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与焦虑
《八十年代》的第一篇是访问阿城。我觉得是最重的一出戏放在了开场白。我不一定能坚持把所有的访谈都读完,但是阿城的,一定要读完,他是个有魅力的作者。他在八十年代写的《棋王》完全没有那个年代的色彩,惊呆了一代人,或者惊呆了一个时代。
导读里说到这席谈话的主要线索,是知识结构和焦虑这两个词。读完导读,就忘了这两个词。读完整篇,脑子里盘踞的,也就是这两个词。回头看导读,哦,是真的。
在现在这个统一教学,统一观摩电影电视报章杂志的年代,人的知识结构大概是非常接近的。因此这个世界有着激烈的竞争,因为企图竞争的东西也是一致的。
阿城的知识结构,与那个年代的“典型”中国人,是不同的。原因是他从小生长在右派家里,被主流排斥,他就去当时尚未被文革的旧书店里看书,读了许多非主流的好书。这些东西沉淀出后来的《棋王》。其实很多感悟也是从先人那里承传下来的,他做了载体,难得的惊人却也喜庆。
在他讲述知识结构的时候,我有点儿心旷神怡。我读书很少,说不上有什么完整的知识结构。让我神往的,是假如拥有某种完备的知识结构该多好啊!所以我时常搬迁,以此来更新扩展自己很不规整的知识结构。他也谈到了更新知识结构的话,我深感不谋而合。十分可贵。尤其是一个没怎么读书的人和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有这种不谋而合,其中大概有些悟性的东西。和和。
其实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一直隐隐约约担心的、关心的、上心的,大概也是如何构筑孩子们的知识结构的问题。没能明确地把这种心情用一个词汇表达出来。这次,算是有了着落。
另一个问题,跟文化有关的,是说到人的焦虑问题。说49年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其实是不焦虑的。过着悠闲而充裕的生活,享受着。那种享受和规矩,便是那个年代沉淀出来的文化。后来人们都焦虑起来了。焦虑大概是很难产生文化的。
在美国的生活,我感觉焦虑还是很多的。经济效率为核心的社会运作方式,需要人们的焦虑,需要人们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中产生效率而不是文化。效率是生存的基础。丢失文化似乎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上面这段话是我说的,阿城的意思是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都着焦虑的生活,对付政治斗争什么的。那个,我也同意。
他还表扬了王朔,也让我很高兴。不过他表扬的角度和我表扬的角度不一样。他是说王朔的语言有颠覆作用,对那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或者说基本伪道理的颠覆,有很深远的社会效果。我倒不觉得王硕是冲着颠覆来的,他没有那个意思。王硕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的真诚。一种比较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人对真诚的直觉的,热情的追求。追求的方式被外界环境界定了。看似颠覆,其实是抗争。从思路上看,王硕在他自己所描述的场景中,或者说生活的环境中,本身也是不焦虑的。
不焦虑,可以产生有建设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