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from wiki
在表面上,德國一直表現出恐懼紅軍先行侵犯的姿態,以此來證明他們的攻擊只是為了先發制人。但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書裡,他顯然透露出先行侵略蘇聯的意圖。在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畫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飢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德國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認為斯拉夫民族也是屬於雅利安人,提出建議應該將攻克的蘇聯領土依照以下形式劃分行政區:
奧斯蘭(Ostland)—波羅的海國家和白俄羅斯
烏克蘭—烏克蘭和鄰近疆土
高加索(Kaukasus)—南俄和高加索地帶
土耳其斯坦—中亚國家領土
納粹的整個政策都是為了依照地缘政治学的生存空間概念徹底摧毀蘇聯的政治實體,以替未來的「雅利安」世代準備發展的環境。
希特勒預估攻佔蘇聯會有以下好處:
當蘇聯被擊敗後,解除動員的大量士兵便能補充德國產業界的勞工短缺現象。
烏克蘭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佔領蘇聯將可以擁有大量的奴隸勞動力,將能大為改善德國在地緣戰略上的處境。
擊敗蘇聯將能進一步孤立大英帝國
德國的戰爭機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佔蘇聯的巴库產油區後才能達成此目標。
在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聯手侵吞波蘭之前,兩國便簽訂了《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表面上這是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藉由分割波蘭等國家來劃分德蘇兩國的邊界。這個條約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彼此抱持敵意,而且兩國的意識形態也完全相反。由於這項條約,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大量的外交關係和貿易,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而德國則提供高科技給蘇聯。儘管這項條約的簽訂,兩國仍然對彼此的一舉一動抱持強烈猜疑心,不久後這段短暫的和平關係便以戰爭的徹底爆發告終。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剝削當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簽訂這項條約只是為了短暫的方便(兩國都是如此)。再加上希特勒和史達林兩人都對攻克領土抱有極大野心,而雙方的意識形態差距則導致最終的衝突爆發。
史達林在國際上的惡劣名譽給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同時也增加了德國對於勝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後期,史達林在大清洗裡殺害和囚禁了數百萬計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備經驗和能力的紅軍軍官和戰略家,導致紅軍的戰力和領導力大為衰退。納粹也不斷的宣傳蘇聯政權的殘暴,並且瞄準斯拉夫民族作為主要宣傳對象。
巴巴羅薩作戰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構思的。一些軍事和外交人員也曾勸告希特勒,應該先解決大英帝國後才開闢對蘇戰場較為妥當,但大多數德軍的參帜涣哦纪?膺@場侵略應該在某個必要的時間點發起。希特勒的決策通常與德軍將領的建議相反,但直到那時為止,德軍在希特勒的戰略下已經達成了一連串原本被認為不可能達成的輝煌勝利,希特勒也自認為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時間裡,希特勒的驕傲和大膽、加上德軍的精良訓練,在不費多少功夫下便贏得了萊茵河、奧地利、捷克的蘇台德地區,接著又攻下波蘭、丹麥、和挪威,每場戰役幾乎都順暢無阻。接著他又迅速經由马奇诺防线北方的盧森堡進攻法國,以包圍戰術殲滅了大規模的同盟國部隊,並繼續向南進攻直到瑞士邊界。北邊遭受包圍的同盟國部隊最後經由敦刻尔克撤離,英軍被徹底逐出法國,但英國依靠著其海軍和空軍的優勢而免受侵占。在無法逼使英國投降、同時也缺乏海軍和戰略轟炸部隊的情況下,希特勒遂決定將目標轉往東方。他相信只要蘇聯被擊垮了,英國也不可能再支撐下去。希特勒認為蘇聯內部已經腐敗,很快便能取得勝利:
我們只需要踢開門,裡面整個腐爛的結構就會垮掉
— 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對他在西歐的驚人勝利感到自負,同時紅軍在1939-1940年間侵占芬蘭未遂的冬季战争也向全世界顯現了當時紅軍內部的腐化和戰力低落。希特勒認為只要數個月便能取得勝利,也因此不需準備冬季的配備,這在後來成為德軍受挫的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