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wenxuecity.com/origin/551196.html普圣今解 -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篇老 子 : 「道 德 經」第 一 章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今解:道关于‘道‘,之所以成为“道“,就不是平常所说的‘道路’, 而是指世间事物的规律或道理。正如“名”之可以称之为“名”,也要作与通常不一般的理解。天地混沌初开时,万物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是人类为了区分它们而给它们取的。有了名字才好下定义给每种事物。由于地区语言等等的不同, 同一种事物还往往有不同的名字。名字本是代号或者假名而已。万物可以假之以名, 其实无名。要知道‘无’和‘有’是两个同时产生的不同的东西。常想到‘无‘,方知万物幻化之妙;常常想到‘有‘,才懂得每一物体的界限所在。(徼: jiǎo 边界。)‘无’和‘有’的对立统一是很深奥的道理。 掌握了这玄妙复杂的道理, 就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各种奥妙的大门。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宇宙的存在律:用‘名’为例, 说明‘无’和‘有’的对立统一。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说的“道”指客观规律,及人应有的宇宙观,世界观。也指人应有的道德规范,治国方法等等。修行者要得道, 统治者搞得很好被称作“有道明君“, 就是这个”道“。普圣的看法:每个事物都有一个界限( limit )或‘畴’, 又需要拥有一个或多个接口与外界交接( interface )。有的东西好像没有界限,如空气,事实上也只聚集在某些星球周围,而不是无限的。像‘场’这种物质,也要通过某种方法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也一定有它的 limitations 。那些无法感知的,我们便以为它并不存在。一旦能被人认知,我们便认为它存在。存在和不存在是对立的统一。若有若无,亦有亦无,互相转化, 变幻出一个奇妙的大千世界来!现今电视上看到的影像,不过是一组数字通过发光元与外界交换信息而显露出的存在。转瞬即逝, 皆是虚幻 !地球形成之前, 既然还没有“地“ , 就没有所谓的”天“。浑然一体。混沌初开, 地壳形成, 才开始有了天地之分。氢氧化合为水, 滋养众生繁衍,万物的生生灭灭, 加上人类的创造或破坏,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人间世。分分合合,对立统一, 化学上有化合分解的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定的方向转化。所谓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进而为八。一分为二, 无限可分, 2 的 N 次方。 “ 无 ” 和 ” 有 ” 或“阴”与“阳”,亦即 0 与 1 ,编码,组合,映像,以致无穷。 分类和编码都是高级思维方式。请开阔你的视野来看中国式的抽象 : 道家把万事万物的属性分类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又相剋。林林总总, 都是人认识世界的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各有千秋, 又各有可取之处。分类学也是一门大学问。中文编码也有很多种,不能简单地肯定其一,否定其余。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孤陋寡闻。既知一分为二,又会合二而一,才是懂得科学,尊重科学。文字和语言也都是一种代号,所以有的国家称文字为假名是很妥当的。反映了古代东方高僧的悟性。第 二 章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今解:相反相成人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好之所以为好, 是因为有不好。有和无互相转化;难易相反又相成。长和短相形之下得见,高与下有对比便分明。各种声音互相调谐或抵消;前和后以其次序相随而得知。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做,也没说,事情就办妥了,又教化了大众。盖因其自然,促其转化,事半功倍。万物不断运动故此找不到起点。不断产生,却不能永远拥有。大智慧的人做了事,有了成绩而不居功, 不自以为是。只有这样, 才可以不沉沦退步。译后记:这一章进一步阐明宇宙的对立统一律。懂得和善用此规律,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似无为而事无不成。功成不居,不断进步,才是高手!第 三 章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虚 其 心 ,实 其 腹 ,弱 其 志 ,强 其 骨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今解:无为而治不去 表彰或吹捧一些人, 民众便不去争名。 不去夸大稀有东西的珍贵, 民众便不去起偷盗之心。不用名利及欲望引诱大家, 使民心不乱。因而圣人治国, 要提倡清心寡欲,又要使民众衣食无忧。 减少其企图心,增强其体魄。经常使他们接触不到外界的煽动,而没有野心贪欲。致使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也不敢造次。大家都不做坏事, 则天下怎能不大治。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应该教化大众返璞归真,培养淳厚的民风,不去追逐名利,而致力于给大家一个丰足的生活,社会就能和谐稳定。才可以做到“无为而治“。第 四 章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渊 兮 , 似 万 物之 宗 。挫 其 鋭, 解 其 纷,和 其 光, 同 其 尘。 湛 兮 , 似 或 存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今解:和光同尘。道, 即客观规律, 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冲突是普遍的,用之不尽的。像万物发展变化的源头那样深不可测。我们的办法是挫其鋭气,调和纠纷,把各种力量和合在一起,大家同甘共苦。 矛盾广泛得无所不在。我不知道这是怎么来的,远在三皇五帝,人类存在以前就有了。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矛盾的斗争是普遍的规律。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领导者的责任是解除纷争, 把各种力量团结起来, 同甘共苦地去奋斗。所谓“和光同尘“者, 调和鼎鼐之谓也。 第 五 章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今解:虚而不屈靠天靠地是不行的。天地不会有慈悲可言。 对万物可以象对祭品(刍狗 : 草扎的狗,作祭品用。)一样牺牲搉残。大人先生们也不是慈善家。他们视百姓如猪狗般蹂躏。天地之间,只有靠我们自己。 要象风箱那样,虚而不屈。越压迫越有力量!话多无益,凡事不取两边, 中道而立, 保持平衡为好。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不要靠天靠地,要靠自己。要不屈不挠, 能屈能伸。少说话多办事,不偏不倚,尽量保持中正为宜。第 六 章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 绵 绵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今解:谷神不死人类的精气神是吸收五谷食物之后产生的。 它维持在体内而使人体不死亡。这生命能量就称为“玄 牝“。 玄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天地创始时能量的源头。 这种能量只有转化,不会消灭。绵绵不绝地存在下去, 用之不竭。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能量不灭的规律。生命之源在于能量。万事万物的本源也在于能量。万事万物只不过是能量的不同的存在型式而已。第 七 章天 长 地 久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今解:大道无私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原因是它们都不能自行产生,故能长生。圣人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先导天下。不为自身打算而永远留在人们心里。正是因为他无私,才能最终地成就他伟大的自我。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无生方能长生。无私才能最终成就他伟大的自我。正是相反相成的道理。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今解:择善最 优秀 的人 要 像水一样。水 , 善于 利便 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用水可以洗涤掉及清理好 众人都不喜欢的 东西 ,所以最接近于 “道” 的要求 。最 优秀 的人 , 善选择 良好的 地方 居住。思考足够深 沉,待人真诚、友爱,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 好 的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也就 不惹麻烦,不担忧 。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 如何挑选优秀的人放在关键位置上。任何制度都需要有优秀的人去管理。一个奸诈的首席执行官能把一个好好的公司给搞破产。一个骄纵,腐败或无能的统治者一定会把国家给弄糟, 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今解:功成身退与其把水灌得太满而溢出,不如适可而止。若把刀刃磨得太锋鋭,要保持就不易。金玉满堂, 难以守得住。富贵而骄傲,自取其祸。功成身退,才符合天道, 可得善终。译后记:这一章说的 是有权势的人要懂得适可而止, 满则盈, 功成身退,可以免祸。古有明训。第 十 章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 涤 除 玄 鉴 , 能 如 疵 乎 。 爱 民 治 国, 能 无 为 乎 。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知 乎 。生 之,畜 之,生 而不 有;为 而 不 恃;长 而不 宰,是 谓 玄 德。 今解:玄德聚精会神想一件事,能否做到不走神, 形神合一?柔长呼吸, 能否做到象婴儿那样心无杂念? 清除积弊,自我反省,能否象擦镜子洗脸一样不留瑕疵?爱护人民,治理国家,可以做到无为而治吗?天人感应时, 是否能守静, 以柔克刚。本是明白通达之人,能否装糊涂,谦虚纳谏,不搞阴谋诡计?生它,养它,不是为了拥有它。 有成绩而不居功;领导百姓却不是以他们的主宰自居。这称作“玄德”,即德泽之至深者也。译后记:从第七至第十三章,一步一步 说的 是治理国家的人应有的素质和精神修养。三国刘备字玄德,但他没有完全具备这些优秀品质。终于输给陆逊,死在白帝城了。继任人阿斗, 半点这些好品质也没有。当然混不了多久。 第 十 一 章 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今解:虚空之用虚空有虚空的作用。比如用三十条辐条加一个轮毂,中间是空的,可装配成车轮来用以运送物品。用黏土制造容器, 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才可以作容器用来装东西。 建房屋也是中间要空的,才可以做居室使用。故而有当然好, 但没有,即无,即虚空,也有它的作用在。译后记:这一章说的 是有和无的辩证关系。空正是为了不空。谁说虚空没有用? 画家的留白,演奏家的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有”因为有 可见的 物质存在 , 所以我们可以 利 用这些物质, 以 之为 “利 “ 。“无”虽然没有 可见的 物质存在,却有空间供我们使用。古人崇尚以心法达到 “空” 或 “无”的境界,这是一种 脱离了患得患失的上乘精神 境界。 对于今天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政治家们,不失为一剂清补的良药。第 十 二 章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今解:清心寡欲太多的颜色反而会令人迷乱,太多的声音反而会令人听不清楚。五味杂陈会尝不出好来。沉迷于田猎,会使人耽于玩乐而放纵自己。珍稀之物,会引起人的贪念而走入邪途。所以大智慧的人治国,重实质而轻外表。重要的是使百姓吃饱而不是搞点花样去歌舞升平,粉饰太平。故上乘的政治家必须要去奢侈而清心寡欲也。译后记:这一章说的 是反奢反贪的道理。声色犬马都提到了,今日到处可见的大型目迷五色的歌舞集会,使人追求奢欲豪华,背后则是贪污腐化,无恶不作。老子的教导,不会过时吧!第 十 三 章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何 患 。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今解:宠辱不惊宠辱若惊,即是把它看成和身体或生命那么重要了。什么是宠辱若惊?宠爱, 是上面赐予下来的,得到时惊, 失去时也怕。什么是“贵大患若身”? 吾人之所以忧心如焚者, 是因为有切身利益在,否则怕的是什么?所以,贵在能牺牲自我去为天下人的利益。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爱天下人的人为天下献身,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译后记:这一章说的 也是:只有宠辱不惊, 一心为人民的人,人民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受宠若惊“ 这个成语,源出于此。老子深知,光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推选出优秀的人来管理天下大事。以上多章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反复探讨的。法治的法也要人来制定,推行,维护!慎选可托天下之人 ,是每个公民的头等大事。 第 十 四 章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今解: 惚恍 之谜我们把看不见的领域称为“夷 ” ;听不见的东西叫做“希”;抓不着的叫做“微”;对这三样东西不易寻根问底,常常合在一块去处理。这种物质形态,上面的不发亮,下面的不发暗。不绝如缕,不可名状, 但也歸属于物质的一种。故称为无形无状的状态,貌似空洞无物的形象。所以用“ 惚恍 ”来描述。你迎着它去碰不见它的头, 尾随之又不见其后。但它决不是真空, 恍惚 之间是有物质存在的。姑且叫做 “ 惚恍 ”好了。我们研究自古以来的“道“ 即宇宙的规律,是为了驾御今日之世界。 要知道亘古宇宙就是从 惚恍 开创伊始的,从”无“的物质状态,转化成”有“的物质状态。称为“道“的历史纪元。译后记:惚恍 之谜也就是宇宙之谜,以太之谜。外国科学家笔下的以太,是一种貌似虚空的物质。宇宙起源于以太,起源于老子所称的“ 惚恍 “或“混而为一“的混沌状态。中国古代所谓“混沌初开“就是很形象的宇宙起源的描述。体现了无中可以生有,从无向有这个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法。第 十 五 章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 犹 兮 若 畏 四 邻 ﹔ 俨 兮 其 若 客 ﹔ 涣 兮 其 若 凌 释 ﹔ 敦 兮 其 若 朴 ﹔ 旷 兮 其 若 谷 ﹔ 混 兮 其 若 浊 ﹔ 澹 兮 其 若 海 ﹔ 飂 兮 若 无 止 。 孰 能 浊 以 静 之 徐 清 。孰 能 安 以 动 之 徐 生 。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今解:善道者不盈古时善于掌握使用“道“即规律的人,都是微妙玄通, 深不可测的。既然是深奥而难以认识的,就只好勉强描述如下:他看来小心翼翼如履簿冰;左顾右盼象怕四邻不安;严肃有礼似做客;不忟不火,不慌不忙如冰凌逐步解冻;外表敦厚朴实;谦虚旷达, 虚怀若谷;与群众打成一片不似自视清高;胸怀广大有如大海;不断前进永不休止。他为何能使浊世处静而徐徐澄清。为何能安天下以使变动平稳地渐渐产生。善用此道者,不做过头事。正因为如此,才能不动声色地把事办妥。译后记:古今成大事者,应如是也!第 十 六 章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 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今解:守静知常心境虚空到了极致,进入了守静的境界。万物都在运动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其周而复始的规律。芸芸众生万物,各自都会回到其根本的状态。这就是静。静,就是回复到好象是“命中注定”的本源或地方去。即所谓“复命”。其实是因为事物本身都有一个常理或者说客观的规律在。事物都有一个常态及非常的状态。不正常的状态最终会回到正常的状态。物理学发现,不稳态有向稳态转变的自然趋向。因为稳态的能量最小。知道事物的常态就是个明白人。不知什么才是正常的,违反客观规律,糊涂蛮干,必定凶多吉少。懂得事物常理的人就会宽容, 宽容的人才会公道。出以公心的人才会考虑问题全面, 照顾到全面的人方能符合天理。天理就是道 ! 凡事按“道”而行才是常治久安的保证。 终身没有大危难。译后记:常言道:落叶归根, 天道好还。本章说的是宇宙的周期规律和稳态能量最小规律。人不可逆天行事。人类不应该斗也斗不过客观规律。所谓“与天斗, 其乐无穷。”往往成为滥用人力去破坏自然生态的“豪言壮语”。对大智大勇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善于利用客观规律,而不是力图去扭转它,以求一逞。第 十 七 章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其 次 , 畏 之 ﹔其 次 , 侮 之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悠 兮 其 贵 言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今解:给统治者们评评级最高明的统治者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或作用,不声不响就把国家治理好了。第二好的才是民众大为爱戴称颂的那些领袖。最次的,是凶狠残暴,民畏之如虎的专政独裁者。至于那些腐败或无能的统治者,必定搞得民怨沸腾。人们都骂他们,在历史上也留下千载骂名。说话不兑现,则失信于民。古往今来,政治骗子,经济骗子何其多!民众不应再轻投他们的信任票。上乘的领袖是很少说大话的。因势利导,不显山不露水,就把大事搞成功了,百姓们还以为是他们自己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译后记:正所谓“善战者无胜名,无勇名。”。善治天下者亦如是。问题是:这些人才在现实里和历史上往往被排挤甚至迫害。而且,老百姓是否能有那么高的鉴赏力呢?不要忘记不少坏蛋常常是欺骗民众的好手。要设计出一套高明的挑选,轮换,评估,监督,考绩的制度。权力和财富强烈地诱使人们腐败!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关键是使得人民永远有权力和手段去监督那些不可一世的总统们,首席执行官们。一个真正民主而又能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的社会制度和公司结构才是现代人类所迫切需要的。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乱 , 有 忠 臣 。今解:国乱出忠臣道德沦丧的世道里还是找得到仁义之士。智慧与奸伪并出,有时候不易分辨。事物的正反两面是同时存在的。 即使六亲不和,还是会有孝父母爱亲人的人在。国家昏乱出忠臣,更加锻炼出忠臣,凸显出忠臣的可贵。译后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相反相成之道也。不要抱怨说没有可用之人,伯乐有了 , 千里马也就有了。我们的政府里究竟有没有伯乐呢?第 十 九 章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绝 仁 弃 义 , 民 复 孝 慈 ﹔绝 巧 弃 利 , 盗 贼 无 有 。此 三 者 以 为 文 , 不 足 。故 令 有 所 属 : 见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绝 学 无 忧 。今解:返璞归真不去提倡斗智斗勇,成贤成圣,则人民反而受惠百倍。不搞假仁假义,引导百姓回复孝慈的天性。禁止投机取巧,整个社会风气都鄙视及立法惩罚贪婪和唯利是图之流,盗贼自会绝迹。外表上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种智巧虚假的东西,都是作文饰用的。 表面上似乎很好,其实很差。因此治国的法令应有所规定:提倡朴素,反对浮夸。提倡清心寡欲,反对弄虚作假。不学浮华,可以无忧。 不患得患失,所谓无欲则刚。译后记: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当政者如好文饰虚荣的东西,下面的人就更加膨胀得不得了。正派的掌权者,应于治国的法令有所规定:提倡朴素,反对浮夸,惩罚公务员及个人奢侈浪费的行为。使整个社会有个好风气。如果一个社会人人争名争利,斗来斗去,即使物质很充裕,也离幸福很远。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善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 众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 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今解:处世之道(我常常自问:)唯唯诺诺,和阿谀奉承有多大区别?好人和坏人,又有多大的区别?别人怕的,我也不能不小心对付。怕有什么事即将发生。在众人熙熙攘攘,象去享受祭祀大餐或是去踏春登高那样忘乎所以时,我却独自保持淡泊的心态。因为不知道预兆着什么事要发生。我在别人眼里,浑浑沌沌,象未长大的婴儿那样。又忙忙碌碌没个完。 ( 儽 :百事缠身。)众人都满足现状,我却感到好象还有什么没有做得很好。是我太傻了么?一般人很精明, 我却糊涂。一般人斤斤计较,我独不声不响。大家都有点值得自傲的东西,唯独我又顽又贱。我总是与众不同,有点反潮流,然而十分看重民生之道和尊重客观规律。译后记:这一章说的是老子的处世之道。大智若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难得糊涂,又能在众人皆醉时保持清醒。不要随大流,重要的是遵从客观规律,促进生产,发展民生。而不是杀鸡取卵,毋忘百姓谋生之道,维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老子的生平现已不易考证, 据说孔子得益不少于老子的教导。 庄子更是老子思想忠实的演绎者。传说老子在大禹时曾以務成子之名号,帮助他拟定治水方案,因势利导,凿开龙门,取得极大的成功。后来在殷汤时又以传预子的名号,著灵宝经, 传养生之道。绝非泛泛之辈。第 二 十 一 章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状 哉 。 以 此 。今解:再论“道”与“德”全面实现德治的气象,是人人都惟客观规律是从。自觉遵守客观各种规律和道理办事。“道”这种东西,是有点不好捉摸,恍恍惚惚的。但惚恍之中有迹象可寻。恍惚之间,却言之有物,是客观存在的。它有点隐晦,但是精辟,蕴涵精华。这精华是真实可信的。自古至今,它是不会消亡的。人类根据它们去认识各种事物运动变化。我们何以知道各种事物运动的情形和状态呢?就是靠这个。译后记:老子“道德经”顾名思义,是教导我们依道行事, 以德治国。究竟是法治好还是人治好?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自古明君难逢,多数非昏即暴。有些清官也只是人们良好的愿望塑造出来的。 所以法治似较公平。 可是执法者不公的话,法会变成坏人整好人的工具。或者沦为某集团党派独裁专政的工具。就算在民主国家。执政者也不见得不会有法不依,公正和平等还只是名义上的, 总是会向有钱有势的一方倾斜。如果社会成员都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懂得自律。 也就是以德治国。比单靠强制有效得多。所谓文明,就是公民懂得自律,懂得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合法利益。德治,方能天下大治。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 斯之谓也。第 二 十 二 章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不 自 见 , 故 明 ﹔不 自 是 , 故 彰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不 自 矜 , 故 长 。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诚 全 而 归 之 。今解:曲则全“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多 则 惑 。 “ 大智慧的人用这一普遍真理以概括天下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规律。不只相信自己有限之所见,才能兼听则明。不自以为是,才能不掩盖别人的真知灼见。不扩大内部矛盾,团结才能完成大功业。不自高自大,才能领导群伦。只有不争,天下都没法跟他争。古人说:“曲则全”,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者,天下归心!译后记:这里还是说的是,领导者需有的素质和领导艺术。可见好的领导者对一个理想社会的重要性。退一步 海阔天空。领导者要懂得妥协的艺术,采取灵活弹性的办法,又不自以为是,从谏如流。要谦虚谨慎,善于团结内部,具有委屈求全的雅量,和顾全大局的胸怀,才算深得无争三昧。必定天下归心,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 二 十 三 章希 言 自 然 。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 。孰 为 此 者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故 从 事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德 者 , 同 于 德 ﹔ 失 者 , 同 于 失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乐 得 之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之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今解:团结同道依赖自然的恩赐还是少些好。刮风多半刮不了一整个上午,大雨也希有下一整天的。为什么会这样?天和地造风下雨, 靠它们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乎!因此从事一种事业的人们,要有共同的理念。同心同德,无道失德者,其共同之处就是无道失德。认同道德的,道德也乐见其成。认同邪恶的,邪恶也常常落到他头上。少相信诺言,世上不守信用的人多的是。译后记:要有一大批认同道德的,有共同的理念,同心同德的人们团结奋斗,则大道可行!第 二 十 四 章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自 见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自 伐 者 无 功 ﹔ 自 矜 者 不 长 。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赘 形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今解:座右铭一只脚站不稳; 蹲着的走不了路。只局限于自己之所见,就弄不清事情的全貌; 自以为是的人会掩盖真理。喜欢内斗的办不好事;骄傲自大的人当不好领导。其道理就是 : “此人修养风度太差。缺乏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搞得天怒人怨。“ 故有道德的人不会这样做。译后记:反复强调担当天下重任者应有的素养。数天下英雄,几人秉此胸襟?第 二 十 五 章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今解:道法自然有一种东西浑然天成,还没有太阳和地球就有了的。悄然又独立地存在。周而复始,永不消逝。可以称之为天下始创的根据。我们不知道其名,勉强叫做“道”,名之为“大”。大的意思是无限,遥远, 反复出现。 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 世界上有四大,人占了其中之一。人要按照地球的情况办事,地球虽大,也要遵照天体运行的规律;天体以至宇宙再大,还是依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而客观规律是大自然本来就具有的。译后记:了解佛教禅宗的学者,对这一段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禅师考他的弟子说 : ” 我有一物,无首无尾 ……” 那是什么呢 ? 答案是 “ 自性 ” 。得悟佛性即大彻大悟,懂得了万事万物的规律。老子的“道”,其哲学内涵是一致的。六祖教禅宗弟子讲道的要领是说话必带两边:空与色,无与有;动与静 ……等等。在老子的著作中有很多类似的辩证法分析。但老子的年代要早些。而且,老子在这里提出:道法自然。一点也没有迷信的宗教色彩。足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都有他们的智者,各家理论有时是相通的。千里迢迢去取经,我们赞叹其毅力。但有些东西家里就有,要好好珍惜。韩愈当年谏迎佛骨,不能说没有道理。佛,儒,道三家,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借几块骨头来,还不如好好研究各家的精华,去其糟粨。第 二 十 六 章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虽 有 荣 观 , 燕 处 超 然 。奈 何 万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轻 天 下 。 轻 则 失 根 , 躁 则 失 君 。今解:持重重是轻的根基,镇静应该控制浮躁。所以有地位的人无论到哪里也离不开鲻重。虽然别处有好看的东西吸引也处之泰然,不为所动。真想不通作为万乘之尊的君主,竟然会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重视社稷和天下苍生。轻视百姓则失去根本,轻举妄动则失去领导权。译后记:这里是痛斥那些不懂“民为本,君为轻“的道理的统治者。第 二 十 七 章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善 数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常 善 救 物 , 故 无 弃 物 。是 谓 袭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今解:袭明善于行路的人不留辙印;会说话的人挑不出语病来。擅长算数的人不需要借助竹签筹码;很会关闭的人不用鎖栓别人也开启不了。很会结扣子的人不露绳头所以没法解开。贤圣的人多半善于挽救人才,结果没有人才被遗弃不用。他们又善于救回器物,故不会有物品被无端丢弃浪费。这就叫做“袭明”。就是说,要明白事理,爱惜人才和资源。因此能人可以做没能耐的人们的老师。能力小的可以为能人所用。各有各的用处。如果不尊重有能力的人,又不爱惜能力差些的人,那么哪怕是聪明人也太过愚迷了。知人善用,对领导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译后记:这里是强调关键要知人善用,做到国无遗士,物尽其用。是理想社会和理想政府的标志之一。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离 , 复 归 于 婴 儿 。 知 其 荣 , 守 其 辱 , 为 天 下 谷 。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复 归 于 朴 。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为 天 下 式 。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极 。 朴 散 则 为 器 , 圣 人 用 之 ,则 为 官 长 , 故 大 智 不 割 。今解:大智不割了解雄性般的强势,却坚守雌性般的柔韧,有如天下的涓涓细流。做天下之泉源,不违反正常的的德性,回复到婴儿般的纯洁。知道富贵尊荣的可贵,却不吝忍辱负重。做能容天下万物的深谷。作为天下最低的低谷,更具足我们常说的仁德。可以反朴归真。看到事物的光明面,也要了解其黑暗面。黑白杂陈才是世界的模式。世界就是这个样! 普遍的道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归于无极的原始状态。素朴零散的人们可以象器具一样, 为圣人所用,就是官长统领百姓。故此大智慧的人不割裂事物的两个面,全面统筹,叫做“大智不割”译后记:这里还是强调领导者要具备的辩证法修养。第 二 十 九 章将 欲 取 天 下 而 为 之 , 吾 见 其 不 得 已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为 也 , 不 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 执 者 失 之 。是 以 圣 人 无 为 , 故 无 败 ﹔无 执 , 故 无 失。 夫 物 或 行 或 随 ﹔ 或 嘘 或 吹 ﹔或 强 或 羸 ﹔ 或 载 或 隳 。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今解:去甚有些人谋取天下,我以为是不可能的。天下是神器,不可以人为谋夺的, 也不可以据为私有。谋夺者必败,据以为私者终失天下。所以圣人无为, 故不会失败。不据以为私,故不会失去什么。世间事物,有的我行我素, 有的依次发生;或受到吹嘘, 或强,或弱,或行时,或倒霉。所以圣人不做过头事, 不奢侈,不苟安于舒服的生活。译后记: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人民大众的天下。不是某人,某党,某派的天下!专政独裁,必不能久!所谓:执者失之。 两千多年前老子都已经说清楚了这个真理。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个人,任何政党,都只能受委托去为人民办事。谋求一人一党的权力,以权谋私, 甚至以为可以任意镇压一般平民百姓,就要全国共讨之,全民共诛之!第 三 十 章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其 事 好 远 。师 之 所 处 , 荆 棘 生 焉 。大 军 之 后 , 必 有 凶 年 。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 以 取 强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骄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强 。 物 壮 则 老 , 是 谓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今解:不以兵强天下用正道辅佐一个政权的人,不应自恃军力称雄于天下。这远非一件好事。它首先是破坏生产:用兵的地方总是长满荆棘。一场大战之后,必是大灾之年!明智的人,善于得到需要的结果而已,不一定诉诸武力。得到成果而不骄傲, 达到目的而不用暴力;胜利了也不冲昏头脑。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 胜了也不要残害百姓。凡事膨胀过了头就会灭亡,叫做无道,无道者提前灭亡。译后记:这里是反对军国主义,挑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只有残忍无道的统治者才会穷兵黩武,漠视百姓的凄苦。历史上多少这样的昏君走向了灭亡!第 三 十 一 章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君 子 居 则 贵 左 , 用 兵 则 贵 右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为 上 。胜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乐 杀 人 。夫 乐 杀 人 者 , 则 不 可 得 志 于 天 下 矣 。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偏 将 军 居 左 , 上 将 军 居 右 ,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今解:兵者凶器战争刀兵是不吉利的东西,整个世界大都反对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赞成它。好人平日以左为贵,而军人以右为贵。暴力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好人的工具。只有不得已时用之。为政以恬淡为上。你杀死别人,打胜了,有什么可美的?如果你以之为美,说明你喜欢屠杀。嗜好杀人者,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中国古人的习惯是:好事以左为上,坏事以右为上。你看军内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好像葬礼一样。杀了那么多的人,应该悲泣才对。战胜了应该举行葬礼才合乎道理。译后记:这里还是反对军国主义,反对人类互相残杀。“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今战争,杀人如麻。不过是为了少数人得到财产或权力的再分配。实质上还不是“以人血染红顶子”?所谓“春秋无义战”,只有极少数的战争称得上是正义战争。这些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反侵略,反压迫,迫上梁山。不过,许多打着革命旗号的战争也不见得是正义的。一个文明健康的地球村社会,应该可以有理讲理,非万不得已,不可用暴力压服。第 三 十 二 章道 常 无 名 朴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宾 。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夫 亦 将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犹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今解:百川归大海天道没有名称,看起来不起眼,也不伟大。但天下没有人可以命令它听他的话。王侯如果能遵照奉行天道,万物自然宾服。天地和谐,普降甘露,没有人指令它,而自动雨露均沾。人们创立的制度名份,既然给了名份,那就要知道它的限度。懂得节制可以避免危险。道之在天下,好有一比:象百川归大海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译后记:古今统治者一旦有了权势,便会目空一切。以为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倒行逆施。大吹“战天,斗地,斗人”“其乐无穷”的法螺,看不起区区的自然规律。其结果多半是人民受苦,天灾人祸,天怒人怨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民和大自然是需要被尊重的!顺天道行事必昌, 逆天行事必亡!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胜 人 者 有 力 , 自 胜 者 强 。 知 足 者 富 。 强 行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亡 者 寿 。今解:修身了解别人的是智者,了解自己的才是明白人。能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而已, 能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知足者才真正富有。努力奋斗的人才算有理想。 不失却自己的根据地的才能持久不衰。能死里逃生的人才会长寿。译后记:很有用的生活哲学,几句话胜过时下所谓“心灵鸡汤”多矣!第 三 十 四 章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万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成 而 不 有 。衣 养 万 物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于 小 ﹔万 物 归 焉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为 大 。以 其 终 不 自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今解:道大,不自为大大道是无所不在的,可左右一切。万物依循之以生生不息,有这样的成就而不去拥有它,供养万物而不去做它们的主人,可说是甘于做小的。但有万物归依它而不做万物之主,也可称之为大。因为它伟大而不自大,才是真正的伟大!译后记:伟大无私的治国才骏理应如是。第 三 十 五 章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视 之 不 足 见 ,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今解:执大抓住大的一头,则天下其余都跟着动。领导群众而不误导他们,则天下太平。有玩的有吃的,游客才会留连。 而道这种东西,淡而无味。看不见,听不着,可用之则无尽藏也。译后记:为政者要抓住大道理,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要哗众取宠。则天下太平,无往而不利矣。可惜无知又摆架子的官们多如过江之鲫。他们只尊重上级和自己,从不在乎对与错。护官符才是他们的大道理,别的管它的!如果自己有关系的建商要拆迁牟利,就祭出“发展就是大道理”,要站在“先进生产力”一边嘛!第 三 十 六 章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 将 欲 弱 之 , 必 故 强 之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之 ﹔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是 谓 微 明 。 柔 弱 胜 刚 强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今解:微明之术一定要先打开一件东西才能关闭它。想要削弱它,先故意捧高它。将要废掉它,必须先兴旺之。将要从它那里索取,却要先给它,你才能拿到。这就叫做“微明”。即暗中迂回,保密。柔可克刚。抓到了的鱼不要让它逃回到深渊里去。国家的机密不可以泄漏。译后记:这里说的是矛盾斗争的哲学。充满了智慧和辩证法,后人经常引用。第 三 十 七 章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化 而 欲 作 , 吾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夫 将 不 欲 。不 欲 以 静 , 天 下 将 自 正 。今解:无为而无不为治国之道,常常是无为又无所不为。王侯若能掌握这个法宝,万物自可化解。化解后如欲死灰复燃,可以用无名的简朴来平息它。无名的淳朴就是节欲。没有欲望便能安静, 天下自可恢复正常。译后记:无欲则静,则正。第 三 十 八 章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今解:务实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追求有德之名,是以有德;无德行的人装作不失德,还是无德。上乘的德行无为而教化故无事可做。下等的则是本来无事也生事,故总是有很多该做未做的事。上乘的仁道会做好事,以致没有应做的事未做。上乘的义行做好事而总还大有可为。好的礼制如制定了没有该有的效果,则果断地取消它。由此可知,失去正道才需要行仁道;失去仁道才需要行义道;人们连义气也不讲时才需要强调礼制。礼制的制定是由于人们忠信之心淡薄,开始乱来。前面所说的是制度如果只求表面好看, 则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力求基础打厚实而不安于浅薄虚浮。力求务实,不做表面文章。故而务去浮夸而提倡实事求是。译后记:做表面文章, 说假话, 各种浮夸风,都应该“攘臂而扔之”!第 三 十 九 章昔 之 得 一 者 :天 得 一 以 清 ﹔地 得 一 以 宁 ﹔神 得 一 以 灵 ﹔谷 得 一 以 生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 其 致 之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地 无 以 宁 , 将 恐 废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歇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万 物 无 以 生 , 将 恐 灭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恐 蹶 。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 誉 无 誉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今解:一之为道天和谐一致了才会清明;地应力平衡了才会安宁;精神集中一致了才清灵;谷子要有一个合适的气候才会生长;王侯要一心皈依大道才可以正天下。这就是和谐一致的功劳。如果天动荡不晴,恐将降下暴风豪雨雪崩;地不安宁会震撼废坏城池;神智不清灵会打磕睡;谷物不丰会有饥荒,万物得不到生长的条件会灭绝;王侯不行正道,会被推翻。所以贵是以贱为本,再高大的东西也要下面的东西作基础。怪不得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就是表示以贱为本的意思,不是吗? 这就是说,最荣耀的人反而不必加荣銜吹捧。我们不希望象坚硬冰冷的玉石那样,与其他的东西格格不入。而要力求和谐统一。译后记:事物不和谐统一就会分裂毁坏。为上者必须以民为本。贵贱上下的矛盾要调和,不可激化。一个贫富差别悬殊的社会怎么能够稳定?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今解:天道好还事物总是循环往复,在一定条件下走向反面,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运动。但道的着力点总是在弱的一方。天下万物产生于有,但有是从无产生的。译后记:天道好还。正反两方面互相转化,各种事物才会呈现不同的周期性。万物原是从无到有的。这好像很难理解。弱者可以变强,没有可以变成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彻底的辩证法真理。国之一盛一衰,月有一盈一亏。事物的周期性来源于事物内在的矛盾双方的消长。例如,由于地球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有远日近日点的交替。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就是这么来的。第 四 十 一 章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 进 道 若 退 ﹔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 质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成 ﹔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 道 隐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今解:闻道高明的知识分子听到深刻的道理,会勤奋实行它。中等的人听了,半懂不懂,半信半疑。下等的人听了,则马上反驳,加以大为嘲笑一通了事。没有人嘲笑的就不是道了。常言道: 明道若昧﹔ 意思是真正明白了道的人,不会表现自己懂得很多。 进道若退﹔ 即真正知前进之道的人,懂得以退为进。 夷道若颣﹔ 就是说事实上最平坦的道路,看起来反而崎岖曲折。 上德若谷﹔ 崇高的品德看上去反而象低下,却有如山谷能容万物。 广德若不足 ;广施恩德不要怕还是有人嫌不够。建德若偷 ;做好事常常要悄悄进行。 质真若渝﹔ 真诚常被怀疑成不忠。 大白若辱﹔ 最清白的东西或人,常被以为有污点而弃用。 大方无隅﹔ 最方正的人反而看上去无棱无角。 大器晚成﹔ 伟大的东西也好,人物也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造就。 大音希声﹔ 真正美好的声音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象无形﹔ 无限大的东西肯定是没有形状可形容的。 道隐无名 ;大道隐藏于无名的冥冥之中。需要人去发现领悟。而只有“道”,才能给你力量,给你成功。译后记: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是说早上听到了,领悟了万事万物的道理。晚上死了都值了!可叹世上到底有几人,有此追求真理,不惜献身的胸襟?你周围的人,大多是下士,中士为主吧!佛家认为,覚悟了道者即称为“佛”。按此定义,老子,孔子都是佛。六祖说过多次 : “自性是佛,除此更无别佛。”不是那些泥塑的雕像,更不需要原产印度。天的,地的,人的自性,或称本性,就是“道“。用道去造福于人,便是“德”。阐明道和德的论述,就是“道德经“。读懂并实行道德经,完全可以成佛。佛陀,孔子悟道皆在老子之后。第 四 十 二 章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今解:道生万物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先有了一,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二者结合又可生新的一,合起来便是三。如此下去产生了万物。万物的背面为阴而正面为阳。阴阳二气相冲又调和,矛盾又统一。人们讨厌的,无非孤,寡,没饭吃。而王公以此自称。可见事物是贬损它有时反而受益。受益有时反而受损。人们教给我不少东西,我也教给他们不少东西。太强势霸道的人会死得很惨,物极必反,我将以之为主要教训。译后记:传说中亚当和夏娃生子,就是产生了新的“一“。不断推演下去,整个人类就产生了。物种的和基因的变异,不外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阴阳对立又统一,是太极两仪。万物之千变万化由此而生。易经推演致于无穷。中国古代哲人的悟性,令人叹服。第 四 十 三 章天 下 之 至 柔 ,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无 有 入 无 间 ,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今解:无为之益天下的至柔莫过于水,却能驰骋天下,穿透至坚的岩石。没有坚硬的外表才能进入没有空隙的地方。我们可以悟到无为的好处。不言之教是最高明的。无为的好处,更是天下少有。译后记:至柔方可剋至刚。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之上者也。”不言之教,无为之治,正是上之上的,高超的管理术!第 四 十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长 久 。今解:知足常乐名气和身体哪一个重要?生命和钱财哪一个更宝贵?得与失又有何妨?爱过了头肯定付出的代价太大;聚财越多,一旦出了问题,损失越大。所以知足的人不至于自取其辱。懂得见好就收的,不至于陷入危险而不能自拔。可以长久不衰。译后记:知足常乐,知止不殆。是辩证法的人生观。事物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所谓“物极必反“。贪恋名利,不知节制,甚至不择手段,赔上了健康乃至生命。或者违法受贿,或损人利己,其祸不远了。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今解:大巧若拙最完美的东西看起来好像缺点不少,用起来没问题。最充实的东西看上去空空的,却取之不尽。很直的东西象是弯的;最灵巧的人外表可能是笨笨的;最雄辩的人也许不是那么口若悬河。镇静胜过浮躁,冷静胜过狂热。清净无为是天下最正常的状态。译后记:领导者要知人善任,遇事保持冷静判断力。评价一个人才或一个东西,也要懂得辩证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以偏概全,以瑕掩瑜。 第 四 十 六 章天 下 有 道 , 却 走 马 以 粪 。天 下 无 道 , 戎 马 生 于 郊 。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今解:常足治理天下的人有道的话,百姓放马同时是为了拾粪积肥。治国者无道,则兵马肆意践踏郊野良田。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膨胀的占有欲更残忍的了!知足的满足,才会使你永远得到满足。译后记:统治者和富人的贪得无厌,是古往今来人民大众苦难的极重要的原因。战争,苛捐杂税,贪污腐化,伪劣仿冒,通货膨胀,金融海啸,凡此种种,都是贪婪造成的。佛戒贪嗔痴,道家提倡清心寡欲,其义一也。孙文提出要节制资本,十分必要。不是要限制投资或扩大再生产,而是充分认识到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最大利润。如恶性膨胀,必然危害社会。要把资本限制在对社会大多数人有益的范畴之内。好比我们要防止细胞癌化,妨害其他肌体一样。第 四 十 七 章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 , 见 天 道 。其 出 弥 远 , 其 知 弥 少 。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今解:不为而成大智慧的人不用出门,也可以料知天下大事;不用从窗口往外看,也可以悟见天下的道理。不明道,就算跑得再远,明白的还是很少。圣人不用到处跑就能知道事物的趋势。不一定要亲自看就能明白,无为而能成事。译后记:这是强调悟道之人,自性可通宇宙,自性本自具足。不要理解为不需要调查研究。第 四 十 八 章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为 。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今解:无为而无不为学习要每日增进学识,治国之道却是要天天解决矛盾,使问题每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便达到了无为的境界。正因为无事可为,方可以无所不为,一旦有事,什么都可以干。要使天下相安无事。遇事解决不了的人,不足以治天下。译后记:不扰民,社会政令简明,社会分配合理。使各方面相安无事,生活富足。是无为而治的真谛。颜渊的理想是:“无伐善,无施劳。“即不去侵略别人,又不滥用民力。统治者不胡搞,不乱指挥,不贪污腐化。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坏人坏事自然很少。治安良好,警察还有什么事可干呢?无为而治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一个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今解:无心方可有心伟人应该没有自己的私人意愿,而以百姓的意愿为意愿。好人,我会好好待他;差点的人,也要善待之。德政是鼓励行善的。讲信用的,我会信任他,信用不够的,也要信任他。德政是提倡讲诚信的。伟大的人在治理天下时,总是小心翼翼。为天下苍生而竭尽心力。百姓都愿意为其耳目。 他有爱民如子的博爱胸襟。译后记:“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一个伟人,要有一颗百姓心!博爱,一视同仁。谦虚谨慎,尽心尽力。第 五 十 章出 生 入 死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以 其 生 之 厚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夫 何 故 。 以 其 无 死 地 。今解:养生在出生入死的关头,生的比例,约十分之三;死的约十分之三;在死地逃离危险而生者,亦十之有三。为什么?人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听说善于保存生命的人,走山路不挑会遇到猛虎怪兽的路,打仗时不穿军服带武器,以免被误伤。犀角触不着他,老虎抓不到他,士兵不杀他。为什么?只因为他不人死地。译后记: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厚其生也。第 五 十 一 章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今解:再论道德“道”是管事物转化相生的,“德”是管教化培养良好民风的。各种东西展现不同形状;发展要有一个势头。因此万物无不尊重“道”,即客观规律;而且高度评价“德”。道和德的尊贵不是靠上面的命令而是自然应该如此。按照道的规律产生,用德育培养:长大了,培养了;成熟了;保养了,维护了。大智大德的人,搞出新东西来并不据为己有,搞出成就来也不自傲。生产发展了却不肆意浪费。这就称作“玄德”。是意味深长的管理层道德修养。译后记:CEO 们,高层人士们 : 管理不只是你的工作,更是一种艺术。管事者在运用其权力的同时,无形中做了自己道德操守的一个考试!第 五 十 二 章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不 殆 。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 , 终 身 不 勤 。开 其 兑 , 济 其 事 , 终 身 不 救 。 见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强 。用 其 光 , 复 归 其 明 , 无 遗 身 殃 ﹔ 是 为 袭 常 。今解:袭常天下有它的起始,作为天下的源头。了解了这个源头,便可进一步了解天下万物。掌握了这个源头,终身不会有危险。闭塞欲望之门,终身没有麻烦劳碌。如放纵欲望,使之膨胀,一辈子解救不了。明察秋毫叫做明;保持柔软手段折服别人的才是强者。籍真理之光,还世界一个明白,不留隐患,叫做“袭常”,即按常理办事。译后记:做事情一定要先弄清楚来龙去脉,手法柔软灵活。既明察秋毫,又以柔克刚,符合常理,则必然顺遂成功。第 五 十 三 章使 我 介 然 有 知 , 行 于 大 道 , 唯 施 是 畏 。 大 道 甚 夷 , 而 人 好 径 。朝 甚 除 , 田 甚 芜 , 仓 甚 虚 ﹔服 文 采 , 带 利 剑 , 厌 饮 食 ,财 货 有 余 ﹔ 是 为 盗 夸 。非 道 也 哉 。今解:唯施是畏如果我们能坚定信仰,推行大道,则实施时要小心谨慎。大道是宽广的,但人君却好走歪道。朝政失修,搞得田地荒芜,糧仓空虚。却穿华服,带宝剑,挑饮挑食。搜刮的财物多多,简直是强盗摆阔。这就跟 ” 大道 ” 背道而驰了!译后记:知易行难,想改变统治者很不易。第 五 十 四 章善 建 者 不 拔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修 之 于 家 , 其 德 乃 余 ﹔修 之 于 乡 , 其 德 乃 长 ﹔修 之 于 邦 , 其 德 乃 丰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 故 以 身 观 身 ,以 家 观 家 , 以 乡 观 乡 ,以 邦 观 邦 , 以 天 下 观 天 下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今解:修建之道会建造的人建造的建筑不会倒;会抱牢的人抱住的东西掉不了。因此子孙代代对祖先祭祀传承才能延续香火。修养自身,才会对人有爱而真诚;搞好自己的家,才有余力帮助别人。把整个乡里整顿好了,可以德及更大的范围;如果把整个州郡管理好了,那你的德行就相当深厚。若是把天下国家都治理教化好了,其德泽就能普及到全体人民。从自己想到别人,从自己的家想到别的家,从这个乡看到别的乡,从一个省市到其他省市, 从一国推及全世界。我为什么知道天下社会应该怎样搞才对呢?就是这么来的。译后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东西早就在这里讲了。说儒家很多东西都是来自胸怀天下乃至宇宙的老子,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吧!第 五 十 五 章含 「 德 」 之 厚 , 比 于 赤 子 。毒 虫 不 螫 , 猛 兽 不 据 , 攫 鸟 不 搏 。骨 弱 筋 柔 而 握 固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峻 作 , 精 之 至 也 。终 日 号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 知 和 曰 「 常 」 ,知 常 曰 「 明 」 。益 生 曰 祥 。 心 使 气 曰 强 。物 壮 则 老 , 谓 之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今解:常明之义德行深厚的好比一个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叮,猛兽不咬,大鸟不抓。筋骨柔弱而握物牢固。雌雄之合,是精诚所至。小婴儿啼哭一整天也不沙哑,因为他和谐之至。懂得和谐是事物的正常的状态的叫做有常识的人;懂得常理的人就叫做明白人。利益众生才是吉祥,而意气用事的只能叫做”逞强“。要知道事物强盛过后必然衰老,不可违反正道常理。否则必然提前灭亡。译后记:物极必反,恃强权得天下者戒之!第 五 十 六 章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 挫 其 锐 , 解 其 纷 , 和 其 光 ,同 其 尘 , 是 谓 「 玄 同 」 。故 不 可 得 而 亲 , 不 可 得 而 疏 ﹔不 可 得 而 利 , 不 可 得 而 害 ﹔不 可 得 而 贵 , 不 可 得 而 贱 。 故 为 天 下 贵 。今解:和光同尘真懂的人往往不声张,夸夸其谈的人其实并不真懂。能挫其锐气,调解纠纷, 消弭尖鋭矛盾对立,团结各种力量,所谓“和光同尘”者,就叫做“玄同“。即以玄德求得大同。因此得到权力的人,不可重用自己亲近的人。而疏远自己不大喜欢的人。不可以权谋私利,害百姓。不可以有了权就自以为高贵,而看不起人民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景仰。译后记:治天下的人,要善于妥协,团结各种力量,不激化可以调和的矛盾。而且绝对不可以以权谋私,不可以扩大贵贱贫富之间的差别。问题就是有没有足够才德合格的官员?而且他们如何能不受权力的引诱,克服对财富的贪念,在美色面前不为所动呢?看来一个完善的选举和监管体制是必不可少的 !第 五 十 七 章以 正 治 国 ,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天 下 。吾 何 以 知 其 然 哉 。 以 此 : 天 下 多 忌 讳 , 而 民 弥 贫 ﹔人 多 利 器 , 国 家 滋 昏 ﹔人 多 伎 巧 , 奇 物 滋 起 ﹔法 令 滋 彰 , 盗 贼 多 有 。 故 圣 人 云 :「 我 无 为 , 而 民 自 化 ﹔我 好 静 , 而 民 自 正 ﹔我 无 事 , 而 民 自 富 ﹔我 无 欲 , 而 民 自 朴 。 」今解:再论无为而治治国要用正道;用兵要出奇制胜。天下至治原来是无为之治。我们为何知道这是对的呢?理由如下:政府搞出诸多限制,反而使人民更贫困。人们手里多了兵器,国家的秩序反而更乱。人们崇尚智巧,搞出许多古怪的物品;法令越严,盗贼越多。因此圣人说:为政者不乱生事扰民,人们自会教化。喜欢安定,人们自然走正道。没事就不干预这,不干预那,则民自然会走致富的路。为政者不贪得无厌,不沉迷声色犬马,民风也就自然变朴素。译后记:这有点像现代自由市场理论的古代版。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第 五 十 八 章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刿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 祸 兮 福 之 所 倚 , 福 兮 祸 之 所 伏 。孰 知 其 极 。 其 无 正 也 。正 复 为 奇 , 善 复 为 妖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今解:祸兮福所倚如果政令不严苛,民众会淳朴而易于管理。如政令太烦琐精细,则下面的人会变得很狡猾难管。故此圣人虽方正而不强求划一,自律清廉却对人不刻薄。刚直而不放肆,照亮别人而不耀眼。要懂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为何? 凡事过了头,便离开了正道。正就会变成奇。好事便变成了坏事。 人们长期以来总是搞不懂这一点。译后记:物极必反。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十分重要的辩证法。好事做过了头都会变成了坏事。要有原则而又有灵活性,政策搞过了头就会犯大错误 !所谓“宁左无右”,“矫枉必须过正”等等,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第 五 十 九 章治 人 事 天 , 莫 若 啬 。 夫 唯 啬 , 是 谓 早 服 ﹔早 服 谓 之 重 积 德 ﹔ 重 积 德 则 无 不 克 ﹔无 不 克 则 莫 知 其 极 ﹔ 莫 知 其 极 , 可 以 有 国 ﹔有 国 之 母 , 可 以 长 久 ﹔是 谓 深 根 固 柢 , 长 生 久 视 之 道 。今解:早服治理众人之事以服膺天道,最好是提倡节俭,爱惜民力。这叫做“早服”。凡事早作安排。早作安排就是要多多积德。多积德就战无不胜!无往不胜则有办不完的事,到哪里都可成事者才可委托之治国。抓住了国本,即可长治久安。常言道:根深则蒂固,长生之道。译后记:积德,先打好基础。第 六 十 章治 大 国 , 若 烹 小 鲜 。 以 道 莅 天 下 , 其 鬼 不 神 ﹔非 其 鬼 不 神 , 其 神 不 伤 人 ﹔非 其 神 不 伤 人 , 圣 人 亦 不 伤 人 。夫 两 不 相 伤 , 故 德 交 归 焉 。今解: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其实和一个好厨师煎一条鱼一样,并不难。只要你以道去管理天下,连鬼也老实了。非但鬼怪不作乱,神灵也不给人添麻烦。非但神不给人麻烦,连大人先生们也不再伤害百姓了。两不相伤,建立一个德治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们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德治的境界。译后记:常言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君不见,古往今来,不真正懂得治国之道,或反其道而行之的大人先生们,是如何把一个个好好的人类社会,整得鬼哭神嚎,天怒人怨 ! 不少 CEO 们,高官们,津津乐道管理大公司之难,管理国家之难。实际上是一个借口。掩饰他们腐败无能,从一个错误决策到另一个错误举措,又要骗取远高于合理薪资的报酬。他们远不及一个退了休的老头 - 老子!在老子的眼里,治大国不过像厨师炒菜般平常。用时髦点的话来说,不过是某香港特首说过的那样:要“打好你那份工”而已。老子能提出公侯们望尘莫及的治国方略来,是因为他懂天道人心。 CEO 们搞出金融海啸来,则是因为他们只是一窝骗子!无为而治,在人治或法治的社会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提出“德治社会“这个理念。。其寓意就是:希望后世之人,能以道和德治天下,老子出函谷关之前,下传世人 ” 道德经”这部充满智慧,充满辩证法精华的经典实现他千古的理想!简称“德治社会“。第 六 十 一 章大 邦 者 下 流 , 天 下 之 牝 ,天 下 之 交 也 。牝 常 以 静 胜 牡 , 以 静 为 下 。 故 大 邦 以 下 小 邦 , 则 取 小 邦 ﹔小 邦 以 下 大 邦 , 则 取 大 邦 。故 或 下 以 取 , 或 下 而 取 。大 邦 不 过 欲 兼 畜 人 , 小 邦 不 过 欲 入 事 人 。夫 两 者 各 得 所 欲 , 大 者 宜 为 下 。今解:论外交世界上的大国,好比河流的下游,或者比作天下的母亲,是天下交会之处。雌雄之间,雌性常常以其静制动,控制雄性。静就是放低身段。所以,大国放低身段与小国交往,则取得小国的拥护。小国谦虚谨慎地与大国搞好外交,才能得到大国的帮助。故或是折节下交以便取得拥护,或是善于从下面取得上面的援助。大国不过是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小国不过是以小事大,也加入一个强势集团。两者都得到各自所要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大国应该先采取主动,先放下身段比较好些。译后记:这里提到老子提倡的外交方略。大国要应该主动放下身段,这样会比较高明。小国对大国不免心存疑虑,大国若能折节下交,不是以力压服别人,方能得人心兼得天下。老子晚年所处的时代,春秋无义战。只有大国欺负小国,绝无大的援助弱小的事情发生。老子能提出此观点,无疑是先进的,高明的,富有辩证法的哲理。呜呼!人类也好,大人先生们也好,为什么非要信奉禽兽的信条而弱肉强食呢?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互助以达到双赢!都得到各自所要的东西。难道两千年后的我们,还是要迷信武力,还没有文明进步到学会这样做了吗?弱肉强食是禽兽的规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土匪的逻辑。试问在今日之美国,如果有一帮人带着 AK-47 到得国会里去,把议员们都吓坏了,他就可以像袁世凯当初那样,当上总统了吗?民主是世界发展进步的大方向,军事独裁只是落后社会过去的产物。现代所有先进的民主国家中,军队只能效忠国家,绝不允许效忠某个人,不应作为操纵朝政的筹码。依赖暴力只能在一段时期内窃据政权,而不能“出”政权。应该跳出这个误区 ! 权力应该是人民给的。人们应该有挑选执政者的权利!而往往正是枪杆子剥夺了人民的这个自由。第 六 十 二 章道 者 万 物 之 奥 。 善 人 之 宝 ,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 美 行 可 以 加 人 。人 之 不 善 , 何 弃 之 有 。故 立 天 子 , 置 三 公 ,虽 有 拱 璧 以 先 驷 马 ,不 如 坐 进 此 道 。 古 之 所 以 贵 此 道 者 何 。不 曰 : 求 以 得 , 有 罪 以 免 邪 。 故 为 天 下 贵 。今解:美言美行道就是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能干的人珍惜它,不能干的的人也不能忘了它。说好话可以得人心,做好事则可以增加人的品格。已经不够完善的人,又怎么可以弃之不顾?所以,在拥立天子或立三公大臣的时候,与其捧着玉璧在前,用四匹骏马拉着车在后,前呼后拥;还不如献给他们治国之道的良策。古人为何推崇此道?人们不是常说:治国的人只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做好他的工作。有点缺点也可以原谅。所以治理之道才是最弭足珍贵的!译后记:道可以解释为事物的潜规则。统治者不论其素质如何,与其搞点哗众取宠的游行之类,浪费公帑。不如认真学好治国之道,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满足大家的要求或期望。第 六 十 三 章为 无 为 , 事 无 事 , 味 无 味 。 图 难 于 其 易 , 为 大 于 其 细 ﹔天 下 难 事 , 必 作 于 易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于 细 。是 以 圣 人 终 不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夫 轻 诺 必 寡 信 , 多 易 必 多 难 。是 以 圣 人 犹 难 之 , 故 终 无 难 矣 。今解:先易后难要抱不干预的态度来干预;用不生事的方法做事;以清淡的风格去调味。想学会难的,要先学会容易的;想搞大的,先从小的做起。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的入手;天下大事亦必定从小处着手。因此圣人永远不好大喜功,故能终成大事。轻易作出空头承诺的,结果一定丧失信用。什么都看得很容易,就一定处处碰壁。大智慧的人反而很重视困难,故最终能克服困难。译后记:有一种人是“豪言壮语派“,煽动性很强。一出口就是气壮山河,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是要”地球也抖三抖“,就是要”解放全人类“云云。看了这一章,多少也要多学些科学的谨慎的态度。 第 六 十 四 章其 安 易 持 , 其 未 兆 易 谋 。其 脆 易 泮 , 其 微 易 散 。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乱 。 合 抱 之 木 , 生 于 毫 末 ﹔九 层 之 台 , 起 于 累 土 ﹔千 里 之 行 , 始 于 足 下。 民 之 从 事 , 常 于 几 成 而 败 之 。慎 终 如 始 , 则 无 败 事 。今解:慎始慎终事态在安定时容易维持;乱子在苗头未显现时容易控制。幼小时候好教育;微弱时容易驱散。处理事情最好在未出问题前便搞妥;负责治理天下的重任,更要在灾变未发生之前做好防范。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砌;千里之行,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起。一般人做事,往往只做到几成就坚持不住,不做了。我们要做到慎始又慎终,才不会半途而废。译后记:见微知著,治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凡事当从小做起,一步一步累积,只要你坚持不懈,慎始慎终,必成大事也。第 六 十 五 章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 将 以 愚 之 。 民 之 难 治 , 以 其 智 多 。故 以 智 治 国 , 国 之 贼 ﹔不 以 智 治 国 , 国 之 福 。 知 此 两 者 亦 稽 式 。常 知 稽 式 , 是 谓 「 玄 德 」 。「 玄 德 」 深 矣 , 远 矣 , 与 物 反 矣 , 然 后 乃 至 大 顺 。今解:再论“玄德”古时候善于治国之道者,不需要对群众什么都说得十分明白。很多时候他们并不需要太明白。因为下面的人太滑头了,就难治理了。民众还是朴实点好。因此靠玩弄心计智术来治国,是对国家稳定不利的。政治家不玩弄心计权术,是国家之福。能明白这两点即懂得了反向思维方式。经常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反着做,就叫做“玄德”。“玄德”是意义深远的,反潮流的。这样才能无往而不顺。译后记:“玄德”,说白了就是一般人难以明白的举措或德政。古代行之有效的愚民政策在网路发达,教育普及的今天,不见得行得通了。但不少国家到现在仍然封锁新闻,对民众隐瞒真相。别的不愿学老子,愚民的陈旧招数倒学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话又说回来,提倡淳朴民风,官也好,商也好,反对他们搞阴谋诡计,反对政治家玩弄权术等等,在今天仍然是很必要的!不少情况下,反潮流也是非常正确的!第 六 十 六 章江 海 之 所 以 能 为 百 谷 王 者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为 百 谷 王 。 是 以 圣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后 之 。是 以 圣 人 处 上 而 民 不 重 , 处 前 而 民 不 害 。是 以 天 下 乐 推 而 不 厌 。以 其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今解:善下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它善于处于下方,用低调方式解决问题。故圣人要领导民众,必须表明自己不过是人民的公仆。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后。因此圣人虽然地位在民众之上而民众完全没有压迫感,事事领先而民众不以为会对他们不利。天下人乐意推举他为领袖而一直拥戴他。正因为他不争私利和个人名位,故全天下都没法跟他争。译后记:深得无争三昧。礼贤下士,如古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 六 十 七 章天 下 皆 谓 我 道 大 , 似 不 肖 。夫 唯 大 , 故 似 不 肖 。若 肖 , 久 矣 其 细 也 夫 。 我 有 三 宝 , 持 而 保 之 。一 曰 慈 ,二 曰 俭 ,三 曰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 慈 故 能 勇 ﹔ 俭 故 能 广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长 。 今 舍 慈 且 勇 ﹔ 舍 俭 且 广 ﹔舍 后 且 先 ﹔ 死 矣 。 夫 慈 以 战 则 胜 , 以 守 则 固 。天 将 救 之 , 以 慈 卫 之 。今解:吉祥三宝天下人都说我宣讲的“道”太大了,难以想象。正因为它大,才会不好想象。容易想象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不那么重要了。我有三大法宝:是为政者天天要坚持做到的。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慈,也就是有悲天悯人的博爱之心。慈悲的人才能勇敢,而不是斗狠。俭,才能不浪费资源,得以广为发展。不为天下先,有先公后私的胸怀,才能成大器。如果统治者不慈悲却好勇杀伐,奢侈浪费又声色犬马样样都干,什么事都先为自己着想而罔顾百姓疾苦,那他就离死不远了!慈悲的军队战则能胜,守则能固。得道多助,上天也会救他,慈悲可博得同情,是很有效的防御武器。译后记:慈悲,节俭,克己奉公,这样的政府当然得到人民全力支持,无怪乎战可胜,守必固。但中国历史上更多的是穷兵黩武,奢侈浪费,专制胡搞,不顾黎民死活的政府。他们当然记不得老子有这么一段教导了。第 六 十 八 章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善 战 者 , 不 怒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是 谓 用 人 之 力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今解:用人之道好的谋士,羽扇纶巾,不尚武;善战的将领,不会一怒之下失去理智;常胜之师,不给敌人可乘之机;会用人者,谦卑下士。这就是不争的好处。这就是善用人才得到的力量。就是太极阴阳相济,二极的天然配合。译后记:用人之力,以下为上。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第 六 十 九 章用 兵 有 言 :「 吾 不 敢 为 主 , 而 为 客 ﹔不 敢 进 寸 , 而 退 尺 。 」是 谓 行 无 行 ﹔ 攘 无 臂 ﹔扔 无 敌 ﹔ 执 无 兵 。 祸 莫 大 于 轻 敌 , 轻 敌 几 丧 吾 宝 。 故 抗 兵 相 若 , 哀 者 胜 矣 。今解:哀兵必胜兵法里说过:“不可在自己的地盘上妄自尊大,反而时时要像到了别人地盘那样小心翼翼。不可冒进一寸,宁可先退一尺。“这就是说,运动时要没有动静;打人时要让对方看不见你的胳膊。甩掉敌人时要做如入无人之境;拿着武器也要让人看着像赤手空拳。最灾难性的莫过于轻敌,轻敌会把你的老本很容易就输光!所以旗鼓相当的双方对抗时,得到人们同情的那一方会胜。译后记:老子论道,涵盖一切。在这里论及军事领域。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历史上的实例难道还少吗?滚滚东逝的长江,你曾见证过:横槊赋诗,不可一世的曹孟德,竟败在那周郎赤壁!第 七 十 章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夫 唯 无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 知 我 者 希 , 则 我 者 贵 。是 以 圣 人 被 褐 而 怀 玉 。今解:怀才不遇我的话不难懂,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搞懂了的人极少,能付诸实行的就更少了。立言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一个主事的人。只有无知的人,才不知道我。懂我的越少,我的学说就越可贵。所以圣人就像盖着破布而怀有连城之璧的人。译后记:天下怀才不遇者何其多乎!古有老子,孔子,苏子 ……纵有经世之才,得不到经世之用。君子用之,则一展胸中之学,不用,则退而著书立说,以遗世人。可惜呀,可惜!人类社会又走了许多弯路。岂不冤枉?所以孔子们,孙中山们,总是憧憬着有一天,人类社会不单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还要:“任贤与能” …… 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华盛顿们,林肯们,总是怕我们的社会变成少数人压迫剥削大多数人的工具。他们的原意,是建立一个“ To have liberty andjustice for all 。”的世界。然而,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离先哲们的蓝图还有多远呢?第 七 十 一 章 知 不 知 , 尚 矣 ﹔ 不 知 知 , 病 也 。圣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今解:圣人不病知道自己很多以前不懂的东西,就是进步。不知道要追求真知,是一种思想病。圣人没有这种病,是因为他警觉到了这种病。只有警觉此病,才会不病。译后记:汉代有一位好学的大将军叫霍去病。可能预防的就是这种病吧。老子在这里很感慨:人们那么热衷于追求财富和地位,却没多少人热衷于追求知识和真理。你们有病呀 !第 七 十 二 章民 不 畏 威 ,则 大 威 至 。 无 狎 其 所 居 ,无 厌 其 所 生 。夫 唯 不 厌 ,是 以 不 厌 。 是 以 圣 人 自 知 不 自 见 ﹔自 爱 不 自 贵 。故 去 彼 取 此 。今解:民众如果迟钝了,不警惕未来的威胁,大灾难就会来临。不要因循现状,更不要排斥冒头的新生事物。只有不排斥新事物,才能推陈出新,不断进步。所以大智慧的人,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坚持己见。自爱而不自高自大。要不断弃旧图新。译后记:自尊不等于骄傲自大。懂得多不等于就可以自以为是!第 七 十 三 章勇 于 敢 则 杀 , 勇 于 不 敢 则 活 。此 两 者 , 或 利 或 害 。天 之 所 恶 , 孰 知 其 故 。 天 之 道 ,不 争 而 善 胜 , 不 言 而 善 应 ,不 召 而 自 来 , 繟 然 而 善 谋 。天 网 恢 恢 , 疏 而 不 失 。今解:天网恢恢逞勇又自恃敢干的人容易丧命,勇而不轻易冒险的人能活下来。这两者不同,于是得到不同的或有利或有害的结果。难道是上天喜不喜欢的缘故吗?天道,即事物本来的规律:就是不争,反而会胜出;不多说话,反而是更好的应对;不叫它来的事,偏偏就会来临。看上去老实的人,最会搞阴谋的往往是他。天网恢恢,看上去不那么周密,但一切都逃不掉!都得依照天道,或在它的掌握之中。译后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已是千年来常用的成语。形容那些恶人,如贪官奸商独裁者之流,往往机关算尽,枉法弄权,以为可以逃过人民的审判。但终究历史一定要给他们应有的惩罚。不是不报,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第 七 十 四 章民 不 畏 死 , 奈 何 以 死 惧 之 。若 使 民 常 畏 死 , 而 为 奇 者 ,吾 得 执 而 杀 之 , 孰 敢 。 常 有 司 杀 者 杀 。夫 代 司 杀 者 杀 , 是 谓 代 大 匠 斲 ,夫 代 大 匠 斲 者 , 希 有 不 伤 其 手 矣 。今解:论司法如果老百姓不怕死,死刑便失去威慑作用。要使得民众都怕死,这样一来,有敢于为非作歹的,就逮捕处决,看谁还敢以身试法?不过也要由司法机构来主管判决。如果执政者代替司法,手握生杀大权,那就危险了。就象硬替熟练的木匠去砍木头,不误伤才怪!译后记:老子在这里谈到他对司法的看法。明确提出司法为何应独立于执政之外。执政者不可越俎代庖,干预司法。否则是很危险的!独裁专政必然滥杀无辜,无公正可言。老子不幸而言中:古今不少独裁者,最后连自己的手足亲信都杀戮了。黎民百姓的遭遇,就更不用说了。第 七 十 五 章 民 之 饥 , 以 其 上 食 税 之 多 , 是 以 饥 。 民 之 难 治 , 以 其 上 之 有 为 , 是 以 难 治 。 民 之 轻 死 , 以 其 上 求 生 之 厚 , 是 以 轻 死 。 夫 唯 无 以 生 为 者 , 是 贤 于 贵 生 。今解:民生老百姓吃不饱,原因很简单:就是上面耗税太多,征税太重,甚至引起饥荒!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多事扰民,滥用国力。民不聊生,还能有好治安?人口死亡率高,来自上流社会的奢侈腐化。自己活得太滋润。贫富悬殊,黎民贫病交加,当然死的很容易。只有不滋事,不胡搞的政府,会做点好事来尊重生命,尊重人民的生存权!译后记:老百姓有天赋的生存权。没法生存,只好造反!饥荒,动乱,非正常人口死亡率高 ….. 等等,都是统治者搞的!正所谓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中国人口虽多,也 只有极端狂妄又愚昧的暴君,才会不顾民生,让千百万人民活活饿死。 第 七 十 六 章 人 之 生 也 柔 弱 , 其 死 也 坚 强 。 草 木 之 生 也 柔 脆 , 其 死 也 枯 槁 。 故 坚 强 者 死 之 徒 , 柔 弱 者 生 之 徒 。 是 以 兵 强 则 灭 , 木 强 则 折 。 强 大 处 下 , 柔 弱 处 上 。今解:兵强则灭人体生来柔弱,死时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脆嫩,死时也就枯槁了。由此悟到,坚强到了僵化的归于走向死亡这一类,柔弱的属于存活的这一组。所以兵太强了,会自取灭亡;树木太硬了,会先被风吹折!强大的处于下降的趋势,而柔弱者处于上升的阶段。译后记:世界上许多强大的东西,也是正在走向灭亡的东西。兵强则灭。拿破仑,希特勒,山本五十六,都没有意识到:高度的扩张军力,正是玩火自焚,走向灭亡之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还要发动战争?第 七 十 七 章天 之 道 , 其 犹 张 弓 欤 。高 者 抑 之 , 下 者 举 之 ﹔有 余 者 损 之 , 不 足 者 补 之 。 天 之 道 , 损 有 余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 则 不 然 ,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 孰 能 有 余 以 奉 天 下 , 唯 有 道 者 。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 功 成 而 不 处 , 其 不 欲 见 贤 。今解:再论天道上天之道,好比拉弓放箭一样。高了的,给压低些;太低的,抬起来些。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天道。人类社会却与天道恰恰相反,是损害穷人来供奉有钱人。怎么可能还有剩余去贡献给天下百姓?只有寄希望于刚好遇上个“有道明君“了。圣人做了好事而不自恃;成功了却不是自己去享受;不想宣传自己的贤能。译后记: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揭露了人类社会是劫贫济富,违反天道的!可惜直到今天,也还基本如此。可怜的老实的百姓们,你们还在等什么呢?等唐宗宋祖还魂?还是等有大救星出来,好走上人民公社每天挣几毛钱工分的“幸福桥”?第 七 十 八 章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胜 , 以 其 无 以 易 之 。 弱 之 胜 强 , 柔 之 胜 刚 ,天 下 莫 不 知 , 莫 能 行 。 是 以 圣 人 云 :「 受 国 之 垢 , 是 谓 社 稷 主 ﹔受 国 不 祥 , 是 为 天 下 王 。 」正 言 若 反 。今解:正言若反世上最柔弱的莫如水,但以之攻坚无不胜。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它。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天下无人不知,但又都实行不了。所以圣人说:“承受国家被人诟病的一切,才配称作国家的主人翁。能接过解决国家耻辱和困难的担子,才配做天下的领导者。“ 这些真理听起来像反话,却是千真万确的。译后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坦承本国对世界人民特别是犹太人犯下的罪行,坚持反思及赔偿。另方面把一个蒙受着耻辱和困难的国家,从废墟里重建成民主发达繁荣的第三大经济体。正所谓“受国之垢”,“受国不祥”。 作为国家的领导人,绝不可像日本多届首相那样文过饰非,编造历史,迄今不作主动赔偿。政治家们的高下,差别原来如此之大!中国历史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好的政治家。第 七 十 九 章和 大 怨 , 必 有 余 怨 ﹔报 怨 以 德 , 安 可 以 为 善 。 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 , 而 不 责 于 人 。有 德 司 契 , 无 德 司 彻 。 天 道 无 亲 , 常 与 善 人 。今解:以德报怨调解大的矛盾纷争,一定还有人悻悻不已。要以德报怨,否则怎么可以与人为善呢?所以圣人总是退让一步,不只去责备别人。好比拿着债劵不去追逼,有德的人就是这样。无德的人却像收税官那样,没有半点通融可言。天道不论亲疏,但常常站在好人一边。第 八 十 章小 国 寡 民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远 徙 。虽 有 舟 舆 , 无 所 乘 之 ,虽 有 甲 兵 , 无 所 陈 之 。使 民 复 结 绳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乐 其 俗 。邻 国 相 望 , 鸡 犬 之 声 相 闻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来 。今解:理想国国家规模不宜太大,人口也不要太多。这样一来重型的设施就用不上了。人民爱家而不愿离乡背井,客死他乡。有车船没人要乘,有军队而不必摆出来。百姓回复结绳记事那么简朴的生活。不要搞得那么复杂,生活压力就没那么大。大家都吃得好,穿得很好。安居乐俗。以致旁边的国家虽然近得望也望得见,连鸡和狗的声音也听得见,可两边的百姓相安无事,到老死也不需要来往,更不会打仗啦。译后记:不要忘了老子是周朝时代人。初时分封成许许多多小国,和平共处。后来才互相兼并成大国。由于统治者贪得无厌,战争连绵不断,人们早就烦透了。老子怀念小国小家纯朴的田园生活,和一去不复返的和平,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理念在现代化大生产的今天,无疑是行不通了。我们主张国不论大小,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创繁荣。现代的正确理念是 : 一个理想国家, 1. 首先要保障人人都享有自由;同时,人人都要尊重其他人的平等自由不受侵犯。 2. 要保证人人都有生存权。除了那些严重损公害民的人,都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活下去。 3. 国家应发挥均富的功能,不能成为权钱勾结,劫贫济富的工具。 4. 司法,立法,执法三权要分立。保证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 成立缉贪署。 6. 成立质监署。 7. 成立会计署,一切公司会计由国家派驻,公司付费。杜绝逃税,实现对国家透明化。并监督所有公私机构利益分配公正性。 8. 成立用人署,识别及汰除无能官员。第 八 十 一 章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 善 者 不 辩 , 辩 者 不 善 。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 圣 人 不 积 ,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圣 人 之 道 , 为 而 不 争 。今解:结语可靠的话不那么中听;动听的话多半靠不住。有本事的人不老为自己辩护;老为自己辩护的人没本事。真懂的人不必一定什么都懂,说什么都懂的人,不一定真懂。圣人不积私产,为人民造福越多,自己才会越拥有;给人民的越多,自己也会得到的越多。天道是鼓励造福人民而不是为害人民的。圣人为人之道,是为民众造福而不争自己的名利的。译后记:老子的话,肯定不是统治者们爱听的。但它是可靠的道理。老子的一辈子也没为自己累积任何财富;却在退休之前,给中国的人民和统治者们留下了最可宝贵的财富!问题就只是我们能领悟多少,实行多少了!值得注意的是,通篇道德经,都是讲依天道行德治,哲学,政治,军事,经济,个人修养,都谈论到了,就是一点也没有宗教的内容。至于后代道家是如何把道德经作为宗教的经典的,是下一个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