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性恋人生(ZT)

打印 被阅读次数
Just found a good story from an online discussion that talked about the struggle of identity crisis due to the social oppression to LGBT people:

我的同性恋人生 (Author: xiamao)

今天开了这个头,但我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坚持把这个话题写完。这两天看到坛子里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又成了热点,我实在是有种冲动,想作为一个局内人写写我的生活和想法。但是我下不了决心开头,因为我要说的实在是太多,我怕我自己一提起笔来恐怕几千字也打不住。

但是我还是开头了,因为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对直人们认真写过任何东西。我们GAY有我们自己的论坛,除了在那里,我极少认真地在其他论坛对直人们写过什么。也许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生活、苦乐与你们交流。不是为了求得你们的理解,而是当GAY这件事有一天"不幸"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我希望你想想我这些话,也许你的GAY孩子或GAY朋友能少一些我曾有过的suffering,就是这么简单。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吧,GAY是你茶余饭后的话题,GAY却是我全部的生活

一个同性恋者注定是要比异性恋者经历更多的成长的磨难,几乎每个在传统价值观还占文化主流的中国,都要经历对自己come out和对社会come out这样两个成长阶段。

我是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女人的,从儿时的女班主任老师,到少年时候的女性闺密、成年以后的女性同事,不知道暗中crush过多少次,但是,和很多internal-homophobia的人一样,我曾经却不接受同性恋,或者说,却并不接受自己是同性恋这个事实。

我记得在我14岁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同性恋"这个词的时候,是震惊和不解,虽然我知道自己一直喜欢女人,但是我对这个事却in denial,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思想在抵抗,可我的心却莫名其妙地慌乱,好似一个偷过东西的人被人揭穿了,可我仍然告诉我自己:我和他们那些人不一样,我不是什么同性恋,只不过我喜欢的人碰巧是女人而已。

我的性取向,曾经令我觉得与所有人之间都有一层隔阂,我没法与别人推心置腹交往得很深,因为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如果不能和人很坦诚地谈论我的感情我的生活,我就很难和别人走得很亲近。

我有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友是我23岁那年,她是我的同事。她在认识我以前,是个结婚了的直人。但是她婚姻很不幸福,我们相爱了,然后她离婚了,我们象很多直人那样相爱,我们在一起很多年。但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还是在努力地找男朋友,她甚至帮我介绍。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我嫁男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和她的爱情,不过就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我从没想过live a gay life。

我积极地接受每一个人安排的blind date,男人我见了一个又一个。其间我曾和一个男孩date了半年之久,我努力让我自己喜欢这个优秀的男孩子,但结果还是分手,因为我全然找不到感觉。

那段时间,我觉得最痛苦的,是我每次在去女友家的时候,都要躲着我妈妈那充满疑问的眼神。

我相信,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的GAY已经不再需要经历我曾经有过的对自己的性取向deny的阶段了。可我当时还是十几年前的中国,情况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在我眼里,同性恋是和爱滋病联系在一起的,而同性恋者都是群交、乱性、生活不检点的。我怎么可能和他们一样?我不是同性恋,我只不过是碰巧还没有遇到一个我爱的男人而已。

那时候,我当时的女友甚至比我更加"恐同",特别是在我们的恋情引来同事们指指点点的时候,她对自己的同性行为的犯罪感与日俱增。那种心灵在爱情和传统价值观的夹缝里挣扎的感觉,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和纠缠。我记得她的一句话:我觉得每个人都在和我做对,我想大吵一架,可我不知道对手是谁。我们那见不得天日的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是争吵,给她带来的是轻度的精神抑郁症。

我现在知道,当年的那些痛苦,根源是来自于异性恋霸权主义对我们的压迫,而当时我不懂,我以为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

当我们都觉得那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的时候,我出国了。2001年,在对前女友的深深的思念下,我写了我们的故事,放在<海外原创>,当时有个网友回贴子,推荐了我一个海外同性恋网站,让我把故事贴到那里。我不想和那个同性恋圈子有任何交往,我在随后的好几天里,甚至连去看都没有看过那个网站。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我百无聊赖,想起来人家推荐给我的那个同性恋网站的连接,我点了那个连结,这一点,我的人生从此打开了一扇窗,随后的日子,竟全然不一样了。

我点了那个连接,它把我带到了一个世界,那里有很多很多和我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对生活态度认真的、相信并追逐爱情的人。

那些姑娘们都来自中国,和我相仿的年纪,和我类似的经历,在自我认同方面却比我成熟的多。我第一次去那个网站的感觉,怎么说呢,突然间觉得那就是我的家。那隐藏在我心里三十年的感觉,那么亲切却又从不敢对人提起的感觉,全部都涌上了心。第一次,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我要的生活,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朋友。

在那个网站玩了好几年,它帮助我认同自己,帮助我长大,教会我不再自卑,也带给了我很多全新的观念。我从此知道阳刚之气并非男人的专利,细腻阴柔也并非女人的特权。人,有各种各样的美,美没有界定,cissy的男孩和tomboy的女孩都有过自己生活的权利,都不该被歧视。它还教会我用一颗宽容的心、一双客观的眼睛去看待所有或许违背你个人的价值观的事物。它教会我包容,教会我思考。

我们那个网站的姑娘们在生活里也大多互相有交往,我们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因为我们都理解我们共有的苦乐,所以我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比straight people要强烈一些。当然也有虚伪和黑暗,因为GAY也是普通人,有所有普通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并不因为我们是GAY而就多一分或少一分。

我的自我认同在不断进步,我不再向我身边的直人朋友隐瞒我是GAY。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我的性取向,虽然我也因此失去几个朋友,但是我坦然,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和直人几十年来的隔阂在逐渐消失,因为我能把我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他们。

从去年开始,我有了我第二个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女友。

她是个很阳光、很成熟而且很智慧的人,她很早就对父母come out了她的性取向,而且她对自己的生活目标矢志不移。她的这些品质打动了我。

当追求同性恋权益在别人嘴里还是一句口号的时候,我差点用生命的代价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去年我大病了一场,吐血过多差点丢了性命。我女友日夜守护在ICU里陪着我,我从不向医生和护士隐瞒她是我女友,是我最亲的人。但无论如何,医生和护士还是不肯拿我女友当我的家人那样和她探讨我的病情。我出院以后,在家里修养了两个星期就急着去上班了,因为在美国战战兢兢等绿卡的我,哪里敢耽误太多的工作呢?那时还是严重贫血的我,根本很难支持full time的工作。假如我是直人,我现在就可以和有绿卡的女友结婚然后在家养病。但是我没有这个权利,因为我是同性恋,所以社会不给我这个权利。我不明白,我并不比别人纳税少,为什么该我的权利我却不能享受?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权益"。

在病榻上的我,当时就想:我不在乎人们是否真正接受我理解我,只要他们给我应有的权益,让我过和他们一样的日子,因为我和你一样是纳税人!

身为GAY,如果首先不能对自己come out,不能认同自己,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这是我到那个网站以后的体会。

我的生活大大地不一样了,我与我的女朋友至少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公开地大胆地相爱着,我们幸福着,我们享受着阳光而健康的生活。虽然还有社会对我们的歧视,但是我们毕竟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在这其间,我唯一的心结就是:我仍然没有对我妈妈come out。每次妈妈在电话上暗示我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的时候,我都默默无语。我拿不准,我如果对70岁的妈妈come out,会不会让她伤心得命都保不住了。母女本该是最亲近的人,现在却成了最难come out的对象。

我反复思考,觉得我妈妈一贯比较通达明理,她会理解的。于是那次在电话上,我终于鼓足勇气告诉了她真相。我告诉她我现在很幸福很快乐,我有我的爱人,她是很优秀的人,只不过她是个女的。我记得我说:妈妈,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把我的爱情我的苦乐与你分享,但我一直不能。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泣不成声。

我妈妈只沉默了一小会,就说:我其实早就猜到你当初和某某的关系是怎样。同性恋这个问题我不理解,但是,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你也不小了,我相信你有能力判断你的选择。

接下来的两天,阳光格外灿烂,风都是笑的,真是心花怒放啊!!

但是在两天以后我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听到电话那边妈妈在哽咽,我记得她说:这两天我心情非常不好,血压一直高。我一想到你那天告诉我的那个事,我就为你难过,我觉得好象你进了尼姑庵或进了监狱,再也尝不到男欢女爱的感觉。

听着我妈妈哭,我的心都碎了,我后悔S了,真希望我什么都没有告诉过她。我只有劝她,告诉她我并不向往男欢女爱,我更喜欢女人与女人之间那种细腻的、默契的情真意切的柔肠。我喜欢女人的身体,我有属于我的幸福的定义。

那几天我格外紧张,我担心着妈妈的身体,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把这事告诉了妈妈,让她忍受这么大的痛苦。我哭了不知道多少次。

我每天都强装欢笑给我妈妈打电话,我主要的话题是告诉她我过得有多么好,这不正是她一直希望看到的吗?好在我妈妈毕竟通达,过了几天就走出了"天塌下来"的状态。

现在,我和我妈妈已经能够轻松地谈论我的爱情、我的女朋友、我的日常家庭生活琐事。我和妈妈的感情,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好。

我非常幸运,女友那边的父母,也是非常通达的人,就在去年,他们还来美国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半年,我们无话不谈,他们待我象女儿,我真心地感谢他们、爱他们,从感情上,我觉得他们与我自己的父母并没什么两样。

我的故事结局比较光明,我和我女朋友继续着我们幸福的生活,平时我们努力工作,周末我们有干不完的自己的事:爬山、健身、逛gallery、驾车出游、与朋友聚会等等。我很幸运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也很幸运我们都包容对方的不同。当然我们也有争吵,但我们都深知遇到对方不容易,都很珍惜这份感情。

今年六月,一年一度的pride parade,是我第一次走在亚裔的游行队伍里,我挥动着美丽的彩虹旗,我极少象那天那么快乐,我从里到外的每个细胞都在笑。想想十几年前在中国的我,那时候和前女友那躲躲藏藏的日子,那每天难以名状的痛苦,怎么可以和今天的我同日而语。我知道,是上帝安排了我的性取向,这不是我的选择,但是,live a gay life,却是我自己坚定的选择。我因我的选择而为自己骄傲

原帖地址/

Source: xiamao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