边峭壁上的小路

Vernal Fall

Vernal Fall下的“潮湿路”

    Trail继续沿着小溪上行,很快就抵达Nevada Fall的底部,但是距离瀑布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从这个角度,很难体会出多少壮伟的美感。有人说,如果沿John Muir Trail上行,能够从正面观赏到Nevada Fall的全貌。这个说法没有经过俺的验证,因为返程俺们也是沿着原路走的。

Liberty Cap下的桥

Liberty Cap

Nevada Fall

Nevada Fall旁的小路

    7:35AM,经过1小时20分钟的攀登,俺们登上了Nevada Fall的顶部,行程3.4英里,登高约2千呎。这是攻略Half Dome的第一阶段,一路上坡,坡度陡峭。 Nevada Fall的上下游都是Merced河,因此,从水量大小的角度衡量,Vernal Fall与Nevada Fall是Yosemite最大的瀑布。

Nevada瀑布上空的峡谷

    沿着Merced河畔上行,路程极为平缓。天空湛蓝,俺们溜溜达达地走的很写意。在河畔休息了10分钟,顺便将6罐酸奶一扫而光。

瀑布上游

Little Yosemite Valley 北望Half Dome

    8:10AM,过了Little Yosemite Valley不久,Trail沿着红杉密布的山坡盘旋而上,总的趋势是偏左转。前往Half Dome的Trail近似于绕了一个大圆,在水平地图上,最后的终点又转回到接近起点的位置,只是,只是海拔高出近5000呎!因此,从Yosemite Valley的角度看过去,Half Dome拔地而起,实在是因为在很短的距离内,海拔陡升的缘故。

    9:10AM,终于走出了阴天蔽日的密林。踏上山脊,意外地发现,不知不觉之间,密云布满了天空。预报说今天有40%的降雨机会,居然准确不爽。

    山脊的路程又一次转为平坦,因此从体力消耗的角度,Half Dome攻略还是很有节奏感的。 很快,Half Dome巨大的身躯就从山脊的远端展露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Half Dome变得很不起眼,瘦瘦小小,小窝头似的。山者,远看近爬矣。

小荷才露尖尖角--Half Dome从馒头山后探出头来

Mount Clark

    9:20AM,一座馒头状石质山峰横在路上,隐隐绰绰地能看见小蚂蚁般地登山者沿着往复盘旋的山径在往上爬。馒头山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针叶林,除此之外,就是大片光滑地裸露石片,整个山峰可以说是一整块石头,前人在约45度的石壁上开凿一条很粗糙地阶梯小径。这一段路程是整个路程中第一个吓人的地段,好几个人都是四肢着地爬上去的。

馒头山与Half Dome

攀登馒头山

馒头山上台阶

攀登馒头山的人们

    9:45AM,终于爬上了馒头山,Half Dome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眼前,说不上有多么高大,但是有两个地方震撼人心,一是悬挂在正面绝壁上的人链,二是两侧刀削般直立的峭壁,下面就是根本见不到底的深渊。

    馒头山与Half Dome之间是一个窄窄的马鞍形的山脊,两侧还是深渊。站在山顶,远望200米开外的人链,感觉上是直上直下般地恐怖。俺绝对相信,有人千辛万苦地爬到悬梯前,掉头下山,放弃登顶。

站在馒头山上,浓雾即将笼罩Tenaya峡谷

馒头山上小憩

刀切般的山脊

Half Dome北侧

Half Dome全貌

Half Dome南侧

悬梯上的人链

准备好了吗,年轻人?

    休息了10分钟,俺们走到悬梯的底部准备最后的登顶。很多人在成功登顶之后,留下自己的手套给后人使用,同伴从中选了一副合适的带上,俺携带了一副俺家娘子做garden的手套,取其小巧灵活之长处。

    站在这个位置,抬头仰望悬梯,感觉上不像从远处看着那么吓人,坡度似乎也不很大,45度的样子,俺毫不犹豫地抓着铁链开始攀爬。铁链分为两根,构成一个宽约3呎的通行甬道,其上端固定在石壁上的,穿过一根根竖立的钢筋立柱的上端,与石壁保持约3英尺的距离。上下相邻的两根立柱的距离大约是2米左右,石壁上凿了洞,立柱就插在洞里面。左右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着一块窄窄的木板,做为登山者踏脚之用。到了冬季,立柱和木板将被拆除,否则积雪会腐蚀铁链和钢柱。这个时候,铁链就会伏贴在石壁的表面,这也是攀登Half Dome最危险的时刻。据同伴介绍,曾有一位东湾女子因此坠崖身亡。

    长话短说,最初的几米很轻松,45度的坡度,人能够站立在石壁上,利用腿部的力量上攀。很快,坡度增加到了60度左右,双手拽着铁链,站立在石壁上,人的身体无法保持90度角垂直,而是有些外仰,腿部的力量派不上多少用场,主要是要依赖手臂的力量把人往上拽。俺采用了毛毛虫运动方式:双脚在岩面上站稳后,双手虚握铁链,丄移至合适位置握紧,发力上拽,移动双脚上行,站稳后再次移动双手。当然了,俺这人比较耸,胆略不够强大,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笨拙的攀爬方式。这里,小老儿亟待诸位看官中,有运动大家指点一二,是否有更好的攀爬方式存在。

    这条通天铁索的长度大约在150~200米,其中三处非常险峻。一处是在铁链交接处。铁链一共是三级,每一级的上端都是固定在岩壁上,攀爬至此,需要将手从渐渐接近岩壁的下方铁链切换到上方铁链,过程要快,以免脚下受力过大而打滑。另外两处则是在岩层的切换位置。Half Dome粗看起来是一整块石头,仔细端详,其实是一层一层的片状石头叠加而成,类似台阶状结构,当然了,台阶很大,上下级之间有二三十米的尺度,而且是反向台阶,一呎宽的台阶面是朝下的,因此,上下台阶之间的两个落脚位置,其角度甚至大于90度,完全要靠双臂的力量把整个人拽上去。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难点:一是穿越立柱,二是上下行的避让。在铁索穿过立柱的位置,手要松开立柱下方的铁索,绕开立柱去抓上方的铁索,这个过程要快,如果太慢了,身体会发生后仰,而且要左右手前后错开穿越。上行与下行交错的时候,如果对面来的是一个生猛的家伙,俺一般是蹲在右边立柱上的木板上,双手紧握头顶的铁索,等待对方从另外一侧通过;如果对面抢先停下等待,俺只好硬着头皮,拽着一根铁索通过。一般来说,上行让下行,因为下行比上行容易。

    因为俺们的行程较早,攀登Half Dome的人还不是很多,铁索上的人链还不是很密集,一路之上,速度不慢。大约在15分钟之后,俺感觉到双臂酸麻,力有不逮。大概是因为俺家娘子的手套防滑性能平平,俺必须用力紧握方能抓紧铁索,体力因此消耗过大的缘故。那一时刻,心里真的有些惶恐,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程还有多远,坡度还有多陡。人最大的恐惧,就是对于未知世界的茫然。好在最后1/4的路程,坡度转缓,得以顺利度过难关。

    其间,在避让下行的时候,俺顺手用挂在胸前的相机照了几张相。现在看起来,坡度在45~50度之间。不过,俺可以负责任的讲,这几张照片绝对不是最陡的地方拍摄的,因为那个时候俺已经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敢照相。

悬梯底部仰望。这个角度看上去,还不是很吓人。

终于爬上了悬梯

悬梯上

    10:25AM,成功登顶。那一瞬间,居然有死里逃生的感觉。

    Half Dome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马鞍形地貌,其面积远远超过想像,大概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俺粗粗测算了一下,上面有游人两三百人,星星点点地,还是显得很空旷。

    Half Dome三面凌空,北侧是Yosemite Valley,南侧是Little Yosemite Valley,西侧是Glacier Point,这个全园最佳的观景台,现在却是矮矮地爬伏在角落上,毫不起眼。北侧的边缘,有一个鹰嘴地貌,巨石伸展出去,下部悬空,一些年轻人慢慢地爬上去,战战兢兢地站在石头的边缘,做绝壁凌风潇洒状留影。4千多呎的高空啊,年轻人的胆略还是很让人佩服的。倒退十几年,俺大概也会爬上去得瑟一把,到了如今这把年纪,压根儿就没起那个念头,呵呵。

    黑的云,白的雾,已经不知不觉地点缀在Half Dome周遭的山峰与深谷,宛如一轴重彩的泼墨山水写意图,其意境与晴空万里雪山白云相比,又是不同。

    最神奇的是,置身于Half Dome的顶峰,居然手机有信号!忙不迭地给家中的三老四少报个平安,让他们也分享分享俺们成功登顶的愉悦。

Half Dome上小憩

居然有人穿着筒裙就爬上来了!

悬崖边缘上的闲情逸致

鹰嘴上的二勇士

远眺Glacier Point

深邃的Yosemite Valley

站在Half Dome的西侧边缘,回望鹰嘴。

Half Dome顶部全貌

    10:50AM,在山顶逗留了25分钟后,俺们开始下山。此时,游客渐多,铁索上的人链明显密集起来,等待避让的时间增多。甚至还有人因为害怕,停在半路上不敢动,以至于阻塞了整条道路,因此很有些大胆之徒,居然行走在铁索的外侧,绕过这些交通瓶颈。

    比较而言,下行要容易很多。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面朝山下的方式下行,双手和双脚在身前,形成两个支点,起到支撑和刹车的作用,利用身体的重力,自然下行,整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费什么力气。

    上行的时候,俺一直没有敢往山下看,生怕看完了,心里一慌,一麻爪掉下去。下行的时候,不得不往山下看。其实,真的看到了,也没有什么不妥,反倒是心里安定了许多。

    走走停停,其间有人落下一个水瓶,那个半空的塑料水瓶乒乒乓乓地往下掉。当时俺还猜想,连接在馒头山与Half Dome顶峰之间的那道窄窄的马鞍形山梁,能不能接住这个瓶子。没有接住,瓶子滑过山脊,继续向山下跌落,一路之上,不停地制造出乒乓的声响,渐远渐弱。。。这一坠落过程有多长,3分钟还是5分钟?不知道,反正感觉上极为漫长。如果有人从铁索上坠落,大概过程也是同样如此。

准备下铁索了,一不小心,就会融化在白云里。。。

堵在半截道上的偷拍

最后回望铁索

    回程的路,相对轻松。除开下山节省体力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心理上放松。一路逶迤而下,迎面而来的,则是气喘吁吁的上行者。登顶的愉悦与攀爬的艰辛,在上行与下行的两股人流的脸上,一览无遗地展露出来。

    登山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又以白人居多。忝居北美十几年,从来就没有在同一个时间点同一个空间位置,见过如此众多的年轻白MM,真格是要条有条,要盘有盘,于是一路之上,大饱眼福不提。

    15:00PM,返回起点。上山,6:15~10:25,4小时10分钟;下山,10:50~15:00,正好也是4小时10分钟。如果从停车场计算,加上顶峰的滞留时间和一路上的休息时间,6:00~15:10,全部的时间是9小时10分钟,至少是破了同伴的12小时记录。

    至此,Half Dome攻略告成。下一个目标,将是7月中旬的Mt. Whitney攻略,祝福俺们吧。

回家路上--580旁边的风力发电装置(同伴所摄,特为剧团奉上)。

 

 

视频:Half Dome攻略

 

mgws 发表评论于
不顶不行。心都悬在了半空。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