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ttp://book.sina.com.cn 2003 年 07 月 15 日 15:15 新浪读书 | ||
| ||
在所给与着的一点自由也要收起了。而且,真的是收起了的。 ” 为此,浙江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 “ 堕落文人鲁迅等 ” ,而鲁迅,也确曾因为通缉的消息而一度离家避难。 为了争取自由而遭到政府的迫害,并没有使鲁迅屈服。 1930 年 3 月 21 日,他写信给章廷谦,说到加入自由运动大同盟的事。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排名在下面的,后来在印成传单时怎么会升为第 2 名。他说他是 “ 本不知 ‘ 运动 ’ 的人 ” ,凡讲演的内容也都与同盟格格不入,却为此颇遭谤议。只是,他并不以为意,表示说: “ 半生以来,所负的全是挨骂的命运,一切听之而已,即使反将残剩的自由失去,也天下之常事也。 ” 《我要骗人》一文说的 “ 自由早被剥夺 ” ,也指的此事。至 1936 年,在给黄苹荪信中还说: “ 仆为六七年前以自由大同盟关系,由浙江党部率先呈请通缉之人, ‘ 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 ’, 身为越人 , 未忘斯义 , 肯在此辈治下 , 腾其口说哉。 ” 他甘愿承当此等不自由的命运,所以,当一贯保持着师生之谊的李秉中向他表示,可以通过高层关系为他解除通缉令之后,他竟与之断交了。 左联集合的是进步的文学青年,也可以说是反叛的青年知识分子。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在其关于知识分子的名著《理念人》中论述过这类知识分子,说: “ 大体上说,反叛就像个受苦受难的请愿团。这些反叛者倾向于聚在一起,以便得到相互支持与增援,志同道合的反叛者的伙伴关系,支撑着从事斗争的疏离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激进的政治宗派为那些摒弃他们时代主流观点的知识分子提供道德和感情支持的重要性 …… 政治宗派经常表现出相当古怪的特征,但这是不足为奇的。与周围社会的隔绝和疏离的痛苦、孤独感,即使因同伴关系而有所缓解,也经常是十分强烈的,这会导致一种 —— 在这个世界安分守己的居民看来 —— 近乎病态的生活和思想作风。这类宗派的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高度的使命感,和为世界驱除邪恶的秘密教义的高尚意识,也时时强有力地激发着创造性的想像力。 ” 左联可能增强了鲁迅的集体抵抗的意识,但是,他与集体的关系并不密切,仍然一如既往地作着他的 “ 散兵战 ” 。然而,左联盟员柔石等人的被杀害,把他推向极度的悲愤之中。有诗为证: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他再度避难。此间,他为地下刊物《前哨》和美国《新群众》杂志分别写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和前驱的血》和《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抗议国民党政府。这个一直否定中国 “ 革命文学 ” 的批评家,在文章中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使用了 “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 的语词。青年朋友的血是他一直铭记着的, “ 暗暗的死 ” 成了他此后一再表现的主题。后来,他因周扬等人的行为而对左联表示失望,甚至阻止萧军等加盟;但是当周扬等奉共产国际之命解散左联时,又有了行将丧失的怆痛。用他的话说,是不愿意为此 “ 使亲者痛而仇者快 ” ,他是决心与专制政府周旋到底的。 这样,于是 1932 年 12 月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鲁迅来说是当然的事。关于这个团体,费正清介绍说; “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一个为政治犯呼吁的压力集团,而那些政治犯主要是学生阶层和知识分子 ” ; “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作为自由主义在个人试图对抗南京国民党政府日益独裁专横的势头,是值得研究的。国民党政府力图摧毁一切反对派的力量,压制不同意见,扼杀自由思想。这场徒劳的保障个人权利的运动,是由已故孙中山的支持者中间的几个自由主义者所领导的。 ” 首倡者是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和元老蔡元培,鲁迅胡适林语堂等也都加盟其中。民权保障同盟宣称,它不是政党,只是一个争民权的组织,不专为一党一派效力。对已被政府定罪的人,不加歧视,努力保障他们的人权。显然,民权保障同盟是借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一词,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践踏人权的独裁政治的。孙中山的 “ 民权 ” ,基本上停留在民族主权和人民主权那里,民权保障同盟的成立,却使人权问题在中国第一次具有了西方人权观念的实践意义。 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后,开展过各种卓有成效的活动,如营救陈独秀等政治犯,丁玲、潘梓年等共产党人,还有其他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调查南京监狱状况,声援各地争取人权的斗争,抗议希特勒派的一党专政的暴行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平时,鲁迅不出席集会,也不参加会议,包括左联的会议,但在接到民权保障同盟的会议通知时是一定先期而到的。在抗议政府和争取人权问题上,他是变得愈来愈激进了。由于政府的压迫,总盟和分会的十多个执委或者转向,或者消沉,或者敷衍应付,后来骨干分子只剩下四五人,这中间就有鲁迅。 1933 年 6 月 18 日,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铨突然遭到暗杀。杨铨死后不久,同盟的活动便告中止;经过大半年的挣扎,一个民间团体也就在白色恐怖中被扼死了。 在杨铨入殓的当天,鲁迅不顾朋友的劝阻,同许寿裳一起前往万国殡仪馆。他走时不带钥匙,实际上已经做好了随时遭遇不测的准备。接着,谣言四起,报纸还披露了一份 “ 钩命单 ” ,每个名字下面都注有代号,而他和杨铨的代号正好相同。鲁迅致信朋友说: “ 据闻在 ‘ 白名单 ’ 中,我也荣获入选 ” , “ 继杨杏佛而该死之榜,的确有之 ” 。但他推断,此种恫吓,其中至少有一半乃 “ 文氓 ” 所为,所以决定不搬家,不避居,继续他的没有团体的战斗。 |
(来源: http://book.sina.com.cn/2003-07-15/3/11953.shtml )
再加一解析
《惯于长夜过春时》
作者:鲁迅
体裁:七律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 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反动派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纵观全诗,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也有对慈母的牵肠挂肚的眷念;既有痛失朋友的无限悲痛,也有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慨!字字流血,声声下泪。长歌当哭,又怎能不激起我们这些读者的无限呢?
听录音;齐背。
[析]
作者写作本文时是“二月七一八日”,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作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作者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作者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作者“被捕,或是被杀了”,使作者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心情悲痛异常:“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作者不顾反动派淫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了这样的几句”。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来源: http://knowledge.yahoo.com.cn/question/1407110202726.html)
在诗坛贴以上后
-李唐-诗友将他的译诗贴如下:
Being used to a long night
Used to a long night during the spring time,
I held my wife and child with hoary sides.
Saw in a dim dream tears from the mother
Warlord's flag changing on the moat tower
My friends lost their lives, how can I endure
Raging to search a little verse in swords
I've nowhere to put out after recites
The moon shines on my dark clothes waterlike.
在诗坛贴过以上后, 曲未平 诗人建议以下:
下面是胡风的一首和诗,可一并读之。
如烟往事忆儿时,
莲有青芽藕有丝。
不死真情慈母泪;
无光冷色思城旗。
卅年旧梦余残疾;
万里哀思剩悼诗。
墓草久荒何日剪,
怎堪囚首对囚衣。
- 万家述评 - 步鲁迅、胡风韵,和诗一首赠丁子霖
[ 七律 ] 无题
当年六四血殷时,厄难临头梦断丝。
失稚揪心悲溅泪,屠城得手傲升旗。
凄凄岁月君思子,寂寂天涯我祭诗。
可叹星移经廿载,何时斗转换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