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如实 知如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当你听闻正法之后,才会去正思维,深入去思维。在你还没有建立之前,都还是在世间的名利堆里面抓,觉得这个很甜、这个很好。“习正思维,便有正念正智”就会建立起正知正见,当你有正确的闻思之后,便会“护诸根”,就是守护诸根,守护我们的六根。这已经是进入实修的阶段,“三妙行”的应用,跟守护诸根的关系很大。当你在守护诸根的时候,我们身、口、意的冲动会明显缓慢下来,不会再像以前这样一直冲动。

  所以,“守护”不是捆绑抓得很紧,也不是用袈裟把自己捆绑得很紧,形成一个偶像说“噢!我是修行人!”不是这样!“守护”是代表我们的身、口、意,我们的六根从原来的冲动习性,慢慢缓慢下来,让我们的身心展现出安祥、柔和,具体的展现就是“三妙行”,你要有守护诸根,才会真正展现出“三妙行”。

  “护戒、不悔、欢悦”佛教在讲经说法里面,都会提到“持戒”,再来才能够“修定”,才能够产生智慧。这里戒跟定,都是佛陀所讲“出世间法”的“八正道”,要真正要走上“八正道”,前面的“苦谛”方面,你要有相当的体会;前面的法义方面,要有相当的体悟。建立闻思基础之后,才会真正持戒、守定。有关于“戒”,以后我们还会有专章来讲述,如果对“戒”方面的观念错误,反而会被戒条束缚得死死的、绑得死死的,要持到“戒”的精神核心,这样才不会被戒条所束缚。如果你被戒条所束缚,“戒禁取结”就没办法可破了,要证到初果阶段,“戒禁取结”是其中一项要打破的。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戒?怎么样才能够又不受戒律、戒条所束缚,能够破“戒禁取结”?以后我们还会再继续深入探讨。

  “护戒、不悔、欢悦”因为你有持戒,“持戒”就是让我们减少恶缘、增加善缘,“持戒”真正重要的目的就在“减少逆缘,增加善缘”,这样才会有更好善的因缘。好好去修定,“定”是让我们的身心宁静下来,才能够进行“止观双运”,才能够真正开智慧。所以,不要把目标放在“持戒”方面下工夫,也不要把目标放在种种禅定禅相里面下工夫,(持戒,禅定都是方法)不要迷失在中途,变成“见指不见月”

  能够“护戒不悔”,就会“欢悦”。“不悔”是因为有这样的善因缘,种种让你后悔的情况,就会大幅减少。一个人的逆缘减少、恶缘减少,然后顺缘增加、善缘增加,让他后悔的情况就会大幅减少。于是就有益于修定,当你的心能够安定下来,加上你的心是慈悲柔软,很快就会产生“褝悦为食”,所谓“寻、伺、喜、乐”的喜、乐就会出来,就是“欢悦、喜”,就是已经进入禅定方面,有“止观双运”了,这样你就能够“止”,也就是禅定的初禅成就。“止、乐、定”的“乐”,都包括禅定里面的“乐”,以及见到法方面的“乐”,然后你内心就会“定”,这时候算是禅定方面,一种“戒”、“定”的成就。

  当你“戒”、“定”方面有成就之后,就能够“止观双运”,于是“见如实、知如真”,这是非常重要的几个字。一般人是“见不如实”、“知不如真”,但是不容易觉察到,修行就是要把它调出来、找出来。你没有觉察到,本来是“见不如实”,你以为是“见如实”,以为你所看的就是正确的,就会落入我们前面有讲过的,为什么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被自己的知见所欺骗了,却不知道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原来是“见不如实”,但是不知道。一个真正有“止观双运”的人,因为有“戒、定”这样下来,才能够真正的“止观双运”,才能够开智慧。“止”就是定,定力的成就。错误的“世间定”修到后来,心会变成硬梆梆的“定”。“世间定”是专注在“一点”的那一种定,专注在一个目标的那一种定,都是属于“世间定”。这样的一种定法,有它的对治的作用,但是如果不知道去转移,落在“世间定”,那一种“定”愈修,心是愈僵硬、愈僵化,因为他的心没有跟整个法界的法流在流动,他的心是封闭的,闭锁、锁住在一点,心就会很僵硬。至于怎么样才是“出世间法”的“定”,以后我们会再跟大家来分享。

  你要建立这些基础,然后才能够“止观双运”,当你“止”,就是让我们的心,从原来的波动不安,变成一面明镜。你的心是一面清明的镜,这样才能够“见如实、知如真”。上一次有分析过,同样一件事情,但是不同的人,有贪、嗔、痴的众生,所看出来的曲线就不一样,就是因为“见不如实”、“知不如真”,但是却不知道。知道就好办了!记得!如果“见不如实、知不如真”,你知道的话,就好办了!如果“见不如实”,然后又不知道、也不以为然,就是因缘还不成熟,没办法!

  所以,大家要慢慢进入闻思,随时回来检视、检验我们自已,是不是这样?真的要“见如实、知如真”,不容易!当你从“见不如实”、“知不如真”,慢慢修正之后,真正能够“心”止观双运,就是“见如实、知如真”,如事实的本来面目来看待它,没有扭曲、没有染污。所知道的也是如同事实的真理实相般来知道它,没有扭曲、没有污染,这样至少都要证初果以上,才有做到少分而已。真正要做彻底,一定是要证到阿罗汉,贪、嗔、痴的止息。

  一个人能够“见如实、知如真”,就会“厌、无欲”,为什么?如果没有深入闻思、然后实修,是无法了解“厌”与“无欲”的真正深义,不管你的文学造诣、涵养多么高深,或是文学硕士、文学博士,也只能够了解到字面上的意思,还是没办法解开它真正深层的含意,一定要实修实证,才有办法了解“厌、无欲”的深义。《阿含经》的经文都是言简意赅,但是很多人欠缺实修实证的基础,结果看到“厌”、“无欲”文字之后,就认为是消极悲观的人生,是小乘心态、自了汉,只顾自己、没有大慈大悲之心……。这些都是被文字所障住,形成“文字障”。

  “见不如实,知不如真”是因为在颠倒梦想的世界,不该抓的一直抓,不该怕的一直怕,不该逃的一直逃。当有一天真正具足闻思基础、“止观双运”之后,从原来的“见不如实”、“知不如真”,然后醒过来、觉悟了,看到实相,这时候颠倒梦想还存不存在?会消失啊!就不会再颠倒梦想。不会颠倒梦想就是“厌”,厌离过去的无知,厌离过去的颠倒梦想,厌离过去的染污扭曲,于是就会契入“无欲”。

  “无欲”就是不会再像以前一直在颠倒梦想,不该逃避的,一直去逃避;不该抓取的,一直去抓取。你会照见到自己很多的抓取,结果这些抓取都是在束缚自己,都抓来捆绑自己。当你照见到往昔的愚痴之后,就会厌离过去的愚痴与束缚,于是就不会再有欲望去抓很多来束缚自己。举例而言,以前总是把“百子千孙”当作是一句祝福语,表示很兴旺。但是现在的人却渐渐体会到子孙愈多,于是束缚就愈多,你的担子愈重,不会再像以前要生十几个、七八个,现在想要百子千孙的欲望就会减少。

  以上只是举个大家容易了解的例子,其他大家可以类推。原来很多的抓取,你以苦为乐的,你抓得很乐的,当有一天发现自己原来是在颠倒梦想,你就会放下。就像小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因为内心常常不安而哭啼,于是大人就给他奶嘴吸,反正觉得有个东西可以吸就好,因为造成习惯方面要有东西可以吸,就会比较心安,当渐渐长大之后,要他放却不容易放。但是等到有一天当他上幼稚园,意识渐渐觉醒的时候,“奇怪!你们怎么都没有吸奶嘴?我却还在吸奶嘴?”这时候惭愧心生起,于是就会“厌离”吸奶嘴的动作,他会厌离、会放下,不会再有欲望要去吸奶嘴。

  这里是讲出“厌、无欲”的一个举例,你慢慢去照见,然后再去推论其他。我们原来很多的抓取,就像吸奶嘴一样,因为我们内心的不安,然后要抓取一些,来让我们自己安心。当有一天你发现到这些,原来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一种束缚,你就会放下,就会“厌离”过去的颠倒梦想,然后对这方面错误的抓取,你就会“无欲”。所以,字面上看起来是负面的,事实上完全是要有智慧者才能够做得出来的。《阿含经》很多的文字,看起来好像是负面的,但是都要经过实修实证之后,才能够体会到。

  一个人能够这样,是因为他可以远离颠倒梦想,就像《心经》所讲的,一个智慧者、解脱者,就是远离颠倒梦想,契入究竟涅槃,就是能够解脱,“便得涅槃”。不能解脱、没有解脱,是因为我们的抓取,记得!不是别人在束缚你,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然后抓取很多。本来以为是抓得很快乐,但是事实上却会是一种束缚,结果让你不能够解脱自在。所以,当你真正进入正确闻思,就不会再去怪东怪西,不会再去怨怪境界怎么样,不会去怨天尤人。你会照见到那些苦、那些束缚,都是来自于我们抓取,来自于我们常常在跟境界抗争,来自于我们不了解“无常”跟“无我”的真理,本来真理实相就是“无常”,本来真理实相就是“无我”,这是实相、这是真理。

  如果我们不了解,就是一直在跟“无常”对抗,然后要去抓“常”;不了解“无我”,然后就是一直怕“无我”,时时抓这个“我”。结果我们所抓的,跟实相都是相违背、对抗,就是所有“苦”的最根本原因。事实、大自然、宇宙的运转法则,它就是这样,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但是却不知道这样的违抗就是愚痴、无明。“无明”就是你不知道、不认识实相,这样就会背道而驰,于是就会常常跟实相相反的背道而驰。当有一天体会到“无常”实相、“无我”实相之后,你会看到原来往昔都是在颠倒梦想,这时候当你真正“见如实”、“知如真”,看到“无常”的实相,看到“无我”的真理,这时候你会厌离以往的颠倒梦想,“厌、无欲”,然后就能够解脱自在。

摘自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11/01-005.htm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