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住院公公之感触

退休后培育了诸多爱好却无一精通的家庭主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曾抱怨过加拿大的医疗制度,自己的颈椎病,从家庭医生转到专科医生,预约竟然长达三四个月。那时怀疑一旦遭遇不幸,是否也这样的慢郎中速度。日前九十多岁 的公公不慎跌伤大腿骨折,被送往本纳比中心医院。才发现,真到了要紧关头,运转还是快的。公公住院期间,我们每天看望他,有幸体验和见识了加拿大的医疗方式和理念,颇有感触。 

护士培训严格

首先是医院护士服务质量,那是百姓如我以前不能想象的。像清洁身体上洗手间这些事情,如果在国内,要么是家属的义务,要么花钱请乡下来的村妇,另外付护工费。而在加拿大,则属於护士护理的工作范畴。

这里的护士护理都受过多年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实际上加拿大医疗专业面临护士护理人手缺乏的危机,其中一条就是对别国证书不认可。凡是中国来的护士都需要重新註册考试学习,取得当地的证书才可上岗。华裔新移民觉得这项条件苛刻,反对声很高:为什么不让我们马上从事专业工作。但亲临医院后,才认识到,中加 两囯的护士护理证书,就是忽略语言这一关,由于医疗理念不同,也不得不另外培训。

鼓励自理

拿搀扶病人上洗手间来説,看似简单,但是护士根据各病人的情况,以提升病人自理能力为出发点,采用鼓励手段和方法的同时,赋予指导协助之服务,而非简单地陪你上次洗手间完事。邻床九十岁老头,导尿管去掉后,护士就要求他自己扶手推车上洗手间,那位健壮快乐的护士一路不断地表扬:“Takeyour time!” “I am not to rush you. ”病人在护士指导下走到洗手间并走囘病床,护士会大声地表情丰富地夸奖:“You are well done,! You are doing excellent.” 说的那位老人满脸笑纹。

华裔炎黄子孙一个字压顶,习惯于对患病长辈照顾得面面俱到。我家公公高龄且装有心脏起搏器,骨折手术风险大,女儿从卡加利当夜赶来,姑娘活泼孝顺,看老父亲手上挂著点滴,就用勺子喂他喝流质。护士看到了,过来劝阻:不要取走你父亲的自理能力。我听了大跌眼镜,真的是医疗理念大不同哦。中国有句 话:伤筋动骨卧床100天。但是公公手术后第五天就被要求扶手推车锻炼走路,且家属不得搀扶,由理疗师前来指导,他们对伤者应当注重那块肌肉那块骨骼的运动都很有理论根据。

有语言障碍怎么办

由于不让家属二十四小时陪伴,公公只懂少量单词,与护士如何交流?护士胸有成竹,拿出两张 A4 大小纸张,上面写满中英文对话,一张是医生每天查房要用的信息:另一张是病人向护士医生表达的感受和要求:有: 我很痛;我饿了 ;我想要安眠药; 我要上洗手间。公公需要服务时就按铃,护士请他指出纸上其中一条要求,双方演哑剧似的一样,最后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医生又是怎样了解病人术后伤痛程度呢? 那是另一张有趣的纸,数字左起从一到十。“1”代表不疼,下面画个笑脸,“10”,代表很痛,画个苦脸。医生查病房时,公公指出数字表示疼痛程度,护士立即纪录信息,作为明天的参照,列出病员疼痛的曲线表,医生据此决定药物剂量的调整。

医院建筑人性化的设计

医院的建筑设计也是以有利於病人康復为本。手术室设在最高楼,那是病人朮后临时病房,以静养和室内走路锻炼为主,有让家属休息的电视室和书报。公公朮后恢复较快,没几天就转到两楼普通病房,看到许多病人聚在休息室玩纸牌聊天;甚至还有一个音乐活动室。走廊底转弯,一条斜坡可让轮椅通到外面大露台花园。那里有长椅,植物花草,和室外清新的空气。 

余感-加拿大的英雄

曾经疑惑:爲什么加拿大残疾人那么多,街上天车站随时可见。到了医院才知道,此地治疗理念就是让你自立自理,城市建设的设施设计也完全方便残疾人的行走。 Terry Fox 之所以被加拿大人敬重,Rick Hansen 之所以成爲加拿大的英雄,和加拿大社会体制有密切关係。有的国家以铸造出财富精英为英雄,有的以奉无敌拳击手为英雄,而加拿大,以它的宽容大度对人性的尊重, 平等对待残疾人,才出残疾人英雄和轮椅市长。


点击下这里给我的画加加分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