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八法:
(一)起承转结(合)法
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罚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在一首诗的四句的具体运用。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承(接)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做准备;合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1: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此诗就是用起、承、转、合布局法。起句“兰陵美酒郁金香”,既贴题,又突兀;第二句:“ 玉碗盛来琥珀光”紧承上一句“美酒”来说。连贯、自然。这两句说明了朋友的盛情款待,李白欢饮,美酒的情景,这才使第三句转到抒情,第四句表明了看法:“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第三句用“但”字明转,且为第四句作了引线;而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一扫古人作客时怀乡的凄楚情绪。例2: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诗的布局也是用的起、承、转、合法。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点明送友人的地点和气候,以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是起;第二句紧接上一句,说明清晨送客及当时的心情,是承;此两句写在润州(今江苏镇江)的事情,而第三句却转到洛阳亲友那里了,且用假设句,以引起第四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末句以之自喻,含蓄蕴籍,余味无穷,成了名句。例3: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都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此诗的布局也是用此法。第一句贴题写来,用拟人修辞手法暗点明“晚春”,是起;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用“百般红紫都芳菲”形象化的描述,以补充第一句意之不足;第三句从千百种 “草木”转到“杨花榆荚”上,既学概指转到特指;而最后一句提出“惟解漫天作雪飞。”的评价,就顺理成章了。
(二)并列法
一首绝句中的四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这样的布局叫“并列法” 。用并列法时,兼用对仗(下一讲会讲到),以示工整、优美。杜甫精于对偶,能够将这种形式及其成功地运用到绝句中来,而不见呆滞。他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和《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百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问,沙上凫雏傍母眠。就是用两组对仗句分别写四个事物的并列法。例1:《绝句四首》(其三)在第一句写“黄鹂”,第二句写“白鹭”,第三句写“雪”,第四句写“船”以及与它们有关的事情。全诗看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而使其构成一个统一喜悦的心情加到这些景物上去,使这些景物“皆着我之色彩”,构成缘情造景。因而成双成对所黄鹂鸟在欢鸣,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地飞翔,西岭上千秋雪仿佛是嵌在窗框里的一幅画,门前江边停泊从东吴来的船只,可以“青春作伴好还乡”了。这样四句景语完全表现了诗人的陶然心情,也就成了情语。例2《绝句漫兴九首》(其七)中,首句写了“糁径杨花”,次句写了“点溪荷叶”,第三句写了“笋根雉子”,第四句写了“沙上凫雏”。这四句诗,也是一句一景,似乎是各自独立的,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游的自然景观,透露出诗人漫步在林溪间时留连欣赏的心情。例3: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此诗写的是一位出征军人的怀归之情,首句言年复一年,奔走边城;次句言日复一日征战不休;第三、四句写所见之景。全诗四句都统一于“征人”,围绕一个“怨”字铺开。例4: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此诗是歌颂冶炼工人的。李白把冶炼时的四个方面(炉火、红星、赧郎、歌曲),分别先后地写在四句诗里,这与一句一景或一句一事的写法,又有不同。一事这些诗,都是用了两组对仗。
(三)承接并列合用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用承接法,后两句用并列法;或前两句用并列法,后两句用承接法,这样的布局叫“承接并列合用法”。用承接法时,有的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有的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等;用并列法时,一般要用对仗句。例1: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四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第一句,说现在不能一起登楼阁而生恨,第二句说因为两地相隔之远,这用的是承接法;末两句写登楼之所见,用的是并列法。例2:杜审言的《赠苏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第一句是答;第二句是问,倒装了。若还原,用的也是承接法,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什么你要参军到北方去?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才被那位节度使请了去担任书记(文书)的。原诗句的倒装,乃“揉直使曲”所致,显然加强了诗篇的艺术效果。后两句是诗人给友人的临别赠言:你的妻子(红粉)在住楼中一天一天的计算着分离的日子,盼望着丈夫的早日归来;你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燕支山下,不要贪婪美色,乐而忘返。这后两句是并列法。使用的是对仗句。它是这首时的主旨。例3: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此诗的前两句,从江山两个方面来写。用的是对仗句:“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这是并列法。从眼前见到的想到的写来,感情激越,气势阔大。第三句写离别的地点与时间:“津亭秋月夜”;第四句写离别时之悲泣:“谁见泣离群?”这后两句用的是承接法,写的是惜别之情。全诗采用了先并列后承接的布局法,与上两首诗先承接后并列的布局相反。例4:杜甫《吧阵卦》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的布局法也是先并列后承接。
(四)对比法
把性质相反的两件事或情况迥异的两种景色,写在一首绝句里,以进行对比,这样的布局叫做 “对比法”。常用的有悲喜对比、贫富对比、盛衰对比、贵贱对比、劳逸对比等。对比,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妍媸立见,善恶分明,诗人虽不着议论而旨意自明。诗人作今昔对比时,第一句往往用“忆昔”、“去岁”、“别时”、“旧”等词语开头,第三句中往往用“今日”、“如今”、“而今”、“祈今”等词句。等词语来点明时间的不同。 例1:王播的《题惠照寺》:“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在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第一句中有“三十年前”,第三句中有“如今”两字,以说明是两个时间。例2:刘禹锡的《杨柳枝词》:“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第一句有“初种时”三字,这说明此事发生于往时,第三句中“如今”两字,则说明后两句所说的事情发生在当今了。这样点明了时间,在作今昔对比,就可一目了然了。例3:刘采春的《望夫曲》:“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无黑缘。” 前两句是从时间上作比较,后两句以黄河尚清反衬白发不再黑,更年使人同情商妇的命运。例4:杜荀鹤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再经胡城县》一诗中写到:“去岁曾经到县城,县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更是生灵血染成”。 “县宰”就是县官。“朱绂”是红色官服。“加朱绂”就是升了官。诗人用“去岁”和“今” 说明时间电视机不同。以“县无口不冤声”,来证明这个县官是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坏县官;“今来县宰加朱绂”,来说明他不但未受到惩罚,反而升官得宠。这样一比,善恶自明。最后,诗人才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出人意料地结在一起,写出了惊心动魄的诗句……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先景(事)后议法
在一首绝句中,前几句写风景和事实,后两句写议论,即属此法。风景或事实是议论的根据,触景生情,就事生议,那就不是无稽之谈了。诗中的议论应观点新颖,见解高超,成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以首警策动人之效。例1: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写的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其后两句,是发表议论,含意深远,耐人探索,道出了站的高才能看德远的哲理,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前两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感,衔接自然,紧密,达到了景入理势。理抒景情的妙境。例2:韩愈的《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前两句,写初春之景;后两句发表议论,赞美初春胜过“烟柳满皇都”的季节。,翻出新意,不同凡响。例3: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远。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此诗是先事后议法。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的部将,曾因平叛立功过。但他居功自傲,目无朝廷,放纵士兵大掠动蜀,又用天子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规劝。此诗的前两句写那悠扬动听的乐曲,天天从花卿家里飞出,随风荡漾在锦城(成都)的上空,一直飘入蓝天白云间。可见,花卿家的乐队规模之大和演奏的旷日持久,这是一个部将所不应有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发表议论:这样的美妙的仙乐只应天上才有,我们人间能听到几次呢?后两句是弦外之音是说:这样规模宏大的乐队只应皇帝才有,你这个部将竟也在家里使用了!诗种的“天上”是双关,既指仙宫,又指皇宫。此诗柔中有刚,寓讽于谀,十分得体。先景(事)后议法同承接并列合用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后两句议论性质明显,后者多写景或叙事。
(六)先议后景(事)法
这种布局法与先景(事)后议法在内容排列的次序上正相反,它是先发表议论,而后写景或叙事来证明其观点的。议论与写景、叙事,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例1: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今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前两句是诗人表明自己对秋天的看法与古人悲秋的论调不同,后两句描绘一幅碧空万里,白鹤凌云飞翔的图景,予以证明。诗人为革新经受过守旧派的严重打击,而依然斗志昂扬;诗人接触过不少知识分子,深知他们不得志,对前途失望,因而有悲秋的实质。诗人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表现,所以在诗中偏说秋天你春天好;好在何处?他举出一鹤,排云直上,矫健飞翔,奋发有为的事实。来说明秋天的清明、凛冽、萧条、寂寥,正是为大自然别开生面,催人精神抖擞,奋发向上的良剂。。这只“鹤”是自强不息的志士的化身,这“诗情”便是志气,是奋斗精神,这“碧宵”便是知识分子爱国爱民的高尚的思想境界。议论是理排旧说,标新立异。 例2:白居易的《后宫词》: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前两句是议论,说明皇帝只是一人,怎么把他宠爱施及宫廷中数千宫女呢?后两句举出三千宫女虽然是红粉佳人,但一年到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而时时哭泣的事实,来证明他的论点,这就言之有据了。议论是以“一”、“千”对比,反诘有力。例3:韦庄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前两句是议论,诗人提出画家能把伤感的情绪画出来的看法;后两句是居出六幅画来证明。 议论是反驳人言(唐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其第四句是“一片伤心画不成”)。
(七)末句的寓情于景法
一首境界的前两句,或叙事,或写景,而第三句多写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其第四句不继续抒情,却以景作结,这样的布局就叫:“末句寓情于景法”。这种布局法的好处是:既能补充前面写景叙事之不足,又能把难言难状之情藏于景中,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例1: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诗是诗人在病中得知好友白居易贬江州的消息后,极为难过的时候写的。第三句中的“惊” 是心理状态,第四句如写成“无言独自望寒窗”或“泪流不尽望寒窗”等,虽也合乎格律,但这是实写,状其外形,内涵浅淡,远不如“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以景结情。这样的景语作情语,哀景抒哀情,就能使诗人对白居易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均蕴于景语之中,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补充,这就使末句诗味隽永。耐人咀嚼了。例2: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第一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第二句实写独在他乡,心情孤寂。而这两句特别是其中的“空”、“冷”、“独”三字,给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第三句直抒情意,乃一诗之主,其中的“想”字是心理活动,承上启下。第四句未接着想字写个人的行动,而是以故园的景色“杜陵寒食草青青”结之,这也是以景结情,景中见情。这就妙有含蓄,运笔空灵,风韵动人了。例3: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七)的前两句: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描绘了瞿塘峡水流湍急,险滩尤多的险阻形势,第三、四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第三句中的“恨“是心理活动,第四句未接着写恨的动作,而是以比喻之景结之。抒发感慨,发人深思。
(八)倒叙突出重点法
一般说,咀嚼的重点在后两句。在诗中,如果把后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先把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就是为了突出先发生的事情而安排的。这种方法叫“倒叙突出重点法”。例1: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照秩序,先说睡不着觉,再说听到半夜钟声,最后说天亮前的月落乌啼。此诗采取倒叙法,先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再说“江枫渔火对愁眠”,最后才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有了这所著名的古刹,便带上历史文化的色泽,增加了枫桥的诗意美,引起人们的遐想;而“夜半钟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给人以肃穆的感受,启发人对人生的回忆和反省。这“夜半钟声”放到末句,是全诗的神韵得到完美的表现,具有无形的动人力量。由此可见,倒叙突出重点法为不少诗人所采用,是有道理的。诗人采用此法时,往往在第三句使用“ 犹忆”、“昔日”等词语。以说明后两句是先发生的过去的事情。例2:宋僧 梵崇的《春晚》:春光过眼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 以上八法是绝句的主要布局法。在划分标准上,有的依据结构,有的依据内容,有的两者兼顾,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对于学写绝句者相当有用。当然,以上八法,还不能包括无遗。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此前三句一意顺承而下,末句陡转而结,就超出了以上的八法了。又如窦巩的《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此诗首句起,次句既承又转。三、四句一气直下,以显出作意。可见,诗的布局不是死的,要灵活运用。深入生活的有功力的诗人,由于平时多吟诗,多写诗,多揣摩诗。日积月累,灵感来时,自成章法。所谓“功到自然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bd981010006ai.html