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变天 中国天时孙安2009年9月3日天,有不测之风云。2009年8月31日,日本居然变天了。自民党惨败,民主党上台,为半个世纪来之大变。这是中国之天时。中国应该当机立断,调整对策,利用时机,依靠地利,争取人和,积极引导、整合与配合,开创新局,突破目前的美国长期精心布置的强大的军事政治文化包围圈,开辟中华崛起、东亚未来安全与持续繁荣的新格局。下面略述时局、意义和中国对策。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日本的新道路》中表达了他的思路。要点有:东亚是日本的基本生存区域,所以日本必须建立覆盖东亚的稳定经济合作和安全框架;美国单边主义的时代也许会终结,金融危机使人怀疑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永久性;当前趋向多极化的时代;中国经济将成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并且规模将超过日本; 希望美国军事存在的同时,约束其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过分行为;日本应克服过度民族主义,走以规则为基础的经济合作和安全之路;应迈向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不遗余力地建立永久性安全框架;成立区域性经济集体的架构已经存在;领土和军备问题,要在更高的一体化层次解决;地区一体化和集体安全是保护日本政治和经济独立、追求日本利益的道路。纽约时报则在9月1日则刊登Philip Bowring文章说,由于中国已经崛起,如日中贸易总额已超过日美贸易,再加上朝核问题的出现,日本的追求,不单是经济合作,更在于解决东亚区域的政治纠纷,包括缓和与中、韩关系,意图成立亚洲共同组织,谋求日中两国共享东亚共同体的领导地位,正如德国和法国共享欧盟领导权力。然而,在中国方面,主流的看法却是“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因为日本是没落的太阳,而中国则是徐徐升起的太阳。所以,民主党的外交政策基调有二:一是改变60年来自民党只专注于经济、而把大部分的国防和外交决策权留给华盛顿的做法,减少对华盛顿政府的盲从附和;二是改善与亚洲周边国家的关系。但是,自民党面临的将会比想像的困难得多。当下,中国面临险恶的周边环境。印度咄咄逼人,巴基斯坦、朝鲜和缅甸等传统兄弟最近也状况频出,南海和东海的领土领海争端也渐趋白热,美国在中国周边部属了十个军事基地,形成了对中国的闭合包围圈,而且扼守马六甲海峡,随时可以阻断中国能源和经济运输命脉。隐约形成了美台联盟、美印联盟、美国印尼澳州新加坡的南沙集团、美日韩东亚集团、美日澳新的太平洋北约等或明或隐、或强或弱的几个威胁中国安全的联盟。如果日本脱离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至少是摇摆性中立,那么,中国将获得战略性转机,取得突破包围圈的关键性进展,因为涉及岛链洞开、朝鲜半岛、东亚命脉般的运输线等。因为,日本是美国亚洲包围圈的主要支点,以往日本是美国在亚太的铁杆干将,而且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出钱出力,还有政策舆论奥援,军力也最强大。从控制角度看,日本大抵是经济高度繁荣的美国半殖民地,源于二战之后、持续至今的美军占领,和外交军事由美国主导。未来,如果日本回归亚洲,不再为西方为虎作伥,那么,不仅使美国在东方少了一个大力士打手,而且东方阵营还可能多了一个支柱。在当前日本新政府有意脱欧入亚,回归东方阵营,并且寻求自身的政治经济独立,摆脱半殖民地地位,有意参与建立东亚政经组织的时候,如果中国等大国给以配合和支持,对中国突破包围圈、实现东方的全球性崛起、推动东亚安全的价值和意义,显然是巨大的。日本变天的中国对策,应有与时俱进的思维和理论。《现代和谐论》的“东亚文明体”章节(见附件),提供了部分的背景、思路和理论基础。总结起来,未来中国的日本对策,大抵是,赶在4年中,使东亚体构造步入正轨,包括但不限于:* 探索亚元和准亚元,摆脱美元每时每刻都在向全世界征收的高额通胀税。* 做好东亚的全球性产业集群链,优化和强化世界制造龙头的地位,建立可调控全球影响力的柔性供应能力,减少和抑制重复建设和过剩产能,形成适度的出口规模。* 设立东亚的国际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 设立东亚通用的嵌入系统汉字芯片库标准。* 建立东亚商品储存调剂基金(亚债),建立东亚商品流通供应的柔性机制。* 共同维护东亚作为全球制造区块而需要进口资源和出口商品格局的基本次序,形成机制性地避免销售商品时的竞相降价和采购原料时的竞相加价的无序格局的体制。* 共同克服东亚两头在外的宏观格局所带来的运输线脆弱的共同缺陷,保护好命脉般的交通线做为共同要害利益,组建东亚物流运输护航联合机制。* 启动泰国克拉地峡运河项目。* 探索和建立“东亚-大西洋”的北极航道。* 东亚航线的高效率整合(海、河、铁、汽、空的次序,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体系)。* 发展多向的区域体,如1+2(中+日韩),10+1(东盟+中),10+3,10+6的经营模块。提倡10+6区内的劳工流通和高标准的环保和安全作业体系,和5个重点1+1(日、朝、韩、泰、缅)。与日本的交集,在于东方价值观、共同技术标准、亚洲“政治局”(共同带领亚洲发展);与朝的交集在于朝鲜政体稳定与无核化;与韩国的交集在于东方价值观;与泰国的交集在于克拉地峡运河;与缅甸的交集在于印度洋出口。* 在东亚努力形成以协商代替零和竞争、以政经竞争代替军事较量、以长远和宏观利益代替眼前和局部利益的机制和价值氛围。* 鼓励和互助东亚在农业自立和服务业的全球性发展。* 设立东亚的多边协调机制。* 设立东亚发展安全研究所、东亚竞争力研究院、东亚联合标准促进会、东亚产业链促进机构等。* 建设东亚的全球营销经济体。* 共同推动东亚利益的全球性规则(商业、安全和文化)。* 东亚的全球利益体建设(具有东亚利益的全球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乃至意识形态)。* 中国加强或恢复传统文化的定位。* 东亚文化体(东亚价值观)建设。在当下,日本回归东方,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基础的。从文化层面看,日本的传统属于儒家文明圈,至今这个文化并没有解体而消融在西方文明中,相反,日本是保存儒家文化最完好的国家之一。所以,日本注定存在强烈的回归传统、脱欧入亚的倾向。一个国家的文明转型,不仅非常痛苦,而且几乎从来没有成功过。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美国海外扩展战略的美国战略思想家、海权理论的创始人曼海强调:“摆在基督教世界面前的重任,就是将包围着自己的众多古老的文明,纳入自己的怀抱并融入自己的理念:首先是中国文明,然后是印度文明及日本文明”。目前这个战略,已经和正在非常、非常顺利地进行当中。从文化的融合看,西方的政体,在日本未必是充分适应的。日本的国家元首频繁更迭的现象,十分激烈。如过去3年里,由日本首相走马灯似地实现了三番更替,其它的“短命”首相也有很多,小渊、森喜朗、桥本、村山等在任首相不过2年,细川、海部、安倍、福田等只在任一年,羽田兹,东久尔仅任首相一个多月,这种东西文化融合不良的现象,不是日本之福。2007年胡锦涛访问日本期间,天皇五见胡主席,似乎可能可以解读为,日本传统文化的力量希望借助中国而崛起。从日本追求国家民族更大独立的角度看,由于有战败至今的美国驻军,遇到大事,从科威特战争、伊拉克战争到金融危机,日本总是要有大笔的“捐款”,还要负担他国在自己国土的驻军给养,而且长期以来,日本的外交和军事一直由美国主导,所以,日本目前为止,虽然经济高度繁荣,但实际上还是美国的半殖民地。因此,日本必然具有强烈的独立愿望。脱美入亚,有其内在的民族国家的主权因素。从东亚的安全的角度看,东亚都有类似的地理战略缺陷。人口稠密,共居一隅;都是制造见长,原料和产品,都要大进大出;都依赖马六甲海峡的运输线为生命线。事实上,只有东方人才会真心地保护东方的利益,只有东亚人才会真心保护东亚的利益,依赖外来的保护,最后结果只是各个击破,东方文明破碎。从东亚的繁荣看,东亚的核心利益在于东亚经济体系的全球的持续性的强大竞争力。亚洲产品不要自相残杀。协力治理好东亚的制造区块,是东亚的核心利益之所在。虽然有“同行是冤家”之说,但是,在人类资源枯竭和市场确定有限, 相互倾轧的结果只能是,原料价格涨价竞购,产品价格降价竞卖,而且矛盾重重难解,结局将是被他人各个击破、共同灭亡。面对这样前景,就只有争取“共生效应”,以集体的力量克服个体的不足。地处亚洲的日本,出路也只能是在亚洲。从世界发展的趋势:大西洋两岸(包括太平洋西岸)都出现集团化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太平洋东岸也应该与时俱进,否则东亚将落后于时代进程而再次落后。东亚本来是集体主义的温床,现在却都陷于国家利己主义的倾轧中。东亚,是东方文明的宿地,如果东亚各方互相遏锁乃至残杀,东方文明在强大的西方文明之前,必将渐渐萎缩。百年来的的中国和日本、乃至韩国,莫不如此,这个趋势并未根本扭转。当今的东亚各国,在物质层面上已经面貌一新,但是在精神层面依然萎靡不振。东亚应当力促孔子文化圈一体化进一步成形。东亚一盘散珠,容易被各个击破。各个击破,未必就是热战形式。目前就是中日被美国各个击破、各个被治的状况,被迫向美国持续输血。中日如何摆脱被美国吸血的悲惨状况,只有首先停止东亚内斗。没有马仔打手,美国是不会拼命的。东亚只有联合,才能争取到全球性的地位和利益,否则,不仅被各个击破,还可能出现自相残杀的热战。另外,中印是欧美经济主导地位的挑战者,所以,中印和谐对双方都是利大于弊。从现实走向看,日本政坛出现的民主党的主张,印证了上述的分析。所以,中国应该与时俱进,进行新思维,及时推出新政策,支持和引导日本,回归亚洲。《现代和谐论》的“东亚文明体”章节见下: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9&postID=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