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查看,必然报答你。”(太6:3)
几年前,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两个小故事,让我一直不能忘怀。
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乞丐到作者家乞讨,母亲对那乞丐说:“你能帮我把前院的这堆砖头搬到后院吗?”年轻的乞丐二话没说,挽挽袖子,就干了起来。等他搬完了砖头,头上已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他也得到了一笔比平时乞讨多几倍的“工钱”。后来,作者发现,只要有点劳动能力的乞丐来乞讨,母亲就如法炮制,让乞丐把砖头从后院搬到前院,或从前院再搬到后院,就这样搬来搬去。作者莫名奇妙。终于有一天,一个功成名就的私营企业老板来到作者家道谢,说他就是当年那个年轻的乞丐,正是那次搬砖头,让他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他悟出不论沦落到什么地步,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好的回报。从此以后,他发奋图强,竟然获得了今天的成功,他特地来感谢那位老妈妈的良苦用心,老妈妈欣慰地笑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作者家里得到一条非常珍贵的毛毯,全家人都舍不得用。后来作者的姨妈因家庭变故非常困苦,连一床棉被也置办不起。母亲就对姨妈说,那个毛毯在家里根本没人用,想送给她,姨妈欣然接受。作者不明白,明明稀罕得很,舍不得用,怎么说根本没人用呢?母亲说:“我们家离开那条毛毯还过得去,你姨妈家却太需要了。但你姨妈是个很要强的人,要是她知道真实情形,她是不肯要的,就是勉强接受了,也会觉得很亏欠,一直成为负担,那送这条毛毯就没有真正给她带来帮助。”
两位善良的老妈妈拥有如此高超的施舍的智慧,令人惊叹!
在圣经里,主耶稣告诉我们要有施舍的智慧:“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面前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6:2)。然而,即使一个学问很高深的人,若是他不认识主,也未必在施舍上有这般境界,因为他的心思意念、所作所为都是从这个世界出发的。我们不是经常在媒体上看到隆重热烈的捐赠场面吗?很多人捐了一点钱,吆喝得满世界人都知道,就差没让受捐人给他磕几个响头了。在施舍的动机上,不可否认有人是出于真正的爱心,但有些人是沽名钓誉,为了给自己企业或产品做广告;有些人为了作秀,给自己赚点眼球或人气;有些人是因为别人都捐了,自己面子上过不去。更有甚者,有些人鼓也敲了,锣也鸣了,号也吹了,可就是不见行动,前一段不是有几个名人制造的“空头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吗?
曾看到一个报道,说很多贫困孩子因接受捐助被媒体曝光,在学校自卑得抬不起头。当那些大老板或所谓的名人被请到电视台晚会现场,在舞台上接受被资助孩子的感谢,接受台下观众的鲜花和掌声时,恰是那些孩子最屈辱的时候,因此许多孩子宁可不要资助,也不愿到这样的场合露面。那些趾高气扬的捐助者和热烈欢呼的人群,顾及到孩子内心的感受了吗?
主耶稣是多么仁慈!不管人有没有顾及,他早就考虑周全了。他扶持弱者和困苦流离者,维护他们的尊严,所以要求他的儿女“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一个叫施舍的事行在暗中的人,就像那两位老妈妈,虽然外表很普通,但他们的生命却像空谷幽兰一般,散发出内在的馨香。
《读者》杂志很多文章蕴含的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都能在《圣经》里找到源头,有许多文章直接引用《圣经》的原文。我想,这本杂志的编辑和作者一定有不少是基督徒,这也是这本杂志长盛不衰的一个奥秘吧。因为神的话是有力量的,是闪着光的,可以穿过层层黑暗,直抵人内心深处。所以我推测,那两位老妈妈很可能是两位基督徒,是《圣经》真理给了她们施舍的智慧。
退一步说,倘或那两位老妈妈不是基督徒,那么我们这些基督徒在她们面前就更汗颜了。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太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