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计划中的的西班牙葡萄牙自驾大圆环(参见:西班牙与葡萄牙大圆环,世界文化遗产之旅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1&postID=20735),因为同行人喜欢美食,所以特地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美食做了很多作业,还编制了各城市的“美食地图”。另外,作为世界上葡萄种植面积第一,葡萄酒产量第三的西班牙,也有很多美酒值得品尝。
对美食美酒,我属于“门外汉”,但是查找资料做功课是我的强项。尽管网上有很多资料,但是也有不少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参见:世界十大美丽教堂 --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0&postID=29760)。还好,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些也是我擅长的(与理科背景和工作性质也有关联)。文学城有很多网友是美食专家,也有很多介绍美食美酒的好文章,令我增长见识。下面与网友分享一些我做的功课,关于葡萄美酒,特别是关于世界葡萄酒四大产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的一些介绍。素材都是网上的资料,我只是学习与整理。
========================================================================
葡萄酒的世界(4):美国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的新老世界
美国的葡萄酒产量,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之后排在第四位。排在前三位的国家,都是欧洲的天主教大国,都有上千年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历史,属于葡萄酒世界中的“老世界”Old World。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有利于葡萄种植;另一方面,罗马教会一直对酿酒和饮酒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葡萄酒和饮酒的故事。还有,这三个国家都是美食天堂,饮食文化在大众和上层社会中都非常盛行。葡萄园和葡萄酒的不断发展壮大是自然而然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民来自五湖四海,号称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大熔炉。历史上来自法国,西班牙,特别是意大利的移民非常多。但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传统,还是以英国和北欧来的清教徒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熔炉炼的合金钢,核心金属是骨干,其他的成分都是强筋健骨的。美国从殖民地时代,直到二战期间,一直是新教占主导地位。1960年当选总统的肯尼迪是第一位非新教徒的总统(他是罗马天主教徒)。
清教徒对酒的态度是谨慎的,不仅反对酗酒,适度饮酒也在讨伐之列。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八修正案,禁止用于商业目的的酒的生产与销售,1920年禁酒法案生效,正式开启了全国禁酒的时期,一直到1933年联邦政府才通过第二十一修正案,将是否禁酒的权利下放到各州,而不少州又让县各自为政。结果搞到今天,葡萄酒跨州的销售有时会复杂到当地人都晕头转向,而各种禁酒的运动和团体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歇过,一直活跃到今天。
清教徒对美食没有什么大的追求,而近代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美式快餐文化,不仅兴起在美国,而且横扫了全世界。美国大众的餐饮方式似乎也不适合葡萄酒的消费,葡萄酒是那种在餐桌上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放松才能享用的饮料。快餐不仅是一种吃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的方式,一种社会文化。美国的快餐业Drive through是一个特色,就是顾客坐在车里沿着快餐店开一圈,完成订餐和取餐的过程。另一个特色就是外卖,吃饭的时间已经压缩到不能或不愿在店里用餐了。中餐的外卖多数就是炒面或者炒饭,西式的大概是匹萨饼,更不用说美国人家里吃多少半成品了。做饭的时间越来越短,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对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消息。
和欧洲上千年的造酒史相比,美国只是个小娃娃,或者说是妙龄少女。经历了二十年代的全国禁酒,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四十年代的二次大战以后,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加州才大批出现酒厂。驾车游加州,可以看见漫山遍野的葡萄园,笔直整齐的葡萄架。现在加州的酒占全美产量的大半,以纳帕和索诺玛最出名,几百个家庭酒厂遍布这两个县。其中有世界最大的酒厂盖洛(Gallo),是由意大利后裔盖洛兄弟六十年前创办的,占美国葡萄酒市场四分之一,是美国酒王。美国另外几个葡萄酒生产州依次是:华盛顿(以merlot为主),俄勒冈(以pinot为主)和纽约州(杂牌,什么都有,没有哪种占主要地位)。
下面几种葡萄是美国葡萄酒的主要品种。
在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干白葡萄酒是夏敦埃(Chardonnay),称为酒中皇后。一九五二年,麦克科里兄弟把这个品种从法国带到加州Napa Valley安家落户,二十年后,葡萄酒风潮席卷加州,Chardonnay成为加州白葡萄酒中的经典,王牌。由于加州比法国暖和,日照长,葡萄熟得更透,所以加州的夏敦埃葡萄含糖量高,酸度低,酿的酒酒精量高些,醇厚浓郁。酸度不够可以靠加酒石酸解决, 这在加州是允许的。(酿酒中加糖不允许)总的来说,加州的夏敦埃酒各地风格差异很大,酿酒厂各村都有自己的高招,价格也贵贱不一,以橡木陈化的酒最为高档,没有几十美元买不下。
卡白内—索维农(Cabernet sauvignon)是红葡萄中的大姐大。粒小,皮厚,籽大,色深,单宁含量高,它酿出的酒质优味嘉。葡萄酒与葡萄成熟的程度很有关系,成熟度不够的葡萄酿出的酒,有青椒的味道,而熟透的葡萄,酿出的酒有板栗的气味。当然木头自己分辨不出这些,只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罢了。卡酒最好多陈化几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喜欢高单宁,低糖,味道醇厚的酒,卡酒应该是第一选择。
不喜欢红酒涩味的同学可以试试墨尔乐(Merlot)。这种葡萄粒大,肉厚,甜美,皮薄,酿出的酒低单宁,高酒精,味道有点象李子和巧克力,酿成不久即可饮用,无需陈化。墨尔乐过去一直是当垫脚的,在混合卡酒里做个配料,十几年前,突然一夜窜红,成为饮酒人的新宠明星,大家都买墨尔乐,供不应求,几乎要和卡酒老大姐一争天下了。如果你是个赶新潮追浪头的人,一定得品品。如果你是小学水平的初学者,可以从墨尔乐开始,会感到很舒服。记住,除了加州,华盛顿州也生产世界级的墨尔乐酒,虽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里才开始出现酒厂。
黑比诺(Pinot Noir)也是一种低单宁的葡萄,由于它的葡萄皮色泽不深,造出的酒也不是特别的红。它目前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无量。可惜此君有点像大户的娇小姐,难于伺候,生长条件苛刻,种植的区域有限。1966年,一个加州人开始在俄勒冈州试种黑比诺,没想到十年之后它的黑比诺酒击败了法国名酒,一举成名,有点像我们老谋子凭着“喝了这碗酒哇——”得了世界大奖一样,从此俄勒冈的黑比诺声名大振,大家蜂拥跟上,成了一个拳头产品。
津芳德尔(Zinfandel)可以说是加州的骄傲,这种葡萄现在只长在加州,别无分店,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肉厚汁多,野苺果味,稍有点辣。它酿出的红酒,有一种幽深的红宝石颜色,芳香无糖,酒体丰满,,单宁适中。这是美国自己的品牌,美国人对它情有独钟,可以跟可乐媲美。大部分的津酒都来自索诺玛县,风格五花八门,价格又十分低廉。最大的卖主可数苏特家园(Sutter Home)和高卢(Gallo)的特宁—里弗(Turning Leaf),现在津酒的爱好者们还专门有一个俱乐部。 诸位同学,圣诞节的时候,到酒店或者超市挑两瓶自己喜欢的酒吧。享受红酒的芳香,品尝红酒的美味。
美国人是务实的,尽管在葡萄酒文化和传统上他们仰视法国,但如同在政治、建筑、艺术和文化领域一样,决不会对法国的体系照搬照抄。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学着法国开始搞DOC和DOCG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行走在以品种标示葡萄酒的道路上。美国人是简单而直接的,要让普通消费者记住那些复杂的产区和标签基本上是给自己添乱,所以美国的葡萄酒标签更多的是简洁,特点明显,便于被记住的风格。
欧洲酒以产地命名,而美国酒以葡萄命名。经常可能是多种葡萄混合,但商标上的葡萄有一个法定的最低含量。在加州和华盛顿是75%,在俄勒冈是90%。加州最有名的酒包括Cabernet sauvignon(简称卡酒), Zinfandel (简称津酒)和 Chardonnay。葡萄酒的商标,除了提供葡萄种类,厂家和产地以外,一般还要提供年份(vintage),指的是葡萄收成的年份。如果是混合葡萄,必须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葡萄的年份。也有的酒不标年份,因为用的不同年份葡萄。不言而喻,这样的酒销量差一些。懂酒的人,不仅要看牌子,,还要看年份,因为不同年份气候差别很大,对葡萄质量有关键影响。当然这是指高档酒。如果你只花十美元买瓶酒,大可不必伤这个脑筋。这种命名方法,令消费者一目了然,但是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有其弊病。
随着加州葡萄酒的崛起,和全球化引起的社会经济变化,美国的文化变的更加多样化,葡萄酒在美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也呈现上升趋势。像其他消费领域一样,美国也成为葡萄酒业最大的市场。
也许因为是个移民国家,在美国的葡萄酒市场上可以看到来自各个国家的葡萄酒。这和欧洲的感觉挺不一样。欧洲的国家一个地区的本地酒占着绝对优势的比例,然后有些来自本国其他地区的酒,和更少的外国酒。不排斥外来人口是一个成熟的城市应有的气度,因为正是外来人口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在葡萄酒上英国的品酒师之所以比法国人更有名气,可能很是得益于英国自己不是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国,自己产的少,产的差,对喝酒、品酒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好消息,每一个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国都把自己的产品往英国送,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最后就出现了葡萄酒品尝专家。
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的崛起,是市场对美国口味的承认。帕克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他是个美国人,而在于他所表达的是美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市场的力量。他喜欢什么就直言不讳,不用去媚法国酒,自然有法国酒来媚他。
葡萄酒界的权威人士Robert Parker,在十八岁才初尝葡萄酒(据说质量很次),二十岁左右时才与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时代,对欧洲美食佳酿一无所知的他,去探望在法国读书的女朋友,在法国的Alsace阿尔萨斯地区,平生第一次喝当地著名的葡萄酒Riesling,一下就准确无误地道出了那款Riesling的特点: 有葡萄柚味道兼些许柠檬气味 ---- 顿时震惊四座。这一小小的插曲,最后导致了今天权威的Wine Advocate杂志的诞生。Robert Parker最初做了几年律师,后来决定靠天分吃饭。他的信条: 一瓶葡萄酒的好坏不是由其名气,历史,分级,价位决定的,而是由瓶里的酒本身决定的。正是由于他不偏不倚的求实态度,他的酒评对大多酒庄的生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连一些傲慢的法国波尔多酒区的业主们也对他敬畏三分。许多人认为法国Rhone Valley产区的Chateauneuf-du-Pape新教皇堡(就在普罗旺斯的亚维侬附近)的红酒酒质较粗糙,比不上优雅精致的Bordeaux红酒。但Robert Parker喜爱此酒,其由Grenache葡萄与Syrah葡萄等酿成,强劲厚重,配上野味或烧烤,让人感受到粗犷的乡村气息。在Robert Parker的推荐下,Chateauneuf-du-Pape的红酒过去十几年在世界上知名度剧增,销量与价格也扶摇直上。当地的酒联视Robert Parker为救星,授予了他荣誉市民的称号。一位来自马里兰州的美国人,在一向由法国人统领的葡萄酒界,能如此一言九鼎,也实属异数。
Robert Parker
法国的葡萄酒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是业中翘楚。但是,转折发生在1976年春天的巴黎。名不见经传的美国“小子”,竟然在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比赛中上,全面战胜了葡萄酒的祖宗。而且,这次大颠覆发生在法国巴黎,The Paris Wine Tasting of 1976 或者称为 the Judgment of Paris,11名裁判中有9名法国人。裁判是 blind tasting,就是在完全不知道酒的来源,只靠品评杯中酒来打分的。
来自加州鹿跃酒庄(Stag's Leap)的1973年份赤霞珠成为红酒冠军,而加州酒庄 Chateau Montelena 的霞多丽也在成为白葡萄酒榜首。尽管加州酒庄不免向龙头老大法国葡萄酒行业学习,甚至酒庄的名字,葡萄的最初来源,都与法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并非都是法国酒庄的子公司。加州酒庄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各种族裔的移民或本土生长的人们,各显身手。比如Chateau Montelena 就是来自东欧的移民后裔打理的,而最大的酒庄企业 Gallo 是意大利的移民后裔开创的。
如果说一次胜利只是偶然发生的,十年以后,三十年以后,在多次葡萄酒大赛中,美国加州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都战胜了法国葡萄酒的最好品牌。而且这种领先优势还在逐步扩大中。在1986年的法国评酒大赛中,前两名都被加州酒庄占据。2006年,加州酒庄占据了前五名。
当然了,评酒是一回事,市场和口碑是另外一回事。人们欣赏葡萄酒,除了杯中物,还有文化历史情调各方面的因素。法国葡萄酒的历史地位,也是多少年形成的,有许多故事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短期内可以做到,但是成就一份传奇,一份文化,就不是几十年可以达到的。今日的葡萄酒世界,法国酒还是霸主。
美国和其它葡萄酒的新世界(澳洲,智利,阿根廷,加拿大,南非等)近年来逐步进入主流市场,其市场份额也不断上升。新世界葡萄酒的风格与成绩,其实并不是完全决定于它们比欧洲的产区拥有更多的热量和更好的果实成熟。新世界的消费者实际上也在时时刻刻地以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塑造着他们自己的葡萄酒产业。在一个市场主导的社会上,“人和”可能比“天时”和“地利”更为重要。上半年买前一年北半球的酒,下半年买当年南半球的酒,南非,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那里葡萄二三月就开始摘采)。这些国家和美国一样属于葡萄酒“新大陆”,欧洲“旧大陆”可能对它们不屑一顾,但都在世界十大葡萄酒国之内,在美国也算上等洋酒。特别是五月份你就能买到澳洲新酒,一定能使你的朋友新奇惊喜呢。
(资料来源:木头谈酒,马会勤的新浪《酒典》,饕嫂的《探幽葡萄酒世界》,维基等)
谢谢阅读。圣诞快乐,恭贺新禧。
葡萄酒的世界(1):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槟酒 |
葡萄酒的世界(2):法国葡萄酒,西班牙雪利酒 Rioja酒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19470
葡萄酒的世界(3):意大利的葡萄酒,烈性葡萄酒白兰地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21691
===============================================================================
谢谢观看。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的游记与旅游经验,请到文学城看风景博客: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27715。
个人网页: 随我去看风景 www.KanFengJing.net
===========================================================
附录:几次葡萄酒大赛的结果
http://en.wikipedia.org/wiki/Judgment_of_Paris_(wine)
1976年巴黎评判结果,红葡萄酒:
Rank | Grade | Wine | Vintage | Origin |
---|---|---|---|---|
1. | 14.14 | Stag's Leap Wine Cellars | 1973 | USA |
2. | 14.09 | Château Mouton-Rothschild | 1970 | France |
3. | 13.64 | Château Montrose | 1970 | France |
4. | 13.23 | Château Haut-Brion | 1970 | France |
5. | 12.14 | Ridge Vineyards Monte Bello | 1971 | USA |
6. | 11.18 | Château Leoville Las Cases | 1971 | France |
7. | 10.36 | Heitz Wine Cellars Martha's Vineyard | 1970 | USA |
8. | 10.14 | Clos Du Val Winery | 1972 | USA |
9. | 9.95 | Mayacamas Vineyards | 1971 | USA |
10. | 9.45 | Freemark Abbey Winery | 1969 | USA |
1976年巴黎评判结果,白葡萄酒酒:
Rank | Grade | Wine | Vintage | Origin |
---|---|---|---|---|
1. | Chateau Montelena | 1973 | USA | |
2. | Meursault Charmes Roulot | 1973 | France | |
3. | Chalone Vineyard | 1974 | USA | |
4. | Spring Mountain Vineyard | 1973 | USA | |
5. | Beaune Clos des Mouches Joseph Drouhin | 1973 | France | |
6. | Freemark Abbey Winery | 1972 | USA | |
7. | Batard-Montrachet Ramonet-Prudhon | 1973 | France | |
8. | Puligny-Montrachet Les Pucelles Domaine Leflaive | 1972 | France | |
9. | Veedercrest Vineyards | 1972 | USA | |
10. | David Bruce Winery | 1973 | USA |
French Culinary Institute Wine Tasting of 1986
- USA – Clos Du Val Winery 1972
- USA – Ridge Vineyards Monte Bello
- France – Château Montrose
- France – Châ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71
- France –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70
- USA – Stag's Leap Wine Cellars 1973
- USA – Heitz Wine Cellars 1970
- USA – Mayacamas Vineyards 1971
- France – Château Haut-Brion
Wine Spectator Tasting of 1986
Four of the judges were experts from the Wine Spectator and two were outsiders. All tasted the wines blind.
- USA – Heitz Wine Cellars 1970
- USA – Mayacamas Vineyards 1971
- USA – Ridge Vineyards Monte Bello
- USA – Stag's Leap Wine Cellars 1973
- USA – Clos Du Val Winery 1972
- France – Château Montrose 1970
- France –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70
- France – Châ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71
- USA – Freemark Abbey Winery 1969
- France – Château Haut-Brion 1970
- 2006年评酒大赛结果:
- USA – Ridge Vineyards Monte Bello 1971
- USA – Stag's Leap Wine Cellars 1973
- USA – Mayacamas Vineyards 1971 (tie)
- USA – Heitz Wine Cellars 'Martha's Vineyard' 1970 (tie)
- USA – Clos Du Val Winery 1972
- France – Château Mouton-Rothschild 1970
- France – Château Montrose 1970
- France – Château Haut-Brion 1970
- France – Château Leoville Las Cases 1971
- USA – Freemark Abbey Winery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