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告诉我们,盛世是靠不住的
2009-06-18 张宏杰
一
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有史以来,我们这个国家达到的最高高度就是“盛世”。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
有人统治过,数千年中国历史,盛世和治世累计加在一起,不过四百年左右,剩下的都是充斥着灾荒、动乱和腐败的平世和衰世。
二
“盛”、 “衰”相对。中国的盛世不过是漫长而黑暗的衰世中几个光亮的孤岛。
第一,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盛世,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祸乱之世做为前奏。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是文景之治。在这个盛世出现前二十年,中国刚结束了秦末战乱。十余年的战乱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汉书》中多处提及改朝换代之际各地惊人的人口变化。《汉书·陈平传》记载,秦代曲逆城共有人家三万户,而刘邦在秦末战争中路过这个城市时,发现它的人口只剩下了五千户。《汉书》还说,在刘邦即位十二年之后,全国统计上来的人口数只有秦代的十分之二三。考虑到逃亡等因素,历史学家一般的推断是秦汉更替过程中的战乱使中国人口损失了约百分之五十。
至于经济损失,更是惨重。大汉王朝建立之初,大概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狼狈。《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就是说,老百姓没有一点存粮,连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马匹,宰相出门都得坐牛车。
中国历史上最为人艳称的盛世当然是“贞观之治”加“开元盛世”。这个盛世的背景一样是空前惨烈的人口损失。在李世民登基的前三年,也就是武德七年,隋末的大规模战乱方才平息。“隋唐演义”中章章都是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隋炀帝出征高丽,渡过辽河的是三十万人,回到辽河这边的是二千七百人。李渊起兵灭宋老生,“僵尸数里”。隋末起义领袖朱粲率众大肆抢掠,在民不聊生找不到粮食后,他命令辖下各城堡都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妇女儿童,用来煮着吃当军粮,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没有比人肉更好吃的,只要其他国里有人,哪里还担心饥饿?”
贞观六年,魏徵描绘战乱的后遗症时仍说:“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集校》卷2《直言谏争附》。)贞观十一年,马周上书时仍然说:“今之户口不及隋之十一。”
而清代盛世的背景也是持续数十年的大屠杀和大破坏。明清易代之际,人口损失至少四千万,其中直接死于清军屠城的就高达七百万。据《扬州十日记》所载,仅扬州一地,焚尸“约计八十万馀”。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四川的人口变化。《清史稿·王骘传》里记载的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 “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赵文林所著《中国人口史》认为真实的数字并没有这样极端,有大量逃亡隐匿人口没有被王骘统计出来。他估计说1626年,四川人口为三百五十六万。到了三十多年后的1661年,人口还剩下九十五万。也就是说,损失了四分之三。
极衰之世的大破坏,正是盛世出现的必然条件。中国传统王朝崩溃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压力,而大战乱则为新王朝解脱了人口压力,提供了兴起的宽阔舞台。正是隋末战争导致的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田地大量抛荒,唐王朝才能实行均田制,给每个男丁发放一顷田地。战乱导致的自然“土改”,同样是汉初“招附流亡”、清初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大动荡过去之后,新王朝只要能保证几十年内不发生大的政治动乱,那么并不需要它提出多么高明的发展策略,只需无为而治,顺势而行,自然就会收获一个丰盈的经济自动恢复期。所以说,每一次盛世,都是对前一阶段大灾难大破坏的一种反弹,一种弥补。
许多时候,新王朝取得的统治成果其实并不那么辉煌,但是却在刚刚过去的祸乱痛苦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这一点在贞观之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虽然被后世称颂得无以复加,实际上贞观之治创造的经济成就远不及隋王朝。隋炀帝时,天下土地五千多万顷已开垦,而李世民统治下,耕地不到两千万顷。隋朝盛时全国户数达到九百多万。而直到贞观十三年,人口才恢复到三百万户,也就是说唐朝建立二十多年后,账面人口仍不及隋代全盛时的三分之二。但是,在隋末的黑暗记忆映衬下,贞观之治下的百姓仍然感觉幸福无比。
第二,盛世的出现,得益于衰世提供的经验教训。
前代统治者倒行逆施的严重后果,给看够了人间悲剧的后代统治集团以极大警醒。三大盛世的君主们,都非常善于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汉王朝建立之后,整个政治高层都在思考强秦何以暴亡。陆贾受刘邦之命总结秦及其他“古成败之国”的经验教训,写成了《新语》一书。事实很清楚,秦王朝暴兴暴亡的主因是统治者兴作过繁、劳民过度、重税剥削、竭泽而渔。因此,汉初君臣明智地提出了“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贞观之治的出现,更要感谢隋炀帝这个“反面教员”。唐太宗“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贞观政要·论刑法第三十一》)。贞观年间大臣们上奏章谏议,动不动就引用隋炀帝的事例来警诫皇帝。而唐太宗下达诏旨,也经常都要拿隋炀帝说事。
与此相似,清初的几代帝王,也无不以晚明弊政作为自己施政之镜鉴。明代后期帝王以好货贪利闻名。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百姓剥削过甚。而清人入关之初,立即废除明末“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鉴于明代教训,清代统治者所定的赋税水平为历代最低,从康熙到乾隆,皇帝们都恪守“永不加赋”原则,怕重蹈晚明覆辙,不敢越雷池一步。明代后期帝王的懒惰登峰造极,万历更是创下二十年不上朝的历史纪录。而清代皇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一个帝王群体,个个未明而起,勤奋不懈。有明一代朋党之祸最烈,造成严重的政治腐败。而从康熙到乾隆三代帝王持续不懈地大力打击朋党,使清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朋党之祸最轻的时代。
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盛世,都是极衰之世付出高昂学费后考出的高分。
三
当然,付出了极衰之世的代价,并不见得肯定收获盛世。盛世出现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遇到英明的帝王。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都是由素质超强的君主造成。盛世君主,一是要政治才能出众,二是要自制力超群。深宫之中,妇人之手,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并不容易。除去唐太宗算是半个开国之君外,汉文帝、汉景帝以及康雍乾三帝,实在是中国帝王中的异数。
出现一个英明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而连续几代帝王都能雄才大略,那就更是如果彩票中奖一样难得,因此中国历史上盛世如此之少也就不难解释了。
四
盛世难以出现,更难以保持。
盛世的前奏是衰世,而盛世的结局也是衰世。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而且,盛世的倾颓,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定局。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号称“全盛”,繁荣景象史所未见,但“安史之乱”的狂飙瞬间吹散了旷代繁华。752年,也就是唐天宝十一年,唐代人口达到顶峰,达五千二百万。但八年之后的760年也就是乾元三年,一下子降到了一千七百万。天宝年间最繁华的地区,从宜阳到武牢五百里中,在籍人口居然只剩下一千户人家,“居无尽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王朝衰败之迅速可以想见。
汉武帝前期统治是汉代统治达到的最高峰。然而武帝在极盛之后,鞭扑天下过甚,很快导致了衰败。晚年更是天下大乱,起义遍及关东地区,大者数千人,小群数百人,起义烈火几乎葬送大汉王朝。
乾隆盛世的政治清明与全面腐败更是只隔了瞬间。乾隆死前三年就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清朝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从盛到衰,如此迅速,其原因当然是这些盛世的出现依赖的是人治。中国历史上的几大盛世,只在史书上留下了统治者手腕的精明,人格的强大,却没有留下太多制度性的成就。
中国帝王都是人治的信奉者,正如雍正所说,“从来有治人无治法,文武之政布在方案,其人存则其政举,朕有治人即有治法”。几千年间,中国专制制度的框架和运转规则没有根本的突破和进步。统治绩效如何,更多地依赖于统治者个人的精神振作与否。没有内外条件的严厉制约,个人的英明与自制无法抵制环境的纵容与腐蚀。由胜而骄,由劳而逸,是人性不变的规律。盛世君主往往是集英明与昏聩集于一身,理智与膨胀合为一体。他们通过既是辉煌成绩的创造者,也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五
西方历史上没有盛世这个词,这并不是说其他国家历史上没有过辉煌的时代,在西方历史上,它们被往往称为“黄金时代”,比如大英帝国的“伊丽莎白时期”。与中国的盛世比起来,西方历史上的这个黄金时代则没有这么短命。
伊丽莎白时代与乾隆时代有许多巧合。伊丽莎白女王与乾隆同是二十五岁即位,与乾隆一样,她也是一位理智又灵活的政治家。她即位之初,英格兰内部因宗教分裂而处于巨大混乱状态,对面则面临与法国的战争和与苏格兰及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她以高明的妥协策略使英国摆脱了宗教战争的阴影,又以灵活的外交与周围大国们周旋,结束了与法国的战争,为英国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伊丽莎白统治英国45年。她登基时英国还是个贫穷衰弱的二流小国,而当她逝世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她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她的统治期因此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
与中国的盛世不同的是,“黄金时代”之后,英国并没有衰败。“黄金时代”成了一个国家长久上升的起点,在那之后,英国国势继续蒸蒸日上,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领先于世界。
原因是英国的崛起之路,每一步都伴随着制度创新。
中世纪的英国和那时的中国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1215年的《大宪章》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
虽然有伊丽莎白女王这样的“明君”通过强化君主专制的方式一段时间内迅速提高了英国国力,但是英国人并不迷信专制的力量。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将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逐步形成了君主立宪政体。
君主立宪制的出现,标治着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接着,为了解决决策和执行的问题,英国政治家将内阁逐渐独立出来,形成责任内阁制。
随着内阁会议的演变,辉格党和托利党形成了依据议会席位多少的变化而轮流组阁的政治习惯,两党制也因此逐渐形成。
一部英国政治史就是一部制度演进史,虽然英国社会始终存在种种无法根本克服的矛盾,但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政治进步方式使得每一次的矛盾冲突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英国也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