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历史沿革
以前有个误解,认为钱塘江是因为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镠为抵御海潮侵袭,修筑海塘,后人纪念他,称之为钱塘,钱塘江也因此得名。近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不是那回事。根据这些资料写成本文,供大家游西湖时参考。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这是一个山间小县。《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而被称为武林水,从这个名称看,应该是一条河流。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又被称为“泉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相当于今日的湖滨路一带,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湖已有“明圣湖”和“金牛湖”之称。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钱唐县东面的明圣湖或金牛湖从此也就被称为钱唐湖。隋王朝建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作为州治,钱唐县也就从逼仄的灵隐山麓,搬迁至钱塘湖的东面。炀帝大业六年(610),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高祖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从此有“钱塘”的名目,如钱塘湖、钱塘江,所以“钱塘”两字实际上并非得名于吴越国王钱镠所修的海塘。太宗时属江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后世称为白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原先湖中最大的岛屿孤山,通过白堤和陆地相连。此时,因为钱塘湖在钱塘县城的西面,开始有人(包括白居易,虽然他更多写成钱塘湖)把钱塘湖叫做西湖。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后世称为苏堤),上有六桥自南至北分别为:映波、束浦、压堤、望山、锁澜、跨虹,堤边相隔种植一桃一柳。因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此后也把西湖叫西子湖。苏轼对西湖还有两项贡献:用筑堤多余的葑泥堆成湖心亭的岛基;在湖水深处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为三潭,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以防湖泥淤积。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在苏堤西边又筑一条堤坝(今称杨公堤)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
白堤和苏堤,把西湖分成五部分: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南湖。白堤以南,苏堤以东的水面称为外湖或外西湖;白堤以北,孤山以东的水域为里湖或北里湖、里西湖;西北角,苏堤以西,曲院以东,岳庙以南部分叫岳湖;苏堤和杨堤之间是西里湖;南湖是花港南面苏堤映波桥西面的水域。
除了五湖以外,还有三岛,即外湖中三个人工岛。杨孟瑛在苏轼的岛基上修建了振鹜亭,这就是今天的湖心亭。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占60%。岛基是明万历年间 钱塘县令聂心汤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而成的,清代又对其进行了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紧靠它南面就是三潭映月,现存的三塔是明天启年间重建的,三塔高约2米,分布呈每边62米的等边三角形。清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阮元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第三个小岛阮公墩就是那时由葑泥堆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