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系统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梁武帝大家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护持佛教的皇帝。他在位50年,到处修建寺庙,剃度僧人,翻译和流通经典,为当时佛教的兴盛做了很大的贡献。他自己还几次出家为僧,愿意在寺庙里当小沙弥,为寺庙做事,但都被宫廷和政府出钱把他赎回来。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生活也很清苦,但真正说来,他却不懂佛法,对世间法也不很精通,所以后来弄得家破人亡,被侯景困在宫里活活饿死。梁武帝的故事,后来成为外面、特别是儒家攻击佛教的重大口实,说这是佛法的过错。这个论断是不科学的,现在世界到处乱哄哄的,这儿有原子禅,那儿有污染,许多国家有战争,如果把这些归罪于科学的发展,试问,这到底是科学的过错还是世间烦恼的过错呢?这一点是要严格区分开来的。所以只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不行的。
到寺庙敬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是为了做‘功德’,也就是求福报。六祖明确指出:‘不可将福德便为功德’。这里六祖在功德和福德之间划开了一条线。 ‘功德在法身中’,法身修成了,才算有了功德。这与一般庸俗的理解有极大的不同。要知道,与成佛有关的才能称为功德。为什么呢?功德是方便你成佛的,是方便你解脱生死的,决不能庸俗地理解为修福。
六祖有六祖的系统,这个系统不等于世间学说的系统,又不同于佛教内其他宗派所建立的系统。六祖,也就是禅宗的系统是:要在自己的本性、内心中见道,以道为纲并范围万法、创造成法,这才是真正的系统。你看六祖在这里对功德的反覆说明,都是回归在自己的真实见地上,并且不离分毫,也不往别处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师。若要花言巧语、绕起弯子说,就不是菩萨心肠,也是没有见道。
如果我们过滤了精神中种种不实在的东西,清纯的自性就会现前。六祖对功德的解释,是以自己内心之中发出来的,不是做学问做出来的,所以不论怎么说,都滴滴归源。所以你看怎样才能成佛呢?——见性。怎样才能得到无上的佛法呢?——见性。什么是功德呢?——见性。一切一切,总不离明心见性,一切一切,都要回归这里。学佛的人不在这里下功夫,不论求这学那,终归是虚幻不实的,如同梁武帝一样。若论修福,你这些老百姓,哪怕那些达官贵人,还能与梁武帝相比吗?与人为善是好事,佛教强调布施波罗蜜,布施是求功德的,但千万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你做功德,千万不要执著了,企图回报,那么你所得的福德也可怜得很,更与功德不相应。所以,我们今天说一切功德,都应回向法身,不要回向下一辈子如何如何。学佛的人,特别是学禅宗的人,千万不要搞那类事情。志向一定要立得大,目标要紧紧盯著解脱和成佛才行。若说下一辈子,怎么了得尽呢?那是没有个完的。只有求得当下解脱,才能一了百了,彻底脱手。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 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念佛禅观
从疑问品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净土法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包括偏远的岭南。所以韦使君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六祖大师对此作了精辟的回答。一般修净土的人,听到六祖这一段谈话心里会有些不自在,但我希望他们能好好看看《坛经》,了解一下净土与禅宗到底有没有关系。
一般单纯修持禅宗的人,往往依据《坛经》的这一段文字来呵斥净土,而古代祖师也常常有这样类似的呵斥。但禅宗内也有相当一些有影响的大禅师提倡净土,如宋初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里就说六祖只具一只眼。为什么说只具一只眼呢?他认为六祖没有看到净土的好处。这是需要抉择的重大问题。有的人说,要禅净双修,一面参禅,一面念佛,三百多年来丛林里大多都是这样。有的人说,你念佛就念佛,不要在那儿搞双修,小心把你去西方的事耽搁了。还有一些人说,净土是一种没出息的办法,只知道靠著阿弥陀佛,自己没有半点英雄气概。有的人还说,一切都靠阿弥陀佛,那与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念上帝、念真主有什么区别呢?极乐世界与天堂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佛教又与那些宗教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说来说去麻烦太多了,一是修净土的人不愿意听,认为这是禅宗或外道在捣鬼;另一方面会使一些修净土的人产生怀疑。人家念佛念得好好的,你在那儿说东说西,出了问题
如果仅从表面上看,禅宗与净土的主张是不一样,但我们在这儿讲《坛经》,讲禅宗,要有个抉择,禅净间共同之处就还他共同,不同之处就还他不同。如果非得把禅宗、净土说成一样,那佛教内又何必分那么多的宗派呢?虽然不一样,它们却同样都是佛法。所以要知道,既然成立了一个宗派,就必然有它自己的特色,既各有特色,彼此间自然就有不同之处。但不论有多大的差异,它们都是佛法,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的。所以不能随便、简单地说谁好谁不好,这个结论不能下。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谈谈有关净土的知识,后面看六祖大师所讲的,大家就能有所取舍了。
净土有两种,一是诸佛的自受用净土,即佛自己享受的净土。二是应化净土,那是为众生而设立的。自受用净土又叫常寂光土。常就是不变,寂就是安宁,光是指智慧光明。这个净土是与佛的法身分不开的。而应化净土是佛为了众生,用愿力和通力设立的。若以净土为宗,我们要去的净土,就是佛的应化净土。
这里提一下,往生并不等于就了了生死,要了生死,非见道,非断烦恼不可,不然这个生死是了不了的,就是到了净土,你还得继续修行,只不过环境变好了。还有一点,就是要把念佛和称名区别开来,一般人把念佛号当作念佛,不是的,这只是称名而已,就是称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什么是念呢?念是不忘,念是念佛的种种功德,念是念佛不可思议的力量和智慧,而我们则是学习这一切。所以念佛是要在心里不要忘记佛,要使自己身语意三业的活动与佛相应,这才是念佛的本意。大家把净土的有关经论好好看一看,就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念佛了。
西方极乐世界大家是熟悉的,现在给大家介绍另外几个净土。有部经叫《阿屠佛园经》,介绍说,东方有净土名妙喜世界,其佛名阿屠毗佛,他也发了愿,欢迎众生往生。东方还有一个净土就是药师佛的净土,《药师经》就是介绍这个净土的。另外,往生净土还有一种,就是发愿上升兜率,到兜率内院。那是弥勒菩萨居住的地方。兜率内院也算是净土,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高僧,如东晋的道安法师,唐朝的玄奘法师,现代的虚云法师都是往生兜率内院的。
弥勒菩萨为什么要住在兜率天呢?因为他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他是下一世的佛,因此不会舍弃需他领导的这个世界。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发愿往生兜率内院的大师,都是悲心很重的,能荷担如来家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大角色,他们也不愿舍弃这个世界的众生。有部经叫《弥勒上升经》,讲弥勒菩萨如何到兜率天的。还有部经叫《弥勒下生经》,讲弥勒菩萨如何来临世间的。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就是与弥勒菩萨结缘,也就是准备以后帮助弥勒菩萨度化众生,并一起成佛。这也是一种净土思想,而且是要把我们这个世界改造成为净土的。
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呢?首先就得估计自己的力量行不行。有部经叫《般舟三昧经》,就用指导人们用净土的思想,用念佛的方法使你现前得定,在定中可以看见西方三圣。我们凡愚之处就在于妄心太重,心灵是难得明明历历的。现在一些对气功有些深入的人都知道,调身容易,调息也不难,难就难在调心。功夫用到调心的时候,念头往往收拾不住。般若三昧就是帮助解决调心问题的,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闭关,就是闭关念佛,里而有种种方法,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以闭关的办法来念佛,来专修,或七天,或四十九天,在印度叫‘小七’、‘大七’。打七并不是我们中国创立的,在印度先就有的,佛经里明文规定,在这一时期你就得专修般若三昧,要念佛的功德,佛的像好,佛的种种一切,把自己的心全放在这上面。念到最后,一切杂念息了,万念归于一念,精神也就专一了,稳定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就来了。要知道,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而且就在各人自己的心中。这个力量出现后,就在现在,阿弥陀佛就会出现,见了一个阿弥陀佛,等于见了千万亿的佛,而且你也决定可以往生。
憨山大师晚年说,现在有很多人念佛感到不得力,虽是易行道,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受用。所以念佛是念佛,仍然要守戒、修定、修慧、闻思修,六度万行要配齐才行,单凭一句念佛是不行的。道理很简单,就在于念佛看是不是用‘心’在念,若用‘心’在念,那么戒定慧、六度万行必然都在其中了。大家可以做个试验,你看你在喜怒哀乐之中,在日用动静之中,自己回光返照,念一句阿弥陀佛效果如何?在矛盾是非,利害得失等关头,一句阿弥陀佛下来,能否把那些偷心打掉,能否使自己气象祥和。这些都是检验功夫的基本方法。那些功夫上手的人,一句阿弥陀佛,如同紧靠须弥山,自己在万事万物之中就作得了主。你若达到这样的功夫,往生与否,想都可以不用想了。阿弥陀佛不接你又接谁呢?若你现在的事都没有把握,没有力量,也作不了主,那么临命终时往生的可靠性就不那么大。
六祖大师是提持禅宗的,他当然应当强调禅宗;他谈净土,并没有反对净土,只不过是把净土纳入禅宗的认识上来讲。再如后面六祖讲戒定慧,都是纳入了禅宗的认识,这是宗风使然,以戒定慧言,教下各宗都是先戒次定次慧。在六祖那里就成了先慧而后戒定。深一层说,戒定慧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先后之分。并不是六祖故意这样讲,禅宗的法就是这样,不二法门就是这样,离开了这种方法,就不是禅宗了,认识到了,即定即慧即戒,这样对开悟来说,就方便得多。你若要先戒后定后慧,当然可以,同样是佛教的方法嘛,你若要修禅宗,就非行定慧等持。所以唐代有人问药山禅师如何是戒定慧,药山说老僧这里无此闲家具。戒定慧是互体而通的,你一个就不能了,还来问三个,这对开悟是有障碍的。
话说回来,真正修净土的人,就应好好去修,不要听禅宗一说心里就怕了。你一心一意地修,见佛那天,说不定就是开悟的那天。并不是念佛就不能开悟,若能定中见佛,离开悟还会有多远呢?同样,修禅宗的人也不要怕人说,正报一转依报也会转,这边一开悟,那边就是常寂光土。对有些事情禅宗的看法是反的,到了你真正感到一点抓拿、依傍之处都没有的时候,千万不要害怕,那恰是最好最妙境界快来的时候;你若还有所抓拿,有所依傍,就与开悟隔了十万八千里。当你感到内也靠不住,外也靠不住,佛也靠不住的时候,仍然敢笔直走下去,见法身就快了。
上面提到这些,在佛经里都是有根据的,如《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上就说,只要证了无生法忍,必然就会有净土。这部经是禅宗祖师们提倡过,四祖大师就是叫人以这部经来修。所以不要一提禅宗就以为不要文字了,禅宗恰恰是从佛的经教中产生出来的,你若把《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看完,里面说的比禅宗祖们说的还吓人,而禅宗祖师们的提持,也没有超过这部经的。
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有关净土的开示,与其说是批评念佛,不如说是提持禅宗,也就是用禅宗的方法,达到和超过念佛法门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六祖这一段开示,就是要你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天下有比这个更可靠,更实在的吗?先不要谈到西方,你现在到底在哪儿呢?这是可以讲道理的,也是可以直接体验的。若问死了以后有没有呢?禅宗的回答是现在的你有没有呢?若说有,一会儿你欢喜了,一会儿你恼怒了,一会儿你很健康,一会儿又躺在医院里了,等等等等,从小到老,那么多模样,到底哪个是你呢?说了解自己吗?三天不吃饭,一点精神也没有;这口饭进了肚皮,以后的种种变化你管得著吗?想漂亮,却长丑;想长高,却长得矮;想发财,却一辈子穷。把这些帐一算,多现实哪!我认为,只要认识了自己,西方世界有没有,三明六通有没有等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就是六祖的法门,这就是禅宗的入手处。‘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听住处怕安乐’、‘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就是六祖的总纳,六祖说净土的一切,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上来,全部佛经也可以说归结在这一点上。所以说:‘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出家信众和在家信众如同佛法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所以六祖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而这里的无相颂,更是专门说给在家人修持的。依照这个无相颂修行,你的家庭、单位、生活和工作都会处理得和谐,有了安宁的心理和环境,再在明心见性上很下功夫,那么,你是能够有所成就的。
直心是道场
把浩瀚的佛法简要地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是中国僧人的一大贡献,因为印度的佛法实在太多太繁,往往使人摸不著头脑。中国人的传统之一就是喜欢简易直截。在天台宗那里,更精炼为止观,止是定,观是慧。而禅宗呢?则只谈明心见性这一著。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禅宗讲明心见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戒也是这个,定也是这个,慧也是这个;世间是这个,出世间也是这个。把一切法的界限打破,明明白白指出这个来的,是禅宗,是从禅宗开始的,佛教其他各宗各派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一点,就是不二法门的精义,而且就在你自己身上,就在你的自性之中,不需要别处去找。你看,在家出家不二,戒定慧不二,内在的身心、外在的世界不二,西方净土、东方秽土不二,烦恼菩提不二,生死不二,等等等等,一切回归不二。这样,你要解脱,你要成佛,中间就没有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了。这一点,不是禅宗故意指出来的,佛法的真理就是如此。
有的人学问很好,讲戒定慧一整套,但在生活却把持不住,烦恼多得很,他自己也明白,于是想修定来改变自己,但是不行,一坐下来就打妄想,弄得自己苦恼不堪。这就是与戒定慧隔了一层,而且越走越远。要知道,生活中就是戒定慧的道场,永嘉大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里戒定慧全有。永嘉大师还说:‘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这就是禅宗的方法与境界。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念念都在这个事情上,从因上来讲,就是功夫,从果上来讲,就是定,这就是禅宗讲的一行三昧。前而我们曾谈到《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在这部经里,释迦佛问的全是不二,文殊菩萨答的也全是不二,你把这部经读完了,才知道禅宗哪里是什么教外别传,而是教内嫡传,是释迦佛的真传。自四祖道信大师以后,很少有研究这部经的,这部经不过几千字,对不二法门的谈论,的确是太高妙了,有些地方比《金刚经》还要彻底。本来的佛的法,不能说这高那低的,若从各部经的作用来讲,与受持的人的因缘来讲,则各有不同。我读《文殊般若》是得了好处的。一行三昧就是这部经提出来的。六祖在这里谈一行三昧,那不是随便谈出来的,而是有四祖——五祖——六祖这一层传授的关系。
净土念佛,教人得念佛三昧,念念不忘,久后可以得定;密宗持咒,教人得持咒三昧,久后也可以得定。六祖这里讲的,就是要大家在一切时间和地点,不论行住坐卧,都要‘行一直心’——念头不要拐弯。我们学禅宗就要这样,在一切处,不论行住坐卧,都要念念不忘般若,念念不忘自已是佛,念念不忘一切法空,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得定,就可以开悟。所以《维摩诘经》说:直心就是道场,哪儿去找这么好,这么方便的道场呢!这就是一行三昧。
我们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常行一直心’,心里认为是对的事,当然可能做,但做了要吃亏怎么办呢?你就不要怕吃亏嘛。这里是吃亏,那是却讨了便宜,当下敢于吃亏之时,就是你当下断此烦恼之时,同时也是你当下做了功德之时。吃了一个亏,断了一个烦恼,作了一件功德,何不乐而为之呢?现在经常有人说老实人吃亏,但不知道老实人最容易成佛。有的人爱引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来遮掩自己的丑恶行为。这就是佛教里所说的‘邪见’,千万不能信那一套。要记住,作好事就不要怕吃亏,要修行就不要怕吃亏,不怕吃亏就是直心,就是道场。
六祖在下面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道须流通’,学道就是要流通,精神解放了,自然就会活泼起来。如果一个人学道反而成了呆子,那学的是什么道呢?什么是流通呢?‘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你如果做到了‘于一切法勿有执著’,那么自然整个身心就流通了,也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不要忘记这个东西,同时也不要执著于这个东西。这实际就是一行三昧,就是一切放下,全体放下,对事不要执著,对法也不要执著,不论四谛法,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都要放下,都不能执著。若认为有个法妙得很,自己很得好处的舍不得放下,那么,这个很妙的法就在这里把你障住了,把你缚住了—— 应该说自己用这个法缚住自己了。
我就是真如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顿悟是认识自己,渐修也是认识自己,但自己对自己而言,还有什么差别呢?认识别的或许还难,自己认识自己还有什么障隔,还有什么难的呢?这里当下即见:为什么不可以顿悟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顿渐只是假名,顿悟都是多事了。不悟是你,悟了还是那个你,这个‘自己’,可是不增不减的,所以不要在法上执著有什么顿,有什么渐,只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就绝对错不了。
下面六祖提出了自己的纲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件事本来是一回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六祖把它分为三点来说。‘无念’这个法出自于《楞伽经》,也不是六祖发明的,我们在前面已经两次谈到了无念,这里再强调一下,无念,简单明确地说,就是不执著,就是对里里外外的一切事情都不去执著,连这个不执著也不要执著。要知道,一切法空还有一个理解,就是一切法都是活的,不是死的,你把它弄死了,就是有念,就是自缚了。
任何人,都是在有念之中生活,都在‘二’之中生活,于是就有烦恼和生死。无念,就进入了不二,不二,就没有那些念头,如主观、客观、善恶、是非、过去、未来等那些相对的东西。如果要问什么是主观,禅宗的回答是:客观。如果要问什么是因,禅宗的回答是:果。禅宗认为,主观就是客观,因就是果。离开了客观哪里去找主观呢?离开了因哪里去找果呢?反过来也一样,总之不能执著于一面。
《金刚经》内有许多著名的语句,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前念已经过去了,哪儿去找呢?现在这个心你抓嘛,抓不住,一念当头,转瞬间就成了过去。未来心更说不清楚,谁知道未来是什么呢?如果有谁横了心,非要把过去现在未来抓那也是水中捞月,空抓一场。在这个意义上,六祖说无念,无相,无信真是太亲切了。
六祖对无念、无相、无住作了总总解说这后,又总提了一下:‘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其如来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一方面,无念的这个‘无’,要除去一切相对的,属于‘二’的种种思维分别;另一方面,无念的这个‘无’,要除去一切尘劳烦妄想。而剩下的这个‘念’,就是‘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的法体,就是真如本性。归根到底,念就是念自已,自己的真正本性就是真如。
真如在佛教里是个非常重要的名词,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真如。真为不假,如则不倒,宇宙的真实就是真如,而这个真如又决不能离开我们的认识。如果说宇宙有个真如,我们在真如之外,那就错了。真如以外是没有任何东西的,一说真如,宇宙人生全包括在自己身上;一说真如,绝对离不开你能知的那个心,所以你那个心就是真如。你想,没有我们这个念头,认识、知觉,谁在说真如呢?若那个是真如,那我们自己呢?如果我们自己是假的,那我们所认识的那个真如可靠吗?所以,必须你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你;念就是真,真如就是念。六祖的这一大段,望大家好好参照学习。对六祖讲的这些一定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深入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之中,要‘口念心行’,这样,才真正的学禅宗,才正是六祖的弟子。
六祖最后说:‘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顿悟顿悟,依据是什么呢?六祖这里谈的,就是顿悟的依据。没有这个就在我们念头中的、常自在的真性——真如自性,我们凭什么去顿悟,不说顿悟,渐修也失去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