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也回忆一下文革期间的电影》,可是随之也不能不回忆起随后那几年的电影记忆。那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影碟,看电影都需要去电影院。一部新电影上映了,急着跑着要去买电影票,或者那时候学校单位都时兴包电影,就是单位给大家买票,集体观看。如果这个电影这一波没有看到,那就可能总也看不到了。所以每当一部新电影上映,特别是好电影上映的时候,急切的看到新电影实在是一种很迫切的心情。
76年10月中国政坛发生了巨变,粉碎“四人帮”在当时来讲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至少从电影欣赏来讲,人们就有了更宽泛的选择和自由。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确实看了不少的电影,要说起来在观赏电影方面,我们这代人也算一份幸运。文革前的优秀电影、解放前的优秀电影那几年全部拿出来重新放映,因为那几年也确实没有国产新电影可看,即使拍出几部新电影除了少数几部,大部分质量很低劣。首先看到的是文革前拍摄的影片,这些影片在文革期间全部受到批判,被冠以大毒草的帽子。但是从77年后的那几年,似乎成了中国电影的回顾展,恢复上映了很多影片,说实在的有很多普通影片现在记不清了,但是那些优秀的影片至今难忘:《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女篮五号》、《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舞台姐妹》、《家》,《五朵金花》、《阿诗玛》,唉,算了,不能一一列举了,这将是一部很长很长的List。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还有幸回顾了解放前的那些优秀影片,其中印象很深的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乌鸦与麻雀》、《十字路口》等等;这期间恢复上映的老影片还有许多是外国影片,例如印度的《流浪者》,美国的《王子复仇记》、《蝴蝶梦》、《魂断蓝桥》等等;
这个时期,同时引进了一些国外的电影,但是已经不仅限于此前的那几个友好国家了,按照我的记忆列举一下: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这两部片子应该是在78年6、7月上映的,我在当年参加高考前几天看的这两部影片,堪称经典。
墨西哥影片:《叶塞尼亚》、《冷酷的心》。开始体会脱离意识形态的爱情影片;
日本影片:《望乡》、《追捕》、《人证》、《砂器》、《华丽的家族》等;在当时来看都是令人望其项背的影片,国产片当时根本达不到的艺术高度。印度影片:《大篷车》、《复仇的火焰》、《奴里》等;
欧洲电影:《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卡桑德拉大桥》(灾难片)、《蛇》(美苏谍战片)、《佐罗》、《英俊少年》等;
香港电影:《三笑》、《巴士奇遇结良缘》等;其中《三笑》让我们首次看到了脱离了政治意义的纯搞笑电影,那些插曲多年后还在吟唱;
1981年,在中国五个城市举办了一次美国电影周,只在五个城市上映,刚好暑假期间,我回到我所在的城市,正好上映那几部片子,我看了三部:《舍恩》(西部片,太精彩了)、《雨中曲》(好莱坞歌舞片,精彩)、《猜一猜,谁来吃晚餐》,还有两部《黑驹》、《白雪公主》没有看;
这个阶段,对于我而言,这个时期有些电影是在插队所在地的打麦场上看的,有些是在大学校园的操场上看的,当然有些是在电影院看的。
无法列举所有的影片,上述每一个类别都将是一长串的列表,在我使劲回忆的时候,发现有些确实无法记忆了,只能借助于网络搜索了。算是一个记忆的开始吧,也算抛砖引玉,共同回忆一下那段电影时代的美妙时光。这一阶段的国产新影片我将另行回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