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推荐这篇文章给我.虽然不是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觉得挺有意思的.转贴在这里.
对中国风光摄影家及其作品,我一直有些不同的想法要讲。这些想法已积压多年,总觉不吐不快。或许我的观点有些偏颇,言辞有些激烈,恐会招来许多风光摄影家的围攻。但一种观点的正確与否,总要拿到桌面上討论一番,才会更加清楚。而批评的作用也在於此,虽然我并非是一个摄影界里的批评家。
1.距离不一定产生美
美学上有一种早已被讲烂了的观点叫“距离产生美”,我看用在中国90%的风光摄影家身上很是贴切。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一提风光摄影,首先进入大脑里的资讯就是----一定要到远处去,越远越好。所以,中国的风光摄影家几乎也都是走万里路的“旅行家”。在中国广大的版图上,北到漠河,南至西沙,东临沧海,西越珠峰、天山,好像只要走得不远,就没有风光,就没有美,就拍不出好片子。在摄影界,现在以至于发展到只要一拿风光片出来亮相,倘若不是西部或云南等地的,简直就上不了台面,没人跟你论。
据我所知,在中国但凡有点儿知名度的风光摄影家,几乎没一个没去过新疆-西藏的,有的甚或还专程跑到美国的密西西比或科罗拉多大峡谷乃至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去拍,如此遥远的距离,他们大概以为“更能产生美”了!是啊,因为他们非常相信“距离”,更格外追求甜腻的“美”图,所以才不远万里去寻找风光,哪怕是人跡罕至或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也留下了他们勤奋的足跡。不过,诸如珠峰-天山-科罗拉多大峡谷-撒哈拉大沙漠之类的地方,谁走到那里恐怕都能拍些“不错”的片子回来,毕竟杳无人烟,生态原始,奇峰异景随处可见,用不着挖空心思地找,无非是多花点飞机票钱。
风光摄影家去一般人因经济或其他原因而去不了的地方拍片子,很多片子其实並无太多意义与价值。这基本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正由于一般人很少能去那地方,摄影家的片子往往便以猎奇取胜,无非只是一幅人家很少见到的大自然景象;二是这类片子除了新奇之外,只剩下所谓的“美”,而这种“美”其实也没多少摄影家的“新发现”,是景象自己早就摆在那里,只不过劳驾摄影家去按了一下快门儿而已;三是这种片子大多谈不上摄影家所说的人与自然如何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等等,只是临时“激动”而已,这种激动多半也是极肤浅的,无异于旅游者的那种惊讶的激动,或看见美女般眼睛一亮的激动。四是因摄影家大都带着“甜美”的视界观去找风光,所以彼此拍来的东西几乎没什么区別,更谈不上个性,如同“国际脸儿”或“陈傻子瓜子”,个个似曾相识。
真正严肃的摄影家,根本用不着故意跑那么远的道儿,家门口的小河沟没准儿就能拍出伟大的影像。从地理意义上的角度讲,其实每个地方也都有每个地方的特性,“拉萨河”虽可表现纯净,可“龙须沟”却也反映着贫困与龌龊,如人的七情六欲,无论美丑,同属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为什么不可以拍呢!倘若你已经把家门口的感觉拍尽了,再去稍远些的地方当然无可非议。国外的摄影家就是这样,比如法国的-英国的-义大利的-美国的等等,他们都有大量在本国“家门口”拍摄的作品,马克·吕布、勒內·布里等人就拍有许多法国本土的好片子。
说点题外话,许多搞“人像摄影”的也有这个毛病,拍藏民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好像就觉得意义重大,就特別来劲,而拍自己所在城市里的人就找不着感觉了。其实,我们去拍藏民,与藏民跑到大都市里来拍我们是一样的,同样只是陌生感或新鲜感;而许多摄影家去拍藏民,除了陌生感或新鲜感这点儿东西外,片子里简直就苍白得很。民俗摄影也如此,大家一窝蜂地去四川拍康巴藏族的转山会-酥油花会-赛马会-央乐节-望果节等等,拍来的多是皮毛而已,陌生感与新鲜感而已,再往里看就没东西了。
所以,我以为摄影家其实大可不必刻意跑那么远的路去拍藏民,先把身边的人拍好就不错了。你如果连身边的人都拍不好,我看也同样也拍不好藏民!距离不一定产生美,距离也不是物理上的,它该在思想者心中! 久
2.农民才靠天吃饭
中国许多风光摄影家们几乎也抱有农民一样“靠天吃饭”的思想意识,那就是----长时间地等待理想的“天气”出现。这似乎已成了风光摄影家彼此之间用不着商量的一条共同准则,他们总是专等着“黄山云海/泰山日出”或“黄昏珠峰/明月天山”之类的景象出现,日头要足够红足够圆,月亮要足够大足够亮……更多情况下他们其实也在等待着那种投射到山体上并使之变成半明半暗的山体光影效果,像“阴阳脸儿”一样,且將此类效果奉为经典,乃至成为大家都去追捧的既定模式……一些职业风光摄影家甚至还告诉我说----“拍风光/就一早一晚那一会儿工夫/而整个白天你就放心睡大觉好啦”云云……
我身边有不少风光摄影爱好者也皆如此,他们去“金山岭长城”拍片,半夜两点就爬起来背着昂贵沉重的设备,从半山腰开始朝着所有摄影家都去过的那座“最理想”的敌楼上走,他们早就算计好了到达那里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好天濛濛亮,日头慢慢探出头儿来,火红的光芒逐渐照上蜿蜒的长城,这正是他们苦苦等来的“美好景象”。於是,你就会看到至少不下二三十位风光摄影家以及爱好者,满满地挤成一疙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朝同一方向纷纷架起相机不约而同地按下快门儿……呵呵,让我说什么好呢?我只能说----农民!难怪连已故风光摄影家赵承安自己都说“摄影家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军队”。
我其实很理解风光摄影家之所以非要强调“一早一晚”的时间段,无非是觉得这两个时间段空气的纯净度与能见度较高,光影的层次与色彩也比较丰富。但我们的世界不可能只有早晨和黄昏,如同时间的錶针不可能只在早晨和黄昏才转动。再说了,倘若摄影家告诉读者的黄山,只是早晨和黄昏的黄山的话,单从介绍黄山的功能上讲,那展现在读者眼前的黄山,岂不是黄山的“假像”?况且,我们的情感世界也並非都是“早晨和黄昏”,并非都要带着晨曦与晚霞。时间不可抽刀断水,天气也有千变万化,还是那句话----亦如人的情感。所以,任何时间-天气-地点之下的风光都可以拍,也都有意义(那要看你怎么看了)。换言之,有什么样的时间-天气和地点,就有什么样的风光和什么样的情感,阴鬱的、忧伤的、多情的、愤怒的、狂欢的、平静的、深邃的等等等等,你随到随拍,用不着等,用不着挑肥捡瘦。
3.风光摄影加减法
我说过,我只是个写诗的,不是摄影家。所以我看待世界从不挑挑捡捡,而映入我眼眶里的景象,我以为也皆是这世界的客观存在,任何一个小东西也都是这世界的组成部分,没必要躲开它,减掉它,专取局部的那一点儿优美的“假像”。但许多风光摄影家的眼里却“容不得半点砂子”,比如一根电线如果横在镜头前,他就以为影响或破坏了前面的山水风光,就以为美中不足,就要有意让开那根电线;倘若实在是让不开,就只能通过后期的电脑处理技术,将那根电线修掉减去……也还有遇见汽车在山前驶来驶去的景象,他也要等那山没有汽车跑了,所有的“干扰”都“死绝了”,他才拍。
这样的摄影家恐怕永远也体悟不到那根电线在镜头前的分割作用,永远也读不懂那辆行驶的汽车与大山之间的动静关係,永远也感受不出某只塑胶袋意外闯入一片绿草地时的衝突现象……我们的风光摄影家好像全是拒绝“污染”的童男子,在取景框中只截取那些“处女地”给大家看,且还洋洋得意地说----看,多干净的一幅画呀!
也还有另一种“加法”摄影家,他不是给片子减东西,而是加东西,当然也是因为他觉得那张片子美中不足,还缺少点东西的缘故。所以,为了使某张片子在“构图上”看上去更完美,他甚至会从別的片子里剪下一枚月亮,通过电脑技术再给这张片子加贴上。我就见过新疆的某位职业风光摄影家,其摄影集里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拍南方的,一张是拍西部的,两张片子都有月亮,而两张上面的月亮竟然是同一枚……这样做就很没劲了,除了让人觉得这个摄影家根本就不是用情感去拍(只注重构图)之外,也暴露了他对大自然、摄影、读者等等的极不尊重,更缺乏职业道德。
这全部的原因,我以为皆与摄影家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有着直接关联。我们的风光摄影家我觉得没几个能踏下心来认真读几本书的,他们忙于暴走在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忙于参加国內外各种摄影节、摄影展、免费旅游以及丰厚报酬的地方政府“命题摄影”……他们对风光早就麻木了,早就像厨师背诵菜谱一样,无论被邀请到什么地方去拍,都像个熟练工似的立刻就给你端上来一盘“鱼香肉丝”或“宫爆鸡丁”之类……呵呵,我已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