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满地红
——南京,惨澹的1937
在战争中,进攻意识比任何具体的战术性的操作更为重要。没有进攻意识和牺牲精神的军队,是注定要失败的。
1937年11月初,日军攻克上海。很快的,国民政府军分两路分别撤退向杭州和南京方向。此时,由德国普鲁士军官团组成的国民政府军的顾问团,对迅速攻击前进的日军一筹莫展。在淞沪会战中,由于老蒋一厢情愿地幻想到上海的失陷,将导致国际舆论的干涉,因此并没有慎重地在京沪线一带布置战略纵深,更没有组织强有力的战略预备队,导致了战场局势的失控。
而日军参谋本部下达了“大陆指第5号(第二统制线)”进攻令。日军第10军(不久前在金山卫登陆)司令柳川平助命令:
“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
因此,经过大换血后的日军优势的军队,很快就沿着太湖一带,分成多路,浩浩荡荡地向南京进击。
此时,日军在上海战场上遭受重大损失的部队,大都已经退出战场进行修整。新投入作战的部队,共有第十军的第6师团(甲种类),又称熊本师团,第16师团(甲种类),又称京都师团,第9师团(甲种类),又称金泽师团。这三个师团,都是南调的关东军。此外还有从日本本土派来的第13师团(甲种类),又称仙台师团,以及第十八师团(甲种类),又称久留米师团。共有五个满员的师团(日军共有17个装备精良的满员甲种师团)。此外,还有从北边迂回南下的日军唯一的摩托化部队第5师团(即日军中最强悍的广岛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之一部。在战时,日军的一个满员甲种师团师团兵员的数量,一般都在3万人以上,约相当于国民革命军的一个集团军。也就是说,在12月初的时候,日军到达南京城下的精锐部队,包括一些零散的部队,共有超过二十万人。
也就是说,日军中三分之一的精锐,都集中于南京城外!为了攻占国民政府首都,日军投入了巨大血本。
而此时,滞留在南京城内的国军,还有从淞沪会战中撤下来的部队,包括教导总队,103师,112师,第2军团之41,48师,第66军之159,160师,第71军之88师(德械装备,国军中最精锐部队),72军之87师(德械装备,国军精锐),第78军之36师,第74军之51师,58师,第83军之154师,156师,157师,以及宪兵部队,再加上军校学生,战地护士,机关人员等。南京城里守军共15个师,加上相关的军事人员,达到了二十多万人。这个数字,跟后来的南京大屠杀的人员规模是相等的。
日军大本营想在攻占南京后,结束这场惨烈程度超出预料的战争。直到此时,日本内阁对国民政府的和谈意向仍然抱有希望。日本人不想过深地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沼中。
在这时候,面对强势的敌军,做为一个理智的拱卫首都的一线战场指挥官,他必须做出三种选择:
一,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让日军进程,管理城市。所有官方,军方人员,放下武器,向日军投降。后来德军进入巴黎,就是选用这种模式。
二,布置有效的防御计划,决一死战。这是最理想的战略,因为国军倘若能够在南京给予日军大量的杀伤力,那么,将近一年之后,日军根本就不可能攻占武汉的。这是列宁格勒模式。南京的地域条件,完全可以支持一场短期的战争。然而,唐生智选择了放弃。
三,有组织的撤退。但是,日军早就研究好南京的方位地图了,六个集群包围了南京,只留下长江让国军撤退。既然主帅已无战斗决心,下面的国军自然一盘散沙了。15万作战经验丰富的国军,在日军还没破城前就弃城了。这场笑话,可能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在日军的策划中了:看着中国军队杂乱、疯狂地挤向长江,那是多么赏心悦目的壮举?!
但是问题出现了。
12月5日拂晓,第66军派驻在句容占领前沿阵地的两个团,与日军的先头部队接触,苦战后方始突围,损失很大。12月7日凌晨,福特号座机从明故宫机场起飞,由三架飞机护送。此前曾经宣称“余能多留京一日,则国家与人民及前方军队多一日之益,总理与阵亡将士亦多得一日之安”的蒋介石,悻悻地离开了南京。
此时,日军与守卫南京城外围的国军,开始接触。12月10日,日军从东北南三面攻击南京,只留下西边的长江。
日军的坦克跟大炮部队,在攻陷南京时,并没有发挥出重大的威力。要想坚守首都,我们的武器不如人,根本就不是个主要问题。用日军的大炮来轰击世界上最雄厚的城墙,显得很可笑。说句实话,南京如果有个得力的军官指挥,军民们顽强地坚守,日军到次年2月前,都不可能攻占南京。南京的城墙周长达四十里,日军的爆破专家对中华门都束手无策。到12日晚上,二十多万日军仍然不能撼动南京城,他们只能望着城墙兴叹不已。
远在武汉的统帅部,对南京的战役进展茫然无措。当蒋介石发现撤至南京部队的战斗力及士气不如淞沪作战,为避免南京守军被敌围歼,蒋介石考虑令南京守军撤退,遂令时在江北的顾祝同以电话转告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顾要唐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
此时,曾经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要跟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对于城外的二十万敌军更是一筹莫展。本来,他可能以为,经过淞沪会战的打击,进攻南京的日军,顶多只有两个完整的师团,没想到到达城外的日军,突然间勐增到二十万人。这使他丧失了坚守的信心。最后关头,12日晚7时,唐生智突然下令突围撤退,南京守军顷刻瓦解,大规模的、无秩序的撤退开始了。大部分部队向下关溃退,在挹江门与36师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击破城门逃至下关。 由于渡船已经销毁,许多难民与士兵仅试图依靠木板渡江,最终大多冻溺江中。其他人见渡江无望,返回城内。许多士兵脱下军装,躲入国际安全区。
就这样,二十来万日军没经过像样的抵抗,就像潮水一样涌入了南京城。“南京保卫战”成了一个空洞和意淫的历史名词。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降临了!统帅部不将军人们的生命当回事,而军人们则不将军人的荣誉和百姓生命当回事。这是南京大屠杀中,中方最惨澹和不可饶恕之处!
朝香宫鸠彦亲王于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12月7日,朝香宫鸠彦赶到南京前线,几天后,他签署了一道“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
“杀掉全部俘虏!”
可见,日本最高统帅部在攻陷南京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策略,即通过残酷地打击南京,来瓦解中国人民抗日斗志,迫蒋投降。朝香宫鸠彦忠实地传达并实施了这一策略精神。于是,一场长达一个月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
在这些杀红了眼的野兽中,估计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士卒,其实都有着南方中国人的血统,他们很多是在明末的时候移居到九州的明遗民的后裔。其中,由北九州的矿工组成的第18师团,还有在大屠杀中犯下血债最多的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就组建于日本南部九州岛的熊本地区。该地贫困而且民风嗜斗,男子往往以从军做为出路。在战前,日本曾经流行着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可见其斑斑劣迹!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城城陷之后,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后来的海军司令),曾经敦促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后来在淮海战役中战死)同行前往下关渡江。当时,紫金山主阵地和光华门的守军,都在奋勇抵抗。邱清泉要求暂时留下,以便和各团营研究一下撤退的办法。和大部队一起撤退,无疑能够全身而退,但是一旦留下来,谁都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可是,邱清泉还是做出了留下来的选择!那时选择和邱清泉一起留下来的,还有中央教导总队第2旅参谋主任廖耀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南京市长兼宪兵副司令萧山令,在撤退时受伤,当即拔枪以最后一弹自戕,壮烈殉国。这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所应有的壮举!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所有二十万守城将士都选择留下来,与日军血战到底,而不是慌不择路地四处溃逃,那么南京会那么轻易地丢失吗?!其实,任何牺牲都是有谓的,世界上没有无谓的牺牲。所以,历史的真相是,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所谓的“南京保卫战”,它只是史学家杜撰出来的一块遮羞布!
日军进入南京之后,因为中日之间并没有宣战,所以就涉及到了敏感的国际法问题。国军农民式的思维,导致数以万计的来不及撤走的将士,明目张胆地将化装逃匿,做为自我最后的庇护方式,从而引发了将战火扩大到平民身上的灾难。让人难堪的是,从大屠杀的资料照片中,我们很难看到穿着军服的国军军人!就像一加二那么简单,残暴的日军见到剔平头的年轻人就抓起来杀掉。这就是战争的兽性,毫无正义性可言!
南京沦陷,中日双方的死亡比是,3000000:3000。也就是说,战死一个日本兵,就得搭上100个中国人性命!.这意味着什么?我想我不必多做解释了。
痛定思痛。在反思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追究侵略者的暴行,而对自身的可能发挥的强势行为,却没有进行检讨。““十四万军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这就是我们军人在大敌当前时的素质!那些冤死长眠于南京城下的被冤杀的将近十几万军爷们,没有战死在战场上,而是白白地任由日军屠杀,这是多么可悲而又难以想象的事啊!
12/2011
秦无衣 于
Santa M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