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纽约华人移民生存状况数据 ZT
纽约华人移民生存状况数据 ZT
据美国《侨报周刊》报道,1月13日,纽约州主计长迪纳波利(Thomas DiNapoli)公布了“移民在纽约市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报告。几天后,财政政策研究所(Fiscal Policy Institute)也公布一份题目为“移民与经济”的报告。两份报告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即移民对经济的贡献与其人口所占比例大致相当。值得一提的是,纽约大都会地区的中国大陆移民呈两级分化,高薪酬高技能的专业人士与低薪酬低技能的劳工都占较大比重。
主计长报告重点摘要
在1970年至2008年间,纽约市的外国出生人口增加超过一倍以上,达到300万人,而美国本国出生人口却减少了100多万人。2008年,移民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6.4%(为1970年占有率的两倍),占全市劳动人口的43%。超过190万名外国出生的劳工是在纽约市就业,包括285000名通勤人士。而在纽约市的通勤劳工人口之中,有30%是外国出生的人士。
2008年,移民在纽约市的经济活动总值达2150亿美元,此约为全市生产毛额的32%。在2000年至2007年间,外国出生居民最为集中的十个社区,享有较纽约市其他地区更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纽约市外国出生人口的家庭收入中间值,由1990年的23900美元,几乎成倍地增至2007年的45000美元,增加速度比通货膨胀还快。在1990年至2008年间,在纽约市拥有住宅的移民人数倍增。2008年,所有住宅屋主中60%是外国出生的居民。
外国出生的劳工在护理、精神病治疗和家居保健助理等职业中占72%;在领有执照的职业护士和注册护士中占了半数以上,在内外科医生中占了46%,在会计师和稽核师中占40%;在行政主管中占了27%;并在中小学教师中占了21%。
州主计长报告指出,移民已经是纽约市近来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在2000年至2008年间,纽约市的移民劳工人数增加了68%,他们的薪资增加了近39%,他们对纽约市生产毛额的贡献提升了61%。这些增幅都超过该市美国出生人口的同类数值。
人口趋势
多个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塑造了纽约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在20世纪期间,移民占该市人口的比重于1910年达到高峰(41%)。1970年时,移民则仅占总人口的18%。虽然该市的总人口数于上世纪70年代下降,移民人口却再度开始增长——这为该市日后的人口回升奠定基础。
在1970年至2008年间,纽约市的移民人口增加超过一倍至300万人,而美国出生的人口却减少了100多万人。因此,2008年移民在全市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为36.4%——为1970年占有率的两倍。
移民的增长主要发生于1990年至2000年之间,当时外国出生的居民数量增长近38%,而本国出生的居民减少了2%。2008年时,超过300万移民居住在纽约市,另外还有285,000名移民通勤至纽约市工作。纽约市的移民来自于148个不同的国家——虽然其中有52%的人主要来自10个国家。来自多明尼加共和国的移民最多,其次是中国、牙买加、墨西哥、归亚那、厄瓜多尔、海地、特利尼达及托巴哥、俄罗斯和韩国。
生活与工作
纽约市一直是个由社区构成的城市——在当地生活和工作的人各具特色,从而使各个社区也各具特色。在美国人口普查局所划分的55个社区之中,有9个社区的移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在另外十个社区之中,移民在总人口中的占有率为40%至50%之间。整体来说,皇后区和布鲁克林这两个行政区的移民居民集中度最高(分别为47%和37%)。在该市移民集中度最高的十大社区之中,只有一个不是位于这两个行政区内。这十大社区的移民主要是来自于中南美洲、加勒比海、俄罗斯、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
从2000年到2007年,这十大社区的经济增长比纽约市的其他地区强劲。大部分的增长集中于员工人数少于20人的小型公司。
产业与职业
超过190万移民是在纽约市工作(占总劳动人口的43%),并成为许多产业的主要劳工来源,包括:个人服务业、建筑业、休闲餐饮业、制造业,并且为保健及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半数劳工。
在皇后区,移民构成了超过半数的劳动力——占有率比任何其他行政区都大。在皇后区的大部分产业,移民都是最主要的劳工,所占比率最低者是在政府和公用行业。在布鲁克林,移民构成近半数的劳动力。而且,个人服务业、制造业、休闲餐饮业、保健及社会服务业的大部分劳工都是来自于移民。在布朗士区,移民在个人服务业的占有率达到80%——这是各行政区所有产业中所有产业中的最高度集中的行业。整体而言,移民在休闲餐饮、零售及批发、制造、建筑、运输、保健及社会服务等产业中的劳工都居于多数。在曼哈顿,移民在个人服务业、休闲餐饮业和建筑业的劳工中居于多数。在史丹顿岛,移民在总劳动人口中占有四分之一,但未成为任何产业中的多数劳工。
在纽约市工作的移民所从事的职业非常广泛。拥有最多外国出生劳工的五种职业是护理、精神病治疗和家居保健助理;清洁工和大楼清洁人员;女佣和管家;建筑工人;以及注册护士。移民劳工在多个不同的职业业都占有很大的比率。
尽管许多移民是从事低薪酬的职业,他们在较高薪酬和较高技术性的职业中也有不错的表现。例如,纽约市的化学工程师100%都是外国出生者,外国出生的劳工也在生物医学和农业工程师中占有40%,在行政主管和立法人员中占有27%,并在中小学教师中占有21%。许多外国出生的劳工还从事医疗护理业。例如,72%的护理、精神病治疗及家居保健助理都是由移民担任,56%领有执照的职业护士是移民,55%的注册护士及46%的内外科医生是移民。
经济活动
2008年移民的经济活动总值达2150亿美元,约为纽约全市生产毛额(GCP)的32%,而且,移民对GCP的贡献一直在成长之中——2000年至2008年增加了61%,这反映出移民劳动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参与率高,以及薪资成长。
移民家庭收入的中间值从1990年的23900美元几乎倍增至2007年的45000美元,以将近15%的幅度超越通货膨胀率。这项增长让越来越多的移民拥有自己的住宅。在1991年至2008年间的增幅将近50%。
贡献比与人口比相当
财政政策研究所的“移民与经济”报告,主要根据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和美国社区调查(ACS)2005-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份报告与州主计长的报告,在区域统计上有所不同,后者分析了纽约市,前者分析了25个全美最大的大都会地区,其中“纽约大都会地区”不仅包括纽约市,还包括纽约市周边的长岛,新泽西和宾州部分地区。
财政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凯利克(David Dyssegaard Kallick)指出,尽管移民在不同地区呈现多元化,但在所有这25个大都会地区,移民对经济的贡献都与其人口所占比例基本一致。这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第一,移民跟本土美国人比更倾向于成为劳动力,因为他们来美国主要是为了工作,大部分人年龄在是16岁到64岁之间;第二,移民在很广泛的行业里工作,并且有些人自己做生意。
在上述25个地区中,大约97%的移民分布在四大行业中:管理和专业性行业,技术、销售和行政支持,服务业,和蓝领行业。
收入比较
全职工作的美国人中间值收入为38000元。以中档收入的注册护士/制药师/健康治疗师为例,移民和美国本土人赚的钱差不多,前者年收入66000元,后者61000元。
高收入的行业,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移民赚的钱少于美国本土人,但在大城市,他们的中间值收入仍高达80000元。在服务行业,无论是移民还是美国本土出生的人,赚的钱都不多,以大都会地区的食品工人为例,前者年收入为19000元,后者为21000元。
大陆移民两级分化
根据ACS的统计(2005-07),纽约大都会的中国移民劳工人口(中国大陆移民,不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约有166000人,占劳工人口5%。
担任“移民与经济”顾问的邝治中教授指出,中国大陆移民呈现出两级分化,高收入高技能的专业人士和低收入低技能的工人,都占较重比例。例如,行政和管理人员占12%,专业人士占9%;而食品工人也占了15%,食品料理业是华人就业最多的领域。
另外,中国大陆移民中,注册护士/制药师占1%,教师/教授/图书管理员/社会科学工作者/社工/艺术家占5%,技术员站4%,销售人员(地产/金融/保险)占3%,销售人员(收银员和店员)占9%,行政支持人员占11%,家庭佣人占5%,消防员/警察占0.1%,保安/清洁工占1%,牙科,医疗和护士助理占3%,机械修理2%,建筑行业2%,精密制造2%,机器操作员占8%,装配员1%,司机5%,建筑工人3%,农业0.3%。
移民改革
在谈到移民对经济的贡献的同时,不得不谈到移民的花费。但是上述这两个报告都没有这部分内容。在关于移民改革的讨论中,移民,尤其是无身份移民,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方面带来的负担,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美国政府花在移民身上的钱超过移民创造的经济利益,并且根据这一思路对移民采取保守态度。
移民究竟花了美国多少钱?以下两个报道提供了一些参考数字:
移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根据人口普查做出如下统计:户主为非法移民的家庭,2002年花费了联邦政府超过263亿元,然而他们缴纳的税收只有160亿元,也就是说,联邦政府白花了大约104亿元,平均每个家庭2700元。还有人指出,低技能移民(没有高中学历)也给美国带来负担,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平均来说,在2004财年中,低技能移民家庭每户获得联邦政府福利30,160元,但他们才缴税10,573元,换句话说,他们从政府拿到将近3元的福利,但只交1元的税。
上述移民对经济贡献的报告,是否能作为依据,促使立法者做出有利于移民的改革呢?对此邝治中指出,这份报告不一定能够帮助解决当前的移民问题,但它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宏观的图景,可以给当政者作为移民改革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