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朱楼梦(五十八):钗黛合一

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情怀,一个现代人的古典情思,一个女人探索宇宙人生的心路历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二十二回里元春组织姐妹们写灯谜,谜底都是预示人物命运的“谶语”。元春和“爆竹”,迎春和“算盘”,探春和“风筝”,宝玉和“镜子”,宝钗和“竹夫人”,人物命运和谜底的关联都一目了然,唯独黛玉的“更香”需要点儿分析探究才能理解。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此诗第一句脱胎于杜甫的“朝罢香烟携满袖”,点明了是谜底是一种香。“琴边衾里两无缘”则排除了各种香炉。“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鸡人”是周礼里的官名,专管报时的。这两句暗示此香和时间有关。“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描述了此香燃烧时的形态,从上到下,从外到里。最后一句“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还是在暗示此香和时间的关系。

为什么黛玉的命运象征会是显示时间流逝的“更香”呢?我想得从红楼研究中最有争议性的命题-----“钗黛合一”说起。

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看到的正钗册子里只有十一幅画,“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是同一页上的两个形象。再联想到引领宝玉尝试性爱的警幻仙子之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很明显是综合了钗黛特点的同一个人。而十二钗最后一页上的人物正是令宝玉牵挂到吐血的“秦可卿”。作者显然在暗示他笔下两个轩轾不分的女主人公,其实是同一个物的两个性格侧面。她们的分别就如同女人的容颜,在烈日和月光下猛看来截然不同,但细细打量,还是能看出“大段儿未改”。

越读《红楼梦》,越觉得宝钗和黛玉是同一个人的两面,或者说同一个人在人生中的两个阶段。黛玉是小时候的宝钗,宝钗则是长大后的黛玉。她们的形象不是相斥的,而是互补的。宝钗表面上从容淡定,可是正如她自己所说,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女孩,否则一肚子的闲书戏文哪儿来的。而黛玉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渐渐摆脱了小女孩子的敏感任性,变得含蓄体贴,甚至开始关心家计(第六十二回)。

除了那幅正钗画页外,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暗示了“钗黛合一”。比如潇湘观的招牌植物是竹子,黛玉的外号是“潇湘妃子”,泪洒斑竹的妻子形象,而宝钗的命运象征正是“竹夫人”。再比如蘅芜院的经济作物是各种香料,而黛玉也有个可爱的生理特点-------体有暗香,她的命运象征是记录时间流逝的“更香”,和宝钗的“冷香”只有一字之差。 “冷香丸”的珍贵正在于制造的时间难以掌握,暗合了“更香”的时间寓意。

同一个女人在不同的时空中是会展现出的不同的容颜和个性的。黛玉是十五岁前“淘气”的宝钗,宝钗是十五岁后冷漠的黛玉。宝钗来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就是“十五岁”,黛玉和宝钗从情场对手变成知心朋友始于“金兰契互剖金兰”,而那一年,黛玉自述也是“十五岁”。民间习俗上认为“十五岁”是少女的“及笈之年”,标志着女子从儿童走向成年。

从小说的结构上讲,“十五岁”是黛玉个性的分界点,前面的她痴情任性,对宝玉的爱和关怀,不加掩饰,也没有任何功利考量。后来的她就懂事多了,比如怕贾政回家让宝玉受气,“每每推睡,不大兜揽他。宝玉也只得在自己屋里,随便用些工课。”这份心思就很象宝钗,到了第六十二回,黛玉和宝钗已经好到了喝一杯茶的地步。宝钗和黛玉从双峰并峙到融合转换,体现了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以及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准确观察。

黛玉并非死于疾病或者情变,而是在岁月的荏苒变迁中,容貌和性情都渐渐改变,从让宝玉愿意“诉肺腑”的红颜知己变成了令他无言的“竹夫人”。也就是说,宝玉跟黛玉/宝钗的故事其实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生死纠缠,而是同一个男人和同一个女人的情感在时光中逐渐磨蚀、蜕变。

多少夫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霜坎坷后,在某个清晨或黄昏,凝视曾经深爱过的枕边人时,突然觉得对方的脸变得陌生可憎,领悟到彼此间已经无泪无言。宝玉和黛玉/宝钗的悲剧不过如此,和天下所有不幸的婚姻一样深沉而普遍。

寒枝 发表评论于
这个,我也不太同意。钗黛的不同,在于她们人生的原则不同。宝钗的目标在于如何在生存的大前提下活得更好,而黛玉的目标在于如何坚持自己清白的个性,敏感的爱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不为生死考量。
黛玉的“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是她跟宝钗最本质的区别。
宝钗的聪明才智,都是入世之道,她是断不会为了虚空的“好高”和“过洁”而牺牲任何实在的利益的。
也正因为如此,她有可能从一个顽皮任性的小女孩儿蜕变成面面俱到的宝钗,而黛玉却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她不肯妥协的坚持。
我还是更喜欢黛玉,只因为她的生命虽短,却美得更纯粹。
asunnylife 发表评论于
Sorry I can't type Chinese now. But I remember that this poem of 更香 belongs to 宝钗, not 黛玉. 黛玉 didn't write any 灯谜 on that day...

Maybe I read a different version of 红楼梦...
月夜秋山 发表评论于
这一节所发议论,真是前所未闻,极有新意。在你笔下,也颇觉合理,虽然我自己不完全接受。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