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老马和三代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作者介绍



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
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
后创作的深厚基础。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写诗。
1926年秋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外地。1930年至1934年,入
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1933年
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
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炼的特色,
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到好评。茅盾曾断言:“在目前青年诗人中,
《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老马》即选自此诗
集。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抗
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抗战后又有政治
讽刺十几诗集《宝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二、作品分析


 (一)《老马》的思想内涵


  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希望》和《老马》
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诗人写他所看到的生活:“这可不是混着
好玩儿,这是生活,/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伺候你一千回小
心里一回的不检点。”他又指着“希望”说:“你老是发着美丽的大言,/
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红脸。/人类追着你的背影乞怜,/你不曾给他们
一次圆满。”在诗人看来,不但不可对生活空抱幻想,还必须处处的、
时时,小心翼翼。于是,诗人觉得生命“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
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写出了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面对
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要能
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老马》就是对这样的生活态度的注释:
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臧克家的特点就是
他不同于新月派、现代派诗人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的“坚忍主义”。他能
严肃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从棘针尖上去认识人生”;他能带
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没有
任何一位能像臧克家一样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息息相通,这是他的最宝
贵之处。他始终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
饿线上的底层人民。不仅他的思想和农民的思想相通,而且他写诗的态
度也是农民式的,他是认真而执着地提倡“苦吟”,这在中国现当代诗坛
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惨的画面:一匹衰老
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
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
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这样的描写,形象地
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他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
希望。诗人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
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个诗人了”。(臧克家《论新诗》
)实际上诗人通过老马的境遇写自己所看到的人生,那背负超重的生
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就是“坚忍主义”的表现。
显然,诗人受到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是地地道道的农
民。这就难怪有人将此诗看作一首写农民生活的诗。其实,这就局限
了诗作的内涵,应该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我
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本着“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
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民族精神做作了一种深刻的审视
,从而使其诗作“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意义”。(闻一多《<烙
印>序》)


(二)《老马》的艺术特色


1、短小精粹,凝炼深邃


《老马》一诗只有八句,马头的一俯一仰,即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人生
观。体现了“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显的程度”的艺术境界。


2.认真推敲,平易朴实。


  诗人认为,“把一句诗写得叫人人懂,懂了还觉得好,这难,把一句
诗雕得自己懂,这很容易。”所以他写诗力求平易,朴实,然而又认真严
谨,这追求艺术的锤炼,形成了自己凝重的诗风。因此,它被誉为新诗
中的“苦吟派”。他说:“我力求谨严,苦心地推敲追求,希望把每个字放
在最恰当的地方,螺丝钉似的把它扭得紧紧的”。(《<臧克家诗选>后
记》)


  老马一诗,极微为平易,流溢着朴素的质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
风格和特色。象诗中“总得”、“横竖”、“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有泪只
往心里在咽”,简直就像农民倾诉自己的亲身感受,分不出是农民的语
言,还是诗人的语言了。


  老马一诗,字字句句都经过认真的选择提炼,因而达到了炉火纯青
的程度。这与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是分不开的。象诗题“老马”是一个
久经生活折磨的形象,它给人一种衰萎瘦枯的感受;再比如“背上的压力
往肉里扣”中的“扣”,可谓形象,传神。不仅使人想得出马背上的重压,
还是人看得出这中重压的力度和慢慢压下去的进度。假如换一个别的字,
就不会这样自然、恰当、精妙了。
3.重视节奏,强调韵脚
臧克家反对诗歌创作形式上追求整齐,又反对完全散文化,它的诗在自
然的基础上讲究节奏感,把诗的韵脚,看作“是感情的站口,节奏回归的
强有力的记号”。他的诗反映了格律诗走向自然的趋向。这在《老马》诗
中有很好的体现。《老马》每段四句,一、三句押韵,二、四句也押韵
,极其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但诗句每行的字数并不相同,
也没有闻一多诗歌那种每句皆相同的“字尺”,根据感情的变化不断调整诗
句的结构和字数,突破了闻一多诗作拘泥于形式的板滞感,使格律诗走向
自然。


在当今中国,关于诗歌的艺术特征和走向的争论莫衷一是,许多人甚
至认为诗歌已走到绝境,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应能给我们一
些启示。他的诗论的核心就是必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诗人的
时代责任感。他认为诗人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要有
高尚完美的人格,另外,还要接触现实,深入生活,投身时代的激流
,掌握时代脉搏的跳动。只有充实的生活,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诗
篇。否则,躲在象牙塔里,咏叹个人小小的悲欢,其诗篇必然内容空
洞无物。这样,诗人远离了时代,时代也就必然会抛弃诗人。臧克家
的这些关于诗歌创作的论断,值得今天每一个诗人深思。
参考书目:
1.臧克家:《烙印》集
2.吕进:《臧克家――新诗文体建设方的重镇》,《文学评论》,
1995年第1期
3.李钧:《新诗文体建设的奠基之作:论臧克家诗集<烙印>》,
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4.吴艳玲:《苦吟:从杜甫、吴嘉纪到臧克家:检讨中国诗歌发展的一
条道路》,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臧克家的《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山东省沂源县中庄中学    郭俊臣   张磊

臧克家的诗是酝酿于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

一个精辟的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
的意义。”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关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
哲理性总结。《三代》这首“极顶真”的抒情短诗就具有质朴、简洁、
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三代》这首诗二十一个字,三个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祖孙三代
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图画。诗句看似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实则
意味无穷,言简意丰。全诗运用了一组排比句,一气呵成,浑然一
体。诗中“洗澡”一词使人联想到孩子的稚气,但也同时可以想见到
农民的贫困。“流汗”一词是作为农民辛勤劳动的表现,然而“汗滴禾
下土”的结果并未能使他们摆脱贫困,不仅使人为之不平,为之扼腕
。“爷爷”在土里葬埋这一结局与一般人归宿无不一致,然而此时此景
,此情此理,很是让人在同情怜悯之余若有所思。“土里”一词重叠出
现浸透着辛勤劳作的农民对土地的执着追求。从诗人笔下的这幅祖孙
三代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图画,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家
庭的命运,而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农民命运的集中概括。由此,这首
诗歌就有了深刻的内涵,就具有了诗人哲理性的思考,所以说诗虽短
,但意无穷。诗中那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那世世代代与
土为伴的艰辛,那“寿终正寝”葬埋的悲凉,强烈的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深深的扣击着人们的心扉。

在写法上,诗人不作修饰与形容,以极其质朴、简洁的文笔,紧紧扣
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今天
“在土里洗澡”的“孩子”,到了明天,就该“在土里流汗”了,而那时,“爸
爸”也早已年老力衰,榨尽了身上的血汗,又将“在土里葬埋”了。诗里
边既有诗人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礼赞。诗人感慨无限而又深
藏不露,下笔简洁质朴而又内涵深厚,使得这首诗成为他反映农民生
活的一首杰作。 
 

寒山石  点评三句话,三个“土色”的意象;三个意象,一
副“厚土”的意境。三个意象,可以理解为空间的并列:“土里洗澡
”的“孩子”、“土里流汗”的“爸爸”、“土里埋葬”的“爷爷”
三代人的命运同时推出,成为一幅东方农民生存的写真;也可以理
解为时间的纵向承续,昨天“在土里洗澡”的“孩子”,就是今天“
在土里流汗”的“爸爸”,到了明天又将成为“在土里埋葬”的“爷
爷”,仅用六行二十一个字,就凝缩了一家三代、其实也是祖祖辈辈
生生死死离不开土地的沉重命运。作者没有作主观的议论,没有作任
何直接的情感渲泄,全部隐藏在所描绘的对象后面,但含辛茹苦,憨
厚痴顽,苍凉沉重,却尽在其中,读来令人心痛。

载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