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放宽心,北京不会拿光我们的馅饼
西方对中国争夺非洲资源的不安反应是一种不得要领的偏执,看一下俄罗斯人的经历吧。
自从我们依靠打猎和采集果实为生以来,一种深藏内心的、原始的恐惧始终追随着人类的想像。那就是我们的竞争者正在试图垄断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或食物,让我们无法获取或接近对我们来说不可缺少的事物或场所。我们忍不住要想办法战胜他们,确保我们获取资源的权利。这种冲动可能会把我们引向无理由的焦虑。
最近几周的两件事情让我想起了这些。其一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正在播出的爆炸性的系列纪录片《中国人来了》,其二是我预订的有关苏联在阿富汗10年的一本重要新书的到货。这本名为《阿富汗战争老兵》的新书的作者是英国前驻莫斯科大使罗德里克·布雷思韦特爵士。
尽管纪录片讲的是21世纪中国的扩张,而《阿富汗战争老兵》讲的是20世纪苏联的灾难性冒险,但西方在这两个案例中表现出的不安反应却指向最为古老的故事:担心对手赶在我们前面,抢占所有的馅饼。
然而那些可怜的俄罗斯老人们在阿富汗根本没有搞到馅饼,而我也质疑我们今天的警报——担心北京抢夺在非洲的馅饼——究竟是否理智。
在《中国人来了》第一集中,这种含蓄的警报比起任何地方都来得明显。纪录片讲的是非洲的事情,它带着我们穿越安哥拉和赞比亚。我们看到中国如何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进行采矿、建筑和铁路修建领域的大量投资,同时输出大量的中国工人。这部叙述生动、画面漂亮的纪录片暗示,中国力量仍然受到安哥拉民众的欢迎,但是在赞比亚,人们却对中资铜矿涉嫌对黑人工人的剥削以及来自扎根当地的中国小企业的无情竞争日益不满。
在我的记忆中,坦赞铁路项目的建设曾经给我们这些在非洲的欧洲人带来巨大的惊恐。媒体专家和政客们向人们展示地图和图表,提出似是而非的说法,认为红色中国正在强行进入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以便挤掉西方,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矿产需求。
但这项工程没有什么结果。其造价过于昂贵。中国铁路管理者在东非变得相当不受欢迎。赞比亚确实受益了,但是北京打了退堂鼓,在其后30年里,中国人再也没有成群结队地出现过。共产主义没有取得任何据点。没有出现围困,也没有出现“黄祸”。
从经济制裁的历史中可以知道要想困住一个国家是极其困难的。至于说到21世纪的中国力量把整个世界阻挡在外的可能性,在你发出警报之前先思考一下吧。仔细想想“扼杀”、“围困”、“至关重要的资源”等脱口而出的词汇,所有这一切有多少理智的成分?
就算中国真的企图确保对资源的获取,我也对这种企图是否理智表示质疑。充其量,北京可能是要通过暂时从受其拉拢的非洲国家政府和在非洲的中资企业手里获得供应,来确保得到优惠价格。试图通过政治上的夺取获得经济上的优势可能招致麻烦,并走入危险的歧途。
中国没有做过像苏联军队1979年攻入喀布尔那样的坏事。但是如果北京真的计划扼住非洲的命脉,它将遭到失败。中国向非洲渗透得越深,他们掌握的矿山越多,拉拢的腐败官员越多,向非洲派出的企业家越多,黑人的抵抗就会越强烈。非洲发怒起来很慢,而且常常缺乏领导,但是在进行纯粹、缓慢、愠怒和血腥的抵抗方面却极其出色。对于中国来说,任何旨在垄断非洲资源的后帝国主义冒险都会变成旷日持久的大麻烦——就像英国人、法国人和葡萄牙人经历过的那样。
事实将会证明,所谓的“黄祸”,就算真的存在,与其说它对西方有危险,倒不如说它对北京的危险更大些。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