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旅愁 – 送别

还没出现文字时,音乐就已经诞生了,
音乐是没有疆界的,音乐是滚动的, 音乐 是有声无形的传波。
一首从西到东,
即那首 1888 年 6 月唱起,从法国俄国 于 1923 年在在华夏唱响的《国际歌》,
另一首则是本文提及的《送别》,
它从另一个方向,由东到西,于 1915 年在中国唱起。
出手不凡的话,那么《送别》此歌也非来自等闲之辈 , 且更曲折动人:
名为 《梦想故乡和母亲》(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
1859 年奥德维自哈佛医学院毕业后成为外科军医赴前线医治伤病,
战后他成为波士顿地区著名的政治家。
【see lysics below】
步奥德维之曲填词,使其成为 著名的日本歌曲《旅愁》。

此时正值李叔同在东京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
他对《旅愁》十分喜爱并留有深刻的印象。 1915 年,留日回国后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沿用了 犬童球溪 (也即 奥德维)《旅愁》的旋律,
填写了新词,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 《送别》。

《送别》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前些年中国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的插曲或主题歌分别采用《送别》,
使这首歌家喻户晓,流唱至今而不衰。
李叔同《送别》弘一法师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 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 , 今宵别梦寒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John Pond Ordway )
箫管 丝
Dreaming of home , dear old home! 【小生 拙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