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老公还未获得劳工的封号,还在绞尽脑汁要把我追到手的时候,他有一次问我:“晚上想去哪里吃
饭?”我想了半天,说:“都可以,但希望有像家里厨房那样昏黄的灯光,就可以了。”
这个答案,和“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有异曲同工之妙。
记忆中童年的晚饭,总是在六十瓦的灯光下吃的。一人一碗泡饭,梅干菜或者腐乳,食堂里买回来的花卷,如果还能有切成两半的咸鸭蛋吃吃,则是盛宴了。泡饭盛在景德镇买回来的青花粗瓷碗里,在六十瓦晕黄的灯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
今天的泡饭和梅干菜早已成为历史,但是昏黄的灯光却一直保留在记忆中。拍晚饭的时候,因为暗淡,特意加了两档曝光,得出来的片子,出乎意料的有了“六十瓦灯光下丰足”的感觉。
要介绍的菜,是蛋包饭,和豆腐羹。
以椰浆(coconut milk)两大勺入二量杯米蒸饭,细细的切好黄瓜块,芹菜块,番茄块,广东腊肠块,半块鱼片入料酒和淀粉,加玉米粒和青豆粒,炒熟,饭蒸好以后,入锅和材料混合加炒,加盐和酸甜酱,就有了这碗“茄汁”炒饭。
另将三个鸡蛋打碎摊成蛋饼——建议大家用不粘锅摊蛋饼,鸡蛋一圈一圈像涟漪一般放大,四面烤一下锅子使蛋液凝固,出锅盛盘,入炒饭,将蛋饼合成蛋饺,放芝麻和黄瓜丝。我看了半天,家里没有番茄酱,就用辣酱在上面画了一个M,想想又太没创意,给它一边添了三撇胡须,做成了一只M猫。
蛋液只需入极少许盐,稍微调味即可,否则和炒饭一起吃,容易太咸。
豆腐羹,则是另外一则关于童年的回忆。暑假的清晨,总会为外面“水豆腐”的叫卖声吵醒——南方叫水豆腐,北方则是豆腐脑的,出去买菜,小二将木桶放在地上,用了木勺子,一层一层的将水豆腐刮下来,放在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碗里,端回家后,水豆腐入锅,煮沸,加淀粉调成豆腐羹,又是一道好清爽的菜肴。
这是爹爹的最爱,他不吃葱姜蒜辣,所以童年的豆腐羹总是清清爽爽的一层水碧。我出去读书以后,渐渐学会了吃很多东西,又因为喜欢韩国的松豆腐汤,所以将儿时的豆腐羹改良了一下:以小鱿鱼,带子,贝壳,虾米等入锅炒熟,再放嫩豆腐煮开,加黄瓜丝,盐,韩式辣酱,不喜红色渲染豆腐的,则可加醋和胡椒粉,以淀粉调和,最后撒上一点青葱,入得嘴里,带细微的辛辣,却极为细腻可口。
照片上,是六十瓦白炽灯泡下的丰足,这丰足是要有注脚的:晕黄的灯光连同青花碗。天色渐渐暗了,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然而书包里再没有了58分的数学卷子,也没有了父母低低的絮语,那些责备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