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个体法则与群体法则的二律背反

散散漫漫野性,疯疯癫癫莽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利己是个体生存法则,道德(利他)是群体生存法则. 这是个矛盾,所有群居生物都有这个烦恼.

鼓励利他既是群体生存策略,就压抑和牺牲了某些个体利益甚至个体本身.动物界由基因控制的道德策略比比皆是.如螳螂,交配后雌性就吃掉其爱侣,给下一代提供营养.而且不给雄性逃走的机会. 因为自有雌性咬断雄性的头,雄性才会在壮烈中达到高潮而射精.但被基因控制的行为,无选择,也无怨无悔.

人类的行为由于习得能力加强,基因控制退居二线.产生自觉意识和感情,所以才有矛盾和苦恼.自觉意识是保护自身,而感情是基因的道德策略,不过无法直接控制罢了.需要一个好的策略(或法则)而使整个群体和谐发展.

好的道德策略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每一个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群体.人类历史上,每个民族社会都有一段道德至上的历史,极端地鼓励利他,不论是通过死后上天堂的许诺,还是树碑立传的现实流芳.这曾起过作用.让个体或多或少地为群体牺牲.这种原则在群体利益非常紧密结合的情况下,效果甚佳,如战争状态.但在群体利益不紧密和不急迫时,很快就因虚伪和别有用心的利用而致失效,导致说一套做一套.最终必然是官场政治腐败,民间道德沦丧!(也正是新中国的道德史!).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找到的最佳社会组织方案,就是公平原则.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不公平的社会最终将极大地损害这个群体(民族). 在此理念下, 力求建立尽可能公平的具体操作法规. 如"数人分粥,无论谁掌勺,但须拿其他人选剩的那一份"就是个很好地体现公平原则的操作策略.

当然,社会需要多种机制(策略)应对不同情况(如天灾时的无私救援).高尚的利他行为永远值得尊敬.但那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主要道德策略. 毛泽东的误区就是将战争年代的道德策略用到和平期.将现代的公平法治社会退回到宗教社会或半宗教社会(中国儒教封建社会).贻害到今.

最后,一个个人猜测性的观点: 在我看来,人类的利他行为也是基因控制. 舍身救人的人是想也不想就上去了(就象工蜂工蚁的行为被基因控制),那就是"救同类"基因控制的本能行为释放,不是道德规范出来的.一个群体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利他基因个体,这个群体的生存竞争力才强. 范跑跑没这基因,强求也没用.什么是宿命, 宿命就是基因决定论,不论群体还是个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