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09期 来源www.cngc.com.cn |
城内可听见近郊隆隆的炮声,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们早已逃跑一空,英、法等国的外交使团也开始分批撤离,无法逃走、也无处可逃的妇孺们哭泣着,徒劳地试图寻找一两处安全的地方。还未从上一次惨败中恢复过来的士兵们正在紧张地加固工事,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将绝望写在脸上。 苏俄红军就在城外,正准备对华沙发动最后的攻势。这场战争已持续多年,战士们对最终的胜利充满信心。因为领导他们的是已经横扫了半个波兰、被欧洲军界和传媒称为“红色拿破仑”的西方面军总指挥—— 27 岁的图哈切夫斯基将军。在 7 月份,他指挥红军己经给予波军数次歼灭性的打击,几乎所有人——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相信波军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华沙在等待。 波兰在等待。 整个欧洲都在等待 。
风云际会 1914 年至 1918 年,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重大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欧洲。它将死亡带给世界的同时,也为饥寒交迫的人们点燃了希望的火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宣告了一个全新国家的诞生,这个国家将注定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改变人类历史。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维埃俄国在成立之初,遭到了来自国内外敌人的仇视和打击。 1918 年 2 月,苏维埃政权建立不到 3 个月,美国驻俄大使弗兰西斯即建议本国进行武装干涉。 3 月,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在国会呼吁对俄国采取行动。 英、法、美等国最初希望通过扶植俄境内的捷克军团(主要由叛乱的捷克战俘组成)和高尔察克、邓尼金等部来打败苏俄红军。协约国的军事顾问们不停地出谋划策,他们的船队源源不断地驶向白军控制的港口。仅美国一国,在 1919 年的夏秋两季就向邓尼金提供了 10 万支步枪、 300 万发子弹、 20 万发炮弹和数不清的被服。白军依靠雄厚的补给,一度占领了苏维埃俄国四分之三的土地,并控制了俄国南部主要产粮区,对红军形成了东、南、北和高加索数条战线,不断发起凌厉攻势。年轻的工农红军没有被击垮,在近两年几乎不间断的作战中越战越强,先后于 1919 年和 1920 年彻底击败了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主力,保卫并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 苏俄红军不断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日益巩固让列强们如坐针毡。协约国集团于 1920 年初提出了新的干涉计划,这回他们把宝押在了波兰身上。 波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受益者。 1918 年 11 月,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波兰人民在经历了 123 年的亡国之痛后,终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了自己的国家。自 1795 年被俄、普、奥三国瓜分以来,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数波兰仁人志士为了自由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每一次均以失败而告终。如今,在品尝到久违的自由的甘美的同时,波兰人心中也在孕育着狂热和梦想。昔日的侵略者和压迫者——俄国,现在已伤痕遍体、自顾不暇,而且面临着几乎全世界的敌视和攻击,波兰人想当然地认为恢复祖先荣耀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临时政府首脑——毕苏斯基提出了“从海到海”的口号,即从波罗的海到里海,全面占领乌克兰第聂伯河地区和白俄罗斯,恢复 1772 年波兰全盛时曾经拥有的版图。 从 1919 年 4 月开始,波军对苏俄进行了一系列试探性的攻击。当时红军的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两线,无暇西顾。这使得波军进展顺利,先后攻占了维尔纽斯、明斯克等重要城市,并与以彼得流拉为首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达成相互承认独立、共同对抗苏俄的协议。 战场上的胜利使得波兰人忘乎所以, 临危受命 英、法、美等国对波兰的这次进攻寄予厚望。美国为波兰政府提供了一亿一千万美元的军用物资和粮食,法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并派遣以魏刚将军为首的军事代表团。仿佛被注射了强心针,波军两个星期内就推进 面对严峻的战场态势, 确实,在 20 世纪上半叶各国灿若星河的将星中,很少有像图哈切夫斯基这样,把力量与智慧、高贵与粗犷、运筹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所有欣赏他的人——从列宁到伏龙芝,和所有仇视他的人——从丘吉尔到希特勒,都承认并尊重他那天才的军事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图哈切夫斯基中尉被德军俘虏。囚禁期间,图哈切夫斯基策划了五次逃跑,直到第五次才成功逃脱。这期间,他还帮助了战俘营中的朋友、一位法国大尉成功逃脱,这位法国军官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戴高乐。 图哈切夫斯基逃跑后,取道巴黎回到家乡,不久就发生了十月革命。经过短暂的观望和思想斗争,他义无反顾地站到了人民的一边。在激烈的内战中,他先后指挥第 1 、第 8 和第 5 集团军,并出任高加索方面军代理总指挥,在消灭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白军的战役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列宁的高度评价和信任。 如今,西线危急,列宁再一次想到了这位年轻的爱将。图哈切夫斯基临危受命,没有辜负领袖对他的期望。针对波军凶猛的进攻,图哈切夫斯基果断采取以攻对攻的策略,虽未取得预想的战果,但初步遏制了波军的势头,分散其兵力。随后,经过充足的准备,在集结了大量兵力、完成了必要的物资保障后,图哈切夫斯基指挥所部第 4 、第 3 、第 15 、第 16 集团军发动了 7 月战役。 从 7 月战役,实际上是图哈切夫斯基日后大纵深作战理论的预演。在这场战役中,红军强悍的战斗力和图哈切夫斯基本人机敏果敢的指挥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整个欧洲都惊恐地关注着图哈切夫斯基的攻势,人们惊呼:拿破仑复活了。 兵临城下 红军已兵临华沙城下,波兰的失败近在眼前。协约国耐不住性子,又跳了出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发出照会,提议双方停战,要求苏俄承认波兰的独立,并建议波俄两国以布格河为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致信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威胁说,“如果苏维埃军队继续深入波兰,它与协约国之间的破裂将不可避免”。同时,力促波俄双方开始和平谈判。苏维埃代表在大胜之余并没有提出过分的条件。他们表示,尊重并承认波兰的独立,并不要求波兰政府进行战争赔偿,边界问题可以寇松照会为原则进行商讨。但苏俄政府并未一味的无原则的退让。他们在条约中先后提出:“波兰政府将复原其军队至 5 万人。为了维持秩序将组织工人民兵队。”“禁止在波兰制造武器和战争物资。”“波兰承担责任,为在战争中战死、受伤或致残的公民家庭分土地。”这样,在最大限度地削弱波兰战争机器的同时,还为波兰实行土地国有化、进行苏维埃革命创造了条件。 条约苛刻了一点,但英法两国都认为波兰已无路可走。劳合·乔治公开建议波兰接受苏俄的和平条件。 但是毕苏斯基拒绝了。 毕苏斯基出身于波兰贵族,但并非望门。他的父母实际上是立陶宛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与生俱来永不言败的秉性使他从少年时起就立志以波兰的独立为终身事业。 1887 年,他因被指控策划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东西伯利亚。 1892 年回国,参加波兰社会党,并成为该党领袖。 1908 年,由于社会党内部的斗争而脱离该党。 1909 年,在德奥的支持下,他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但事发未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毕苏斯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实现他一生理想的重要机会。他迅速带领一支小部队越过边境,随后组织起波兰兵团,配合奥军对俄国作战。 1918 年 11 月,毕苏斯基回到华沙,不久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临时政府的元首。 成功和权力往往伴随着野心的膨胀。历史已将波兰独立之父的桂冠赐予了他,他还进一步地梦想成为波兰复兴的英雄。在一路高歌猛进之后,终于在年纪小他一半的图哈切夫斯基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毕苏斯基当时面临的战场形势足以令任何一个指挥官绝望:红军前锋已抵华沙和利沃夫,波军几个残破不全的集团军守卫着从华沙到利沃夫长达 军队士气低落、将领垂头丧气,盟国又劝他赶快和敌人议和,他重要的军事顾问、法国的魏刚将军倒是忙着和他的参谋们制定一个军事计划,但这个计划只是以维斯瓦河为防线坚守,然后伺机反击。 毕苏斯基没有答应苏俄的和谈条件。他知道这样的条件对他代表的地主和资产阶级政府而言,就意味着死亡。他也没有看上魏刚的作战计划,那个纯粹的防御计划不能给他带来胜利,也就是个死亡的计划,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在华沙城里一片恐慌的时候,红军将领们则一派喜气洋洋。在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来到明斯克。在对形势进行研判后,他认为华沙之敌已不具威胁,原定的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并力进攻华沙的计划已经不再符合实际,因此决定由图哈切夫斯基单独进攻华沙,西南方面军则改为进攻利沃夫。他命令图哈切夫斯基不得晚于 这样,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将在难以有效地互相支援的情况下,去进攻各自的目标。 图哈切夫斯基在领受任务的时候没有提出异议。他对即将到来的华沙之战还是很乐观的。按照总司令的命令,他迅速做出了攻占华沙、全歼波兰守军的部署。但不知为什么,一向习惯靠前指挥的图哈切夫斯基这次选择了在明斯克指挥部队。在制定了本方面军的作战计划后,考虑到西南方面军任务的改变使其左翼有所暴露,他请求西南方面军指挥部用 12 集团军进攻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来保证左翼的安全。 但是红军总指挥部并没有看到 12 集团军参加华沙战役的必要性,西南方面军更不愿在大战开始之前把主力调走。在一般情况下,两个方面军之间的空档也许会令人不安,但此时苏军认为,已成惊弓之鸟的波军看不到这一点,即使看到,也是无能为力。 不幸的是,毕苏斯基敏锐地发现了红军的这个破绽,并且毫不犹豫地行动了。 扭转乾坤
毕苏斯基除了几个亲信参谋和幕僚外,没有把他的计划告诉更多的人。他必须考虑部下在大败之余的心理承受能力。但这个计划仍激起了强烈的反对意见。然而毕苏斯基主意已定,他把最得力的西科尔斯基将军派上了华沙守备阵地,并在极秘密的状态下开始了紧张的调兵遣将。同时,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协约国的援助物资冲破各国工人的重重阻挠,也运抵了华沙前线。 在这之前,图哈切夫斯基的部队已经向波军发动了凶猛的进攻。 胜利已经在望。 但胜利背后是巨大的损失。连续的奔袭作战使红军减员严重,西方面军总兵力已不足 4.5 万人,最后的预备队已经用上,一些团的人数仅相当于连。官兵极度疲劳、粮弹日渐僵乏,而运送后勤补给的运输则还远在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西方面军进展顺利,其侧翼暴露的问题更加突出。 援军无法指望,图哈切夫斯基只能用现有兵力来进攻华沙。
由于通信不畅,直至 18 日,图哈切夫斯基才收到 16 集团军遭到进攻的报告(这份报告居然还称情况并不十分严重)。没有一分钟的犹豫,图哈切夫斯基立即下达了全线撤退命令。他命令第 4 集团军向切哈诺夫地区集结,并从后方打击进攻第 3 、 15 集团军的敌人;第 3 、 15 集团军应尽量顶住波军的进攻,保证第 4 集团军安全撤退;第 16 集团军向利沃兹河退却。他还给第 12 集团军下令,命令其配合西方面军的撤退。 然而,上述命令已经不可能得到完全执行了。 落后的通讯条件、战场指挥官的判断错误和反应迟钝使红军失去了宝贵的时间,波军对红军各部队的分割包围已经形成。第 16 集团军最先丧失战斗力,第 3 、 15 集团军在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战斗后被迫撤退,难以完成对第 4 集团军的掩护任务。 第 4 集团军起初没有认识到战局的严重性,还在按预定计划向敌军进攻。接到撤退命令后,在波军重兵围困之下进行了顽强的突围作战。红军战士们砸碎电台、烧毁文件、向敌人射出最后一颗子弹后,高擎马刀,在《国际歌》歌声中冲向敌阵。毕苏斯基后来在他的著作中对第 4 集团军的战斗意志充满了敬意,形容他们“像狮子”一样勇敢。 经过苦战,第 4 集团军终于未能突破重围,大部伤亡。余部和第 15 集团军的部分兵力被迫退入东普鲁士境内,在那里被解除武装。 是非成败论短长 华沙之战就这样结束了。整个欧洲的政府官僚和上流社会都在弹冠相庆,魏刚将军兴高采烈地把华沙之战称为“维斯瓦河的奇迹”。 他们太有理由庆幸了。随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日益巩固和红军势如破竹的攻势,整个欧洲就像铺满了干柴:德国的工人已经组织起来,准备像俄国工人一样发动起义;英国工党宣布英国工人决不参加以波兰为同盟国的战争;法国民众抗议本国政府支持波兰的作战;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的运输工人们拒绝运送前往波兰的军火·····一旦波军失利,整个欧洲立刻就会熊熊燃烧。正如丘吉尔所说:“在后退的波兰战线后面,每个城镇的共产主义的生殖细胞和组织都从隐蔽处出现,准备欢迎新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红军的最终失利成为泡影。 英国驻柏林大使戴艾贝尔仑勋爵在会战后不久指出:“在现代文明中,没有比 1920 年华沙会战更为重要的事件。当时的西方政论界这样评价毕苏斯基:“他扶住了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从整个会战经过来说,红军的失败确实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毫无疑问,毕苏斯基的坚毅、机敏、果断和永不言败的个性对战役的结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准确地窥破了对手布局的破绽,并顶住军内外、国内外的重重压力予以重拳出击。对这一招漂亮的“右勾拳”,的确可以用扭转乾坤来形容。他的密友西科尔斯基率军死守华沙,顶住了红军多次凶猛进攻,为反击赢得了时间,也是居功甚伟。 相对于敌人的一击中的,红军从上到下的失误则显得太多。 7 月战役后,波军遭到重创。红军高级将领对战局的发展开始盲目乐观。加米涅夫为尽快结束对波兰的战争,改变了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合力进攻华沙的预案转而分头出击。这种分散使用兵力的方法一向为兵家大忌,加米涅夫并非不知道,只是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这为整个战役的失败打下了伏笔。可以想见,如果两个方面军协力进攻华沙,毕苏斯基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是无能为力的。 西南方面军方面,高级将领们过于关注眼前的局部利益,而把华沙抛到了脑后。先是对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不理不睬,接着又对加米涅夫的命令推三阻四。第 12 集团军直到整个华沙战役后期才有所行动,仅仅牵制了波军的一个师。第 1 骑兵集团军则基本无所作为。甚至在毕苏斯基发动攻势后,第 1 骑兵集团军的布琼尼仍将图哈切夫斯基万分火急的命令置之不顾,一门心思要拿下利沃夫。两大方面军配合严重脱节,只能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另有研究者称,叶戈罗夫和布琼尼之所以屡屡抗命,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在西南方面军掌握实权的是斯大林。叶戈罗夫的命令没有斯大林的签署便无法生效。否则,以叶戈罗夫这位沙场宿将的智慧,不会不懂得手中援兵对整个战役的重要性。 红军的情报处理能力也不能让人满意。波军的反击主力——第 3 、 4 集团军成功脱离接触后,红军竟迟迟没有发现,后来发现了也并不以为意。在第 12 集团军截获了敌军命令后,仍未引起足够重视,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 就图哈切夫斯基而言,他无疑是红军中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但在华沙战役中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 7 月攻势后,西方面军战果辉煌,但伤亡严重,特别是战线拉得很长,后勤补给十分困难。波军虽遭惨重损失,但筋骨尚在,且补给便利。华沙战役开始前,波军已补充至 11 万人,粮弹充足、工事坚固。红军以寡击众,难度很大。图哈切夫斯基由于远离前线,对此没有切身体会。 战役发起后,图哈切夫斯基为确保消灭波军有生力量,将手中有限的兵力又分散使用,特别将具有很强战斗力的第 4 集团军放到了断敌归路的位置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如果当时能够集中使用 4 个集团军正面攻击华沙,西科尔斯基应该是守不住的。 在战役中,广大红军官兵虽然作战英勇,但应变能力较差。许多部队在遭到敌人反击后不知如何应对,仍机械地等待上级命令。第 16 集团军在遭敌攻击 24 小时后才想起上报情况,加之通讯手段的落后,宝贵的时间被白白耽搁掉。 从更高层次来说,苏俄对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判断过于乐观,认为各国的工人阶级随时可能爆发起义,迎接苏俄红军(这也是西南方面军不听号令的一个重要原因——斯大林和叶戈罗夫想在罗马尼亚挑起革命)。在 1918 年的时候,列宁就要求建立一支 300 万人的军队,“以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未来胜利的保证”。在内战基本结束后,苏俄领导人产生了依靠红军力量对周边国家“输出革命”的想法。苏波战争中,图哈切夫斯基号召:“用我们的刺刀给劳动者带去幸福与和平!”列宁在同参加共产国际二大的法国代表谈话时表示,“是的,苏维埃军队到了华沙。不久德国就是我们的。我们还要重新夺回匈牙利,巴尔干将起来反对资本主义。意大利正在颤抖。资产阶级的欧洲就要在风暴中崩溃。”列宁甚至拟好了波兰临时政府的名单。这种过于乐观的看法无疑会给实际斗争带来很大负作用,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个西方资产阶级团结起来对付苏维埃。可以想见,即使红军攻占波兰,协约国集团仍会找到其他代理人,甚至直接参战。在帝国主义仍掌握强大国家机器的条件下,欧洲全部革命化的想法是脱离实际的。 华沙之战把毕苏斯基推上了事业的巅峰,使他的野心和欲望进一步膨胀, 1926 年,他在波兰建立起了军事独裁政权, 1935 年病逝。他作为民族英雄被载入了波兰历史。直到今天,华沙毕苏斯基广场仍然是波兰独立的象征。苏维埃政府公正评价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功绩与失误,仍给予高度信任。其后,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了数次平息叛乱的战役,再立功勋。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先后在总参谋长和副国防人民委员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把苏联红军锻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其先进的军事理论远远走在了各国军界的前面,并成功指导了日后的卫国战争,直到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935 年,图哈切夫斯基成为第一批苏联元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